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读后感_我是中国人读后感
《中国人》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是中国人读后感”。
中国人读后感
平日里并非爱看书的人,特别是对一些讲大道理的书更是懒得翻阅,拜得此书,也实属偶然。翻开封页便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可以坦诚相见,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的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回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林语堂”
“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这是林语堂写《中国人》的最终目的。林语堂把鲁迅眼中的“黑暗”看成了“麻烦”,这与其说是他比鲁迅更宽容,还不如说这个站在中西文化边缘上的人,在思考中国时有一个先在的心理基奠,那就是惊讶于中国这个巨大的存在,且被这种巨大的存在力所折服,他不得不冷静地思考并寻找这个存在的合理性。历史真实地记录了这个民族曾屡次被侵犯,而且不少时候是已经被侵犯了的,如元朝与清朝的出现。然而不论怎样的改变,她依旧还是那个存在,那种个性,那些传统,那种文化,只是变得越来越大,大到超过了人们心灵所能认知的程度。这种同化一切的超然生存力使林语堂惊叹,正是这种惊叹使他无法成为鲁迅。他既要找到这个民族常被欺辱的原因,也要表达对这种生存延续能力的欣赏;他用一种温和而简单的方式阐述了他的体会,他不想去证明真理,而是想让他的国人去感知真理。他认为他们能做到这点,因为这种感知力与那种同化力相比是如此地微小。
中国人有着浓厚的原始情结,但却又“对幸福总比对进步更感兴趣”,这种矛盾如果存在于另外一个智慧不太发达的民族,则会酿成大祸,但中国人却发明了“祸福相依”哲学,通过改变自我内心认同的“契约”来模糊苦难与幸福的界限,结果,每个中国人都学会了陋巷之中尽堪行乐、黄连树下也好弹琴这种认地狱为天堂的生存之道。林语堂把中国人这种不以实践而以大脑、不以科学而以经学来造福人生的方法称之为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并认为它是违背人的自然本性的。于是,他似乎找到了中国人惰于革新的根本原因,所以,他不无忧虑地说“中国之患在于有过多的智慧”。这种智慧使这个民族看不清自己,更看不见自己以外的东西。
实话讲,很久以来我就对林语堂的书充满好奇,渴望拜读之心已久,想知道这样一位能用英文来写中国文化的中国人能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来描绘自己的国家。毕竟用并非母语的语言来写一个......
《中国人》读后感平日里并非爱看书的人,特别是对一些讲大道理的书更是懒得翻阅,拜得此书,也实属偶然。翻开封页便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可以坦诚相见,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
中国人读后感《中国人》这本书明显地透出作者想让自已的民族能够尽快自我理解以至被人理解的焦虑之心。这是一个思想家用心思考的结果,他用一种诗意的语言来剖析残酷的现实,为......
~-9-16以前,我总是洋洋得意的对人说,如果我家财万贯的话,我一定会报考历史专业的.这样说的原因是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实是有理想的,另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实很酷.历史是酷的,我却是浅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闲话中国人》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