起承转合成语

2023-10-25 07:13:22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起承转合成语

【成语】:起承转合

【拼音】:qǐ chéng zhuǎn hé

【简拼】:qczh

【解释】:起:开头;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合:结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

【出处】:清·金圣叹《西厢记读法》:“有此许多起承转合,便令题目透出文字。”

【示例】:然而不得已,也只好~,上台去说几句。鲁迅《而已集·通信》

【近义词】:承上启下

【语法】:作谓语、宾语;泛指文章的做法

【顺接】:合不拢嘴 合两为一 合二为一 合从连横 合从连衡 合刃之急 合家欢乐 合异离坚

【顺接】:百年好合 悲欢离合 表里相合 不谋而合 承嬗离合 楚歌四合 大开大合 道同义合【逆接】:比肩并起 长眠不起 尘头大起 沉滓泛起 沉疴难起 楚歌四起 此伏彼起 从何说起

【逆接】:起令随令 起例发凡 起偃为竖 起兵动众 起凤腾蛟 起居万福 起居无时 起居舍人

第2篇:起承转合成语

起承转合成语

【成语】:起承转合

【拼音】:qǐ chéng zhuǎn hé

【简拼】:qczh

【解释】:起:开头;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合:结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

【出处】:清·金圣叹《西厢记读法》:“有此许多起承转合,便令题目透出文字。”

【示例】:然而不得已,也只好~,上台去说几句。 鲁迅《而已集·通信》

【近义词】:承上启下

【语法】:作谓语、宾语;泛指文章的做法

【顺接】:合不拢嘴 合两为一 合二为一 合从连横 合从连衡 合刃之急 合家欢乐 合异离坚

【顺接】:百年好合 悲欢离合 表里相合 不谋而合 承嬗离合 楚歌四合 大开大合 道同义合

【逆接】:比肩并起 长眠不起 尘头大起 沉滓泛起 沉疴难起 楚歌四起 此伏彼起 从何说起

【逆接】:起令随令 起例发凡 起偃为竖 起兵动众 起凤腾蛟 起居万福 起居无时 起居舍人

第3篇:起承转合

议论文一般结构方式: “起承转合”的结构

(起)

一、观点:(约100字)开宗明义(观点用判断句表达:……是……。……应该……。)

(承)

二、论证:运用论据——用名言或事例分析说理(约100-200字)

1. 2. 3.

(转)

三、联系现实:(约200字)

1举现象 — 概述 2析原因 —分析 3说影响 —揭示 4谈办法 — 解决

(合)

四、结论:总结 愿望(约100字)

请容纳生命的个性

记得有一位作家说过,大千世界无所不有,作家要容得下生命的个性。推而广之,我们每个人、每个国家不都该如此吗?(起)

几个殊异的几何图形放置一块,若要选出不同于其他的一个,那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面对一个玫瑰园,有人说这是一个坏地方,因为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而有人却认为这是好地方,因为每丛刺上面都有漂亮的花。而对下雨,诗人说它滋养诗情,农民说它灌溉田苗,行人嫌它妨碍走路。(承)

显然上面几种看法都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利益或爱好得出不同的答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个性是彼此相异的,我们要有宽广的胸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议论文起承转合

议论文一般结构方式: “起承转合”的结构

所谓“起承转合”,《诗法家数》(元?杨载)一文中有这样一句:“一篇之中,先立大意,起承转合,三致意焉,则工致矣。”“起”,即开头;“承”,接开头加以论述;“转”,即转说开去,大致分两种情况:一种从另一面或反面说,讲不同的意见,另一种是采用推进一层的写法,转入深处;“合”,即收束全文。起笔宜开不宜合,或单刀直入、或启人思考、或引人注目,变化多端,以自然为佳;承接或正起反接,或正接反起,以顺畅为妙,承后之转折,或一转,或两转,或三转,或四转??迂回曲折,愈转愈奇,才是上乘;合即结尾,或明揭题旨,或耐人寻味,或启人遐想,以有力取胜。所谓“起”,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明确地提出论点或论题。

所谓“承”,就是承接,就是承接中心论点或从正面或从反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所谓“转”分三种情况:由正面论述转入反面论述叫“反转”,由反面论述转入正面论述叫“正转”;由正面论述进而转入更深一层意义的论述叫“进转”。所谓“合”,就是文章全文的总结、综合,是全部论证的结束。简单一

未完,继续阅读 >

《起承转合成语.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起承转合成语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