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和答案
第1篇: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和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012龙东中考)下列光学器材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是( )
2.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 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 )
A.小于6 cm B.大于6 cm,小于12 cm
C.大于12 cm,小于24 cm D.大于24 cm
3.(2012遵义中考)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4.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 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
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 cm、8 cm、10 cm和12 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
A.焦距为4 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
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
5.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6.如图所示,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 果不同的是( )
7.如图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8.(2011临沂中考)如图所示,一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
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
A. 浴室脚垫做得凸凹不平
B.下坡时,捏紧刹车闸
C.汽车轮子上加防滑链
D.旱冰鞋装有滚轮
10.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
11.(2012绥化中考)如图所示,在龙舟比赛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是( )
A.龙舟在从起点划到终点的过程中,其所受重力不变
B.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C.桨往后划,先给水向后的力,水再给桨向
前的力,龙舟前进
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龙舟受到惯性力
12.(2011义乌中考)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
进行许多科学实验。小明用饮料罐代替小
车,文件夹当成斜面,探究粗糙程度不同
的接触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关于本实验,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饮料罐从相同高度滚下,是为了保证它刚滚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B.饮料罐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和接触面之间有摩擦
C.饮料罐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该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13.(2011黄冈中考)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筒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_______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________(选填“左” 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的功能:_________。
14.夏天太阳光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会形成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太阳的像;将放大镜正对着太阳,调整它与地面的距离,地面上会形成很小很亮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
15.(2012成都中考)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使用了焦距为
10 cm的凸透镜。如图所示,当他将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调为28 cm时,移动光屏,在屏上可看到清晰的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在此基础上,若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实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调节光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16.(2012咸宁中考)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得益于光导纤维的发明和使用,利用光导纤维传输信息时实际上是光的一种_________现象(选填“全反射”或“折射”);值得注意的是,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而用眼过度导致近视,使远方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_____ (选填“前”或“后”),需要配戴用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17.(2011上海中考)如图所示的游戏情境,小孩将毽子向上踢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毽子被踢出后,由于_________会继续向上运动;在_________力的作用下,毽子最终会落向地面。
18.(2012嘉兴中考)在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理性思考这些现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如图是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装置,此时小车保持静止。若在右盘中再加入一个较小的砝码,小车理应向右运动,但实际操作时小车往往仍保持静止。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同学用2 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辆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小车沿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N;若仅把水平推力由
2 N增大为3 N后,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 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后,则两小球_________ (选填“会”或“不会”)相碰。(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1.(5分)如图所示,重为100 N的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50 N的水平推力向右推物块,画出物块所受重力G和推力F的示意图。
22.(5分)(2012青岛中考)用力F将木块压在墙上,请在图中画出木块所受的其他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3.(10分)(2012滨州中考)在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2)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________ (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3)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做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 (选填“前面”或“后面”)。
24.(10分)(2012遂宁中考)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滑动摩擦力 的大小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小黄同学进行了如图甲、乙、丙三个实验探究过程:
(1)在实验中,小黄应该沿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_________运动。
(2)对比图中_________两个探究过程,可以验证猜想C。
(3)在甲探究过程中,小黄正确操作,拉动物体时,测力计示数是2 N,此时摩擦力为_________N,若拉力增大到3 N时,摩擦力为_________N。
(4)实验探究中,小黄采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 )
A.类比法 B.科学推理法 C.控制变量法
五、计算题(10分)
25.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若一只蜂鸟所受的重力是0.019 6 N,则它的质量是多少kg?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若一只鸵鸟的质量为150 kg,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N?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照相机、 望远镜和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作的,所成的像是凸透镜成像,自行车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所以C符合题意。
2.【解析】选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正确答案为B。
3.【解析】选C。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由于凸透镜在成实像时,像跟物向同一方向移动,所以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靠近透镜,像就要远离透镜,像距逐渐变大;像的大小取决于像距和物距大小的关系,像距逐渐变大,像就逐渐变大,故选C。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现在物距是10 cm,所以焦距应大于10 cm,可见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满足要求,故选D。
5.【解析】选B。物体在c点时,此时的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利用这种情况的凸透镜成像制成的,故本题选B。
6.【解析】选D。A中拉力使弓发生了形变;B中压力使地面发生了形变;C中斧头对木柴的力改变了木柴的形状;D中竖直向下的重力使小球下落速度越来越大,改变了小球的运动状态。由此可知,D中重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故选D。
7.【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由题意,图中的两次实验中,力的大小和作用点均相同,只有力的方向不同,使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上面的弹簧被拉长,下面的弹簧被压缩,故该实验是探究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故选C。
8.【解析】选A。本题考查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C错;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可能是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故B、D错。
9.【解析】选D。浴室脚垫做得凸凹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 增大摩擦力,A错;下坡时,捏紧刹车闸,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B错;汽车轮子上加防滑链,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C错;旱冰鞋装有滚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D对。
10.【解析】选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时,受到的一定是非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方向或者速度)一定发生改变,A、B方向变化有可能,C项中小球在力F的方向上可能加速下落,可能发生;D项中的小 球做直线运动,运动的方向和力F的方向垂直,没有可能。
11.【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力和运动。龙舟从起点到终点,船及人的重力都没有改变,故A正确;以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和运动员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龙舟是静止的,故B错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同时水也会给桨一个向前的力,这两个力是同时发生的,没有先后,故C错误;停止划桨后,由于惯性,龙舟仍然向前运动,故D错误。
12.【解析】选D。探究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通过饮料罐运动的距离来体现的,而影响其运动距离长短的因素不仅有摩擦力的大小,还有物体的初始速度。所以要用控制变量法去研究,即控制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探究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故A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于受到了外力的作用。饮料罐由运动变为静止也是由于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故B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饮料罐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在竖直方向上,饮料罐没有移动距离,即饮料罐处于静止状态(仅针对竖直方向),受平衡力的作用,故C正确,不合题意。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上科学的推导得出的,没有科学的推导是得不出牛顿第一定律的。故D的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故选D。
13.【解析】光路是可逆的,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所以灯泡灯丝处于焦点位置时,射出平行光;作为幻灯机使用时,应物距f
答案:焦点 右 倒立 取下套筒可作放大镜使用
14.【解析】夏天太阳光经树叶的空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其原理为光的直线传播;放大镜在阳光下,调整适当距离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阳光经放大镜折射后,会聚成的焦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答案:直线传播 折射
15.【解析】因为实验中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 cm,所以当蜡烛在距离凸透镜28 cm时,处在凸透镜的二 倍焦距以外,此时会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应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的位置上,所以应将蜡烛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答案:缩小 靠近
16.【解析】光纤通信利用的就是全反射的原理,光纤在结构上有中心和外皮两种不同介质,光从中心传播时遇到光纤弯曲处,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保证光线不会泄漏到光纤外;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 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答案:全反射 前 凹透镜
17.【解析】向上踢毽子,毽子向上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踢出后,由于毽子具有惯性,所以会继续向上运动;由于毽子在空中受重力作用,且为非平衡力,所以最终落向地面。
答案:运动状态 惯性 重
18.【解析】小车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阻碍了小车向右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的情况下,要使小车运动,需要施加拉力,克服摩擦力,小车才会运动。
答案:小车与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
19.【解析】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则在水平方向上受的力是平衡力,即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摩擦力和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因为推力大小等于2 N,所以摩擦力大小也为2 N。当水平推力由2 N增大为3 N后,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都不变,所以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不变。
答案:2 不变
20.【解析】开始时,两小球随车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后,两小球由于惯性仍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小车表面光滑,两小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故不会相碰。
答案:不会
21.【解析】作力的示意图时,先要确定受力物体,再确定力的作用点,最后在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这个力的大小即可,另外在画推力的示意图时作用点可以画在重心上,同一物体画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示意图时,力的大小最好能通过线段的长短定性地表示出来。
答案:如图所示
22.【解析】本题考查物体受力的知识。由于木块被压在墙上,木块受到其他的力有重力、墙壁的摩擦力、墙壁对木块的支持力。
答案:如图
23.【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由题意知蜡烛离凸透镜距离为30 cm,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故移动光屏可得到蜡烛的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时,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不变,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蜡烛完整的像,但由于透过的光减少,光屏上得到的像较暗。(3)近视眼镜实质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刚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去掉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成在光屏的前面。
答案:(1)缩小 (2)完整的像 (3)前面
24.【解析】(1)小黄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显示拉力大小,要使摩擦力等于拉力,物体要做匀速直线运动。(2)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需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大小,故应选甲、丙。(3)小黄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2 N,拉力是2 N,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所以摩擦力大小是2 N;当拉力增大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故摩擦力大小仍为2 N。(4)猜想摩擦力大小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探究摩擦力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答案:(1)匀速直线 (2)甲、丙 (3)2 2 (4)C
25.【解析】一只蜂鸟的质量:
一只鸵鸟受到的重力:
G2=m2g=150 kg×9.8 N/kg=1 470 N
答案:2×10-3 kg 1 470 N
第2篇: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期中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4分。错选、多选、不选该小题不得分)
1. 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的名字帕斯卡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
A. 速度 B. 密度 C. 浮力 D. 压强
2. 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自行车轮子的直径约为1.5m B. 一棵大白菜的质量约为100g
C. 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90N D.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6 m/s
3.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 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 将足球射入球门
C. 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D. 跳远时快速助跑
4. 如图1所示的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A. 检查相框是否挂正 B. 用力拉弹簧 C. 往墙上敲钉子 D. 往前推桌子
5. 下列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A. 用吸管吸饮料 B. 用注射针筒抽取药液
C. 贴在墙上的吸盘式挂衣钩 D. 用高压锅煮饭
6. 一个人用100N的力竖直向上提起一只重40N的水桶,则水桶受到的合力大小以及合力方向正确的是( )
A. 合力大小为60N,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B. 合力大小为60N,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C. 合力大小为140N,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D. 合力大小为140N,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7. 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 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8. 图2所述的事例中,为了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9. 如图3,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 )
A. 与力的大小有关 B. 与力的方向有关
C.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与受力面积有关
10. 如图4所示,一个上下粗细不一样的容器,注入部分水后封闭.如图甲那样放置时,水对底部的压强是p1,将它倒置如图乙那样放置时,水对底部的压强为p2.那么p1与p2的关系是( )
A. p1= p2 B. p1 p2 C. p1 p2 D. 无法比较
11. 重为G的气球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掉出一个重为G1的小物体后气球又匀速上升,设浮力F和阻力f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G=F B. F-f=G1 C. G1=2f D. F=2G1
12. 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它们的质量相同,其密度分别是5103kg/m3和10103kg/m3.甲球挂在甲弹簧测力计下,乙球挂在乙弹簧测力计下,并且让两个金属球全部没入水中,这时( )
A. 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2∶1 B. 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1∶2
C. 甲乙两测力计示数之比是2∶1 D. 甲乙两测力计示数之比是1∶2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答案均多于一个,每题3分,共12分)
13. 如图5所示的实例中,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14. 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的是( )
A. 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 B. 嫦娥一号绕月匀速飞行
C.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 D. 运动员在平直的冰面上匀速滑行
15. 关于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热气球上升时球内热空气的密度比球外空气的密度小
B. 在用密度计测液体的密度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的位置越高
C. 轮船从海水中开到河水中所受浮力不变,但船身会上浮一些
D. 潜水艇在上浮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一直在变大
16. 小李同学对体育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短跑选手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平衡力作用
B. 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C. 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填空题(17-26题每空1分,27题2分,共22分)
17. 书包的背带做得很宽是为了 压强;汽车轮胎上有花纹是为了 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
18. 如图6所示,在光滑桌面上铺有薄桌布,桌布上放置盛有水的两个杯子。当猛地将桌布从桌面沿水平方向拉走时,桌布上的杯子 随之运动(选填会或不会),这表明杯子 。
19. 如图7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以v1=1cm/s的速度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N。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_____2N;若以v2=5cm/s的速度匀速拉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_____2 N。(全部填写大于小于等于)
20. 死海是世界著名的咸水湖,当人完全浸入死海时,人受到的浮力 人受到的重力,所以人就会自然向上浮起,当人浮在海面上时,人受到的浮力 人受到的重力。(填大于、等于、小于)
21. 小华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示数为9.8N,如将该物体全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称量时示数为7.8N,此时该物体所受浮力是________N。若该物体浸没在此液体中,松手后,物体将_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22.一个质量为68 kg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70cm2,这个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Pa,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 Pa.(g=10N/kg)
23. 小华同学测得保温瓶瓶胆的最大深度为30cm,装满水后,水对瓶胆底的最大压强是____________Pa,若将水全部倒入脸盆中,则水对盆底的最大压强_______________水对瓶胆底的最大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取g=10N/kg)
24. 如图8所示,A、B为两个等高圆柱形容器,容器内部的底面积之比为2︰1,都装满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
25. 如图9,放有铁块的杯子漂浮在水面上,如果把铁块用细线系在杯底,杯子受到的浮力将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6. 如图10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柱形容器,容器底放有一个立方体物块,当向容器注入水时,容器底对物块的支持力F与水面上升的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N/kg)。当容器中没有水时,容器底对物块的支持力为 N,当注水结束时,物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N。
27. 一底面积是100cm2的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现将含有石块的冰块投入容器内的水中,恰好悬浮,此时水位上升了6cm。当水中冰块全部熔化后,相比熔化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改变了55Pa。则石块的密度是 kg/m3。(冰=0.9103kg/m3 , g取10N/kg)
四、实验题:(共27分)
28. 将一个鸡蛋轻轻放入烧杯的水中,然后向水中加盐,使鸡蛋上浮。在图11中画出鸡蛋上浮时的受力示意图。
29. 物理学中研究三个(或三个以上)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采用控制变量法。图12所示的实验设计中,将同一张小桌两次放在同一个沙盒中,目的是控制压力不变,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30. 如图13所示是小明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所做的实验。他先在一个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再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不同的位置,实验现象如图13甲、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 。(填大或小)
31. 如图14所示,是小明在模拟托里拆利实验中测量的几个数据,由实验可知,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强相当于 c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把实验中所用的玻璃管换成更细一点的管子,则测量数据会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 如图15所示是小明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相同时, 。
(3)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相同。
33. 图16是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和溢水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来获得所要探究的数据,请根据图中测量的有关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表格:
物体受到的
重力/N 物体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N 物体受到的浮力/N 物体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N
(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
34. 小明在研究压强与压力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压强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
F/N 10 20 30 40 50 60
S/m2 0.2 0.2 0.2 0.2 0.2 0.2
p/Pa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 小利同学用量筒、溢水杯、小烧杯、立方体塑料块、水和实心金属块等实验器材完成了对该金属密度的测量,操作步骤如图17,则该金属的密度的表达式为:
36. 一个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的情况,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物理学中有时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可以忽略一些对研究问题影响不大的因素。小梅同学在学习了有关力和运动的知识后做出一个判断,她认为一个物体如果只受重力作用,一定会竖直向下运动。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说明小梅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37. 实验桌上提供了6个50g附有挂钩的金属块,0~5N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适量的水和满足实验要求的量筒。请你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水对物体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成正比。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五、计算题(共15分)
38. 一只船的船底距水面5米深,若船底突然破了一个10厘米2的洞,则:(g=10N/kg)
(1)船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多大?
(2)为了把洞堵住,至少要用多大的力压住堵塞物?
39. 一个体积为3m3的氢气球,球皮重为20牛。则:
(1)在地面附近空气对它的浮力多大?
(2)它最多能吊起多重的物体。(取g=10N/kg,空气=1.29kg/m3,氢气=0.09 kg/m3)
40. 一体积为2.010-5m3的松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
(1)木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多大?
(3)如果要将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需要在木块上加多重的重物?
(g=10N/kg,木=0.6103kg/m3)
41. 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实心正方体,边长为0.2米,重100牛,若用细绳将其吊着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时,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18所示,求: (g取10N/kg)
(1)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正方体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时所受的浮力;
(3)正方体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时绳子的拉力;
(4)剪断绳子后,正方体沉底后对容器底的压力。
【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C C A D A B D B B C A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17. 减小;增大 18. 不会,具有惯性
19. 等于,等于 20. 大于,等于 21. 2, 下沉
22. 2104,4104 23. 1000,小于 24. 1:1,2:1
25. 减小,不变 26. 20,16 27. 2.1 103
四、实验题:
28.
29. 受力面积 30. 大 31. 73,不变
32. (1)2.2 (2)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压力
33. (1) 6,3, 3, 3
(2)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0并记录在表格中;
(2)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上6个金属块,测出6个金属块的总重为G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其中的一个金属块浸没水中,且不碰筒壁和筒底,测出金属块所受拉力F1,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F1的示数和V1记录在表格中;
(4)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其中的两个金属块浸没水中,且不碰筒壁和筒底,测出金属块所受拉力 F2,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2,将F2的示数和V2记录在表格中;
(5)仿照步骤(4),将3~6个金属块依次浸没水中,且不碰筒壁和筒底,分别测出金属块所受拉力为F3 ~ F6;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分别为V3~V6,并记录数据在表格中;
(6)根据V排=V-V0和F浮=G-F拉分别计算金属块排开的水的体积V排1~ V排6及所受到的浮力F浮1~F浮6,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7)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2分)
浮力大小与排液体积成正比的数据记录表
V0/cm3
V/cm3
V排/cm3
G/N
F拉/N
F浮/N
五、计算题
第3篇: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三把尺子,最小分度值分别是分米、厘米和毫米。其中最好的是()
A.最小分度值是分米的尺B.最小分度值是厘米的尺
C.最小分度值是毫米的尺D.只要准确程度能符合要求就是好的
2.下面关于人体各个数值合理的是()
A.一个人正常的体温约为380C B.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C.手掌的宽度约为1dm D.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3.图1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4.据说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演奏声,从而进行创作,这说明()
A.人的牙齿也是听觉器官的一种 B.人的牙齿可以发出声音
C.人的牙齿也可以传递振动 D.贝多芬有特异功能
5.如图2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
第4篇: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诘责(jié) 眼翳(yì) 匿名(nì) 胆怯 (qiè)
B.禁锢(gù) 黝黑(yǒu) 真谛(dì) 骈死(pián)
C.广袤(mào) 犀利(xī) 稽首(qǐ) 叱咄(chì)
D.睥睨(pì) 执拗(ào) 迸裂(bìng) 朔方(shuó)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 睡安稳了。
②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③它 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
④如果我能 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A.居然 虽然 飞舞 宽恕 B.竟然 但是 飞翔 宽慰
C.居然 即使 飞舞 宽容 D.总算 虽然 飞翔 宽恕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B.诗人匠心独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山水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