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秒》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第1篇:《时、分、秒》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整时,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的基础上,学习时间单位“秒”。根据上学期学生平时的测评情况和课前对学生的一个预测,本班学生基本会正确读写整时和半时(少部分要通过别人的提醒),知道时针和分针,已忘记钟面上大格小格的部分知识,知道1时=60分,但对于几时几分的两种表示方法需要复习,对看几时几分的知识也需要复习。
四、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学会用时间单位进行简单的计算。
3.培养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学会用时间单位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六、单元评价要点
1、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学会用时间单位进行简单的计算。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5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课时 授课日期
复习1、复习有关钟面上的知识。
2、复习几时几分的读与写。 1
秒的认识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建立1分,1秒的时间概念。 1
时间的计算(例1、2) 1、会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的换算。
2、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1
填一填 1、通过设计时间表,调查作业时间,睡眠时间等活动,巩固对时间的认识和计算,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培养获得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
单元测试及分析 检测本单元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1
合计 5
第2篇:第五单元时、分、秒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单元(章)主题 第五单元时、分、秒 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 第一课时秒的认识 第1课时/共4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师: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师: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象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
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
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
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四:1
补充:
①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作业
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如练习十四第3题)
板书
设计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 10月25日《课堂》P27回作:《特训》P44-45第1-6 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吴兴区学校青山学校(幼儿园)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
单元(章)主题 第五单元时、分、秒 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 第二课时时间的计算 第2课时/共4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第3篇:第五单元知识归纳时、分、秒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时间单位
时 分 秒
6060
举例子:
1、 填上适当的时间单位。
大树高10()上一节课要40()
2、 在○里填上“>”“<”或者“=”。
8分○80秒
3、 解决问题:
4、 设计一个期末考试的复习计划:
《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计划
广州市天河区陶育路小学严湘婷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分为两部分:分数的初步认识(包括分数意义的理解、读写简单的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数的简单计算(包括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1减去几分之几、用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而且对于后续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又起着铺垫的作用。因此,本单元的复习,从分数的认识到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再到用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都重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知识点列表
知识点 评价要求 题目
1 分数的意义 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1)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
第4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学校:北关小学
姓名:黄莹莉
联系电话:13626444677
第五单元时、分、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和几时半的基础上编排的。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能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还能识别钟面上的整时刚过或不到整时的时间,这些都是教学本单元可利用的资源。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来认识计量很短的时间单位---秒。认识秒以后让学生把时、分、秒结合起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能够灵活的换算时分秒。运用学生自身的实际让他们自己体验一分钟到底有多久?一小时到底有多久?由于1小时的时间比较长,一节课的时间还不足1小时,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分”来体验“时”。另外,认识钟面上的非整时时刻以及时间的计算,需要综合应用时和分的知识。
第一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
第5篇:第六单元时、分、秒(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70--71页例1和例2.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时=60分,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并学会时间的两种写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学生遵守和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时、分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认读钟面上表示的几时几分。
教具、学具:投影机、投影片、教具钟、电子钟各一个,学生每人一个纸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谈话:同学们,老师有个习惯,每天早上6:30就起床了。你们呢?
师:你是怎么知道时间的?
师:对,钟表是我们用来记时间的工具。有哪些同学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师:谁看图说一说小明的作息时间?
师:小明能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你们也想做时间的小主人吗?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1、认识钟面。
师:到底该怎样看时间呢?我们先来认识钟面的结构。
师:钟面上有几根针?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较短的针是时针)(较长的针是
第6篇:《时、分、秒》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复习目标:
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重、难点:
识别钟面上的时刻与经过的时间
复习过程:
一、复习钟面
(一)复习内容
钟面上有数字1~12。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分针、秒针
时针短分针长秒针最长最细新课标第一网
1大格里有5小格,数字几就是第5×几小格(5的乘法口诀)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走24圈是一天。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即1小时。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即1分。
秒针走1圈,分针走1小格
分针走1圈,时针走1大格
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二)随堂练习
填空:
(1)钟面上有()大格,()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时
(3)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走()大格是1时,这时时针走了()大格。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
(5)
第7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第四单元(热门21篇)
教案应该遵循教学大纲和教育教学法的要求。教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任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第四单元篇一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统计”是《标准》内容中第一学段统计教学的最后一个单元。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认识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同时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两种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运用数据进行推断,进一步体会统计功能。
3、提供丰富的素材,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单元教学要求: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
第8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第四单元(优秀17篇)
教案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都具有重要影响。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教案模板,供大家在编写教案时使用,希望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第四单元篇一
四、作业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板
书
设
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0×312×4。
200×3120×4。
2000×31200×4。
350x32500x3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整理复习设计者陈晓宏。
课时第11课时(总11课时)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理念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前段时间学习的相关乘法知识得到整理和系统化。并能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练习题,投影。
教学活动过程预设。
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改进建议。
一、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1、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