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劳教制度改革顺应民意_劳教制度改革

2020-02-27 章程规章制度 下载本文

推进劳教制度改革顺应民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劳教制度改革”。

推进劳教制度改革顺应民意

解读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四大新信号

2013年01月08日08:15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解读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四大新信号--理论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分享

制图:张芳曼

核心阅读

新年伊始,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三大建设、四项改革、五个能力——会议对政法机关创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出新要求,释放出新时期中央政法工作的新思路、新信号。

三大建设顺应新期待

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鲜明地提出了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三大建设目标。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矛盾多发,公众最需要的就是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现在提出这个目标,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和群众的需要。”中央党校教授卓泽渊说。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锡锌也认为,三大建设目标站在了一个很高的高度,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是一个背景,社会发展需要有一个安定、有序、理性、平和的社会环境。其次,这是一个目标,我们的政法工作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得有安全感,能时时处处感觉到公平正义,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再次,这是一种手段,就是要改进和创新社会管理,在法治框架下,协调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共同努力实现平安目标。”王锡锌说。

会议指出,把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作为基本要求,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社会关系、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冲突,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预防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稳定。

“我期待真正把平安中国这个目标体现在具体方案和实际工作中,把法治中国作为一个系统

工程贯彻在平安建设的方方面面,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卓泽渊说。

四项改革成为突破点

在2013年全国政法工作总体思路中,四项重点改革备受关注——推进劳教制度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

“四项改革都是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实现途径,是对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改进。”王锡锌说,四项改革就是四个突破点。

会议要求,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积极稳妥地改革劳教制度,引导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内妥善解决,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诉讼法律制度,规范执法司法行为,强化监督制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确保司法公正。

“劳教制度改革是社会关注很久的问题,要求改革的呼声很高。”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表示,推进劳教制度改革顺应民意,是必要的。

作为知名法学专家,马怀德同时指出,涉法涉诉信访难以体现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也应予以改革。“信访是沟通民意、表达民意、听取民意的有效途径,但现实中有些信访变成救济、解决纠纷的途径,偏离了制度的初衷。”马怀德说。

针对会议提出的“引导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内妥善解决”,他建议重新定位信访功能,畅通法定救济渠道,维护和提升司法公信力,引导百姓理性维权,自觉选择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同时改革信访考核制度,切实减少行政干预。

会议要求“统筹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区别情况、积极作为,稳妥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让大多数流动人口在城镇和农村安居乐业、各得其所。”

“如果不能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还极易诱发滋生大量社会问题。”王锡锌认为,会议提出稳妥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意义重大,应按照要求一步步切实推动改革往前走。

提升五个能力是关键

当前,政法机关面临的执法司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繁重艰巨。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会议要求全国政法机关着力提升“五个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拒腐防变能力。

“提升‘五个能力’建设能够起到切实推动改革的作用。”卓泽渊认为,五个建设里面,提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是根本,统领“五个能力”建设。他说:“政法机关处在保障社

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社会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公平公正。”

会议明确要求,全国政法机关必须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首要价值追求,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从实体、程序和时效上充分体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让人民群众感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当今世界已进入新媒体时代,特别是微博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一起普通案件可能在网上掀起舆论风暴。

对此,会议要求,既高度重视做好案事件本身的依法处理工作,又切实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要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努力提升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

“现在政法问题往往也是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个案处理往往具有社会效应。因此,依法办案和回应社会关切这两个通道之间不应该隔绝,需要互动。只有有效沟通、真诚交流,抓住民众的关切和需求,才能营造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合力。”王锡锌说。

(据新华社1月7日电记者陈菲、邹伟、史竞男)

劳教制度改革路在何方

劳教制度改革路在何方2013-4-15 5:34:16来源:2013年04月13日 08:01:48 中国青年报已经在中国存在近60年的劳教制度将在今年内启动改革。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

政法工作会议提出将推进劳教制度改革

政法工作会议提出将推进劳教制度改革2013年01月07日20:33 新华网新华网北京1月7日电(记者 崔清新 刘奕湛) 全国政法工作会议7日在京召开,会议明确提出,2013年将推进劳教制度、......

司法部部长:劳教制度改革正在积极稳妥推进

司法部部长:劳教制度改革正在积极稳妥推进2013-4-15 11:25:15来源:中新网 2013年03月07日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 许云峰)中国司法部部长吴爱英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劳动......

劳教制度改革建议构想

劳教制度改革建议构想林旺增 09信管3班 18号 劳动教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法律制度。作为一种非司法性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制度,劳动教养初创于20世纪50年代的肃清反革命运动期间......

劳教制度改革不久将有成效

劳教制度改革不久将有成效新京报讯 昨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全国人大五位负责人就人大工作答记者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郎胜在谈......

《推进劳教制度改革顺应民意.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推进劳教制度改革顺应民意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劳教制度改革 制度改革 民意 劳教制度改革 制度改革 民意
[章程规章制度]相关推荐
[章程规章制度]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