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1篇:宋诗习题及参考答案
宋诗习题及参考答案
庆清朝 榴花
王沂孙
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薰风。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
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朱幡护取,如今应误花工。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西风后,尚余数点,还胜春浓。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这两首词都属于咏物类,但从表达手法上讲,两者又有所不同,请结合全词分析《庆清朝 榴花》区别于《卜算子 咏梅》运用了哪种手法,有何作用。(5分)
9.《庆清朝 榴花》一词结尾有何特点?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感情。(6分)
参考答案:
8.《庆清朝 榴花》主要运用了借典寓意的'手法(1分),如“玉局、金陵、蜡珠、缃彩、朱幡”等。(1分)以此交代了写作的目的(缘由,1分),以及自己对榴花前后由盛转衰的无可奈何之情(1分),最终也寄寓了自己对榴花的喜爱与高度赞美之情思。(1分)
9.回应全文。“西风后,尚余数点,还胜春浓。”赵颖了上阕的“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2分),表现出榴花之美态似天生俱在(2分),作者借此歌咏具有相应榴花品质的人,流露出作者对其的咏叹之情。(2分)
第2篇:宋诗习题及参考答案
庆清朝 榴花
王沂孙
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薰风。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
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朱幡护取,如今应误花工。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西风后,尚余数点,还胜春浓。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这两首词都属于咏物类,但从表达手法上讲,两者又有所不同,请结合全词分析《庆清朝 榴花》区别于《卜算子 咏梅》运用了哪种手法,有何作用。(5分)
9.《庆清朝 榴花》一词结尾有何特点?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感情。(6分)
参考答案:
8.《庆清朝 榴花》主要运用了借典寓意的手法(1分),如“玉局、金陵、蜡珠、缃彩、朱幡”等。(1分)以此交代了写作的目的(缘由,1分),以及自己对榴花前后由盛转衰的无可奈何之情(1分),最终也寄寓了自己对榴花的喜爱与高度赞美之情思。(1分)
9.回应全文。“西风后,尚余数点,还胜春浓。”赵颖了上阕的“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2分),表现出榴花之美态似天生俱在(2分),作者借此歌咏具有相应榴花品质的人,流露出作者对其的咏叹之情。(2分)
第3篇:宋诗《海棠》阅读及答案推荐
宋诗《海棠》阅读及答案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一2题。
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丽最宜新著雨, 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①粉黛临窗懒,梁广②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 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①莫愁: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姓卢,名莫愁,貌美如仙,爱好歌舞。②梁广:古代因善画海棠而出名的画家。
8 .明代的`王象晋形容海棠曰:“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本诗中那两句表达了这种意思?并写出海棠怎样的风韵美?(5分)
9.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本诗中三、四句表达了这种意思。(2分) 海棠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海棠花蕾“新著雨”而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海棠显得别具一番风韵,显得异常之美。(3分)(意思对即可)
9.第三联诗人从侧面对海棠进行衬托。(2分)那美丽勤劳能歌善舞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不动笔
第4篇:东坡宋诗阅读题及答案
东坡宋诗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 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3.(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
(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