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排查治理制度_1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1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总则
1.1为规范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1.2公司根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变更、组织机构重大调整、作业条件、设备设施、工艺技术改变等情况,及时修订本制度。排查治理责任制
2.1为规范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划分,制定责任制。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和各部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包括对被派遣劳动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也包括对相关方在企业工作的场所、作业活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
2.2主要负责人职责
(1)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2)负责组织建立并落实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确定各级人员、各部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并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3)负责组建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机构,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人员;
(4)负责组织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工作方案;(5)负责保障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经费;
(6)负责主持公司安委会会议,研究解决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重大问题,每季度至少主持一次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会议;
(7)负责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培训计划;(8)负责组织危险因素辨识,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标准清单;(9)负责组织公司级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10)负责组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公示、上报;
(11)负责组织对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评估。2.3安全分管负责人职责
(1)协助主要负责人是负责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管理;
(2)协助主要负责人建立、健全并督促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并组织各部门进行责任制的分解,组织对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奖惩;(3)协助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4)组织各部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费用的申报、计划制定、使用管理和效果评价,并根据权限批准或审核相关费用的支出使用;
(5)组织公司和各部门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立即上报主要负责人;
(6)组织制定、审核重大安全隐患的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7)组织制定重大安全隐患的验收,并审核验收报告;(8)组织进行安全隐患年度统计分析,并批准分析报告。
(9)组织对各部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考核奖惩意见;
2.4其他分管负责人职责
(1)负责协助主要负责人和安全分管负责人组织分管业务、部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组织或协助组织分管业务、部门专业性的专项安全隐患排查、专业安全评估。
(3)协助组织并参加企业安委会会议和管理评审会议,报告并分析分管业务、部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4)审核由涉及分管业务、部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计划、报告;(5)组织对分管业务、单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协调;(6)负责组织分管业务、单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按规定频次参加安全隐患排查;
(7)负责组织分管业务、单位的安全隐患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对安全隐患治理效果进行评估;
(8)审核分管业务、部门的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和验收报告。2.5工会分管负责人职责
(1)组织建立健全并落实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制度,协助并督促劳动保护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组织工会、员工代表参与企业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事项的协商决策,并监督决策的贯彻实施;(3)负责建立完善沟通渠道,及时收集、传递员工发现安全隐患以及排查治理工作方面的建议。
(4)参加公司安全隐患排查; 2.6安全部门职责
(1)具体承担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职责,负责安委会安全隐患排查方面的日常工作;
(2)具体组织并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规章制度、安全隐患判定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文件;包括组织制定文件、组织文件评审和修订等;
(3)具体组织各部门开展风险识别工作,确定本单位应当重点防范、监控的风险,确定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重点部位;
(4)具体组织公司和各部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包括各类安全隐患排查和上报、公示,制定企业级安全检查和专业安全评估的计划方案、制定重点部位安全隐患排查检查表、保存安全检查记录,下达安全隐患通知单等工作;
(5)具体组织各部门进行安全隐患治理,并具体组织重大安全隐患的分析、治理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治理验收等工作;
(6)具体组织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业技术组开展各项工作,并组织其定期学习和例会;
(7)具体负责重大安全隐患的公示,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政府主管部门;(8)具体负责建立企业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台账更新及台账内资料的保存;
(9)具体组织对各部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考核奖惩建议;
(10)负责本部门责任区域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包括消防控制室和企业消防系统、企业室内外公共区域。
2.7其他部门通用职责
(1)各部门应结合本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特点,开展风险识别工作,包括具体组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确定本单位重点危险源和重点监控部位、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等;
(2)组织本部门员工(含被派遣劳动者)安全培训,使员工掌握风险识别、控制措施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方式方法等;
(3)负责本部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相关记录表单的保存和档案整理工作;(4)组织开展本部门(含在本部门工作的相关方作业场所和作业活动)的安全隐患排查,负责本部门安全隐患的治理,对本部门不能治理的应上报企业并按企业要求实施治理工作,按规定建立和管理本部门的安全隐患台账和统计分析等工作。
(5)承担专业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管理人员,根据业务分工负责组织或配合企业对本部门、本岗位管理范围内进行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6)制止和纠正本部门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对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的岗位、人员进行部门内的考核奖惩。
2.8技术部门职责
(1)负责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艺技术方面工作,改进生产工艺,从本质上减少安全隐患的产生;
(2)指导各部门对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并确定治理措施;参加重大安全隐患的分析,提出安全隐患分级、安全隐患治理等建议,评审重大安全隐患分析现状评估报告;
(3)参加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完成情况及效果的验证,评审重大安全隐患治理验收报告;
(4)参加对安全隐患统计资料的分析,提出相关安全隐患预防、事故预警的建议。
2.9综合部门职责
(1)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综合性工作;(2)负责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文件档案管理,包括保密工作;(3)负责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网络管理;
(4)负责公司的日常后勤保障工作相关的食堂炊事机械、作业现场、食品卫生管理及公共区域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5)负责会议接待相关的会议活动、会场布置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6)负责特种设备、变配电室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本单位发现的、不能自行维修解决的安全隐患情况,联系维修厂家进行治理;
(7)负责企业机动车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检测;
(8)负责企业人事培训的管理,组织员工企业级培训,使员工掌握风险识别、控制措施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方式方法等。
2.10人事部门职责
(1)负责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任职要求和安全职责纳入岗位说明书;(2)负责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意识、知识和技能培训;
(3)负责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工伤保险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11物资部门职责
(1)负责公司物资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负责库区、物资库房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12财务部门职责
(1)负责企业年度费用预算、结算管理工作,负责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投入费用纳入企业费用计划,保证各项安全投入费用的落实;
(2)与安全管理部共同对公司本部、下属各单位年度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费用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2.13工会部门职责
(1)负责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文化及重点工作的宣传工作;
(2)工会具体负责建立并落实企业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制度,协助并督促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
(3)工会具体负责组织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劳动竞赛评比、合理化建议等活动;
(4)工会具体负责参与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重大事项的协商决策,并监督决策的贯彻实施;
(5)组织工会和员工代表参加,并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2.14操作人员
(1)操作人员要有高度的安全隐患意识,随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自己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同时采取临时性的控制措施,并注意做好记录,为统计分析安全隐患留下资料。
(2)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4)发现安全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风险识别和清单编制
3.1风险识别,就是辨识生产经营活动之中的潜在的危险源及其风险,具体要求执行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管理规定》。
3.2风险识别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划分作业场所。(如将尾矿库的作业场所划分:尾矿坝、库区、周边山体、外部环境、其它等);
(2)针对每一个作业场所分析作业人员在此场所的作业活动,划分作业活动。(如尾矿库作业活动可划分输送、排放、筑坝、排洪设施施工、维护、巡查等);
(3)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时,应注意风险源点的描述,描述要清楚且明确该风险源点可能造成的伤害,伤害应按照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的20类事故和《职业病目录》进行描述。
(4)风险评价。对辨识出的风险源点采用LEC法或其他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判定其风险等级。
(5)制定控制措施。针对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3.3根据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参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和《尾矿库企业安全隐患排查上报通用标准》,编制安全隐患排查清单。
3.4安全隐患排查清单应明确排查项目、排查内容、参考依据、责任部门、排查频次。
3.5安全隐患排查清单编制完成后,公司安全部门负责组织各重点部门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业技术组进行评审,评审后形成的清单由公司分管安全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并下发各部门。
3.6安全隐患排查清单每年组织评审一次,当国家法规标准有较大变化、设备和人员状态发生较大变更时,应及时评审;根据评审意见,排查清单如需修改,由安全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按原流程和权限制定、审核,批准。安全隐患排查
4.1公司依据国家及四川省制定的安全隐患判定标准,结合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和风险辨识结果,制定《公司安全隐患判定标准》。
4.2《公司安全隐患判定标准》由安全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审核,公司分管安全副总经理批准。
4.3公司全体员工按照自身工作职责,依据排查清单和判定标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1)日常安全隐患排查
1)班组长的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在每天班前、班中、班后进行,检查的内容是人员安全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安全状态、作业安全管理的状况等;检查结果记录在交接班记录本内;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立即整改,无法整改的立即上报所在部门。
2)专兼职安全员的日常检查:每日巡查,每周覆盖现场各部位;检查的内容主要是现场安全,与班组长基本相同,检查的方法是抽样;检查结果记录在部门安全员日常检查记录本内;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应要求责任人立即整改,无法整改的立即上报所在部门。
3)操作人员日常安全隐患排查:按照责任制、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中明确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在日常的各项工作中,员工要有高度的安全隐患意识,随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自己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同时采取临时性的控制措施,并注意做好记录,为统计分析安全隐患留下资料。
(2)综合安全隐患排查
1)由公司分管安全领导负责组织并担任组长,总经理每季度至少参加一次,对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职业危害控制等进行全面、综合检查;
2)检查由安全保卫部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组人员、公司工会等参加,对公司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职业危害控制等进行全面、综合检查;
3)检查内容包括企业相关部门安全管理情况,也包括相关部门的现场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业环境和现场安全管理状态; 4)检查采取抽样的方法,每次检查前由安全保卫部负责组织,制定专门的检查计划方案,确定本次检查的重点部位和内容、检查路线及时间安排、分组及人员分工等;公司分管安全领导批准后下发;
5)按计划实施检查,检查前由公司分管安全领导组织检查组会议,布置具体检查工作;检查后由安全保卫部负责汇总检查情况,填写《综合安全隐患排查记录表》,检查人员在表内签字;
6)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应要求责任部门立即整改,现场无法立即整改的,安全保卫部负责填写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和记录单,下发安全隐患治理的责任部门。
(3)专项安全隐患排查
1)安全保卫部负责组织季节性检查,包括雨季防雷电、夏季防高温、防汛防台、冬季防火等内容,检查对象是有关重点部门和部位;可以与综合安全隐患排查合并进行。
2)安全保卫部负责组织节假日安全隐患排查,在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及其他长假前进行集中检查,在节中进行相关场所、部位的巡查,在节后进行工作前的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动火、施工、消防、治安、值班、供电等安全内容;节前的检查可以与综合安全隐患排查合并进行。
3)安全保卫部负责组织,按本年度工作重点,或安全月、消防日安排的相关领域的专项检查,如生产设备安全专项检查、消防设施专项检查等;发现某些部位安全隐患发生频繁、未遂事件或事故发生后,均应由安全保卫部负责组织专项安全隐患排查;
4)专项安全隐患排查应以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业技术组为骨干进行,应制定计划方案,并保存检查记录,具体要求同综合安全隐患排查。
(4)专业安全评估
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设备、设施和系统,以及安全隐患排查难以发现的隐蔽性安全隐患,应由安全保卫部牵头,组织专业管理部门,并聘请外部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指导,进行专业安全评估;采用专业技术手段,对照相应技术标准,通过历史资料分析、运行数据分析、现场使用仪表抽样检测等技术手段进行评估。安全隐患治理
5.1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应本着边排查、边整改原则,严格按照“责任落实、措施落实、资金落实、时限落实、预案落实”的要求,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治理整改,确保治理整改到位。
5.2安全隐患风险分析和等级划分
各部门按照安全隐患风险等级划分和判定标准,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风险分析,明确安全隐患的特性、等级、治理难度以及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临时性控制控制等。
5.3可立即整改的一般安全隐患按公司《一般安全隐患治理方案》进行。5.4重大安全隐患的分析、现状评估和治理方案
(1)安全保卫部负责组织人员按照《安全隐患治理和验收工作指导书》,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现状评估,安全隐患所在部门和责任部门负责人和专兼职安全员参加,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业技术组人员参加;分析和评估的结果,形成分析评估报告。
(2)安全保卫部负责组织,安全隐患治理责任部门参加,制定重大的治理方案;公司安全隐患专业技术组负责对治理方案内的治理方法、验证标准和验证方法等进行专业技术审查后,由公司分管安全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3)分析评估报告和治理方案,由安全保卫部负责,按要求将报告和方案上报政府主管部门。
5.5安全隐患治理由治理责任部门按治理措施实施,并保存治理过程的相关记录和资料,包括治理项目具体内容和技术资料、实施单位的选择和相应资质资料、实施起始日期等相关资料。
5.6暂时整改不了的安全隐患,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控制。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在停产或停止使用的情况下进行安全隐患治理整改。安全隐患验收
6.1可立即整改的一般安全隐患由治理责任部门负责组织,安全隐患所在部门参加,进行治理验收,验收结果填写在《安全隐患验收台账》内。
6.2重大安全隐患的验收
(1)重大安全隐患由安全保卫部负责组织,组成验收组进行,验收组由公司分管安全副总经理担任组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业技术组成员、安全隐患治理责任部门和安全隐患所在部门的负责人和专业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参加,必要时邀请外部专家参加。(2)验收组应根据治理方案确定的验收标准和方法,事先制定验收方案,验收方案内应包括对安全隐患治理效果的评价内容和方法、验收结论等,具体参照附录2《安全隐患治理和验收工作指导书》。
(3)验收结果,由安全保卫部负责,形成《重大安全隐患治理验收报告》,由公司分管安全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其中重大安全隐患应报政府主管部门。安全隐患上报与公示。
7.1企业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及时录入省信息系统上报。
7.2一般安全隐患在班组会议上向员工通报,重大安全隐患在公司公告栏公示通报。
7.3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及时向员工通报,每月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送。
7.4报告。企业发现下列安全隐患应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1)无法及时消除并可能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应当立即将安全隐患的现状、形成原因、危害后果和影响范围等情况,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并与安全隐患所在区、县政府有关部门对接应急预案,落实风险防控措施;
(2)外部因素可能造成本单位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采取制止措施,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生产经营单位未立即采取制止措施和报告的,应承担相应的治理责任;
(3)确需政府协调解决的,应当立即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并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重大安全隐患管理
8.1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公司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安全隐患目前风险和长期危害,采取临时性措施。
8.2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公司及时将安全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治理方案等信息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提交书面报告。
8.3对于重大安全隐患,公司安全部门将安全隐患基本情况和注意事项在企业内醒目位置公示。8.4公司根据重大安全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确定安全隐患挂牌督办的级别。
8.5对于重大安全隐患,由公司总经理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隐患治理方案。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包括以下内容: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安全隐患台账及统计分析
9.1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记录日常排查、定期排查、专项排查和各种安全生产大检查、督查发现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隐患治理和验收销号情况。
9.2安全隐患排查(检查)治理明细台账项目包括:排查(检查)日期;安全隐患具体部位或场所;安全隐患级别用具体内容(描述);排查(检查)人员及其签字;重大安全隐患风险评估(评价)记录;安全隐患治理方案(措施);安全隐患治理情况,包括安全隐患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等的落实情况以及治理结果;安全隐患治理复查验收情况,包括复查验收时间、复查验收结果、复查验收人员及其签字。
9.3安全隐患汇总台账项目包括:安全隐患类别、安全隐患内容、排查日期、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日期、使用资金、验收人员、验收日期等内容。
9.4安全隐患统计台账包括统计报表和分析报告。统计分析内容应包括按安全隐患特性分类数据、按重复发生数据、按安全隐患责任部门数据、按历年对比数据统计等。资金保障
10.1公司每年制定年度安全投入计划,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列入财务预算,予以资金保障。
10.2按照国家财政部、国家安监总局《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的规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从提取的费用中支付。
10.3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主要包括安全隐患治理的费用、相关宣传费用和专项奖励。
10.4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经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后使用。超过主要负责人权限的,报董事会批准。10.5财务科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单独建帐加强管理。11 培训宣传
11.1公司安全保卫科负责安全隐患体系建设方面的宣传培训工作。11.2定期更新公司日常宣传、标语、宣传栏内安全隐患体系建设方面的内容,将安全隐患体系建设相关知识纳入公司安全宣传资料。
11.3拟定全年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11.4前期重点培训安全隐患体系建设基础性知识,如体系的内容、意义等。11.5重点培训安全隐患排查发现的方式方法及处理措施。
11.6对系统操作人员重点培训信息系统的使用方法,对全体员工重点培训手机APP的使用方法。
11.7当系统更新时,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11.8新员工培训内容包含安全隐患体系建设相关内容。12 绩效考核奖惩
12.1对于主动排查安全隐患并主动治理的部门、岗位人员,给予奖励和表彰。
12.2对于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人员,给予奖励和表彰。
12.3对于不能配合排查、瞒报或隐藏安全隐患的部门、岗位人员给予处罚。12.4对于不能按要求进行治理,或未完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指标的部门、岗位人员应给予处罚。
12.5对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派查治理长效机制,推进公司安全隐患派查治理工作,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派查治理长效机制,推进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一、事故隐患分为一般......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日检制度1、为扎实做好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持续稳定运转,特制定本制度。2、矿长是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应带头认真执行煤矿的各项规章管理制......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把“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加强隐患排查整改与监控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目的和内容为了建立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