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案例_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家乡的树
活动班级三年级二班指导教师 _____活动时间 2011年10月
一:主体背景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越来越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由于我县地处半山区,树木种类繁多,为了使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家乡,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各学科的教学目标,选择了学生喜欢的“树”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由此,设计了观察树木、收集树叶等系列活动,并把科学、语文、美术、劳技这些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突出了课程的综合性和活动性。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观察大自然、了解家乡,体会人与树木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爱树、护树的良好习惯,又能采用探讨、研究与贴画形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学生不仅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活动中学习知识、互助合作,而且还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二:活动目标
1.通过对家乡的树进行调查,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树种,并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经济价值,研究方向,以及栽种方法等。
2.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利用观察法、统计法,观察家乡的树木变化,统计树木的种类,培养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并树立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在树叶贴画的创作过程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三:活动准备
1.确定好活动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管理、操作。
2.到家乡的不同地点收集树的有关资料,为课上展示做准备。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观察、收集树种资料。
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树种的认识和对树木种植的兴趣。
方法:
(1)通过调查、访问、上网等了解家乡种植的树木特征、生活习性、以及树木的经济价值、管理措施、对人类的益处等。(课下)
(2)汇报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重点介绍一种树木,注意汇报形式新颖,语言生动,时间每组控制在三分钟之内。
(3)情感升华,自觉地爱护树木。
(4)为校园中、小区中不同树木建立信息资料,并做好管理,写下观察记录。
信息资料包括:树木种植时间、种类、特点、价值。
活动二:搜集描写树的诗词、文章、语句等。
目标:增强学生对家乡树木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修养,扩大知识面。
方法:
(1)生课下搜寻描写树的诗词。(一至五首)
◆诗词:
唐代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都不亏为关于描写树的经典诗句。
◆文章:
《我和大树爷爷》、《美丽的小兴安岭》、《鸟的天堂》、《我爱故乡的杨梅》、《戈壁滩上的白杨树》、《桃花心木》、《高大的皂荚树》等都是描写树的非常好的文章。
◆词句:
郁郁葱葱、葱葱茏茏、、严严实实、高大茂盛、枝繁叶茂等等。
(2)全班交流,并利用微机课制作成文档,配以相应的图片,编辑成册,可分为《诗词篇》、《课文篇》、《词句篇》等等。
(3)引导学生背诵。
(4)学生描写树的文章,选拔优秀作品进行展示,编辑成册,并且发到学校网站中。
活动三:采集树叶,进行分类整理,观察其特点。
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了解树叶的特点。制作树叶贴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方法:
(1)小组合作,采集、观察树叶。
采集不同形态的树叶,观察叶子的颜色、叶的表面、叶脉、叶缘,并作记录。
(2)全班交流。
(3)教师教授制作树叶贴画方法:
①采集落叶。
②将落叶展平夹在旧书本中使其干燥。
③根据树叶的自然形状和色彩展开联想。
④根据构想,选择合适的叶子摆成一定的造型。
⑤把摆好的叶子用固体胶粘在白纸上,一幅漂亮的树叶贴画就完成了。
(4)选择优秀的树叶贴画进行展示,并编辑成册。
(5)拓展训练,如何制作树叶贺卡、树叶书签等作品。
八、活动效果与反思
这次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进入生活中,在生活中了解家乡的树,让学生认识不同树叶不同造型的设计及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把设计、工艺制作手段、制作材料有机结合到一起,既增强了学生材料和工具方面的运用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验到经过脑和手把树叶变为一件艺术品的自豪感和喜悦感。既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想象创作的潜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综合性的锻炼和发展。在活动过程中能大胆的去创新、去实践,体验到探究、合作的愉悦与成功感。
这一活动的实施,学生得到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思维变活跃了,动手能力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并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去寻找与树叶有关的知识,了解树的特点,阅读树的诗词,并利用树叶,探索各种制作的方法,制成贴画。不但让学生有美的体验,而且还带动家庭成员参与其中,某种程度上也带动了全社会对家乡树的热爱,是个很值得长期开展下去的活动。在课程实施的实践中也步逐步明晰了这样的思路:面向全体,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着眼全面,让每个孩子都尽享活动快乐;关注个性,给足学生发展空间;立足全程,让孩子的灵性步步飞扬,初步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综合实践活动格局:
(一)让全体学生参与活动过程。
在实施过程中,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牢记“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属于学
生”的原则,活动中,孩子们一个都不能少。综合实践活动着眼于让学生了解自己,走进生活,以活动型、体验型为主。总之,每一次活动,每一个学生均参与其中,均有机会增进知识,开阔视野,共同合作,主动探索,陶冶情操,发展个性。
(二)让每个孩子都尽享学习的快乐。
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学校、社会实际,以家乡的树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从“收集树的图片资料、做卡片”、“收集树的诗歌文章、整理成册”、“采集树叶、作树叶贴画”三大板块入手,形成了具有我们年级特色的课程内容。在活动中,一切由学生做主,目标自己定,过程自己查,优胜大家评,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
(三)让活动主题在活动中自然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选题没有统一的要求,但不意味着活动内容可以随意而定,既然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就一定有着它的内容框架,只不过这种内容框架不是由学科教材当中的章、节、目组成,而是由活动的序列构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的探索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引领孩子认识家乡的树,探究周围的动植物,体味自己的收获;运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进行实地察看,专题采访,上网查阅,专题汇报,在预设活动中不断生成许多鲜活的视点,学生的热情高涨,尽享成功的快乐。
(四)让学生的灵性得到飞扬。
由于学生亲自参与活动过程,他们能扩大知识面,学会活动方法,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体验到合作研究的快乐。
让综合实践课走进生活,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与反思
家乡的树
大社学校杨海云
《走近水果世界》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承德县实验小学 一、阐释背景,确立主题:新学期开始了,老师说:“今年我们班响应学校号召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大家觉得研究什么好呢?”同学们七......
综合实践活动《我喜欢的纸》教学案例一、设计思路与主题选定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伟大、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
我们身边的垃圾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它给人们带来的困扰也越来越大。我根据初三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周围的生活,设计一系列的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与管理》《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与管理》活动案例 (湖北省恩施市板桥中学邓升奎)活动对象:板桥中学八年级(3)班学生指导老师:邓升奎(八......
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语文综合活动案例-------第五单元综合活动酒泉市南关小学郭秀萍一、教材活动内容分析:本单元的课文紧紧围绕“冲突”来写。这种冲突可能来源于国家之间,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