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新课程课堂》读书笔记
第1篇:《推敲新课程课堂》读书笔记
《推敲新课程课堂》读书笔记
春天来了,人们喜欢在如茵的草地上尽情地享受绿的生机;夏天来了,人们忘记不了擎天大树下的凉爽,秋天来了,竹林的竹梢在阳光照射下的像披上了华贵的披风;冬天来了,雪来了,皑皑白雪,让多少代人魂牵梦绕……这是四季之路,每一刻总是那么精彩,总是那么令人难忘。因此,也总想自己的课堂能够像四季一样让孩子难忘,薛法根老师的《推敲新课程课堂》一书为我指导了一条通向课堂深处的小路。
“细节”决定课堂效果。冉乃彦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坐井观天》的朗读时,,一位同学的朗读方法是让同学大吃一惊,他故意结结巴巴地念道:“天天天---不不不过---井井口---那么大”,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一个同学小声说:“他就爱捣乱。”不过,老师没有生气,而是好奇地问:“你的朗读非常特别,你能说说这样朗读的理由吗?那位学生说:”我想这只青蛙长久呆在井里,很少与别人交流,天长日久,一定变得结结巴巴……”
我没有机会聆听这样精彩的课,但是,我已经被深深地感动,感谢这位老师及时捕捉了这位学生的创意朗读,并巧妙地抓住这一种契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很好地诠释了新课标中提出的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只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不会把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和标新立异地行为看作是捣乱,相反,还可以从中挖掘积极的因素,帮助学生在纷乱无章的信息中获得健康成长的信息,我想,这样的课一定能够像四季一样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春天健康的种子。
教师的'成长从推敲细节开始。山东淄博的熊雪芸老师在教学《灯光》一文时,首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提问:“同学们,到了夜晚,你认为最需要的是什么?在都市的夜色中,最辉煌的景象是什么,是灯光,灯光,它不仅仅起着照明的作用,它的多彩多姿,更使人赏心悦目,它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辉煌美丽的色彩,赋予温馨的气氛,现代文明的气息;灯光,还意味着开发,意味着繁荣, 意味着经济的活跃,意味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这样的灯光是多么撩人。可是你们知道王愿坚写的故事《灯光》讲述的是一种什么意义的灯光吗?”请同学边读边想,并加上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展开阅读,在老师的适时点播下,学生结合课文有关的人、事、景、物、情和理进行了合理大胆的想像。由此可见,熊老师“导之以标”,才会“思之有序”,就像华罗庚教授所说:“教师为之教,不再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善教也。”
这不仅是我想到在自己的作文实践课堂中的一幕:董蓓菲教授为我们量身订做的写作工作坊有“写作清单”一列,列“写作清单”的依据;列“写作清单”目的;“写作清单”的指导意义;“写作清单”编写;“写作清单”与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如何结合……它关系到学生能否正确把握本篇作文的知识点,关系到学生能否对同伴的学习给予充分地肯定和评价,以及评价的依据。由此可见,仔细推敲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将决定一节的成功与失败。一节课中精彩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同样体现了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睿智和聪慧。
这真是一本好书,在它的启发下,我努力地在为我的学生设计一节节难忘语文课,希望将来他们会说:我最喜欢语文课。语文课就像四季一样美丽动人。
第2篇:新课程读书笔记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生的学习开始趋向于主动合作探究和创新教师的教学表现则要求更加民主灵活.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小班化教学的推进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现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的产生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一言堂”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然而由于一些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下面的这些镜头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可以见到:老师一发布合作交流的指令后学生匆忙分组每个人都在说话可谁也听不清其他人在说什么;有的是学优生在唱独角戏一个劲地嚷嚷而学困生只有充当听众的份了;有的学生茫茫然不知所措;更有一些纪律较差的学生干脆在自顾自玩耍……几分钟后甚至更短的时间老师一声令下“停”全体学生立即安静下来.讨论完毕被老师点名的学生一张嘴就是“我认为……”而有的学生则一问三不知.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合作有效吗表面上热热闹闹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到底怎样呢显然这样的小组讨论其所以不能产生合作学习的效果是因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合作学习并没有真正发生.从目前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分组不科学;时机不当;时间不足;教师指导不到位;评价不全面.深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论和策略的掌握不到位以致出现合作学习仅仅成为一种时尚.但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有的老师甚至把合作学习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开课必用有的则机械地把它作为好课的评价标准之一.的确与传统教学相比它能有效地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18世纪初兰凯斯特和贝尔两人在英国首创因团体施教采用合作学习方法.后该模式传入美国得到著名教育家杜威的赞赏.合作学习的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于它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改善课堂心理气氛促进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在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进教学质量等诸多方面实效显著因此很快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逐渐成为目前国际上采用的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在美国有众多专门研究合作学习的教育机构并且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促成了合作学习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蓬勃发展.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依据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它通过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合作学习把班级看作是由几个组组成的“个体”无论什么形式的学习都以组为单位因此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尽可能减少两极分化现象.“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教师应针对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研究和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1合理分组优化组合.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存在着智力能力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互补学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老师在分组时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力量均衡”的原则人数以4——6人为宜兼顾男女比例.当然小组组成也可以是动态的.2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时机.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此外还应当选择恰当的时机如方法多样时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选择的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机是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在一节课中也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3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量作保证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讨论之中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教师要对成功讨论的小组进行表扬并注意对讨论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5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XX年8月19日
第3篇:新课程,新课堂
新课程•新课堂
——新课程标准下的艺术课堂教学思索
【摘 要】新艺术课程标准给艺术课堂教学这片沃土带来了生机,艺术教师应在新艺术课堂教学的指导下,创设富有特色的新课堂教学。笔者就此课题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思考,通过本文对其进行阐述。
The new artistic course standard has brought the life of artistic leon teaching.The art teacher should found the characteristic new claroom instruc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new artistic claroom instruction.I explore and think in practice on this subject.【关键词】新课程 新课堂 情境教学 学科整合 评价方式 面对挑战
世纪之交,当中国基础教育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履行“奠基工程”职责的时候
第4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读书笔记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读书笔记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这14天的跟岗学习,期间得以品味黎奇主编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一书。本书根据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通过整合与创造,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行动策略。《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一方面从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入手,如以往的课堂教学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等,并对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剖析;另一方面通过对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总结出实践教学中的成熟经验,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主要围绕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这一教师关注的问题,从有效课堂教学的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策略
第5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读书笔记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读书笔记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对这本书我首先是通读整书,然后是精读,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仔细品味,查找自己教学中所困惑的情况,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说一下我自己的感想。
所谓高效课堂,简言之,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它包括三层意思:高效果,即教学活动的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一致;高效率,即教学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要符合经济、节约、高效原则;高效益,即教学活动要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化的发展,取得良好的育人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回归简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追求生物课堂的“高效课堂”,理解教材、用好教材是基点。教师要通过对教材的再加工、精加工,将简单、静态、结果性的文本材料,设计成为丰富、生动
第6篇:《走进新课程》读书笔记
《走进新课程》读书笔记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进新课程》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走进新课程》读书笔记1
本月我拜读了朱慕菊教授的有关新课程改革的《走进新课程》一书,这是一本对新课程进行全面解读的书。新的教育形式迫使我要更新教育理念,将课改精神渗透到我的课堂中。读完这本书以后,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出书中的点点滴滴,它们震撼了我的思想,使我对教学,对新课程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真是受益匪浅。
它告诉我们,对于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教师应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帮助学生解惑、答疑,而且在这个储备里知识还应该有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这说明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也要有水源。《新课程》要求我们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不断以全新的观点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