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写话训练教学设计
第1篇:说话写话训练教学设计
说话写话训练教学设计
说话写话训练教学设计
培养目标:
1.知识领域:按句式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再连成一段话写下来。
2.情感领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爱劳动的品质。
3.发展领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及初步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有一个谜语要请大家来猜。大家要认真听,动脑筋想,看谁先猜出来。
1.老师读谜语:我有两个好朋友,你有他有大家有。会写字,能画画;会扫地,能洗碗。样样事情都会做,猜猜看,它是谁?
2.学生说谜底,老师板书课题“一双手”。
二、句式辅助,训练说话
过渡:人人都有一双手。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写一写自己的“一双手”。
1.练习用“我有一双(怎样)的手” 的句式说话。(指定一小组的同学“开火车”说,老师相机板书:能干、等)
2.练习用“我用自己的双手(干什么)”的句式说话。
过渡:手能做很多很多的事后。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双手做一件事情,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①在“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的歌声中,同学们开始动手做事情。他们有的系红领巾,有的整理书包,有的削铅笔,有的'擦桌椅,有的捡地上的废纸,有的拼图,有的画画……忙得不亦乐乎。
②指定一小组的同学“开火车” 用句式把刚才做的事情说一说。
③指定一小组的同学“开火车”用句式说一说平时还做过哪些事情。
3.练习用“长大以后,我要当_________,用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④指名回答。
⑤小结:小朋友们说得很好,大家都有美好的理想。我们只有现在好好学习,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从分到合,由说到写
1.把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2.把三句话连成一段写下来。
[意图:先说后写,降低梯度;由句到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信息反馈,检查效果
1.学生读小习作,大家评议。
2.四人小组交流,互相修改寸习作。
五、.总结谈话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不但用自己的双手做了一件事情,还围绕着“一双手”进行了说话和写话的练习,大家都能积极动脑筋,说得好,写得也不错。希望小朋友们以后还要样样事情学着做,让自己的双手变得更能干,更有用。
第2篇:小学说话写话训练
作文是什么呢?就是用书面语言叙述一件事情、表达观点、让人了解自己的一种感受,孩子一般从中、高年级就必须学习写作文,也就是学习写一件事情,写一个人、或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按理说,会说话就应该会作文,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在许多学生写起作文来要么枯燥无味,要么大话连篇,还有不少孩子一提到作文就头疼。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小学低年级就应该加强说话和写话训练,抓好作文的起步阶段
一、加强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的意义
作文的重要性世人皆知,多年来,每个学校,每个家庭对孩子作文能力的培养都十分重视。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定式:小学一年级以汉语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为主,二年级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三年级正式开始作文训练。小学低年级语文过分重视识字教学,忽视或淡化作文训练,失去了发展学生语言的大好时光,到了高年级他们往往会面临这样的困难:
(1)学习书面语言比口头语言困难 孩子学习口头语言从一岁多就开始了,学习用口头语言表达从学前就开始了,而学习用书面语言表达,在小学低年级是学造句,到高年级才开始写一件事,用书面语言写,所以困难不小。
(2)低年级词、句的能力没有发展好
低年级是学习词、句的重要阶段。但是在低年级,孩子学习词汇、造句可能是死记硬背下来的,并没有真正理解词的意义,也没有掌握句子表述某个意思的基本能力,又如何能用词、句去写好一篇文章呢?如造句是背下来的一句话,考试时自然没错,分也高,可是背诵下来的句子并不是孩子运用词汇去说一句话的实际能力,只是记忆能力。需要具体写一件事、一个人时,就缺乏表达能力。
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低年级作为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担负着培养听说能力和提高说写兴趣的奠基任务。说是写的基础,不经过低年级系统说写训练,到了中年级就会脱节,产生说话结巴、语言贫乏,甚至“恐文”心理,这对培养学生读写综合表达素质是极为不利的。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些问题,那孩子碰到作文时肯定会感到无从下手,甚至会畏惧作文。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落实好说话与写话训练,是抓好学生习作起步的关键,有利于学生进入中年级以后尽快地开展习作训练。
二、加强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的策略
1、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说话的兴趣
运用情境,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主动投身于说话的训练中去,形成“乐说、争说”的风气,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极其有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创设语境,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1)走进课本情境
语文课本语言生动优美,提供了广阔的思想空间。学生如果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再加上教师入情入景的诱导,使学生因读入境,由境生情,缘情创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情动而辞发”。在教学第二册《春笋》这课时,可以创设一个“唤醒春笋娃娃的” 情境,首先让学生用各种办法唤醒小春笋,教师引导:呀!春笋娃娃醒来了,咦?它看见了什么?会说些什么呢?你就是笋娃娃,和小伙伴们说一说吧!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各抒己见,滔滔不绝。(2)融入生活情境
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要想学生在说话训练时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有趣,教师应设计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生活积累。比如:亲身
到菜市场或超市去购物;自创游戏,说说游戏规则;到动物园去参观,找找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说话训练,学生乐于表达,敢于表达,善于表达。(3)拓展思维情境
教师可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例如:“钉纽扣”、“布贴画”等,学生观察、思考、设计、实际操作之后,再把怎么做的过程说一说,说的不清楚的地方,其他同学评议、补充。还可以开展一些创造性想象的训练,如出示几个简单图形,让学生添上几笔成画,再编个故事。
2、借助教材,指导学生说话、写话
由于低年级学生受识字不足、词汇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弱的影响,常常出现“心中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情形,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说话资源,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训练,使学生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1)凭借插图,立意想象的说、写训练
低度年级课文中的插图内容丰富,色彩鲜明,这对学生具有一定的诱惑力。教师利用这一特点,充分发挥课文的插图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使学生认识画面,丰富画面,从而获得知识。观察时应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或由远到近”等顺序观察,理清思路,抓住图画中心,想象图中描写什么,然后设计思考题,帮助学生寻找画面的主要内容,逐一观察,有序地表达出来,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如苏教版教材第三册《识字5》中有一幅美丽的冬趣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说话。教学一开始,出示图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季节?图上有哪些景物?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学生兴趣盎然,争相描绘,接着让学生通过“找朋友”的游戏给词归类,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看图选词进行说话练习。怎样才能把图意写具体呢?教师要通过指导,让学生知道以下几点:一是文章的开头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二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写,而且要重点突出;三是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写动物的可以用拟人方法,把动物当作人来写。写出它们的神情、心理、动作和语言。在学生写完后,可选择班上写得好的作文当范文,在班上读,起到范文引路的作用。
(2)利用悬念,续篇故事的说、写训练
有些课文的结尾,留下了令人思索的话题,这时,教师只要适当诱导、加以启发,学生便能开展想象,使故事更加形象完整。教学第三册课文《狐狸和乌鸦》后,我让学生先分角色表演,然后练习复述课文,学生说的有声有色,最后我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过了不久,乌鸦又叼着一块肉碰见了狐狸,乌鸦这回会怎样呢?学生展开了想象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乌鸦心里想:这次不会上你的当了,就对狐狸说:„坏狐狸,随便你说什么,我都不会上你的当了。‟”此时有位同学站起来说:“乌鸦一说话,肉又掉下去了,不是又上当了吗?”经过提醒,这些学生恍然大悟,改为:“狐狸在树下说了许多好听的话,但乌鸦理也不理,美滋滋地把肉吃完了。”还有的说:“乌鸦见到狐狸先把肉吃完了,然后故意气狐狸说:„狐狸大哥,肉真香啊,我窝里还有,你爬上来拿吧!‟狐狸气得直吹胡子。”在肯定学生的回答的同时我指导学生,将自己说的内容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小文章啦!(3)依照例子,因势利导的说、写训练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语言生动形象,篇幅短小精悍,易于阅读。因此,低年级学生开始说话时,应引导学生以课本上的句子为例,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行仿说,进入二年级,就要先取课文中有代表性的自然段让学生阅读,然后设计训练内容,要求学生依照课文中的结构方式,按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说段训练。
在教《秋游》这课时,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模仿课文里“有的……有的……有的……”这个句式说一句话,这个说话的内容应该挺多的,可以说一说课间或课外活动时,同学们在教室里学习的情景;说一说卫生大扫除时,同学们劳动的场面。如何引导好呢?我们可以这样试一试:
① 首先请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后教师可以提问:这段话写了小朋友在草地上玩的情况,有几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会回答是三种,因为用了三个有的。(这么做是从课文中的原句开始,让学生意识到说的是一件事情的三个方面,可以用三个“有的”连接起来)②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图,谁能用上三个“有的”,说说还有一些小朋友在干什么?(联系课文内容来说话,扶着学生走路,激励他们说话的兴趣)
③ 最后,鼓励学生不看课本上的插图和课文,练习用三个“有的”说一句话。(在扶着走一段之后,去掉依靠,放手让学生自己走,拓宽孩子的思路。)通过这样的训练相信孩子一定能说得清楚,写得详细。
3、善于发现,拓宽说话、写话的范围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带领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感受。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说话素材,采取种种方法,创造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要做到“言之有物”,途径有三:
(1)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养成多看、多听、多问、多想的习惯。比如:在“三八”妇女节前夕,我利用双休日布置孩子回家了解妈妈从早到晚忙什么,通过观察了解妈妈的喜怒哀乐,也可以写写今天和妈妈发生的事。结果,孩子们有的观察妈妈的穿着,写了妈妈爱打扮;有的跟妈妈跑了一天公交车,写了妈妈很辛苦;有的和妈妈去吃肯得基,妈妈舍不得吃,写了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小小的日记情真意切。
(2)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参加各种比赛、劳动,在实践中获得材料,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在组织学生搞活动之前,先提醒学生注意:一是老师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怎样组织活动的?二是在活动过程中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三是活动结果怎样?活动完后,要及时地组织学生口述经过,最后,老师指导学生完整地写下来。
(3)指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材料。关于这点,我个人认为要提倡多看经典之作,少看作文选;提倡背诵优秀篇章;提倡对他人讲述自己所看作品的内容和心得体会,养成摘抄的好习惯。
4、多种手段,增强学生说话、写话的信心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从一年级起就可让学生写小作文。”现在的孩子在上小学前就已经从生活中、从电视机等媒体中获得大量信息,他们虽然识字不多,但是可以利用汉语拼音代替没有学过的汉字,实现从说到写的过程。如:用优美的课文、同年龄小伙伴的佳作,引发学生的爱慕之心,也想写一写,试一试。鼓励学生一有想说的话,不论是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就把它用日记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问别人,可以注拼音,可以画图画。我会把请孩子把自己写得好的习作读给同学听,我会定期在班级评出“写作星”,把他的照片贴在班级的“明星树”上。孩子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中,看到自己的成功,增强了自信心,又会期待下一次的成功。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觉得写话和读书、游戏、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到作文时还会冥思苦想、生编硬造吗?
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激发孩子尝试写作的欲望,从低年级起抓好说话、写话训练,把好作文起步的第一关。
第3篇:小学低年级语文说话写话训练教学设计
小学低年级语文说话写话训练教学设计
浅谈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
蓼泉沟湾小学 安冬梅
抓好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训练,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基础环节。要把握好这一环节,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拼音当“拐棍”提前写话
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会说不会写,使表达能力受到了阻碍。为此,我教他们用汉语拼音做“拐棍”,要说的话用汉语拼音写下来,提高他们写的兴趣。首先介绍他们自己家庭的成员,在哪儿工作?家庭住址等等。班里很多同学都能介绍得很清楚,接着教他们讲心里话:“你喜欢我们学校和班集体吗?”“喜欢老师吗?”“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等等。孩子们一看,汉语拼音用处真大呀!群情振奋,写的欲望强烈了,纷纷给老师写他们的心里话。我也顺着他们的情绪,因势利导,紧抓不放,也用拼音给他们写回话、评语等,促进了提前读写。别看他们小,写出的内容可丰富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为孩子们提前写话打开了闸门。
二、汉字夹拼音“扶”着写话
在孩子们学完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教学时,为了巩固所学汉字,并同时巩固汉语拼音,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用当堂
第4篇:看图说话写话教学设计
《公园里》看图说话写话教学设计
新湖小学 徐世香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
2、看图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3,按提示写一句或几句意思完整、通顺的话。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按一定顺序看图,准确表达。教学难点:
1、写几句意思完整、通顺的话。
2、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方法:指导法 教学准备:情景图。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游玩。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我们坐上了车,现在出发了。
二、看图说话
出示情景图一,初步感知图意。
1、大家睁开眼睛看看,我们到哪儿了?{公园} 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是春天的?
(柳树、燕子、河水、迎春花、桃花、太阳)
2、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练习说话。
同学们说得都对,可没有一个人说全。要想把公园里的景色说全,就应该按一定顺序观察,我们可以按先从上到下,下边再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观察后再有顺序地说一说。
(1)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公园里的美景,自己练习说。(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教师及时点评。
3、出示图
第5篇:说话写话《国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国徽。本文的话是引导学生可以这样说。文下除国徽外还有两副图,展示了什么地方有国徽。龙龙的话指出了警察叔叔的帽子上有国徽,这些都是举例,还有很多地方能见到国徽,龙龙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发现。这样为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它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徽增光添彩。
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口语实际教学要让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我在教学中主要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出示硬币,朗读诗,让学生有话可说,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国徽的样子和自己对国徽的认识。
2.通过交流对国徽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交流对国徽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激发血色怀念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具准备:5分硬币、国徽挂图。
教学过程:
七. 创设情境导入
1.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