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家庭教育的读后感
第1篇:聚焦家庭教育读后感
聚焦家庭教育读后感
聚焦家庭教育读后感
原创: 刘飞
现在的家长都曾经是孩子,现在的孩子未来大多可能会成为家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接受或良好或不尽人意的家庭教育。所以家庭教育是社会的焦点,对于个人的行为习惯甚至三观的形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我看到这本书名时,我是排斥的,家庭教育本来就是焦点还聚什么焦,这不是废话吗?再一看目录”谁是家长谁是孩子,谁的年龄大”这么弱智的问题也能提出来,气得我差点把书摔在地上。网络的发展,让信息的传播泛滥成灾。如果你敢搜关键词”家庭教育”,成千上万条信息将把你湮没。而这些信息中不是
励志鸡汤文就是一些专家所谓的家庭教育秘诀,我早就对这些正确的废话深恶痛绝。看上去”聚焦家庭教育”也是这样一本书,但是我知道本书的作者很厉害,就硬着头皮往下看。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然而本书的作者王文忠在家庭教育领域整整磨了二十多年。读完前言的第一段,就让我对作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一直对家庭教育感兴趣,从1994年承担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家庭环境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开始,到后来进行少年犯教育转化,灾后心理援助,动力沟通理论与技术体系的构建,都围绕着家庭教育做工作,20多年过去了,不改初衷,算是聚焦家庭教育吧。”
如今有太多的家长打着爱的旗号进行着伤害而不自知,正好像通往地狱的路上铺满了善意。一边期待自己孩子飞翔,一边却剪断孩子的翅膀。一边想放手一边抓狂,一边假装淡定,一边焦
虑紧张。这时所谓的教育专家出现了,无奈专家太多,众说纷纭,有的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有的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一时间家长们陷入前所未有的彷徨,变得更加焦虑。而家长的使命这段话很好的指明了家庭教育的方向。
”家长的使命,就是要让自己的孩子,在离开家长后能够独立生活,能够从周围人那儿学习,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
家长要完成好这个的使命,必须要自己成为一个不断学习的自立的人,能够时时处处地向周围人学习的人。
众所周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生下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家长(当然,现在剖腹产可能第一眼见到的时候医生和护士,但是孩子主要还是跟着家长成长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所以,家长的素质,家长的为人处事风格,自然会默默地影响正在如饥似渴的从周围吸取信息的婴儿。”
当我读到这一段文字时,真的很庆
幸自己有幸读了这本书。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已经很少有人愿意翻开一本相对严肃的书籍了。所以,在您能够耐心的翻到这里的时候,作为作者,我们非常真诚地祝贺您!由于您是一个愿意学习的人,坚持下去,您和您的家人与孩子,必将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此时,作为作者,我们又想问读者您一个问题:读书,费时间,费脑子,费精力,费了这么多,得到了啥?
……
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读书,只是为了得到一点思想的撞击!作为成年人,我们对于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读书,就是要费力不讨好地,去用作者的思想,来撞击我们的自己的思想!
此刻,自然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读书,这么费时间、费精力地读书,得到这种思想的撞击,有什么好处呢?
……
对此,本书给的参考答案是:
彼此思想的撞击,可以让我们各自的思想变得更开阔,更能够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或者让我们已有的想法变得更开放,变得更丰富!
所以祝贺您,打开了这本书,同时也打开了自己的心胸,来关注、审视或或批评或接受书中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至少作者提供了一个角度)观察家庭教育,观察我们自己,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更丰富多彩,亲子关系,更和谐融洽。”
这本书看完了,但是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本书虽谈不上字字珠玑,但是却没有一句废话,甚至没有一个多余的字。自古就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说法。本书既有拳又有功。道法术器四个层面的东西都有,可以说是家庭教育大百科工具书。
这本书还有两个特点:一,可以重复多遍阅读,你会发现常读常新。二,小孩子也可以阅读,亲子共读更佳。
最后奉劝你在看本书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你时不时就有”当头一棒”“醍醐灌顶”的感觉,不由得使人茅塞顿开。
第2篇:《聚焦家庭教育》读后感
《聚焦家庭教育》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聚焦家庭教育》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上周听到校长的分享时,其实我的眼眶是湿润的,我已经不止一次听人到中年后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孩子的遗憾、自责,都会提到如果怎么样、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但是人生没有如果,幸而我们培养的孩子是优秀的,还能给人以慰藉。对比他们的遗憾、自责、难受我觉得我无比幸运,多么幸运在我将为人母的时候我接触到了《聚焦家庭教育》这本书,所以这本书现在不止我在读,还拿回家把一些观点和我的老公共享、探讨,不仅对于我,对他来说也是及时雨,我们为了孩子在开始不断接受新的信息和学习,所以我会读、而且会反复的、好好的去读。
其实把我们组放到这个位置分享压力很大,数学组没有音、体、美、英那么多才多艺,也没有行政组那么高的站位和思想,所以最后我们讨论决定还是彰显我们的本色——踏踏实实。我们就踏踏实实的说说读后的真实感受和反思。
本周我们组承担的是分享第五章《行动与语言》,提到行动与语言,大家都能想到言行合一,书中的观点我不再做介绍,大家都能看到。关于行动的阐述我读懂了,但是关于语言部分的阐述虽然我读了很多遍,还是有点模糊作为父母到底应该怎样把握,所以我需要继续去读。不仅在读第五章,包括在读前面的内容,读完后我的脑子里有很多的想法。今天我就谈谈一点我粗浅的、还不太成熟的看法和观点。其实,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把教育聚焦到家庭,更应该聚焦到学校教育。提到行动,父母的行动关注了孩子,保护了孩子,为孩子提供了亲近感、安全感。提到老师,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们的行动和语言能教学生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好的做法相信大家比我更有经验。但我认为,作为老师除了教学生知识外,最重要怎样用行动和言语搭配起来,保证学生在学校也能有像在家一样的安全感、亲近感、只有心里踏实了才能开展其他学习。周末在家看微博,热门几乎都被少年的你这部电影刷屏了,本来定档在6月的这部电影据传因为题材反映的是校园欺凌,太过真实和敏感推迟到了现在才上映,首映当日票房就已经破亿,都说艺术源于现实,虽然我没有去看,但是我能感受到校园霸凌事件确确实实是存在的。这又让我想到了我去年前看到的一部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也是因为校园欺凌,生生的毁了一个花季少女,每当想到女主的无助、绝望,我的内心就觉得异常压抑,施暴者固然是施暴者,冷眼旁观、甚至置若罔闻的老师和同学又何尝不是施暴者的推手呢?就连女主的扮演者也因为拍戏四五个月的压抑差点得抑郁症,事后两个月才走出来,更何况是当事人?
学校是防治欺凌最有效地地方、最前沿的阵地。有的老师要问,小学不存在霸凌,没有那么严重,我们不用重视。我想举一个真实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其实小学一二年级那些给我带来快乐的事我大抵不太记得,但是一个叫史超男的男孩(真的`不是恶意诋毁,他就姓史,历史的史)每次在等班级开门口大家挤着进班时从背后踹我一脚,并警告我如果敢告诉老师或者家长就会怎么样报复我等,胆小怕事的我就真的把这件事儿藏在心里,藏久了我就变得更胆小怕事、不自信,成绩也受到影响,一直到现在都不能释怀,现在回老家遇他心中有说不出的芥蒂。虽然这也称不上霸凌,但确实很长一段时间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每天都在不安、惶恐中度过,学习也变得没那么专注。想想如果我及时告诉了老师、或者老师、父母及时觉察到了我的不对劲,亦或许学校老师比较重视在行动和语言上往积极正面引导我们,可能我们都会比现在更好。总之,我想说,如果在基础教育最初的六年我们用语言和行动培养出来的孩子都是勇敢、善良、敢于说不的孩子,那么在他成长为青少年后他就不会成为施暴者、冷眼旁观者,甚至被施暴时会勇敢的站起来,向他们说NO。对学校和老师有了安全感、倾诉感、亲近感,我想再谈教学,是不是会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更容易达到家长和我们的期待呢!所以在学校、班级这个大家庭的让我们用实际行动给学生带来安全感,用语言的力量去判断学生的过去,引领学生的未来,相信我们的孩子会越来越好,二实小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谢谢大家!
第3篇:聚焦家庭教育的读后感
聚焦家庭教育的读后感
现在的家长都曾经是孩子,现在的孩子未大多可能会成为家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接受或良好或不尽人意的家庭教育。所以家庭教育是社会的焦点,对于个人的行为习惯甚至三观的形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我看到这本书名时,我是排斥的,家庭教育本就是焦点还聚什么焦,这不是废话吗?再一看目录“谁是家长谁是孩子,谁的年龄大”这么弱智的问题也能提出,气得我差点把书摔在地上。网络的发展,让信息的传播泛滥成灾。如果你敢搜关键词“家庭教育”,成千上万条信息将把你湮没。而这些信息中不是励志鸡汤就是一些专家所谓的家庭教育秘诀,我早就对这些正确的废话深恶痛绝。看上去“聚焦家庭教育”也是这样一本书,但是我知道本书的作者很厉害,就硬着头皮往下看。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然而本书的作者王忠在家庭教育领域整整磨了二十多年。读完前言的第一段,就让我对作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一直对家庭教育感兴趣,从1994年承担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家庭环境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开始,到后进行少年犯教育转化,灾后心理援助,动
第4篇:《聚焦》读后感
《聚焦——决定你企业的未来》读后感
人们常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话旨在告诉我们分担风险的道理。从投资角度来说,买进多种不同的股票可以扩大受益,即使其中一只股票价格下滑,也不会影响其他股票的收入,这样就把一只股票的风险平均地分摊到其他股票上,总体受益基本不变;从产业管理来看,同时开展不同的业务,扩大公司的服务范围,打造一个“下至圆珠笔,上至原子弹”无所不生产的企业,可以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使企业市值上涨。我们平时见多了这样的企业,例如各式各样的百货公司和销售不同品牌衣服的大商场。按照以往经验,这些大规模生产销售不同种类、不同品牌的大公司一定会如鱼得水,步步高升。然而,本书作者,全球最顶尖的营销战略家——艾里斯先生,却道出了企业生存盈利的秘诀——聚焦,而不是盲目地扩张。
艾里斯指出,今天企业成功的三个法则是“聚焦、聚焦、再聚焦。”以太阳和激光为例,太阳的能量很强大,它没日没夜地将亿万千瓦的能量洒向地球,但只要戴上帽子并涂上防晒霜,就
第5篇:聚焦中国读后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改革30年历程
《聚焦中国:改革开放30年重大事件回眸》读后感
夏俊超 04110911
2在这个学期中我读了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的书籍,让我十分印象深刻。这本书介绍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所经历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人物传记。从这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的变化,和那些前人为改革开放而不屈不挠,不断走向成功,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的好处。
在这本书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还是小岗村大包干的事,在以前岗村被外人称作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在“十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更是饱受自然人祸之苦,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难民比比皆是。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委员会主任严宏昌看不下去了,决定打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开秘密会议让18位村民代表秘密签下一份契约,其主要内容是不再搞“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把属于集体的土地承包到农户,由农民自主决定种植品种、种植结构。按照承包土地的数量,每户保证完
第6篇:聚焦读后感(精选5篇)
第1篇:《聚焦》读后感
《聚焦——决定你企业的未来》读后感
人们常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话旨在告诉我们分担风险的道理。从投资角度来说,买进多种不同的股票可以扩大受益,即使其中一只股票价格下滑,也不会影响其他股票的收入,这样就把一只股票的风险平均地分摊到其他股票上,总体受益基本不变;从产业管理来看,同时开展不同的业务,扩大公司的服务范围,打造一个“下至圆珠笔,上至原子弹”无所不生产的企业,可以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使企业市值上涨。我们平时见多了这样的企业,例如各式各样的百货公司和销售不同品牌衣服的大商场。按照以往经验,这些大规模生产销售不同种类、不同品牌的大公司一定会如鱼得水,步步高升。然而,本书作者,全球最顶尖的营销战略家——艾里斯先生,却道出了企业生存盈利的秘诀——聚焦,而不是盲目地扩张。
艾里斯指出,今天企业成功的三个法则是“聚焦、聚焦、再聚焦。”以太阳和激光为例,太阳的能量很强大,它没日没夜地将亿万千瓦的能量洒向地球,但只要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