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戏曲人物教案
第1篇:小学美术戏曲人物教案
小学美术戏曲人物教案
小学美术老师可以通过戏曲人物教案让学生深刻地了解戏曲人物的种种,从而传承中国文化。下面带来小学美术戏曲人物教案,欢迎阅览!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
(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小组学习任务图片(将一张完整的水墨戏曲人物图片按小组撕成若干张碎图片),水墨画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
(1)欣赏京剧开场音乐进课堂。
(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导入激趣。
(1)谈话导出小组学习任务。(请各小组长领取小组学习任务图片)
(2)小组任务:尝试用水墨表现各自小组领到的纸片上的图像。(提示:引导学生运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同时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运用)
(3)各小组展示作业,表扬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4)揭示碎片的完整图案,揭示课题《戏曲人物》。
3.感知引趣。
(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
(2)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
(3)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
(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简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
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5.评价延趣。
(1)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
(2)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
第2篇:六年级美术《戏曲人物》(教案)
第2课 戏曲人物
一、教学目的1.了解传统戏曲艺术,掌握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方法。
2.欣赏、总结戏曲人物的服饰、动作、道具等相关造型及色彩的特点。向水墨戏曲人物表现名家学习他们的表现方法,尝试用简练的墨色效果进行表现。
3.体会戏曲艺术的魅力和用水墨画来表现戏曲艺术的快乐,增进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倡导在结合戏曲艺术人物造型、水墨戏曲人物美术作品欣赏的基础上加以展开。戏曲是一项中华民族古老且流传广泛的艺术活动,其人物造型、服饰、化妆及道具等,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审美趣味。采用水墨这一传统绘画方式来表现戏曲人物,我国的艺术家曾作出过广泛探索,形成了丰富而各具特色的艺术精品,可以启迪学生的水墨表现和个性创作。为此,我们要善于用好戏曲艺术、水墨表现戏曲人物作这两大课程资源,通过课前收集戏曲人物图文资源和课堂的典型图片导引等办法,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从而强化其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体验,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抓住戏曲人物的艺术造型特点,并采用水墨方式加以童趣表现,这是本课关键学习点。为此,我们要善于选取典型图片引导学生以角色体验等方式感受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在创作上,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戏曲人物的典型动作,并把其服饰、眼神、脸谱等加以夸张表现。水墨画的表现上,不仅要借助教师的局部示范获得创作所需基本表现技能的支持,更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其多样个性的表现方式,从而使之获得稚拙、天真、自由的水墨造型表现信心与热情。2.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
难点:对具体的戏曲人物造型特征的捕捉、把握及个性化的表现。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及其相关故事等资料;水墨画的相关工具。
(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水墨画工具。教学过程
1.欣赏水墨微动画,趣味人课。
(1)引导学生边欣赏水墨微动画边想一想这段动画片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是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的?用水墨表现的戏曲人物给你怎样的感觉?
(2)引出学习主题:(戏曲人物)2.欣赏戏曲人物.获得感知:
(l)以“我的戏曲印象”为话题,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看过的戏曲。戏曲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资料研讨、发表个人独特看法。
(2)引导学生说一说戏曲人物有哪些特点。请他们秀秀戏曲人物的有趣造型:谈一谈这些戏曲人物在服饰、化妆和道具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 3.探究水墨表现,增长技能。
引导学生探究关良的作品《戏曲人物》,思考:艺术家是用怎样的笔墨来表现戏曲人物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结合图片解构,进行必要的提点和示范,从而使学生获得多种水墨表现技能:
4.借助比较欣赏,发展个性。
(l)比较陈九和韩羽的戏曲人物水墨画作品,说说其不同之处(如线条、墨块等)。
一幅以淡雅点缀为主)。
(2)比较这两幅儿童水墨戏曲人物在色彩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如一幅色彩比较艳丽浓重,(3)再看这组儿童水墨戏曲人物和前一组相比,在色彩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如这组纯粹以墨色的变化来加以表现)?这样的水墨画创作需要注意什么(如水的比例控制、墨色浓淡变化等)?
5.我画戏曲人物,个性表现。
(1)学生选择收集的戏曲人物图片,截取最佳的表现角度。(2)引导学生用简练的墨色效果表现戏曲人物。6.展评结合拓展,激活学习。
(1)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水墨韵味、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赏评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从而使学生在参与自我、他人的作品评议过程中,获得对于本课所学的“活用”。(2)我们再来欣赏几种表现戏曲人物的不同艺术表现方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和喜欢的理由:想一想:我们还能怎样表现戏曲人物?以此激发学生持续创新表现的积极学习情感。
反思:
抓住戏曲人物的艺术造型特点,并采用水墨方式加以童趣表现,这是本课关键学习点。为此,我们要善于选取典型图片引导学生以角色体验等方式感受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在创作上,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戏曲人物的典型动作,并把其服饰、眼神、脸谱等加以夸张表现。为此,我们要善于用好戏曲艺术、水墨表现戏曲人物作这两大课程资源,通过课前收集戏曲人物图文资源和课堂的典型图片导引等办法,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从而强化其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体验,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第3篇:《戏曲人物》六年级美术教案
《戏曲人物》六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应会: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隐性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重点 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
难点 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
A. 这是什么戏曲?
B. 有哪些人物形象?
C. 给你什么感受?
D. 跟着录像模仿一下动作表情。
3. 板书课题《戏曲人物》 学生欣赏。
第4篇:戏曲人物美术课件
戏曲人物美术课件
小学美术戏曲人物教案
人美版《美术》6年级上册3课
戏曲人物
课题:戏曲人物
课时:第一课时
执教教师: 李小玲
教学内容:
在了解有关京剧人物的脸谱、服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戏曲人物的造型细节美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临摹、写生或创作。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达方法。
2.技能目标: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媒材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表现。
教学难点: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笔墨纸砚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说唱脸谱》,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
A、 听到那些人物?
B、 在哪里见过他们?
3、 板书课题《戏曲人物》
二、讲授新课
1、戏曲知识
A、我国著名戏曲
第5篇:《戏曲人物》教案
《戏曲人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戏曲艺术形式和戏曲人物角色行当的知识。
2、能力目标:学会表现人物特征,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艺术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欣赏戏曲人物造型,了解戏曲人物角色行当的知识,用绘画的形式创作一幅戏曲人物画。
教学难点:戏曲人物造型表现和画面人物的构思、布局、技法和色彩掌握和表现。教学过程:
1、看戏曲,认识戏曲艺术。
戏曲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戏曲所包括的艺术形式。
文学:剧本是戏曲的根本,是文学的形式之一。音乐:戏曲靠演员演唱曲调传达剧情。舞蹈:戏曲靠人物动作造型表演吸引人的视线。
美术:戏曲人物的造型、服饰、舞台背景都是美术的范围。
综上所述,戏剧是视觉(看)与听觉(听)、时间(表演所需用的时间、戏剧所展示的时期)与空间(表演所需用的场地,戏剧所展现的虚拟场景宫殿、战场、战斗等)的综合艺术。
2、讲戏瞄人物,感受戏曲艺术的熏陶。
同桌之间讲一讲自己看过的戏曲,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戏曲人物。
3、说戏角色行当知识。
教师介绍戏曲人物角
第6篇:六年级美术戏曲人物教案(汇总20篇)
有效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编写教案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借鉴。
六年级美术戏曲人物教案篇一
1、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
2、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
1、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
2、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
风景挂图、水彩画工具材料、作业纸等。
1、出示观赏风景画作品。
2、简析画面色彩与构图特点。
3、提出并板书课题:用色彩画风景。
告诉学生选景不可贪多,应简单、有重点,主次得当,切不可将所见之景都画上去。
当选择好景物之后开始勾画草图。可用铅笔轻轻画出,不要太详细,应大方饱满,注意取舍,可以挪动搬迁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
主要的景物应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占据较大空间。
(1)用蓝色加少许紫色大笔触画天空大体色彩;黄色画地面,接画少许蓝色,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笔触概括。(见步骤图)。
(2)用橘黄色画秋树,随意点画,与未干之天空蓝色相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