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叹 读后感_韶华叹观后感

2020-02-29 读后感 下载本文

千年一叹 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韶华叹观后感”。

《千年一叹》

千年之交,作为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踏上了探访古文明的道路。山高水又长,祖先托我来探访,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寻觅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看着废墟的泪,抚摸隔代的伤。。。

蔚蓝的爱琴海,那是古希腊的源头。爱琴海的柔波孕育了辉煌一时的古文明,亚历山大的三次东征将辉煌的文明播像远方的同时,却也为帝国的衰落埋下伏笔。

古希腊是一位智慧的老人,欧洲许多国家借用他的智慧站在了他的顶端,而希腊自己却失去了复兴的机会。这正是希腊的悲剧。近代希腊的地位一落千丈,帕特农神庙前有人在呼吁:将帕特农的文物从大英博物馆取回。“我希望帕特农文物在我死前回到希腊,如果在我死后我一定复活”。这令人心酸的声音,是一个文明古国最后的尊严。

一望无际的沙漠,耸立着巨大的金字塔像人们诉说这古埃及曾近的辉煌。古埃及失去的太多,留下的太少。至今留下的只有神秘,古埃及的悲剧在于:我们只知道他如何衰落,却不知道他如何构建,我们只知道他如何离开,却不知道他如何到来。

站在金字塔前,每个中国人心中都在默默的感谢秦始皇。法老把自己和古埃及文明一起做成了木乃伊,而秦始皇却让中华文明永远的活了下来。对于考古学家们最难的莫过于不知何意的古文字,经常几年也解读不出几个,但中国却没有这种情况,就连甲骨文也很快被破解了。感谢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让汉字这种古老的文字未随时间而消失,过了五千年依旧那么光鲜。

古巴比伦,人类最早的文明但在今天,年老的他整日在战火中度过:巴以,两伊。他们是最早发明文字的民族,今天却有成千上万的失学儿童。古老的楔形文字爬在斑驳的墙上,无人能够解读。面对两个失学靠拉板车为生的两个兄弟,作者递上了两根圆珠笔:你们可能不会写字用不上圆珠笔,但你们的祖先是最早发明文字的人,哪怕像画画一样像你们的祖先一样写下楔形文字吧,这份心意来自于东方那个发明了甲骨文的民族。

在古巴比伦的古迹前,中国人在心中感谢每一个皇帝。不曾远征。除了成吉思汗这个蒙古皇帝外,汉族皇帝大多没有远征。古国的毁灭,即是他杀,也是自杀。几个古国在古代打的昏天黑地没有例外,最后都在战火中断绝了自己的文明。感谢热爱和平的民族,让中华文明未毁于战火,过了五千年依旧那么完整。

几大文明古国,古印度是对中国这个与世隔绝的国度影响最大的一个文明。今天的古印度文明分裂成两个国家: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的核竞争愈演愈烈,印度表示将会“毫不犹豫的使用核武器”,在核武器这种恐怖的武器前还要加上毫不犹豫这种修饰词。很难想象发出这种恐怖声音的这个人种,曾诵读过这世上最慈悲的经文。

跟随作者的车轮,把人类文明的发源地都看了一遍产生了一种名为惊异的情感——这种情感并不包含自豪。中国在几个古国中美索不达米亚晚不了多少,也比古印度早不了多少。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只有中国。

有人问过作者一个问题:“犹太人看见哭墙就忍不住落泪,而中国看见长城却很少落泪。难道是我们的民族情感比不上别人?”作者给予了否定的回答。犹太人失去国土两千年,看到哭墙自然忍不住落泪,而中国虽然在近代饱受屈辱但终究是躲过被毁灭的命运。泱泱大国令我从容,茫茫的空间让我放松。因此看见长城,我们不哭。

每个人不得不承认:包括没有断绝的中国在内,人类文明的发源地都以衰落,无一例外。世上无论多么强大的国家,在这些古国面前年轻的都不值一提。但越是古老,伤口就越是深。希腊只有神话庇护,埃及只剩下神秘,巴以,两伊,印巴。。。一片混乱。2000年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名发表:世界想要继续发展,必须采用孔子的学说。西点军校采用孙子兵法,汉语在不断的扩大影响力。。。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首屈一指,但在国内。我们能建起高楼大厦却容不下一块功德牌坊;我们懂得民主自由却忘了伦理纲常;我们有音乐神童却不知宫商角徵;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中国的悲剧就在于:世界都在模仿中国,而中国却抛弃了自己。

阅读完正本书后,我才真正的明白了一句话: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文明传承千年,作为唯一的古国,文明早已不仅仅属于中国,而是属于世界。十三亿中华儿女每个人都担负着将文明传承,发扬的重任。如果有一天,唯一的古国也和古埃及,古希腊一同仅仅成为历史书上的一个名词。古埃及的法老会落泪,古希腊的哲人会落泪,古印度的僧人会落泪。每一个古国的传人,都会落泪。

我们这一代人是不幸的,我们没能看到她曾经的繁华,我们这一代人出生的太晚,没能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站出来。但我们这一代人又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将会用自己的双眼,见证她的复兴和崛起。

“中国的魅力在于她依然存在”因为有英雄豪杰为她写下乱世传说,有忠诚明君为她开创汉唐盛世,有仁人志士用血肉给她博出万里河山。

盼望着有朝一日,我们可以穿着汉服朗诵四书五经,弹奏宫商角徵羽,听孔雀东南飞织女会牛郎,丝路到敦煌的每一寸土地都布满儿女的热爱,井水处皆有唐人,谨记我的姓名是炎黄。。。

穿着汉服,再造衣冠上国,重振礼仪之邦,再回汉唐盛世。

千年一叹 读后感

《千年一叹》读后感最近看了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感慨很多。很想沿着他行走的路线,到世界各地去看看,那也就不枉此生了。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写伊拉克之行的。当时看时,心里就很......

《千年一叹》读后感

《千年一叹》读后感读完余秋雨的这篇《千年一叹》,我思绪万千,感触颇深,故写此文章以发我内心之感。《千年一叹》这本书写于20世纪末即将踏入21世纪时。香港凤凰卫视组织了一次......

《千年一叹》读后感

《千年一叹》读后感从《狼图腾》的世界出来时,所有痛苦的乌云都在大门守候,千年一叹读后感。它像亲你的朋友,你却不能推开,不是不能,是不敢,有时亦会迷恋这种痛苦,深深的不能自拔。......

千年一叹读后感

千 年 一 叹 书 评千年一叹文化,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同地区的人们创造了绚烂的历史。历史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随着人......

千年一叹读后感

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精选13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千年一叹读后感范......

《千年一叹 读后感.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千年一叹 读后感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韶华叹观后感 读后感 千年 韶华叹观后感 读后感 千年
[读后感]相关推荐
[读后感]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