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_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
屏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
屏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屏山县委常委、副县长 李赐刚
由各级政府组织引导、农民广泛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一项长期性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行新农合制度,既是着力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又是减轻农民负担、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全县已建立起相对规范的制度框架体系和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农村参合覆盖面达到100%,社会医疗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农民群众健康意识显著增强,全县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为促进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抓好抓实,结合当前新形势和新任务,特别是在即将全面启动2010年参合动员、基金收缴等的关键时期,笔者就试点工作经验、当前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工作现状
(一)新农合运行机制得到初步完善。2009年,屏山县新农合工作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从目前看,工作运行总体平稳,进展比较顺利。全县初步建立起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农合管理体制、筹资机制和运行机制,县、乡、村三级共组建新农合工作机构281个,制定配套政策性文件及实施方案27个。屏山县参合率达到84.64%,21.6万人参加合作医疗,建立个人信息档案21.6万份,确定定点医疗机构104个,配套专门办公设施设备80台(件),完成全县报帐网络建设并全部投入运行。
(二)参合农民实惠得到明显提高。截止2009年9月底,全县59739人次享受了合医医疗补偿,补偿金额累计达到1133万元。其中,补偿金额在2000元以上有5400人次,补偿金额在5000元以上有2500人次;补偿金额在1万元以上有138人次,农村患者看病治病的主动性显著提高,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农村合作医疗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得到了缓解。
(三)农村卫生事业得到跨越发展。随着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报销工作的实施,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及住院率也明显增加,农民就近就医的选择在不断增加。以新市、新安、锦屏、楼东、福延等库区乡镇卫生院为例,在未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报销时,年门诊量平均为750人次,全年收入平均达到36.25万元,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报销后,年门诊量平均超过1500人次,其门诊和住院收入平均超过100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突破宣传瓶颈扩大知晓面有差距。虽然参合率已达到84.64%,但仍有15.36%的农民未能参合,原因主要表现为“三不”:一是“不知道”。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与家乡失去联系,不知参合;二是“不相信”。部分年轻的、身体好的农民存在侥幸心理,对新农合持怀疑态度;三是“不理解”。由于政策变动,特别是参合缴费提高后,部分农民甚至部分基层干部对相关政策规定理解得不深刻、不透彻,甚至存在一些误解。鉴于上述原因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合率,而且还使农民的权益受到损害。
(二)补偿标准与群众意愿存在不对等矛盾。在实地调查走访中,有不少参合农民反映:一是报销门槛高,一般看病都不需住院,但相关医疗费用又不能报销;二是报销范围窄,部分医疗项目被限制不能报销;三是报销比例低,尤其是需要转诊到县外就医的,费用报销比例较低。对此,如何把握“大病住院补偿为主与兼顾受益面”之间的关系,使农民享受到更多看的见、摸的着的实惠,使新农合的实施有一个更加稳固的基础,还需各级各部门及时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
(三)改善看病就医条件短期内难以一蹴而就。在解决农民“看病贵”的同时,还要解决好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一是定点医疗机构布点少,医疗技术和设备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二是部分农户距定点医疗机构较远,路况较差,看病就医十分不便;三是对于《转诊证明》的开具,程序繁琐。
(四)医疗人才体系建设存在瓶颈制约。随着农民就医需求的增加,各定点医疗机构能否提供有效的诊疗服务,不仅关系医院自身的信誉和生存发展,也影响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的信任和支持。目前,屏山县还有102个村没有村医生,部分村级卫生站人员仅有执业医师证,几乎没人有中高级职称,他们只能看一些日常的感冒头痛之类的病,医疗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影响2010年新农合政策实施和制约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
(五)监管机制和配套措施急需完善。根据运行情况来看,新农合监管制度和配套措施方面还很乏力,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监管政策空白。例如: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提出监督整改意见,缺乏新农合政策处理或处罚依据,起不到有效监管作用。二是监管力量薄弱。特别乡镇合医办无人员编制,也无专项工作经费,监管职责履行还不到位。三是管理职能和权限交叉。在监管中,涉及医药价格、医疗服务质量、医德医风、参合百姓就医行为等众多监管问题,虽监管委成员之多,但影响监管方面的因素还较多,监管效果不佳。
三、相应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通力合作。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切实把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发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乡镇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将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村组干部,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做好相关工作。卫生、宣传、广电、监察、财政、民政、物价、计生、药监、劳动保障等部门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确保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新农合宣传工作力度,确保新农合工作家喻户晓。同时在宣传发动中要准确掌握政策,切实把握宣传要点,注重正面宣传引导,力求全面发动。一是抓住典型事例来宣传,将参合受益的典型事例、受益者的现身说法等筛选整理,张贴到村发放户。二是通过补偿公示来宣传,特别是在村一级,定期向农民公布补偿兑现情况,对特大额补偿的要实行大张旗鼓地宣传。三是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将参保办法、参保人的权利义务、审核结算流程等总结提炼成标语,以生动、形象等方式广为宣传。四是将新农合的基本规定、政策制度编印成册,发给农户。尤其抓好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宣传,通过亲友书信、同行者转告等途径与他们建立联系,要利用春节前后、农闲时期、赶集时间进行集中宣传。
(三)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抢抓新农合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带来的发展机遇,首先要抓好医德医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决不允许个别医护人员从中牟取不正当利益;其次要通过优惠的政策稳定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积极引进医疗技术人才,以精湛的医术和热忱的态度获取农民的信任;再次要抓好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乡镇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改善村级医疗机构的服务环境。
(四)强化制度措施,增强内生活力。强化监管,制度是保证。一要继续健全新农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认真执行“事前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的三公开制度,严格落实报销公示制,保证参合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与此同时,新农合监委会要明确职责,大胆工作,定期监督检查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督促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打击,防止基金被挤占、挪用现象发生,确保合作医疗基金全部用在农民就医治病上。要重视医疗救助与新农合的协调互补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民政、计生部门切实保障五保户、特困户、低保户的参合资金及时到位,同时要加大对医疗救助资金的开辟渠道,多方筹资增强救助能力,切实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供应和监督管理。
(五)加快即医即报,完善补偿机制。积极推行医院“直补”工作,是方便参合农民和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的重要措施。开展医院“直补”是一项新生事物,需要新农合县级经办机构、定点医疗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共同来探索和完善。参合农民在县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在哪住院、在哪报销”和住院“当天出院、当天报销”,保证参合农民一次性报账率达到90%以上,加强对定点医疗医院使用的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诊疗范围等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研究,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切实制定适合定点医疗医院使用、参合农民受益最大化、基金安全的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
(六)防范基金风险,保障资金安全。保证基金安全运行是我们必须始终坚守的一条底线。一要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支出底线和补偿标准,坚持“不越红线、不超标准、以收定支、略有节余”原则,确保基金风险的有效防范和规避,逐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二要正确处理提高基金安全度与扩大社会受益度的关系,既要防止因报销标准收得过紧造成资金沉淀,影响效益发挥,妨碍参合农民受益,又要防止因放得过松发生超支、透支甚至崩盘现象,确保基金运行安全。三要严格按照强农惠农政策监督工作总体要求,着力从制度入手,一如继往的做好防范资金风险工作,确保资金为保障农民群众的健康、提高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发挥最大的作用,确保新农合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七)优化制度措施,促进科学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定点机构的准入和退出的动态管理机制,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改进服务方式和费用结算办法,提高经办机构监管水平;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有效遏制不合理费用上涨,控制正常住院率,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努力实现医疗机构与新农合制度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田尚(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作者简介:田尚(1978—),女,湖北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武汉软件工程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试点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在参保模式、筹资水平、补偿模式、支付模式等方面的设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任何一项制度在建立之初都不可能是十分完善的,都会存在各式各样的缺陷和问题。因此,要鼓足直面问题的勇气,树立解决问题最大的......
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即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中央和省、市委都相继出......
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