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2023-11-02 07:13:05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周次 9 课次(本周第几课时) 5

授课课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基本

内容 第8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5题。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

及难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方法

及手段 本课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利用推移、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尝试、观察发现规律。

学法指导

尝试与教师一同解决问题,积极思考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www.xkb1.com

教学

环节

设计

一、 创设情境。

1、出示教科书第80页的例题图。提问:要求“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2、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25×18+35×18(25+35)×18

追问:列式时你是怎么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是运算,统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根据以上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你会计算上面这两道式题吗?

学生分别计算,并指名板演。

2、提问:这两道式题的计算结果相等吗?运算顺序呢?第一道算式先算什么?第二道算式呢?

3、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交流、订

正。

三、教学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引导: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例1的两种解法。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你有什么想法?

通过交流明确: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2、做“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业 1、做练习十第1题。

让学生按要求直接写出得数,再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选择一两题要求说说运算顺序。

3、做练习十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每道题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4、做练习十第4、5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板书设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第2篇: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下册)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计算.

24+8-63×6÷9

47-21+528÷7×6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第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1.

(1)板书:47-12+5

教师提问:观察算式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算式中只有减法和加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教师讲述: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还设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边说边板演)

教师板书:

 47-12+5

=35+5

=40

(2)学生试算:

完成例1下面的“做一做”.

48+16-3754÷9×7

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再强调书写格式.

2.教学例2.

(1)板书:6×3+5050-6×3

教师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观察左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先进行什么运算,教师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然后明确再算什么.

观察右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师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

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让学生试着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2)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第9页下面的法则.

勾画出法则并齐读,然后指名复述.

(3)反馈练习

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

19+5×37×8-29

提问:在有乘法和加、减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

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写在投影片上.订正时要注意书写格式.

3.教学例3.

(1)板书54÷6-77+54÷6

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

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除法.

引导学生明确:左边的算式,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减法运算.

右边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加法运算.

启发学生试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2)指导学生看课本例3上面的法则.

(3)反馈练习:

完成课本例3下面的“做一做”.

45÷5-8 36+49÷7

先让学生说一说:有除法和加、减法,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计算.

4.师生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除法。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学习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

随堂练习

1.根据算式,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5-9+36 63÷9×5

=( )+( ) =( )×( )

=( ) =( )

 46-7×442÷6+39

=( )-( ) =( )+( )

=( ) =( )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9+6 24-16÷8

=36÷6 =8÷8

=6 =1

 15-6×215÷3+2

=9×2 =5+2

=18=7

3.计算。

7×2+16 30+56÷8 50-4×6 40-24÷8

布置作业

练习三第3题.

52-36+1953-3×9

68+4×349÷7×6

63÷7-581-45÷5

板书设计

第3篇: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5-36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三步计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运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说出先算什么,再计算。

560+4×2 20-15÷3

学生在纸上直接进行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由学生小结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很多同学都喜欢下棋,本周兴趣小组要开展棋类活动,老师准备购买一些棋具。我们一起去看看老师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出示主题图。这是一道购物的实际问题,遇到这类问题你马上会想到哪些基本数量关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分析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一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分数四则计算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教学的分数知识的综合、提高和总结,对掌握和应用分数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第二,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题的编排细致。第三,不教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

二 单元目标要求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了解整数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2、使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3、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 单元设计意图 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数学课程教案

6年级:主备者:马国霖备课时间:2017-10-26

周次 8 课次(本周第几课时) 1

授课课题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

教学基本

内容 P63例6和练习十二T9-12。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1、结合生活中具体的情景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式题。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惯。

教学重点

及难点  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及手段 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学法指导

本课要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认真解题、自觉检验等习惯,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教学

环节

设计

一、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揭示课题)

二、新知教学

1、出示例6中的三个条件,引导理解题目意思。

(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

未完,继续阅读 >

《分数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分数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