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雯读黄爱华老师的专著有感_读窦桂梅老师的书有感

2020-02-28 读后感 下载本文

唐雯读黄爱华老师的专著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读窦桂梅老师的书有感”。

读黄爱华老师的专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有感

方里中心小学 唐雯

读黄爱华老师的专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有感。黄爱华老师是深圳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近年来,他辛勤耕耘,勇于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读了黄爱华老师著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读了这本专著的心得:

1.开讲,体现了一个“趣”字。

例如,他用音乐课的“节奏练习”来导入“循环小数”,用“猴王分饼”的故事来导入“分数的基本性质”,用发布亚运会新闻的课前谈话来导入“百分数的认识”,用“奶奶和孙子生日”的故事来导入“年、月、日”等,都较好地创设了问题情境,产生了“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显示出扎实的教学功底。

2.新授,体现了一个“实”字。

例如,在“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例中,在基本讲完新课后,他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学生书写10个百分数,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并且尽可能地快。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老师突然叫停笔,让学生默默地数一数,自己写了几个。接着,教师提问:“你能告诉老师写了几个吗?”学生纷纷举手。老师没有让学生回答,而是接着问:“你能用百分数来告诉老师完成的情况吗?”学生顿觉有趣,积极思维后,有的学生回答:“我已经写好的个数占要写个数的30%。”有的学生回答:“我完成了任务的40%。”有的学生回答:“我还剩任务的60%没有完成。”有的学生回答:“我再写任务的10%,就完成一半了。”教师又问:“你们是如何想出这些百分数的呢?”同学们都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如一学生回答说:“我写了4个,占任务10个的十分之四,也就是百分之四十。”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爱动脑筋,学生获得了学习成功的满足。这个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练习了写百分号,更重要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用到了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知识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3.练习,体现了一个“精”字。

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例的练习就较好地体现了上述特色。黄老师在练习设计中,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注意应用题组练习,加强各种练习的联系和配合,提高练习的整体效率;在练习的编排上做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练习结果的处理上,做到了及时反馈评价,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弄清区别,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在概括中把握联系,在评价中受到激励。

4.结束,体现了一个“活”字。

例如,“质数与合数”这一课的结束就设计得颇有韵味,他让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然后启发学号数是1号的同学先走,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再让学号数是质数的同学走,最后让学号数是合数的同学走。先走的学生要大声报出自己的学号数,让没有走的学生判断。学生在饶有趣味的游戏活动中,既巩固了知识,又享受了数学思维的快乐,可谓一举多得。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不仅取决于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完善的智能结构,如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广泛的审美情趣、生动的表演技巧和较强的组织能力等,而且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法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仅从教学过程这个方面分析一下黄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特色。

黄爱华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给我的启迪:黄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发展而教;尊重学生,与学生“和”“平”相处。在教学艺术上,求“实”,求“活”,求“美”,求“趣”,求“新”,求“效”深深地影响着我。教学生先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基础。我坚信我在教学中要向黄老师学习,热爱自己的学生。在教学方法上,关注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

黄老师对教学的钻研,对孩子的爱深深地影响着我。我从他的教育教学理念中学到了对我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教育教学观点,也不断促使着我激励着我锤炼精湛的课堂教学,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精彩的教学舞台。黄老师提出了一个教育的永恒目标:畅神境界的追求。即教师在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教育智慧的追求”。其中最令我深思的几句话是:1,让人把话说完吧!(倾听是一种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倾听的方式表现出教育的质,尊重,信任,虚心。倾听中迸出教师的智慧)2,求异蕴藏着创新,蕴藏着灵性,而这灵性就是思维创新的火花。3,课堂上的精彩,源于上课之前的精心。4,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语言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此外,黄老师提出了“智慧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满天星辰,没有谁注定满腹经纶,妙趣横生……”,激励我们不断追求教育的智慧,不断创造教育的智慧,用智慧成就教育人生!

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引人入胜地创设问题情境、激情四射地开展探索研究、意犹未尽地实践延伸。比如:在循环小数一课里,黄老师用尽人皆知的: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这样一个有趣的童谣,作为本课的“开场白”,形成了轻松、愉悦、民主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最佳学习状态。黄老师的课堂犹如师生间对话式的真诚交流。孩子们想说,敢说,而黄老师也给足了孩子们充分表达的机会。哪怕说错,他也耐心地倾听,甚至爽朗地对答错同学笑,在笑声中传递给孩子不用拘束的暗示,再巧妙地指引,让孩子听得心服口服。黄老师的评价语没有充满激情却充满了真诚,让人得到真实的激励和有用的指导。正是黄老师的“平淡中见神奇”让我们领略了数学课堂的无穷魅力。这种创新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和传承的!

老师们说:“听黄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听黄老师的课,确实感到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

学生们说:“我们最爱上黄老师的课。”

恩师邱学华鼓励黄老师:课堂趣、活、实,路子是对的。还有专家评价黄老师的课说:课堂让人耳目一新,令人陶醉。课堂过程不是预设生成,而是互动生成,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

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听了黄老师的课后评价说:“师生精彩”、“新课程倡导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体现到位”、“特级教师实至名归”。

教学艺术是教学规律性和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是教师思想、业务、文化、人格、能力和方法的综合体现。也是我作为教师一生所追求的艺术。

读黄爱华智慧教育有感

课堂上的追问智慧读黄爱华智慧教育有感周丹盲点本是一个医学术语,指在我们的眼底上的一个黄斑,在这一点上是不成像的,所以这个黄斑就叫盲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年龄、年......

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有感

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有感我于几年前听过黄老师的一节课,对这位特级教师尤为佩服。黄爱华老师的课上的生动、形象、扎实,是一位技不惊人誓不休的老师,看了黄爱华老师写的书以......

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有感

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有感在《黄爱华与智慧课堂》中,开篇谈到他的成长之路,黄爱华闲暇时光大部分是在读书中度过的,他说人与人的差别是在业余时间里的所为与所不为。他每年至......

听黄爱华一课有感

课堂尽显学生智慧----听黄爱华《圆的认识》一课有感偶然有幸听到黄爱华老师的《圆的认识》一课,如沐春风。一、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圆的认识》一课概念多,而这些概念的......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浅读有感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浅读有感《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这本书,是一本很值得数学教师一读的书。本书一共分为五个篇章,这五个部分看似离散,但其内在却有着联系。我觉得可以将它们之......

《唐雯读黄爱华老师的专著有感.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唐雯读黄爱华老师的专著有感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读窦桂梅老师的书有感 老师 专著 唐雯 读窦桂梅老师的书有感 老师 专著 唐雯
[读后感]相关推荐
[读后感]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