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的通性pH》教学设计

2023-11-30 07:12:32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的通性pH》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的通性pH》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的通性pH》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从电离观点了解酸的通性,使学生逐渐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过程。

2.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并会运用。

3.了解中和反应,了解它在生产,科研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

1.重点:酸的`通性和金属活动性顺序。

2.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引言】

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引出认识酸一般性质的必要性。导入新课。

【板书】

酸的通性pH

一、酸的通性

【练习】

复习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完成表内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其反应规律。

[学生总结]

酸的通性

【板书】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

(2)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5)酸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讲述】

通性是一般规律,带有普遍性。但规律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不能绝对化,任意套用。如金属和硝酸、浓硫酸反应就得不到氢气,不发生置换反应。也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金属与酸反应有哪些规律呢?观察下列实验。

[演示实验]

(1)实验,铜、银分别置于稀盐酸中观察有无反应发生。

(2)补充实验:在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2

mL—3mL,然后向三支试管里同时加入镁、锌、铁三种金属,观察发生的现象,比较它们跟盐酸反应的激烈程度。

引导观察:铜、银不跟盐酸反应。锌、镁、铁能跟盐酸反应,反应激烈程度各不相同。

结论:金属活动性各不相同。

【板书】

2.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n

【讲解】

(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与酸反应)

(3)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五个一组分段记忆)

【板书】

3.碱性氧化物

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4.中和反应

酸跟碱作用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设问】

在中和反应中怎样才能证明可溶性碱与酸发生了反应?

【演示实验】

实验,中和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最好接近,各取0.5md/L为宜。滴入盐酸的速率要慢)。

第2篇:《酸的通性PH》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

《酸的通性PH》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1教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酸的分类方法和命名。

2.了解酸的通性,能熟练书写一些典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并记住金属活动顺序表,并能用它来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 应。

二、科学素养目标:

从电离角度了解酸的通性,使学生逐渐懂得从个别到一般认识事物的 过程。

教学重点:酸的通性及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比较归纳法、讨论法、练习法。

实验与电教:[实验8-19、8-20] 投影仪、胶片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叫酸,写出已学过的酸的化学式。

[引入新课]略

[讲授新课]

一、出示教学目标(投影)

二、酸的分类和命名

引学生阅读课文P161,相应内容,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酸有几种分类方法?根据是什么?

2.酸是如何命名的?

3.硫酸和氢硫酸是不是同一种酸?为什么?

(由学生代表总结,教师归纳并板书)

练习:说出下列各种酸所属类别和名称:

HF、HBr、HCl、HClO3、H3BO3

三、酸的通性

(小组讨论)根据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归纳,酸具有哪些相似的化 学性质?

学生回答后小结(投影)

石蕊:变红

指示剂─→使

│ 酚酞:不变色

金属 金属氧化物 碱 盐

↓ ↓ ↓ ↓

(提问)酸为什么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请写出HCl、H2SO4、 HNO3 的电离方程式,并找出它们电离产物的共同点。

(小结)酸的水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阳离子──H+,故它们有相似的化学 性质,我们称之为酸的通性。

以下由学生阅读,师生共同总结出酸的通性

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

2.活泼金属+酸→盐+H2

(提问)为何要强调“活泼”二字? 是否有些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8-19] 结论:铜及银跟酸不反应

小结:并非所有的金属都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能否与酸反 应与金属本身的活动性有关。

(投影)金属活动性顺序并分析

K Ca Na Mg Al,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失电子能力 强─────→弱

活动性 强─────→弱

(讲解)①金属跟酸反应的条件: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 中的氢。②硝酸及浓硫酸跟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H2而生成H2O(它们有 很强的氧化性)

第3篇:九年级化学《酸的通性 PH》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酸的通性 PH》教学设计

一、知识目标:

了解PH是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 了解 PH对生产的意义。

二、科学素养目标:

1.学会改良土壤的方法及通过测定雨水的酸碱度,了解空气污染的情 况,增强环保意义。

2. 感受并赞赏化学对保持身体健康和促进工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难点:酸碱性的变化对PH的影响

实验与电教:P163[实验8-21][实验8-22] 投影仪、胶片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如何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2、酸有哪些通性?分别以HCl、H2SO4为例说明

3、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简单应用

[导入新课]: 利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只能确认溶液到底是酸性、碱性,

还是中性,但是如果两种溶液都是酸溶液或碱溶液,指示剂就不能告诉我们 两种酸溶液或碱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了。为此,我们今天学习溶液酸碱度 的表示方法。

[讲授新课]:

一、出示教学目标(投影)

二、PH-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P163有关内容并小结:

1.PH的范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的通性 PH》教案

酸的通性 PH(一)

教学目的知识;从电离观点使学生了解酸的通性;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学习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一些金属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学习中和反应,了解它在生产及科研中的应用。

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技能及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本节教学向学生进行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的认识事物的方法的教育。

重点难点 酸的通性;常见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的识记和应用。

一、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所任教班级学生已学习过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掌握和电离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基本上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windows98和IE浏览的使用方法,可以通过相关软件来学习本节知识。

二、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知识点 学习水平

知 理 分

识 解 析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资料来源 媒体在教学中运用 媒体使用方式

① √ √ 网络课件 酸的分类 网络中收集 呈现过程 设疑播放讲评

② √ √ 动画录像 铜、银和盐酸的反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的通性 PH》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的通性 PH》教案

酸的通性 PH (一)

教学目的

知识;从电离观点使学生了解酸的通性;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学习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一些金属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学习中和反应,了解它在生产及科研中的应用。

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技能及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本节教学向学生进行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的认识事物的方法的教育。

重点难点 酸的通性;常见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的识记和应用。

一、 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所任教班级学生已学习过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掌握和电离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基本上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windows98和IE浏览的使用方法,可以通过相关软件来学习本节知识。

二、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知识点 学习水平

知 理 分

识 解 析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资料来源 媒体在教学中运用 媒体使用方式

① √ √ 网络课件 酸的分类 网络中收集 呈现过程 设疑播放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三节 酸的通性 PH》教学设计范文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三节 酸的通性 PH》教学设计范文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三节 酸的通性 PH》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酸的分类和命名,从电离的观点了解酸的通性。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初步用它来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归纳能力

3. 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酸的通性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教学难点] 酸的通性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教学方法] 归纳法

[教学手段] 投影仪

[教学程序设计]

[复习]

1.酸有哪些通性?

2.在酸与金属反应中,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设问] 酸能与所有的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吗?

[讲解] 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氧化物又叫碱性氧化物。。

[设问] 哪些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呢?

[学生回忆] CaO CuO Fe2O3 MgO

[阅读教材] 酸与碱的反应又称为“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较广泛的运用。(引导看书)

[板书] 酸+碱=盐+水

[设问] 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之间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九年级化学《酸的通性 PH》教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酸的通性 PH》教学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酸的通性 PH》教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酸的分类方法和命名。

2、了解酸的通性,能熟练书写一些典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并记住金属活动顺序表,并能用它来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二、科学素养目标:

从电离角度了解酸的通性,使学生逐渐懂得从个别到一般认识事物的过程。

教学重点:酸的通性及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比较归纳法、讨论法、练习法。

实验与电教:[实验8-19、8-20]投影仪、胶片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叫酸,写出已学过的酸的化学式。

[引入新课]略

[讲授新课]

一、出示教学目标(投影)

二、酸的分类和命名

引学生阅读课文P161,相应内容,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酸有几种分类方法?根据是什么?

2、酸是如何命名的?

3、硫酸和氢硫

未完,继续阅读 >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的通性pH》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的通性pH》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