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第1篇:《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要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两位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和三位数乘以一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为学习本节课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容易,但是在课后的练习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是乘法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如290×20,206×40,不能熟练的将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有的学生没有按照简便的算法计算,把0也参与运算,这可能与我上课时没有重点强调笔算的书写格式有关。另一种情况是,计算后在末尾添上0的个数不正确,如160×60,只在末尾添上一个0,原因可能是计算160×60时,末尾有2个0,但是这两个0在同一列上,而在以前的加法中,0加0得0,就顺手移下一个0,这与上课时没有重点提醒有关,需要在课后的练习中加以提醒。
本课的一个难点在于理解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依据,课中很多学生的解释是,因为末尾有2个0,所以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再没有多余的理由,认为这是自然而非常明白的,于是我问道:你能来验证这一结果是正确的吗?让学生充分的进行交流,通过多种方法如采用最基本的乘法步骤进行计算,初步培养学生的猜疑和探究精神。
从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是有些学生还是采用数位对齐的方法进行计算,有待我课后个别辅导。
第2篇:《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要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两位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和三位数乘以一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为学习本节课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容易,但是在课后的练习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是乘法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如290×20,206×40,不能熟练的将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有的学生没有按照简便的算法计算,把0也参与运算,这可能与我上课时没有重点强调笔算的书写格式有关。另一种情况是,计算后在末尾添上0的.个数不正确,如160×60,只在末尾添上一个0,原因可能是计算160×60时,末尾有2个0,但是这两个0在同一列上,而在以前的加法中,0加0得0,就顺手移下一个0,这与上课时没有重点提醒有关,需要在课后的练习中加以提醒。
本课的一个难点在于理解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依据,课中很多学生的解释是,因为末尾有2个0,所以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再没有多余的理由,认为这是自然而非常明白的,于是我问道:你能来验证这一结果是正确的吗?让学生充分的进行交流,通过多种方法如采用最基本的乘法步骤进行计算,初步培养学生的猜疑和探究精神。
从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是有些学生还是采用数位对齐的方法进行计算,有待我课后个别辅导。
第3篇: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
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学生对末尾有0的竖式,0和非0数的对位经常出现不够简便的现象。我发现四年级的孩子计算速度很慢,错误率很高,因此,本节课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探究因数末尾有0的三类具有梯状的计算题型,通过自主计算产生矛盾,再加以引导比较、择优,突破这一难点,明确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再解决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也是呈现三道有坡度的计算题型;不进位的、进位的,同时需进位和不进位的,通过自主计算,以引导比较,明确不需要进位的要写0占位,进位的可直接写上进位的数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最后出示一组综合了有0的各类题型,加以巩固,总结算法。
第4篇: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课题
教材第66-69页。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2、理解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继续研究与0有关的乘法计算。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教学例6.(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2)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280×3,也就是求3个280是多少。
(3)先估计一下大约得多少。
280×3≈900,大约得900.(4)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做。教师巡视时找出两位算法不同的同学进行板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生1:先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由于第一个因数个位上是0,乘3后还得0,所以积的个位上也是
第5篇:《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我认为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在三年级已经学习,所以在不了解班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下,就把重点放在了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然而课堂教学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给我这个多年教学数学的老师无疑是当头一棒。
我在课前铺垫了一些整
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练习,并强调学生说出口算过程。由此再引出例题160×30,学习例题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口算,再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自己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通过比较大多数学生知道用简便方法计算。用笔算方法计算106×30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用刚才的方法进行列式计算,反馈的结果出乎意料,学生还是遵循着笔算要数位对齐,正是因为受这种定势思维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接受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都比较困难。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也不是很好,错误较多,原因是有的学生没有熟练简便笔算,有的学生没有用简便算法的竖式,有的学生总忘在积的末尾添够零,有的学生在算乘的时候,不应该出现0的地方出现了0
第6篇:笔算乘法教学反思(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0,用这样的计算方法可以使计算的过程简便一些,笔算乘法教学反思(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学生在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中,曾经计算过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具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而前面学生又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本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完善学生对乘法笔算方法的理解,提高笔算乘法的能力。
本节课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达到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兴趣的目的,教学反思《笔算乘法教学反思(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接着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列出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通过学生的尝试练习,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经验,探究简便的笔算方法,注意到了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计算过程,算理的重点讲评。
但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1.学生在做两个乘数末尾都是0的乘法算式时,容易漏写0;2.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学生容易把因数
第7篇:《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3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培养迁移类推及概括等能力。
2、能用简便的竖式写法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3、会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逐步形成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出示:60×50 240×20(板书:因数末尾有0)
2、你能口算吗?你是怎样算的?
生: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学生猜一下,我们能不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呢?请看以下例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与体验,从类结构上为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学做铺垫。)
二、运算知识迁移,构建新知
1、出示材料,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读材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