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解题思路总结
第1篇:数学解题思路总结
数学解题思路总结
数学解题思路总结
数学学习往往是通过做作业,以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加深理解和学会运用,从而形成技能技巧,以及发展智力与数学能力。由于作业是在复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的,能检查出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能考查出能力的水平,所以它对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困难,或做错的题目较多时,往往标志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存在缺陷或问题,应引起警觉,需及早查明原因,予以解决。
通常,数学作业表现为解题,解题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在做作业前需要先复习,在基本理解与掌握所学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事倍功半,花费了时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解题,要按一定的程序、步骤进行。首先,要弄清题意,认真读题,仔细理解题意。如哪些是已知的数据、条件,哪些是未知数、结论,题中涉及到哪些运算,它们相互之间是怎样联系着的,能否用图表示出来,等等,要详加推敲,彻底弄清。
其次,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探索解题的途径,找出已知与未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回忆与之有关的知识方法,学过的例题、解过的题目等,并从形式到内容,从已知数、条件到未知数、结论,考虑能否利用它们的结果或方法,可否引进适当辅助元素后加以利用是否能找出与该题有关的一个特殊问题或一个类似问题,考察解决它们对当前问题有什么启发;能否把分开,一部分一部分加以考察或变更,再重新组合,以达到所求结果,等等。这就是说,在探索解题过程中,需要运用联想、比较、引入辅助元素、类比、特殊化、一般化、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方法,并从解题中学会这一系列探索的方法。
第2篇:初三数学解题思路
三、名词解释
1.2.3.4.5.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到原来的体积,这种性质成为土地基处理: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地基中的不良土层进行置换、改良、补强,形成满足建筑要求的人工地基的过程。轻型井点降水:井点降水法是在基坑开挖前,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井点管和滤水管,挖方前和挖方过程中利用抽水“三 一”砌砖法:一块砖、一铲灰、一揉压,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的砌筑方法。砼保护层厚度及保护作用:砼保护层厚度是指纵向受力钢筋外边缘至砼构件表面的距离。保护砼中钢筋不受锈蚀。的可松性。设备,通过井点管抽出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避免产生坑内涌水、塌方和坑底隆起现象,保证土方开挖正常进行。
四、简答题
1.沉管灌柱桩施工工艺?
答:场地平整、定桩位→沉管设备就位→设桩靴→吊套管对位→校垂度→沉管→检查沉管质量→浇封底混凝土→放钢筋笼→浇筑桩身混凝土。
2.量度差值?
答:钢筋弯曲后,外边缘伸长,内边缘缩短,而中心线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由于钢筋下料长度系指中心线长度,而标注尺寸为外包尺寸,故钢筋弯曲后存在一个量度差值。因此,在计算下料长度时必须加以扣除,否则将形成下料太长造成浪费,或弯曲成型后钢筋尺寸大于要求造成保护层不够,甚至由于钢筋尺寸大于模板尺寸而无法安装。
3.为什么要进行施工配合比换算?
答:砼实验室配合比是根据完全干燥的砂、石骨料制定的,而施工现场的砂、石均有一定的含水率,且含水率大小又会随气候、季节发生变化。为保证现场拌制砼用料准确,故应将砼实验室配合比换算成骨料在实际含水率情况下的施工配合比。
4.分件安装法?
答:分件安装法是指起重机在车间内每开行一次仅吊装一种构件,待这一类构件安装完后,再吊装另一类构件,通常分三次开行安装完全部构件。第一次开行:吊装全部柱子,并对柱子进行校正和最后固定。第二次开行:吊装吊车梁和连系梁及柱间支撑等。第三次开行:分节间吊装屋架、天窗架、屋面板及屋面支撑等。
5.什么是施工缝?施工缝留设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1)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完成,停歇时间又超过混凝土运输和浇筑允许的延续时间, 先、后浇筑的混凝土接合面称为施工缝.(2)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6.自行式起重机的工作参数?
答:在选择自行式起重机时,主要考虑起重量Q、起重半径R、起重高度H这三个工作参数。起重量是指起重机在一定起重半径范围内起重的最大能力;起重半径是指起重机回转中心到吊钩中心的水平距离;起重高度是指起重机吊钩中心到停机面的垂直距离。
7.孔道灌浆的作用?
答:一是保护预应力筋免遭锈蚀;二是使预应力筋与构件砼有效的粘结,以控制超载时裂缝的间距与宽度,并减轻两端锚具的负荷。
8.单层排架工业厂房柱子安装的施工工序?
答:单层砼排架结构工业厂房构件的安装施工包括绑扎、吊升、对位、临时固定、校正、最后固定等工序。
9.什么是先张法施工?其适用范围?
答:先张法施工,是在砼浇筑之前张拉预应力筋并将预应力筋用夹具临时固定在台座或钢模板上,待砼达到一定强度(一般不低于砼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时,放松或切断预应力筋,使预应力筋弹性回缩,借助预应力筋与砼间的粘结力传递预应力,使构件受拉区的砼获得预压应力。
适用于生产定型的中小型构件,如空心板、屋面板、吊车梁、檩条等。
10.什么是后张法施工?其适用范围?
答:后张法是先制作构件,并在构件中按设计规定的位置预留孔道,待砼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数值后,在孔道内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使构件产生预应力,并用锚具将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的端部,最后进行孔道灌浆。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主要是靠构件端部的锚具传递给砼,使砼产生预压应力。
适用于在现场生产大型构件,特别是大跨度构件,如薄腹梁、吊车梁和屋架等。
11什么是后张法? 答:后张法是在混凝土硬化至一定强度后,再张拉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混凝土生产方
法。它是在构件设置预应力筋的部位,预先留有孔道,然后灌筑混凝土,待达到规定强度后,将钢筋(丝)
穿入预留孔道中,按设计要求的张拉控制应力进行张拉,并且专门的锚具将钢筋(丝)锚固在构件的两
端,同样由于钢筋的弹性回缩,对混凝土施加压力,再在孔道中灌入沙浆,以保护钢筋,减缓锈蚀。
第3篇:高中物理解题思路总结
2018年高中物理解题思路总结
做题时最准、最快的找到解题思路,就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也能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1.“圆周运动”——关键是“找到向心力的来源”。
2.“平抛运动”——关键是两个矢量三角形(位移三角形、速度三角形)。
3“类平抛运动”——合力与速度方向垂直,并且合力是恒力!
4“绳拉物问题”——关键是速度的分解,分解哪个速度。(“实际速度”就是“合速度”,合速度应该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即应该分解合速度)5.“万有引力定律”——关键是“两大思路”。
(1)F万=mg 适用于任何情况,注意如果是“卫星”或“类卫星”的物体则g应该是卫星所在处的g.(2)F万=Fn 只适用于“卫星”或“类卫星”
6.万有引力定律变轨问题——通过离心、向心来理解!(关键字眼:加速,减速,喷火)
7.求各种星体“第一宇宙速度”——关键是“轨道半径为星球半径”!8.受力分析—— “防止漏力”:寻找施力物体,若无则此力不存在。
“防止多力”:按顺序受力分析。(分清“内力”与“外力”——内力不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外力
第4篇:高考数学解题思路技巧
高考数学解题思路技巧(共5篇)由网友 “oooooO” 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数学解题思路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高考数学解题思路技巧
一.高中数学解题有效方法
一、数形结合法
高中数学题目对我们的逻辑思维、空间思维以及转换思维都有着较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推证性和融合性,所以我们在解决高中数学题目时,必须严谨推导各种数量关系。很多高中题目都并不是单纯的数量关系题,其还涉及到空间概念和其他概念,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法理清题目中的各种数量关系,从而有效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数形结合法主要是指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或者将图形转化为数量关系,从而将抽象的结构和形式转化为具体简单的数量关系,帮助我们更好解决数学问题。例如,题目为“有一圆,圆心为O,其半径为1,圆中有一定点为A,有一动点为P,AP之间夹角为x,过P点做OA垂线,M为其垂足。假设M到OP之间的距离为函数f(x),求y=f(x)在[0,?仔]的图像形状。”
这个题目涉及到了空间概念以及函数关系,所以我们在解决这个题目时不
第5篇:考研数学解题思路分享
2018考研数学解题思路分享
考研数学中有些解题方法思路都是共通的,遇到类似题目就照着步骤来。下面中公考研为考生分享一些数学解题思路,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高数解题的四种思维定势
第一句话:在题设条件中给出一个函数f(x)二阶和二阶以上可导,“不管三七二十一”,把f(x)在指定点展成泰勒公式再说。
第二句话:在题设条件或欲证结论中有定积分表达式时,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积分中值定理对该积分式处理一下再说。
第三句话:在题设条件中函数f(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且f(a)=0或f(b)=0或f(a)=f(b)=0,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处理一下再说。
第四句话:对定限或变限积分,若被积函数或其主要部分为复合函数,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变量替换使之成为简单形式f(u)再说。
二、线性代数解题的八种思维定势
第一句话:题设条件与代数余子式Aij或A*有关,则立即联想到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以及AA*=A*A=|A|E。
第二句话:若涉及到A、B是否可交换,即AB=
第6篇:mba数学模拟题解题思路
mba数学模拟题解题思路
1、设10件产品中有4件不合格品,从中任取两件,已知取出的两件中有一件不合格品,求另一件也是不合格品的概率。(0.2)
【思路】在“已知取出的两件中有一件不合格品”的情况下,另一件有两种情况(1)是不合格品,即一件为合格品,一件为不合格品(2)为合格品,即两件都是合格品.对于(1),C(1,4)*(1,6)/C(2,10)=8/15;对于(2),C(2,4)/C(2,10)=2/15.提问实际上是求在这两种情况下,(1)的概率,则(2/15)/(8/15 2/15)=1/5。
2、设A是3阶矩阵,b1,b2,b3是线性无关的3维向量组,已知Ab1=b1 b2, Ab2=-b1 2b2-b3, Ab3=b2-3b3, 求 |A| (答案:|A|=-8)
【思路】A=(等式两边求行列式的值,因为b1,b2,b3线性无关,所以其行列式的值不为零,等式两边正好约去,得-8)
3、某人自称能预见未来,作为对他的考验,将1枚硬币抛10次,每一次让他事先预言结果,10次中他说对7次 ,如
第7篇:立体几何解题思路
立体几何解题技巧
立体几何解答题的设计,注意了求解方法既可用向量方法处理,又可以用传统的几何方法解决,并且一般来说,向量方法比用传统方法解决较为简单。由于立体几何解答题属于常规题、中档题,因而,立体几何的复习应紧扣教材,熟练掌握课本中的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定理的种种用途,突破画图、读图、识图、用图的道道难关,同时要注意总结证明垂直、平行的常用方法和技巧,掌握角、距离、面积、体积等的转化和计算方法,在做题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总结、提炼,不断提升空间想象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平行、垂直位置关系的论证的策略:
(1)由已知想性质,由求证想判定,即分析法与综合法相结合寻找证题思路。
(2)利用题设条件的性质适当添加辅助线(或面)是解题的常用方法之一。
(3)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在高考题中使用的频率最高,在证明线线垂直时应优先考虑。
2.空间角的计算方法与技巧:
主要步骤:一作、二证、三算;若用向量,那就是一证、二算。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①平移法:②补形法:③向量法:
(2)直线和平面所成
第8篇: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及解题思路
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及解题思路
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及解题思路
二年级小学数学易错题及解题思路
1、奶奶今年63岁,小芳今年7岁。奶奶比小芳大多少岁?
36-7=29(岁)
错因分析:把63看成36了,也就属于看(抄)错数字
2、二年级有3个班。2班比1班多5人,3班比1班多3人。3班人数最少。
错因分析:不能正确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
3、大青拍了135下皮球,小青拍的比大青少一些,小红拍的比大青多一些。
1)小青最多拍多少下?135-10=225(个)
2)小红最少拍多少下?135+10=145(个)
错因分析:不能准确理解“最多”与“最少”的含义。
4、做一道加法算式,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1看作7,得到604,正确得数是(588)。
错因分析:没有理解个位、十位分别看错的数实际是多余的数,而直接减掉了16。
5、有三根绳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最长的一根长多少米?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这题是试卷的附加题)
最长的60米,最短的5米。
错因分析:假设3根绳子一样长,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