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数数的教学设计
第1篇:数学一年级关于数数的教学设计
数学一年级关于数数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 14页例题,第 1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教材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分类数一数 1~5个数,接着用算珠表示数量 1~5,对应着出示数 1~5,让学生认识并写数。用算珠直观表示出1添上 1是 2,2添上 1是 3……可以使学生感知 1~5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的数序排列。通过学生的数数、画画、写写等活动,加深学生对 1~5各数实际意义的感受和认识,提高写数能力。
[教学目标]
1. 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 1~5各数的过程,认识1~5,会读、写 1~5各数。
2. 在联系实际情境认数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能按顺序用数描述物体的个数并进行交流。
3. 会用 5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体会日常生活中存在着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师: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我们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
(屏幕出示:猴子 5只、斑马 3匹、熊猫 1只、鸵鸟 2只、孔雀 4只)
师: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
师:数清你所喜欢的动物的个数,用相同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摆圆片)
师:与组内的小朋友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你是用几个圆片来表示这种动物的?
(学生小组内讨论)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数量?
(学生在实物展台上摆出相应的圆片,学生边说边摆,全班进行简单地评价。)
小结:小朋友们所摆出的圆片都在 1~5之间,今天我们一起认识 1~5。
[评析:教师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引入,创设了儿童喜欢的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操作中巩固了用圆片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 摆一摆。
你能根据所摆图片的个数,从你的学具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找一找,看谁找得对?
(学生活动,师在组内巡视学生操作情况)
组内同学相互评价摆得是否正确,请每组的一名代表上台摆出圆片和数字卡片,全班交流。
2. 拨一拨。
(1)小朋友们摆得很正确,下面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学习伙伴——计数器,仔细看。(师在计数器上拨上 1个珠子)
我在计数器上拨了几个珠子?( 1个)又添了几个?(1个)现在是几?2添上 1是几?3添上 1是几?4添上1是几?
下面请你在自己的计数器上依次从 1拨到5,再从5拨到1,好吗?
(学生拨珠,边拨边说)
(2)如果任意给你一张数字卡片,你能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吗?
3 5 2 4 1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一起操作)
(3)像老师一样,一个小朋友出示卡片,组内的其他小朋友来拨一拨。
(学生组内进行拨数活动)
3. 写一写。
刚才我们认识了 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自己先来试一试,把这些数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看谁写得最好。
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教师示范书写 1~5,重点指导写 5,第 2笔,在斜竖靠上的地方写横,注意要平。学生练习书写。
(学生重点练习书写数字 5,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 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 1~5这几个数?(生:门牌号、汽车车牌号、电话号……)随着学生想到的事物,屏幕出现实物图,如门牌号1号、汽车车牌苏 d 2315……
场景图:看,那是几路公共汽车?(2路)
丁丁家住几号楼几单元几室?(4号楼 3单元501室)
[评: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操作,初步感知 1~5这几个数,每拨一次,珠子的个数就增加1个,实际渗透了 1~5各数是由几个 1组成的。在写一写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已有的写数水平上,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写数,然后再重点讲解,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针对性强。同时,教师给了学生自主交流的空间,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第2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数数和数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数和数的组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第1-2页的例1例2和做一做
教学 目标:
知 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数。
能 力: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突破方法 :讲解法
教 具:小黑板、数位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出示数位表写13
问:这个数十位上是几?个位上是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十九是由几个十组成的`?20里面有几个一?
二、新授:
1、引入:刚才我们复习了20以内的数,我们以前所学的数都没有超过20的,如果物体的个数超过了20怎么办?所以我们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认识100以内的数,这节课的任务是要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和100以内数的组成。
2、例1、
(1)引导学生数小棒,一根一根的数,数10根捆一捆。说明:10个一是一十。
(2)100根小棒有几捆?一捆是几根?
(3)10根10根地数小捧,数完后把10捆小棒用小绳捆在一起。说明:10个十是一百。
3、例2
(1)数小棒从二十五数到三十二,32根小捧是几捆?又几根?
刚才数小棒数到二十九的后面是数多少?
(2)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八十九数完数多少?九十九数完数多少?
(3)完成例2下面做一做
4、例3
出示35根小棒有几捆几根?3捆是几个十?5根是几个一?
(2)完成2页的做一做
三、练习
完成1-4题。
板书设计: 一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第一课时:数数、数的组成
十 个
位 位
3 5 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
第3篇:数数教学设计
数数教学设计
数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l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第4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数数》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数》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数实物的过程中,体验不同的数数方法,能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2.结合“先估计再数”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估计的习惯和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体验不同的数数方法。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形式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们,老师想给好朋友写封信,于是我就去买了一个信封,写好了信放在里边,贴好就去邮局邮信了,你们猜我的信邮出去了吗?
(学生说结果并说明理由)如果学生说不出是因为没贴邮票,教师加以引导。
2、教师继续刚才的故事:咱们书中有各种各样的邮票,小朋友帮老师选一张好吗?
二、教学新课。
(一)数邮票。
1.教师出示邮票图片,学生帮老师选一张自己认为漂亮的邮票。
2.这么多漂亮的邮票,有多少张呢?咱们来猜一猜。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猜猜有多少张)
1.师:你们想不想知道到底有多少张呢?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数一数)
2.小组交流数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些邮票的摆放是很有规律的,可以一排一排的数,即:10张、20
第5篇:《数数、读数》教学设计
《数数、读数》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钟)。
教学地点:古小一年级三班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82-8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数数,读数等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 “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知道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并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2.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在认数活动中,培养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的数、读11—20各数。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皮筋、直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在进入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游戏规则:由陈老师报数,陈老师报到单数,同学们请坐;陈老师报到双数,同学们请起立。同学们准备好了吗?1、2、7、8、10、9。同学们真棒,能不能把我们学习过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大声的告诉在座的老师们。声音真响亮!
2、同学们猜猜今天我们要认识哪些数字小朋友?(板书:数数、读数)
二、探索新知
第6篇:数数、读数教学设计
《数数、读数》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钟)。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82-8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数数,读数等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 “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知道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并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
2.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认数活动中,培养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的数、读11—20各数。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皮筋、直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在进入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游戏规则:由牟老师报数,牟老师报到单数,同学们请坐;陈老师报到双数,同学们请起立。同学们准备好了吗?1、2、7、8、10、9。
同学们真棒,能不能把我们学习过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大声的告诉在座的老师们。
声音真响亮!
2、同学们猜猜今天我们要认识哪些数字小朋友?(板书:数数、读数)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计数单位“一”和
第7篇:一年级数学数数教案(专业18篇)
教案应该兼顾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教案的编写应当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下是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教案范文,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一年级数学数数教案篇一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掌握计算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课件,小棒、计数器。
一、课前准备
考考你。师说数,生说数的组成。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出示情境图,松鼠妈妈和小松鼠采松果,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三、解决问题,探究算法。
1.小松鼠和妈妈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25+4=29(个)
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等过程,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
练习:32+5= 5+74= 74+3=
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25-4=21(个)
生经历动动手、动动脑,试着总结出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练习:
第8篇:一年级数学数数教案(优质18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教案设计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这里有一些名师精心编写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在教学设计上有所启发。
一年级数学数数教案篇一
4.12日上午,我校进行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围绕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教师“组织”“引导”作用这个主题,由一年级的高老师上《数数数的组成》这一课。听了高老师这堂课,我收获不少,对于低年级的。
教学。
应该如何上才能更有效,值得我们大家一起探讨,下面是我对这堂课的一些肤浅看法:
1、有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伊始,高老师利用今天教室里增加了听课教师这一资源,让学生数数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既感受到数学的用处,怎么数快,怎么数数对,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效果良好。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动口数数,动手摆数,在数数中,在摆小棒中,让学生知道拐弯数怎么数,明白数的组成。
3、整堂课尊重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课堂中,教师让学生小组接龙数数,让你在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