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半导体
第1篇:物理教案半导体
物理教案半导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半导体以及半导体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半导体知识的学习,扩展知识面.
情感目标
知道半导体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树立科技强国的观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从分析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入手,进一步引入另一种介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半导体.接着分析了半导体的特点并提出问题.
教材又结合实例,介绍几种半导体的特性,说明了半导体地重要性.
教法建议
本节的教学要注重科技的联系,避免孤立的学习,要注意联系实际.
可以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一些资料进行学习.
也可以教师提出课题,学生查阅资料,从收集资料、信息的过程中学习,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设计】
方法1、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提供一些半导体的'材料,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阅读时思考,例如:半导体和导体、绝缘体的有什么不同?你知道那些半导体元件?半导体都在哪些地方有应用?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实验探究和信息学习的方法.实例如下
实验探究: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图书馆、互联网查阅有关半导体方面的资料,小组讨论,总结半导体和导体、绝缘体的区别.
【板书设计】
1.半导体
概念
与导体、绝缘体的区别
2.半导体材料
3. 半导体的电学性能
探究活动
【课题】探究二极管的特性
【组织形式】学习小组
【活动方式】查阅有关资料,总结、讨论.
【活动内容】查找、总结
1、二极管的四个特性.
2、判断二极管的方法.
3、二极管的有关参数.
物理教案-半导体
第2篇:初三物理教案 半导体
初三物理教案 半导体
初三物理教案 半导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半导体以及半导体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能力目标
通过半导体知识的学习,扩展知识面.情感目标
知道半导体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树立科技强国的观念.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从分析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入手,进一步引入另一种介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半导体.接着分析了半导体的特点并提出问题.教材又结合实例,介绍几种半导体的特性,说明了半导体地重要性.教法建议
本节的教学要注重科技的联系,避免孤立的学习,要注意联系实际.可以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一些资料进行学习.也可以教师提出课题,学生查阅资料,从收集资料、信息的过程中学习,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设计】 方法
1、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提供一些半导体的材料,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阅读时思考,例如:半导体和导体、绝缘体的有什么不同?你知道那些半导体元件?半导体都在哪些地方有应用?
方法
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实验探究和信息学习的方法.实例如下
实验探究: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图书馆、互联网查阅有关半导体方面的资料,小组讨论,总结半导体和导体、绝缘体的区别.【板书设计】
1.半导体
概念
与导体、绝缘体的区别
2.半导体材料
3.半导体的电学性能 探究活动
【课题】探究二极管的特性
【组织形式】学习小组
【活动方式】查阅有关资料,总结、讨论
【活动内容】查找、总结
1、二极管的四个特性.2、判断二极管的方法.3、二极管的有关参数..
第3篇:半导体初中物理教案学案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第三节 半导体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二)教学目的1.常识性了解什么叫半导体和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2.常识性了解半导体具有的三种特殊的电学性能.(三)教具
演示实验:四节干电池,量程是5毫安的电流表,锗晶体二极管(2AP型)一只,玻璃外壳的三极管(如3AX型)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1)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2)怎样比较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
(比较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都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材料制成导体的电阻大小.)2.引入新课
翻开课本看几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1毫米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是10-1~10-2欧.举几个绝缘5的例子,长1米、横截面积是1毫米2的木材在20℃时的电阻约是10-14~1018欧,玻璃的电阻是1016~1020欧,橡胶的电阻是1018~1021欧.
由比较可见,在相同条件下,绝缘体的电阻比导体的电阻大十万亿(1013)倍以上.
3.进行新课
(1)什么叫半导
第4篇:半导体物理物理教案(03级)
课 程 教 案
学院、部:材料与能源学院
系、所;微电子工程系
授课教师:魏爱香,张海燕
课程名称;半导体物理
课程学时:64
实验学时:8
教材名称:半导体物理学
2005年9-12 月
授课类型:理论课 授课时间:2节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半导体的电子状态
1.1半导体中的晶格结构和结合性质
1.2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和能带
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
了解半导体材料的三种典型的晶格结构和结合性质;理解半导体中的电子态, 定性分析说明能带形成的物理原因,掌握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能带结构的特点
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
1.半导体的晶格结构:金刚石型结构;闪锌矿型结构;纤锌矿型结构
2.原子的能级和晶体的能带
3.半导体中电子的状态和能带(重点,难点)
4.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带(重点)
研究晶体中电子状态的理论称为能带论,在前一学期的《固体物理》课程中已经比较完整地介绍了,本节把重要的内容和思想做简要的回顾。
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
采用ppt
第5篇:半导体论文
半导体器件论文试题(任选5题)
《1月7号前交给班长,要求手写》
1、阐述本征半导体、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的概念并给出其能带图。
2、论述PN结的构成及其能带图的成因。
3、论述PN结单向导电的成因。
4、论述PN结被击穿的机理。
5、论述PN结电容的分类及内在机制。
6、以NPN型晶体管为例论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及其放大原理。
7、以NPN型晶体管为例论述晶体管反向电流的种类及其成因。
8、论述P-N结模型伏安特性偏离理想方程的原因。
9、推导证明本征半导体的费米能级Ei基本在禁带中间。
10、论述MIS结构表面积累、表面耗尽、表面反型的形成机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