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_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课程实施
(一)课程落实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课时为3-4年级每周2课时,5-6年级每周3课时。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建立弹性课时制度。
(二)制度制订 制度政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备条件。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常态课”,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励机制。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级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制度、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等。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1、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小组。组长:董令群 副组长:姚丽华
成员:赵艳萍 李铁群 赵红伟 杨红芳 王俊玲
2.课程管理
(1)活动建设:为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舞台。
(2)活动主题选择: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主题,也可以自己开发主题,设计活动内容。
(3)活动实施要求:活动前,各任课老师将制定指导计划及实施方案,并报于年级组长,并认真开展活动。
(4)师生活动成果展示:各任课老师要注重对学生活动材料的收集与积累,收缴检查并且展示。收集的资料包括:老师和学生的作品,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体会、感悟、反思等写成的活动日记等。
(5)教师活动总结:任课教师每期一次的优秀案例及活动总结,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老师要根据自己的指导情况,写出教学案例,每期都要进行活动总结。
4.课时安排:我们按教育局规定,合理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一课时,用于研究性学习每周一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班组活动有机结合,充分保证基本教学时间的落实,发挥该课程的效益。
3.教师安排:各班班主任及任课老师。
五、活动方式:
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组织形式: 1.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需要与他人交流。在小学阶段,特别提倡家长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探究活动,但家长不要包办代替。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3.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活动单位共同完成一项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体讨论,以求对某一主题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多种形式交融使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事先考察和推想并作出合理的规划,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
班级集体探究需要全班学生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交流大家搜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入探究。此后,可以进入第二轮研讨,也可以就此完成各自的“作品”。
小组研究、班级研究或其他各种合作研究形式要强调集体中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要以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认真钻研为基础,避兔出现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闲,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学生之间的不合作现象。个人研究并不排斥交流与合作,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学会分享资源。
五、评价奖励: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评价的方式主要有测试、观察、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答辩、竞赛等。(一)评价内容:
1.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2.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3.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二)评价方式:
1.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2.建议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档案》,将学生参与每一项活动的过程及评价装入成长档案袋,期末进行综合评价。
3.提倡协商研讨式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协商的结果进行评价。
4.恰当运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5.评价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6.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方法、态度和体验的评价,重视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父母之爱一、设计背景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出发点,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和美实验学校 褚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是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发挥评价导向功能和进行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
六年级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设计背景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出发点,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六年级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六年级语文综合性活动《好书伴我成长》展示计划与方案活动主题:好书伴我成长 活动目标: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孩子们喜爱读书,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