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3》教学设计教案

2024-02-16 07:12:25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练习3 教案教学设计

练习3

教学目标:

1、 熟悉掌握部首查字法,并学以致用。

2、 写好铅笔字

3、 熟记4条成语

4、 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小黑板

教法、学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课时目标:

1、悉掌握部首查字法,并学以致用。

2、写好铅笔字

3、熟记4条成语

二、 教具准备:

挂图,字典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a、 复习部首查字法

b、 自渎课本上的街头牌匾,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在书上标好读音。

c、 指名读,齐读

d、 依次说说这些单位是干什么的

e、 交流学生在课前记录的在街头看到的牌匾或报纸上、书上看到的生字。

f、 依次认读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a、 出示生字卡,认读

b、 师范写,教学写字技巧。(左右结构的字,左边部首应写得小些、窄些,且头部要与右边基本齐平。“峰”山字旁略窄,右半部分的横撇与捺要写舒展些,下边“丰”的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坡”的提土旁写得瘦长些,右边“皮”的第二笔撇要写得舒展,第三笔,竖与提土旁的竖齐平;“吓”的口字旁写在左半格,右边的“下”的一横要与口字旁的头部齐平)

c、 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

三、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a、 认读4条成语

b、 看图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熟记4条成语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训练学生劝止不正确行为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具准备:幻灯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 教学第四题

1、 审题、指名读

2、 指导

a、 讨论交流劝阻的方法(态度要热心,要把不正确的行为危害说清楚,对别人正确的批评意见要乐于接受,对别人及时的提醒和帮助要表示感谢)

b、 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幅图,找你的伙伴,轮流练习表演劝阻

c、 指名上台表演,师生评议。

我的教学反思:

第2篇:《练习3》教学设计教案

《练习3》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

1、能按提供的音节,写出同偏旁的字。

2、初步学会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常用量词的运用,以及常用反义词的寻找。

3、加深理解学过的课文内容,会默读指定的短文,读后能回答有关短文的简单问题。

4、能看图回答问题,再写几句话。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常用量词的运用,以及常用反义词的寻找。能看图回答问题,再写几句话。

教学难点 :加深理解学过的课文内容,会默写指定的短文,读后能回答有关短文的简单问题。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按提供的音节,写出同偏旁的字。

2、初步学会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常用量词的运用,以及常用反义词的寻找。

3、加深理解学过的课文内容,能把句子写完整。

教学过程 :

一、提出本节课学习要求。

二、教学第一题。

1、指名读题,审题,明确要求。

2、独立尝试作业 。指名两人上黑板填写。

3、共同评议、纠正,揭示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4、答案:

虫:蝌、蚪、蚕、蛾月:脱、胖、脑、肚

石:确、碰、碧、破提手旁:指、披、扫、换

三、教学第二题。

1、独立审题,尝试练习。

2、用指名读的方式进行检查、评议。

3、订正。

4、答案:一粒种子一条鲤鱼

一只青蛙一面红旗

一件衣服一束鲜花

一位老大娘一张请假条

[补充:一()米一()事情一()老师一()红领巾一()镜子]

四、教学第三题。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尝试写长的反义词。先指名说,再评议、纠正,最后写下来。

3、其余几个字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联系。

4、答案:长--短 吞--吐

新--旧 黑--白

穿--脱 瘦--胖

五、教学第四题。

1、明确题目要求。左边一排的4个词语都是表示一样东西名称的词,右边一排的4个词语是说明这些东西怎么样。

2、照样子,把左右两边的词语恰当地连起来。启发学生从物品的形状、味道等方面进行思考。

3、用指名读的方式进行检查、评议。

4、订正。

六、教学第五题。

可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太阳)、(北极星)、(大树)是大自然天然的指南针。(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答案)[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答案]

2、(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

3、(茧子)是蚕姑娘漂亮的新房。

(如果学生有难度,可以引导学生读蚕姑娘的第6段。)

七、完成课堂作业 本上的相应作业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会默读指定的短文,读后能回答有关短文的简单问题。

2、能看图回答问题,再写几句话。

教学过程 :

一、提出本节课教学目标 。

二、教学第五题。

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第1次默读:要求读准带拼音的字,读通课文。反馈,指名读短文。

3、第2次默读:要求对照短文后面的两个问题,边读边想边划,并借助插图。

4、指名回答短文后面的问题,师生共同评议、纠正。

5、答案:全文共3段。黄气球是小伙伴们放的。他们怕小勇寂寞,更希望小勇的病快些好,所以放黄气球来探望小勇,陪伴小勇。

三、教学第七题。

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带着第1个问题仔细看图。反馈:先指名回答,再评议、纠正,最后按问题的要求把话说正确、完整、通顺。

3、讨论第2个问题,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从这两方面思考:⑴、怎样对待青蛙?说说理由。

4、按问题2的要求,把话说正确、完整、通顺。

5、把1、2两题的答案连起来说几句话。

6、独立完成写话练习。

[参考答案:青蛙在稻田里捉害虫。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我们应该保护它。(鼓励学生多说几句,多写几句。)]

四、完成其余课堂作业 。

第3篇:练习3课堂教案教学设计

练习3课堂教案教学设计

本次练习安排5个版块,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

语交际和说说写写。学用字词句中要求学习用音序查字法。读读背背中背

四个关于自然现象的成语和三句古代名言。写好铅笔字中学写的三个字都是以

撇、竖弯钩为主要笔画的,要求写得即正确,又美观。如“龙”第二笔的撇以上

至下最长,竖弯钩占据主要部位。这两笔写好,这个字就站住了。

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学习有礼貌地问路,学习文明地进行

人际沟通,以争取别人的帮助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说说写写则要求小朋友说说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然后从本题提供的几个词

中任选三个,照样子各写一句话。

教学要求:

(1) 学习用音序查字法。

(2) 读背成语和古代名言。

(3) 写好铅笔字。

(4) 学习有礼貌地问路。

(5) 照样子写句子。

教学重点:学用字词句、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

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查字的步骤。

教学准备:

字典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

(1) 齐背

(2) 抽读

G D Q P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练习3可以教案教学设计

练习3可以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5个版块,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

语交际和说说写写。学用字词句中要求学习用音序查字法。读读背背中背

四个关于自然现象的成语和三句古代名言。写好铅笔字中学写的三个字都是以

撇、竖弯钩为主要笔画的,要求写得即正确,又美观。如龙第二笔的撇以上

至下最长,竖弯钩占据主要部位。这两笔写好,这个字就站住了。

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学习有礼貌地问路,学习文明地进行

人际沟通,以争取别人的帮助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说说写写则要求小朋友说说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然后从本题提供的几个词

中任选三个,照样子各写一句话。

教学要求 :

(1) 学习用音序查字法。

(2) 读背成语和古代名言。

(3) 写好铅笔字。

(4) 学习有礼貌地问路。

(5) 照样子写句子。

教学重点: 学用字词句、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

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查字的步骤。

教学准备:

字典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

(1) 齐背

(2) 抽读

G D Q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小练习(3)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⑴ 初步学习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体验数学化的过程。⑵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形成计划和决策的能力,逐步发展创新思维。

2.教学重点/难点

⑴ 通过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的问题,初步体验数学化的过程。⑵ 关于人民币的计算。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六月一日快到了,学校组织小朋友去郊游,小丁丁可高兴啦。让我们一起跟着去看看吧!师:学校会有些什么郊游计划呢?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

1、师:我们先看看时间安排吧!生1:他们早上8点出发。生2:9点半到游乐场。生3:下午3点半出发回学校。生4:下午5点回到学校。师:你是怎样区分的?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

生:分针指向6,时针指在两个数中间的时刻就是几时半。师:在游乐场他们可以游玩几小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可以玩6小时

2、师:小丁丁他们是怎样安排车辆的?

二(1)班有31人,二(2)班有28人,二(3)班有29人。如果每辆车能够乘坐50人,2辆车够吗?

师:先要算什么?再算什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练习3》教学设计

《练习3》教学设计

一、教学第四题

1、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

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朗读练习。

(3)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意思。

(4)集体讨论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2)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3)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学生说说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让学生自读5条歇后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读通。

(2)指名是试读,正音。

(3)教师告诉学生这是歇后语,教师范读,学生观察。

(4)讨论,总结:歇后语分两部分,前部分像谜面,后部分像谜底。

(5)小组交流歇后语的意思

(6)讨论结果,教师适当指导。

“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地做了,没有一点收获。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神不定。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按好心”讲心怀恶意,但假装关心。

(7)集体齐读。

3、练习。

(1)给学生充分时间自由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练习3》教学设计

《练习3》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练习3》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练习3》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四项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

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

2。积累词语和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

3。认识歇后语,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

4。继续练习钢笔和毛笔字的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读书做记号。

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会在生活中使用赞美语。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

2。积累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 处处留心

1。 读题目要求

2。 自己看表格中的内容,明确对应的记号

3。 你怎样将这些记号记下来,(学生讲自己的方法)

预习15课,尝试用记

未完,继续阅读 >

《《练习3》教学设计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练习3》教学设计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