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国学经典导读感想_国学经典导读课的心得

2020-02-28 读后感 下载本文

成都大学—国学经典导读感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学经典导读课的心得”。

取国学之精华,养当代之正气

广电四班

冯敏

学号:201510602406 学习《国学经典导论》这本书之前,我对国学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印象中,所谓国学,就是孔子孟子的儒家学说。即使高考有要求要对国学经典进行阅读,但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的答案。大学伊始,上的第一堂课,便被老师深厚的国学底蕴而折服。第一周是一位满头已经白发的老先生,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应该就是如此,老先生睿智,充满着智慧,对孔子经典的阐释恰到好处,让我对国学产生了兴趣。

所谓国学,原则上是指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文化。它并不是单单指孔子孟子等,它是中国的并且最终形成一套完整体系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结晶,是中国人民文化的象征。它分经、史、子、集等分类的巨著,历史上的东西我们应该持有褒贬的态度,不一昧的单纯的褒奖和贬低,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它在每个时代产生其真正的作用。

老师从各个国学经典中璀璨的代表人物讲起,从他们的生平,事迹等。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这些历史人物身上熠熠生辉的闪光点。在孔子和《论语》这一章节中,孔子的成人事迹,孔子的高尚人格品质,孔子的思想学说,以及后代对孔子的看法。我们从孔子的学说中学到了如何做人,如何成才,以及为人处世。身为子女,我们应该懂得孝悌;身为学生,我们应该学而不厌,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步入社会,我们应该懂得仁爱,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在我们贫困时,我们要安贫乐道,乐以忘忧;在我们富贵的时候,我们要富而无骄。要用知识丰富自己,做到内心快乐富足,这才是君子。高中的死记硬背并没有让我们真正懂得孔子学说的真正含义,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我才深深被孔子的人格和知识魅力所折服。

孟子是亚圣。从小我们便听着孟母三迁的故事长大。伟人不是一朝一夕而造就的,环境和天赋,还有个人的努力都对个人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并不是以出生就是恶人。本着这样的思想,孟子关心百姓疾苦,希望君王仁政爱民,与民同乐。为了国家民族大义,要舍生取义,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正是这种思想,让中国几千年来,为了民族和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层出不穷,他们都是为了心中崇高的理想。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种,并且做出了新的解释。“老吾老及人之老,幼无幼及人之幼”,正是这个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和谐,这孟子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境界。

孔孟是儒家学说的大家,我们要从中汲取对个人对社会有用的部分,使之感染人,与和谐社会,纠正我们大学生一些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错,当代大学生中不少存在着扭曲,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读国学,可以使我们懂得要仁爱,遇到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等社会热议话题,我们应该坚持本心,相信正义的一方。

朱熹是孟子民贵君轻学说的忠实传承与弘扬者。在当代,虽然没有封建社会那么腐败,但是理学的一些学说也是对当代政治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民本思想便是其中最宝贵的一点。当代中国,虽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但是依然有许多腐败和蔑视法律的行为,弘扬国学,可以使为官为政者耳濡目染,从中学习。当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传统文化都被殆尽,我们重新树立起优秀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品质,让优秀的传统国学经典感染人,发展人,尤其是未来建设祖国的大学生。

学习国学,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传统儒学家对社会对国家,民族疾苦的担忧;学习国学,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古代社会底层对统治阶级深刻的呼声;学习国学,可以使我们懂得民族大义,个人素养提高,君子之道;学习国学,让我们为中国优秀的思想果实而自豪。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理想信念,那么它就是一盘散沙,永远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我们要坚持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不让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侵略战略所打到,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中华文化。

一个人读国学经典,可以促进个人的进步与成长,完善个人的道德品格修养;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在读国学经典,可以促进这个国家的强大和发展。国家具有强大的思想基础,就不会被其他国家所打倒。

在国学经典书中,我还了解了我所在的这片乐土,巴蜀大地的文化。老师从巴蜀大地的饮食,生活,文学,交通,地域等方面,使我了解了巴蜀,了解了成都,了解了四川。从小便听说四川成都平原是天府之国,大学便来到了成都,想要了解这个城市更多的东西。喜欢听老师讲巴蜀神话与远古传说,因为这使我对我还不熟悉的城市又有了更多神话般的向往。我喜欢这片土地。一直生活在沿海城市,从来没有到过一个这么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四川,人杰地灵,造就了多少文豪诗人,孕育了多少民族英雄。深深的爱上了它,希望大学四年,我能在这里收获更多。

我们学习国学,不是提倡儒家古板的社会礼制以及刻板的伦理道德,不是提倡中国腐败的传统思想。而是学习其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倡其中优秀的精神品质。使之让大学生受益,让社会受益。

国学名著导读

从《诗经》看殷商到周初天命观的变化匡亚明学院2006级主要撰稿人:陈荣(061041003)胡阳(061041013内容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三百......

国学经典导读

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里的“讷”是忍而少言,“敏”是机敏、积极,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话要慢慢说,要三思而后......

国学经典导读赏析

国学经典导读赏析《诗经·周南·卷耳》《诗经注析》程俊英,蒋建元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重印ISBN:7-101-00707-4 《卷耳》是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名作。其篇章结构尤为匠心独运。......

成都大学国学经典导论简答题 论述题

1、怎样理解孟子所提出的“大丈夫精神”?孟子认为,那些在政坛上地位显赫的人物,并不是大丈夫。大丈夫之“大”,不是指外在形貌,也不是指权力大、地位高、财富多,甚至也不是指学问......

国学感想

国学感想国学是为一国所有之学,在现在来说多指华夏文化中所传承下来的经典文集、著作。如四书五经、先秦诸子、四史、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等。在进入现代以来,认真读国学的人......

《成都大学—国学经典导读感想.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成都大学—国学经典导读感想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国学经典导读课的心得 国学经典 大学 成都 国学经典导读课的心得 国学经典 大学 成都
[读后感]相关推荐
[读后感]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