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教案
第1篇:《山村》教案
教材分析:
《山村》是一首有趣的数字诗,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古诗。它意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安排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体会数字的妙用,学习“─、│”两个基本笔画,掌握汉字的笔顺,能正确书写“一、二、三、十”。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古诗。
2、用听读识字及猜字的方法认字7个。
3、认识、会写笔画横、竖,知道字的笔顺:先横后竖、先上后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会写“一、二、三、十”四个字。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与人合作、互帮互学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认识汉字,写汉字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正确书写笔画、学习笔顺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书、本、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图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投影片)(投影片同书上插图)小朋友们,这幅图画美吗?你觉得什么地方美?(生:图上的花美。远处的山美。山上的小亭子很美。山下的很多小房子很漂亮。„„)
2、大家说的真好!在宋朝的时候,有个名叫邵雍的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写了一首诗,题目是“山村”。(板书课题:山村)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们听老师读一遍这首诗。(范读)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读?(请举手的学生模仿着跟着读)下面全班一起读一遍,不会的小朋友认真听别人是怎样读的。
2、通过你的听和读,你认识了哪几个字,到投影前指着字带大家读。
3、请小朋友们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同桌听,如果有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都读的好,就互相奖励一个小星星。
4、谁觉得自己读的好,想读给大家听?(指名2—3人读)谁来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生:我觉得他们读的挺有诗意的。我觉得他们读的声音很宏亮。„„)
谁会背这首古诗?(自己背,同桌互相背。请一个同学背。)你怎么背的这么好,有什么好方法吗?(生:我按照十个数字的顺序背。)
5、在大家背诗的时候,淘气的生字娃娃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出示生字卡二六七八九十花村)(学生抢着读)
6、(做照镜子的游戏)老师说生字,小朋友们举生字卡片,互相看看对不对。(鼓励学生)
三、小组合作,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表:一二三十)这四个字是我们应该会写的,要想写好这几个字,先要学习两个笔画:“─、│”。谁知道这两个笔画怎样写?(生:“─”从左边向右边写。“│”从上往下写。)(课件演示笔画写的过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学生练习写)
反馈,把学生写的拿到投影上,评一评谁写的好,说说怎么好?(生:写的工整。干净。„„)
再写一个,同桌互相看看,写的好奖励一个小星星。
2、出示:“二”。同桌互相说说“二”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写第一个短一点的横,再写第二个长一点的横,先上后下)(课件演示写的过程)
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生:第一横在上半格的中间,第二横在下半格的中间)老师范写,学生练习写。评议。
3、出示:“十”。同桌互相说说“十”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横后竖)观察横、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横写在横中线,竖写在竖中线上)
学生自己练习写,反馈,评议。
四、小结,学生谈感受。
(生:老师,我特别喜欢这首诗,想伴随着音乐读一遍。)全班配乐朗读。
五、拓展阅读
《咏雪诗》 《四和十》
一片二片三四片,四是四,十是十。五六七八九十片。十四是十四,千片万片无数片,四十是四十。
飞入芦花总不见。谁说十四是四十,谁的舌头伸不直。谁说四十是十四,就让谁读十四遍。
六、易考易错题(连 线)。
Tián jǐ tǔ lǐ bā rù jiǔ qù
八 入 九 几 土 去 田 里
七、堂清检测(选择正确读音画√)。
三(shān sān)四(sì shì)山(shān sān)十(shí sí)
一(yī ī)五(wǔ
ǔ)
板书设计
山 村
─ 一 二 三
│
十
第2篇:山村教案
山村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八个字,认识并书写,横,掌握笔顺规则从左到右,会写汉字一。
2.巩固常用量词和数词的搭配。
3.背诵《小山村》。
4.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渗透识字。
5.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一起把昨天学的《数字歌》作为见面礼,送给客人们,好吗?(生齐背《数字歌》)
2.多么动听的歌谣呀,你们看,连丁丁、冬冬都不由自主的`吸引来了。我们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3.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大家庭里来了很多的客人,冬冬: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刚才背的歌谣真好听,今天,我和丁丁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古诗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好吗?这首古诗的名字叫《山村》。(师板书课题)谁记住了诗的题目?
二、熟读,背诵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邵雍,杨老师很喜欢这首诗,想读给大家听,可以吗?(师范读,生指课文听)
2.老师读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忍不住也小声的跟着读起来,想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吗?要求:自己小声的用手指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悄悄的请教同学或老师。
3.同桌互相练习指读,小组比赛指读。
4.师分男女生比赛读,请后面的客人当裁判。
5.出示远景图。小朋友们,我们再前行二三里就到了诗中描写的小山村,让我们踏着诗歌到小山村里去看一看吧。(生看图朗诵)
6.你看到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画笔把小山村的美景图画完。(生补充图)
7.和着优美的音乐,一副美丽的山村图即将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在这美丽的画卷中,一起美美的背诵这首诗。(生背诵、多种形式抽背)
三、识字、写字
1.小朋友们背的真好,连我们的字娃娃都坐不住了,你们看,他们跳到了黑板上,你还认识他们吗?(抽生当小老师教读)
2.巩固识字。(老师指读、开火车读、游戏:摘苹果)
认读词语二三里、四五家、六七座、十枝花
3.游戏:找家
生字娃娃玩累了,,他们该排队回家了,可是他们忘了自己的位置,哎呀,这可怎么办?你么谁来帮帮他们呢?(师出示空生字的诗歌)
齐读检查。
4.写字。
认识新笔画横,书空并掌握笔顺规则:从左到右。
生观察田字格的范写,师指导书写。
生自己连写一
第3篇:山村教案
《山村》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认识18个认读字。
2、认识笔画“横”和“竖”,学习生字“
一、十”。
3、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古诗、会写一类字、认清二类字。教学难点:准确认读18个字,把生字写规范。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单元,这个单元是识字阅读单元,也就是说明我们要开始书写汉字了,老师希望大家每一课都能得到这个漂亮的小印章。
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是古诗《山村》,谁能把它读一读。(指名)
二、朗读课文,识字。
(一)借助拼音,初读古诗。
1、打开书,自己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检查自学情况。(解释:宋——是指朝代,邵雍就是宋代的诗人)
3、听老师范读,注意停顿【画小斜线】。自己再练习朗读。
4、一起读古诗。
5、尝试背诵,并展示。
(二)检查二类字
1、古诗中有许多汉字朋友,咱们把它们请出来吧。(18个认读字)
(山、村、一、去、二、三、烟、四、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花)
2、打开书,自己先认认它们,不熟悉的做好标记。
3、指读。(开火车读)
4、全班读。
5、检查词语。(肢体写拼音)
第4篇:《山村》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八个字,认识并书写,“横”,掌握笔顺规则“从左到右”,会写汉字“一”。
2.巩固常用量词和数词的搭配。
3.背诵《小山村》。
4.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渗透识字。
5.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一起把昨天学的《数字歌》作为见面礼,送给客人们,好吗?(生齐背《数字歌》)
2.多么动听的歌谣呀,你们看,连丁丁、冬冬都不由自主的吸引来了。我们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3.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大家庭里来了很多的客人,冬冬: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刚才背的歌谣真好听,今天,我和丁丁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古诗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好吗?这首古诗的名字叫《山村》。(师板书课题)谁记住了诗的题目?
二、熟读,背诵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邵雍,杨老师很喜欢这首诗,想读给大家听,可以吗?(师范读,生指课文听)
2.老师读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忍不住也小声的跟着读起来,想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吗?要求:自己小声的用手指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悄悄的请教同学或老师。
3.同桌互相练习指读,小组
第5篇:山村教案
山村
一年级六班:牛瑞霞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学写生字。
2、了讲故事、背诵古诗、背诵中感受古诗的美。
二、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山村》
2、出示幻灯片、以图导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理解图意、了解古诗。
三、初读古诗、导入古诗主题:
1、教师范读古诗、师生共度。
2、自由读、齐读、小组赛读、指名读。
3、师总结
四、认识生字:
1、学习基本笔画和基本笔顺。
2、学写生字。
第6篇:《山村》教案
《山村》教案
一、师生互动组织课堂。
同学们,我想送你们两句话。第一句是对自己说的“我很棒!”第二句是对同伴说的,你可以把手搭在同伴的肩上,告诉同伴“你们读的真棒!”
二、导入。1.今天呀老师要跟大家讨论一个很温馨的话 题(板书家园二字)问生你怎么理解这个词?复习《我的家》。
非常想告诉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他的家乡就 在那山清水秀、花红柳绿的小山村。(板书课题)
三、课文学习。
1.那你想不想到他的小山村去春游呢?咱们就出发吧。今天咱们不用脚,只需要你带上你漂亮的大眼睛,还要叫醒你的耳朵跟我一起走进小山村。(师泛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小山村怎么样。(生自读课文)总结识字方法。2.生字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新词,并在小组内讨论。回报谈论结果。大屏幕出示认读生字让学生自读并找同学做小老师2.课文导入。今天呀有一位远方的朋友,他真的 带读。玩摘蘑菇游戏,并分析生字的音型意。卡片形式出示写字表生字。分析结构并组词造句。
3.再读课文。并且快速标出自然段序号。找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4.分析课文。课文
第7篇:《山村》的教案
《山村》的教案
《山村》的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背诵课文。
2.在课文中随文识字,渗透拼音的认识。
3.学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随文识字。
2.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小诗好吗? 板书:山村
2.谁认识,读一读。
二、学习新课
1.打开书翻到P12页,请你读一读小诗,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
2.有的同学已经都能流畅地读下来,谁愿意展示一下?(请一生读)其他同学要想把自己不认识的字解决,你该怎么做?
3.谁来说说,通过听别人读,你认识了哪些字?(如果说到了二、六、七、八、九、十、花这几个字,就随手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自己读;老师读;一起读
4.这首诗是一幅很美的风景画。边读边说,描绘诗中的大意。
5.美吗?现在你想怎么读?(引导生尽量读出自己的感受)
6.现在字宝宝要跳出来了,看你还认识它吗?(出示:二、六、七、八、九、十、花等字。)先一生带读拼音,再抢读。
7.这些字宝宝看见你能读出它的名字,特别高兴。它们又回到课文中去了,快互相指读课文,看你能准确读出它们吗?再
第8篇:山村教案(定稿)
山村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古诗。
2、用听读识字及猜字的方法认字7个。
3、认识、会写笔画横、竖,知道字的笔顺:先横后竖、先上后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会写“一、二、三、十”四个字。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与人合作、互帮互学的品质。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书、本、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指名背古诗。
师:同学们会的古诗可真多,你还知道哪些古诗?那么你们想不想再学一首呢
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宋代诗人邵雍写的童谣《山村》。齐读课题。
师: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城市中,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在这个美丽的小山村里都有什么?
1.(出示图)首先看远处有那些景物?
生1:远处有房屋。
生2:房屋上面还有袅袅的炊烟。
2再看房屋背后的小山上有什么?
生1:有几座小亭子。
师:亭子也叫亭台,一起说一遍“亭台”。
3我们再往近处看,近处有那些景物?
生1:有蓝蓝的天空。
生2:还有开得正艳的桃花。
生3:我还看见了无忧无虑,快乐飞舞的小鸟。
师: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