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王世春)[小编推荐]_班主任培训班心得体会
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王世春)[小编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班主任培训班心得体会”。
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把学生当人看 把学生当学生看
南山富水河
这次,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的“全国中小学(含中职)德育工作创新与魅力班主任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学习,上个周末在安康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感觉良好。
星期六全天,是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十佳专家周红五教授的专题讲座《教育教学管理中师生交往的艺术》。他的讲座的确很精彩,按照他的说法,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辈子白活了!”
周红五教授是浙江省教科院研究员、著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自98年以来,先后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校心理学会议、发表演讲和举办讲座,有丰富的学生心理健康理论和实践经验,每一场报告都被冠以“精彩绝伦”四个字。这份精彩有他的风趣睿智,“因为你从没有把孩子当人看,所以孩子也不会把你当人看,大家都不是人了,那就咬吧!”、“人之初,性本懒。”、“孩子长大了,正式进入青春期(生理成人),应该庆祝,摆酒席叫请亲朋好友和孩子的任课老师来吃酒,告诉他们孩子长大了,请老师们多多照顾。”……从开始到结束,所有的听者都一直在思考和笑声中度过,感触颇多。
这份精彩也有他的自信与渊博。“周红五要告诉大家,我其实也教过学哎,时间不长,23年,当了18年班主任,很骄傲地说一句,凡是当老师当班主任可以得到的荣誉我都一个不落地全得过,并且去过世界上44个国家,还要更骄傲地说,都是我独自一人去的,并且没有花过共产党一分钱,所有的差旅费都是我自己挣的。”“现在中国的家长很不说理啊,总认为孩子出什么事都是老师造成的,其实他忘了,老师顶多和他的孩子相处一时,而家长是要和他的孩子相处一世的,所以什么事都往老师头上推的家长是最傻的家长。”……整个讲座过程,周红五教授深刻阐述了“人”的生长过程的需求,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亲子教育的关键点与处理艺术,理论的高度、案例的具体真切、渊博的知识、幽默风趣、激情四溢的交流,充分体现了学者的潇洒的个性、娴熟的演讲艺术,丰富的经验总结和学者的渊博。
“要把学生当人看”这是周教授的口头禅。我们的学生是人,这是谁都知道的,可在周教授看来,我们老师往往没有把学生当人看,没有把学生当学生看。
人,首先是生理上的人,孩子也是如此。当父母的两个细胞碰撞在一起的那一刹那就已经决定了孩子的遗传基因,母亲怀孕时的心情,胎位正还是不正,分娩时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研究表明,剖腹产的孩子神经系统不稳定性高于自然生产的25.7%。当孩子三岁时,开始进入了第一个生长高峰期,到小学高年级及初中,孩子又进入了青春期。孩子的每一次生理上的变化都会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因此,当孩子懒散不想学习时,甚至当孩子总想和异性同学聊天时,我们应该首先从孩子的生理上去关注他,理解他。有时,孩子并不是故意不听讲,而是身体上出现了不适;有时,孩子也并不是故意要和人打架,只是荷尔蒙在起作用不能很好地自控……可这些又有多少人知道获进行实际的应用呢?
人,其次是社会的人。影响人社会属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家庭,家庭中影响人的最重要因素是人与之间的交往模式。有的家中父权当道,母亲没有什么决策权;有的家庭是母亲强势,属于“妻管严”;有的父母与孩子之间是教导与被教导,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有的家庭氛围则是平等的民主的,父母时而是孩子的伙伴,时而是孩子的榜样……每个家庭成员间的交往方式不同,孩子的性格行为也就会各不相同了。所以,有时当我们大人在指责孩子这里不对,那里不对时,其实也在指责自己,因为孩子的各种行为总是带着我们给他的遗传基因与家庭交往模式的烙印。
人,还是心理的人。何为“心理”?周教授说,心理是人对周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的感知与体验。我们的孩子是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他们不是被动的受管理者,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这次听课,我也算是见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专家范儿!周老师,一个65岁的老者作了一天的报告,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都是连续站立3个多小时,都一直精神饱满,神采飞扬,用他那磁性般的话语,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深深地感染了与会的所有教师。以至于从开始到结束,延迟半个小时,中间还没有休息,也没有人走动上厕所。等到组织者宣布结束时,大家都感到一脸的愕然,时间怎么会过得那么的快?
26日下午,郑学志老师作了《班主任积极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的精彩报告。他是国培骨干班主任特聘讲师,班级自主教育管理实验课题负责人。被媒体誉为“教育痴人”和“班主任的民间领袖”。他的讲座都是针对班主任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家长为什么怕老师家访?怎样对待家长给老师送礼?学生如何主动亲近老师?如何让学生专心听讲?学生抄作业怎么办?如何巧妙地奖励学生?〃〃〃〃〃〃可以说郑老师的报告犹如一场及时雨,将我在实践中许多迷惑带入了柳暗花明的境地。郑老师倡导的是班级自主化管理,它以合理化、人性化、个性化的特点,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让学生从“教我学”走向了“我要学”。在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意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同时,老师也可以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最后一场报告,是全国职业教育先锋团团长余国良先生的讲座。主讲内容是《教育是水,生活是源》。余国良老师是浙江衢州人,1958年出生。放过牛,种过田,当过兵,做过机械工人。从1986年起专心做职业教育,历任衢州市技工学校实习部、就业指导部、学生处主任。由他牵头并实施的“五声教育”与“五自管理”研究成果,获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研究规划重点课题二等奖。近几年,他已在浙江省内及周边地区作过50余场报告,有万余人听过他的“职教经”,且反响强烈。
在他的眼里,中职生只是懂事晚了点的孩子,并认为只要相信“三分伺候七分等”的自然规律,“差秧苗”也能长出“好谷子”。余国良认为,要让中职生这群失意的鸟儿飞起来,成为一个个人格健全的实用型人才,需要老师们有超常的爱心与耐心,更需要老师们有着把可能发生的“事故”都尽力做成“故事”的智慧。
把赏识送给学生!某天,当一名男生愧疚地跑到办公室对余国良说,他因忘记不能在走廊打球的规定,随手一拍球,打破了消防窗。余国良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写了一篇《本学期损坏公物第一人受表扬》的通讯在校园里广播。没想到,此后校园里那些被损坏的公物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学生们自觉养成了主动报告和照价赔偿的习惯。
“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只有真诚的赏识才最能打动人的心灵。”“无论是一位老师的眼神、表情,还是语言、行为,都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否则,任何赏识教育都无济于事。”余国良说。往往他那“事故倒着念就是故事”的结束语未落,掌声和笑声就已经不断响起。会后,很多老师都说,这次听了专家的讲座,受益非浅,真的不虚此行。我也感觉今后要是还有这样的机会,我们都不要错过。因为,那是一场场智慧的触碰,更是一次次心灵的洗礼。
2015年4月27日
志愿者培训心得体会 3月21号上午8:30分200多名志愿者与工作人员在市委党校三楼会议室交流中心举行志愿者培训大会,在这里非常高兴能有机会认识这么多热衷于志愿者事业的同龄好......
西屯中心小学在培训中,是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我以前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有思想怠慢的问题、有理论和信心不足的问题、也有操......
心得体会犁倭乡打鼓小学:王发香2013年8月12日 我很有幸参加了2013年8月8日至10日的清镇市小学班主任培训.经过为期三天的学习,我聆听了几位专家尤其是马校长的经验介绍,我学......
名师王春易,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让传统课堂、传统学科焕发出新的魅力和光彩。这正是新时代的教育最需要的“改变”。下面是范文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供你......
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吴春青2012年4月2——3日,我参加了濮阳市教育局组织的为期两天的班主任培训,收获颇多,感受颇深。有韩君和石伏平这两位老师对全市班主任教师进行了培训,从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