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计算应用题

2024-10-30 07:12:23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三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计算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计算应用题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计算应用题,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计算应用题1

教学内容:

第95、96页例4,“练一练”,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理解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部分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答这类应用题的两种方法,并会解答。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用分析法思路分析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出示:

(1)一本书140页,看完80页?

(2)商店运赖100箱苹果,卖掉120箱,?

(3)一段布长15米,,还剩多少米?

(4)商店有80个水瓶,

,还剩多少个?

2、小结:从上面可以看出,根据两个条件,可以求一个问题,根据一个问题,可以想到需要什么条件,补上缺少的条件。

3、出示

商店有48台电冰箱,卖出35台,还剩多少台?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说是怎样求的.?

二、教学新课

1、导入:

老师把第2个条件改为:第一天卖出15台,第二天卖出20台。

1、提问:你会计算吗?

2、学生读题,并找出条件和问题。

3、学生尝试解答。

4、反馈时,学生讨论:还有没有不同的解法?

5、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7、同桌互相说说两种方法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8、比较,思考:

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

第一种解法是怎样想的?先求什么?

第二种解法是怎样想的?先求什么?

9、课堂小结:

第1种方法是从条件出发进行思考,根据两个条件确定先算什么。第2种方法是从问题出发进行思考的,根据问题找到缺少的条件,确定必须先求什么。以后在解题时,既可以用第一种方法,也可以用第2种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第96页练一练

(1)学生读题

(2)学生画线段图

(3)学生列式解答

(4)说一说两种方法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97页第3题:比一比,下面每组题的计算结果是不是相同?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作业

第97页第1、2题。

三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计算应用题2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一第4-8题。

教学目标: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部分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与有关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学会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认识分析法思路的特点,学会用分析法思路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食堂原有350千克大米,第一天吃了100千克,第二天吃了13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1)学生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

(2)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

(3)订正时,学生讨论:两种方法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变式练习

1、第97页第4题

(1)学生齐读

(2)学生列式解答

(3)思考:第(2)小题中第二天看的与第一天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4)集体订正时,同桌互相交流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这3道题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1)同学们要栽54棵树、已经栽了37棵,还剩多少棵没栽?

(2)同学们要栽54棵树,第一天栽了18棵,第二天栽19棵,还剩多少棵?

(3)同学们要栽54棵树,已经栽了2天,每天栽18棵,还剩多少棵?

⒈学生独立读题,并列式解答

⒉同桌互相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⒊比较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第97页第5题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讨论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第98页第6题

(1)学生读题,比较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学生列式解答

(3)分别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计算时有什么区别?

三、作业:

第98页(7)、(8)。

第2篇: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

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第95、96页例4,“练一练”,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理解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部分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答这类应用题的两种方法,并会解答。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用分析法思路分析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出示:

(1)一本书140页,看完80页?

(2)商店运赖100箱苹果,卖掉120箱,?

(3)一段布长15米,,还剩多少米?

(4)商店有80个水瓶,

,还剩多少个?

2、小结:从上面可以看出,根据两个条件,可以求一个问题,根据一个问题,可以想到需要什么条件,补上缺少的条件。

3、出示

商店有48台电冰箱,卖出35台,还剩多少台?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说是怎样求的?

二、教学新课

1、导入:

老师把第2个条件改为:第一天卖出15台,第二天卖出20台。

1、提问:你会计算吗?

2、学生读题,并找出条件和问题。

3、学生尝试解答。

4、反馈时,学生讨论:还有没有不同的解法?

5、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7、同桌互相说说两种方法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8、比较,思考:

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

第一种解法是怎样想的?先求什么?

第二种解法是怎样想的?先求什么?

9、课堂小结:

第1种方法是从条件出发进行思考,根据两个条件确定先算什么。第2种方法是从问题出发进行思考的,根据问题找到缺少的条件,确定必须先求什么。以后在解题时,既可以用第一种方法,也可以用第2种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第96页练一练

(1)学生读题

(2)学生画线段图

(3)学生列式解答

(4)说一说两种方法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97页第3题:比一比,下面每组题的计算结果是不是相同?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作业

第97页第1、2题。

第3篇:两步计算应用题

两步计算应用题

两步计算应用题1

1、学校买来篮球30个,足球16个。如果买的羽毛球再添4个就与篮球和足球的个数和同样多。买羽毛球多少个?

2、学校买来篮球30个,足球16个。买羽毛球的个数是篮球与足球个数差的3倍。买羽毛球多少个?

3、一本书有200页,小明看了96页,剩下的要在8天内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4、一本书有200页,小明看了96页。看了的比没看的少几页?

5、小力今年10岁,爸爸的年龄是他的4倍。3年后,爸爸多少岁?

6、小刚举哑铃,第一次举了38下,第二次比第一次多举了15下,第三次举的是第二次的2倍。小刚第三次举了多少下?

两步计算应用题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下面想以人教版第四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数学教案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0页例1。教材分析

本应用题是学生过去学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或几倍)的简单应用题的发展,即由原来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或几倍)的数引申到求比两个数多(少)几(或几倍)的数。教材主要通过题组练习,让学生比较三道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异同,帮助学生掌握该类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灵活解题的能力。学生分析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分析简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乐于探究、善于合作,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对于纯粹的应用题教学有些反感,不太乐意为了解题而解题,喜欢尝试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因此将应用题与别的活动课程进行整合,联系生活显得很有必要。设计理念

1、联系现实,创设情境,注重融合《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要“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这里的现实应该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因此学生素材应尽量来源于生活,在其中又应当具有一定的数学价值。对于三年级同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

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

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步应用题的`解法,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

2、正确理解解题思路。

3、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 理解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会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一步应用题。

回忆解一步应用题的步骤

二、教学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两步应用题。

板书课题

看书,找一步应用题的内容

什么叫两步应用题

关于问题的两个已知条件有一个已经知道,有一个还不知道

在解应用题的时候要先求出不知道的已知条件,再求问题,解答。

出示

幼儿园买来12千克水果糖,13千克奶糖。分给小朋友1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读题

求问题要知道哪几个条件?

(一共有多少千克糖和分了多少千克糖)

哪个条件已经知道,哪个不知道?

一共多少千克糖不知道

所以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

生动手解答

指名板演

1一共有多少千克糖?

12+13=25(千克)

2 还剩多少千克?

25-15=10(千克)

答:还剩10千克,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

出示例2

未完,继续阅读 >

《三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计算应用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三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计算应用题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