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诗歌对比分析

2024-07-23 07:12:30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古诗两首诗歌对比分析

古诗两首诗歌对比分析

时值初夏,学习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似乎稍显略早些。不过没关系,学生对夏日独有的风景已然经历过多年,不会影响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宋代杰出诗人苏轼所作,写的是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黑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蹦进船里。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此时从望湖楼上向下看,湖水就像天空那样广阔,一片汪洋大海。全诗四句话写云、雨、风、水,生动形象;写山、船、地、楼,句句求实,堪称写实景的佳品。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景在议后,目的是突现景美。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这时风景和四季不相同。你看——与天接连的荷叶无边的青绿;与太阳相映的荷花和往常不一样的'艳红。

两首诗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诗题内涵丰富:点明时间、地点、事件和心境。两首诗同写六月的西湖景色,各具特色,各有风味。文中两幅插图,分别表现了望湖楼急雨的奇特景色和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奇丽美景。

两诗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非常值得学生品味。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同时能品味出两首诗的异同,我引导学生先从文中的两幅图入手,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印象。接着,从诗句的字里行间感受西湖在不同景色下的奇特景象。同时,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透过精美的多媒体画面,看到动态,看到色彩,看到变化,入境入情。最后,抓住两首诗各自描绘的景象的特点,再次诵读、理解诗歌,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美和情感的熏陶。

第2篇:教案对比分析

教案对比分析

要对现成的教案做出合理、有效的分析,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一个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该具备的要素及其要经历的过程。只有了解了这些关键的因素,你才能做合理有效的对比分析。而一般来讲,一个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该具备一些要素:

1、必须体现课程标准和理念;

2、必须呈现教材的内容;

3、教学思路必须清晰,教学流程舒畅;

4、教学目标设计要合理,既要呈现知识,又要促进能力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

6、要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7、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8、恰当合理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活泼多样的呈现教学内容、情境等;

9、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0、板书要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11、导入合理,善于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语言要有一定的语言艺术。

通俗点来说,就是要求教学内容丰富,达到课时要求;教学形式多样,让学生和观察这觉得生动有趣;节奏紧凑,既不能太慢让人犯困,也不能太快让人觉得有压力;还有就是要便于学生接受,要有助于学生有效吸收课程中的内容;师生互动要适当。

基于这些要素来对手头的来自广东实验中学英语科刘庆生老师和广东广雅中学英语科郑舜芝老师针对人教版Module 2 Until 3 Computers 这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所做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分析。

共同点:

首先,在体现课程标准与理念这一点上,两者的教学设计都能对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教学所要达到的要求做出了具体的分析,符合教学设计得理念。并且教学目标的设计都相对比较合理,都要求写生能学以致用,把学习和生活有效融合,符合初中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要求,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其次,就是两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都意在培养学生针对听力材料对听力内容的预测能力以及对听力材料的复述和评论能力,并且都对学生克服真实听力中语速快的特点,在信息量较大的情况下抓住关键词等方面的能力有一定要求,重点、难点一致,符合教学目标设计中既要呈现知识,又要促进能力的发展的要求。

最后,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两者的设计都很紧凑,能够对保障课堂流畅顺利的完成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学内容的难度会随之增加,过渡自然,有助于学生逐步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能,不至于产生过度太大,只是学生难以消化新知识的问题。

不同点:

郑舜芝老师的教学设计并没有遵照教学内容逐步进行,二是引入当前人们所熟知的微博来进行教学引入,在教学设计时能够跳出教材,这一点固然可贵,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脱离教材,只从微博入手,显然不符合教材的内容,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材中的内容体现的科技的日益进步、电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以及未来科技的发展前景和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作用,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在教学中融入听说读写,重点是听写能力的培养,从而锻炼学生有效预测听力内容,在语速快、信息量大的条件下抓住重点的能力。很显然,在尊重教材,体现教学目标这一点上,郑老师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介绍科技发展的历史而直接引入微博这一话题,可能会是学生有点摸不着头脑,感觉上课的内容与书本不搭边,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不过,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郑老师能有效的融入听说读写四种技巧,从各个方面锻炼学生的英语,有助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这是值得提倡和学习的。

而刘庆生老师的教学设计在忠实于教材内容这一点上做的恰到好处,引用课本上的Warming-up的部分,能够顺利的把学生带入课堂,进入学习状态并且对该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大致的掌握,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刘老师着重强调听这一技巧在课堂中的运用与锻炼,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有助于达到课程目标,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不过,从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上来讲,这种片面强调课程目标,而忽略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现在的英语教学,最终的目标是要培养听说读写各项技巧都能掌握的学生,而这些技巧的掌握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设计中适当融入,尽量做到既突出重难点,又兼顾其他学习技巧的融入和培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刘老师应该在这些方面做相应的改进。当然,刘老师的教学设计中通过对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辅助工具的运用,使课堂形式多样,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有利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在适应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这一点也是很值得提倡和学习的。最后,刘老师还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做了反思,对教学设计中优缺点有了相应的认识,客观的对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自觉地作出相应的改变,这种自我反思的精神是很难得的,值得我们学习,只有能够清醒的认识自己不足,我们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取得长远的发展与进步。

综上所述,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有其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并虚心学习其优点,在自己今后的教学生活中也应尽量避免类似的缺点和不足。

第3篇:大学语文诗歌对比

二者各有千秋,不能单纯的去说谁更有深度。中国诗词善于写景抒情,以写景烘托气氛或造出意境,古代诗歌:

一、抒情性

诗歌是感情的产物,感情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感情的诗不是诗;感情不充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诗是苍白无力的诗。

二、形象性

诗要用形象思维。形象是一种饱含着某种思想感情的极富感染力的具象和境界,能够使读者沉浸其中,不自主的喜爱它、欣赏它,从而获得感情上的熏陶,精神上的滋养以及美的享受。

三、精炼性

这是诗歌起码的要求。即诗的语言要求用最简练的字句来表现最丰富的内涵,不能像流水帐,不分巨细什么都写。

四、审美性

诗歌必须是美的。诗美包括形象美、激情美、意境美、意象美、色彩美、结构美、语言美、韵律美、形式美等,五、含蓄性

诗贵含蓄,含蓄是中国古代诗人孜孜以求的写作境界。含蓄就是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用极少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来表现极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以瞬间表现永恒,以有限传达无限,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给读者以想象的广阔天空。

六、音乐性

指诗歌在朗诵时,要琅琅上口,悦耳动听,要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和流畅回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10册古诗对比赏析

本册古诗对比赏析

1、“角度”单元《登飞来峰》与《题西林壁》

相同点:两首诗都在写景之中发表议论,阐明道理,给人以启迪。(借景寓理)

不同点:王安石“身在最高层”,看到山顶及远处的景物,苏轼“身在此山中”,看到庐山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他们看到不同景物的原因是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景物的角度不同。由此,我领悟到:立足点不同,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结论就不同。面对复杂的事物,我们应该客观冷静地全面分析,不能片面理解。

2、“真诚”单元《芙蓉楼送辛渐》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相同点:两首诗都是送别诗,都在借景抒情。

不同点:第一首诗重在表现出朋友间的依依不舍,第二首诗重在抒发志向。

王昌龄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个比喻句表达了自己的高尚节操。(冰心比喻心地光明、冰清玉洁,玉壶比喻志向高洁)

李白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惜别之意。你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读出怎样的画面? 读到这两句,我仿佛看到诗人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渐远去,慢慢变小变模糊了,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七月优质服务对比分析

七月优质服务PK赛对比分析

各位优秀的店长、根据我们公司7月份工作重点《优质服务PK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对我们的实际服务流程和标准在原来的基础上整体推进、从而体现我公司的品牌效益、到目前为止对各店的考核和验收结果做出分析

首先感谢各店对本月PK赛活动的大力支持和推行、整体来讲各店面比上个阶段有所进步、这离不开各位优秀的店长辛苦的付出、也离不开各店员工的辛勤努力。

但是、根据本月服务PK的要求和标准、验收结果显示、有些店长在此次活动中在认真执行我们的计划、还有部分店长仍处于观望状态、此次比赛中到目前为止比较突出的店面有:高新区、新洲店。但是仍然有部分店面对服务不够主动、对顾客提出的产品不清楚、这些主要原因是对我们活动内容不了解、对我们的出品标准没掌握、下面我将一些店面所存在的问题综合阐述一下,希望做得好的店面继续努力、进步还不是很明显的店面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争取最后一个星期能够创造奇迹、争得第一!

店面

1、高新区店

1、迎客方面:有迎客声、餐中服务问候、致歉声、送客声、关键处(一个人在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中西方幽默对比分析

英 文 幽 默 赏 析院系:外语系 专业班级:英语11-02班 姓名:郑爽 学号:541108010226

中西方幽默对比分析

林语堂:我很怀疑世人是否曾体验过幽默的重要性,或幽默对于改变我们整个文化生活的可能性——幽默在政治上,在学术上,在生活上的地位。它的机能与其说是物质上的,还不如说是化学上的。它改变了我们的思想和经验的根本组织。我们须默认它在民族生活上的重要。

幽默是一种令人发笑而有余味的情操,广泛存在于中西方语言中。精炼含蓄、奇妙得体的幽默语在使用与理解上离不开与其紧密联系的文化溯源。英语中的humour一词来自于古希腊医学,他们相信人类身体有四大类液体控制健康及情绪。而抑郁时由于体内“黑胆汁”过剩所致,解决方法正是开怀大笑。英国人将humour一词演化成有趣的意思。将humor一词以音译形式“幽默”引入汉语,是林语堂1924年撰文提倡的。幽默的涵盖面甚广 ,它包括笑话(joke)、讥讽(satire)、反语(irony)、喜剧(comedy)、俏皮话(wisecrack)、轶事趣闻(

未完,继续阅读 >

《古诗诗歌对比分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古诗诗歌对比分析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