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教案分享
第1篇:元素周期表教案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优秀教案
共1课时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高中化学
人教2003课标版 1学情分析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是高一第二学期学生首先学习的内容,学生已完成高一第一学期的学习,对一些金属与非金属单质及化合物性质有了较为感性的认识,初中阶段学习了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特点,知道了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为学习元素周期表知识作好良好的铺垫。通过本节元素周期表的学习,熟悉元素周期表结构和实质,为系统学习元素周期律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要求:通过自学有关周期表的结构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3重点难点
重点:元素周其表的结构
难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相互推断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元素周期表 【引入】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112种元素。这些元素性质不同,有的性质活泼,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有的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等等。为什么他们的性质不同?他们之间存在什么联系?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投影】简要概述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
1829年,德国人德贝莱纳根据元素性质的相似性提出了“三素组”学说。归纳出五个“三素组”,即Li Na K Ca Sr Ba P As Sb S Se Te Cl Br I 1864年,德国人迈尔发表了《六元素表》,在表中对于相似的元素六种、六种的进行了分族
1865年,英国人纽兰兹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发现从任意一种元素算起,没到第八种元素就和第一种元素的性质相似,犹如八度音阶一样。他把这种规律叫做“八音律” 1869年,门捷列夫发表了第一章元素周期表 【投影】门捷列夫图片及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分析】门捷列夫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全部列入表中,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他还在表中留下了空位,语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的性质,而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的完全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的顺序排列。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周期表。【分析】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表,这个表就叫元素周期表。
【开放性训练】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将1-18号元素编成周期表
第2篇: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表教案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的认识,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跟本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及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初中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
[学生活动] 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变化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现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具体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历史上本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列(按电子层递增顺序)。
[过渡]如果按上述原则将现在所知道的元素都编排在同一个表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元素周期表,现在我们一同研究周期表的结构。
[指导阅读]大家对照元素周期表阅读课本后,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的概念是什么?
2.周期是如何分类的?每一周期中包含有多少元素。
3.每一周期有什么特点?
4.族的概念是什么?
5.族是如何分类的?主族和副族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列,如何表示?
6.各族有何特点?
[教师归纳小结]
[板书]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横行--周期
①概念
②周期分类及各周期包含元素的个数。
③特点
a.周期序数和电子层数相同;
b.同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1~8重复着周期性的变化,第一周期除外;
c.每一周期从左到右依次是:碱金属____,过渡元素____,稀有气体____。
2、纵列--族
①概念
②主族和副族对比;
③特点:
a.主族的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b.还有一个第0族和一个Ⅷ族。
[教师讲解]通过上述的学习若给大家一个原子序数,应该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出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反过来若知道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应判断出它的原子序数跟写出它的原子结构简图。这需要大家最好能记住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通过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之。
[随堂检测]
1、推算原子序数为6、13、34、53、88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下列各组中的元素用原子序数表示,其中都属于主族的一组元素是( )。
A、14 24 34 B、26 31 35
C、5 15 20 D、11 17 18
第3篇:元素周期表的教案
元素周期表的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发现史,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2)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形成概念,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
(3)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通过探究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设计多种交流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
通过初三和必修I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基础知识。例如初三学习的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基本的物质结构知识,这些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本章中,这些知识将更加细化,理论性更强,体系更加完整。通过《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于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同时,作为理论指导,学生能更好的把无机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在物质
第4篇:元素周期表教案分享
元素周期表教案分享
教材: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课程标准: 了解原子课外电子的排布,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内容分析: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学情分析 : 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学生已经知道了元素周期表的大体结构,并会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常见元素的相关信息,但是对元素和原子结构的关系还没有更深的理解。因此,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内容的需要,本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能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实质,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复习回顾原子的结构;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
2、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评价设计:
本课采用复习回顾和课堂回答的形式巩固2个学习目标。本节主要通过问题来导学,即教师设疑,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释疑。不但能有效地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而且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
第5篇:高一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一元素周期表教案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的认识,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
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初中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
[学生活动]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够去发现它,应用它,而不能够违反它。
第6篇:元素周期表优秀教案
元素周期表优秀教案
导语:化学元素周期表示化学的重点难点,今天下边跟大家分享关于元素周期表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流程:
1、课时练自主预习部分检查
2、重点讲解
3、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周期表的结构。
4、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化学史学习,培养勇于创新 、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5、重点:掌握周期表的结构
6、难点:掌握周期表的结构
7、关键:周期表的结构
课件
一、元素周期表
绘制出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是 俄 国化学家 门捷列夫 。
原子序数═ 核电核数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图1—2元素中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
2、 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做周期 ;
3、 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纵行,叫做族 。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结构记忆方法:
1、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三短三长一未完。
2、纵列称作族(18纵行16族):7主、7副Ⅷ和“0
第7篇:人教版元素周期表教案
人教版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里最基础的内容,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元素周期表教案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人教版元素周期表教案
一、教材分析: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必修一中金属钠和非金属氯气的学习,给孩子学习本章知识提供了感性认识材料,为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同时,本章知识的学习也后面的选修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基础。
二、 教学内容
《元素周期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原子的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表示等。教学中,应以元素的原子结构为基础,通过相邻原子在原子结构上的区别找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规则。这不仅符合知识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本质决定现象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也训练了孩子的思维。对高中阶段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孩子起到导学作用。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难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复习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