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生物实验优质课观摩心得_观摩优质课心得体会
省生物实验优质课观摩心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观摩优质课心得体会”。
省生物实验优质课观摩心得
魏桥实验学校
在生物教学中,实验课一直以来没有明确的教学模式,实验课该如何上,如何才能上好,成了老师们一直以来难以克服的教学难点。为了规范实验课的教学,今年山东省教研室于4月15日、16日、17日三天,在山东大学附属中学举办了首届省实验优质课评选。我有幸参加了优质课观摩。
经过观摩学习,以及和同去的老师们的探讨,使我在短短的三天内,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在上课技巧上都收获了很多,更重要的是,这次的学习使我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意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我不得不静下心来好好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为了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有所提升,现将我的收获以及心得整理如下:
这次会议包括的内容十分全面,包括24位优秀教师的实验课展评,美国老师的课堂展示,3位老师作报告,最后还有三节课的说课以及评课。由于讲课教师分了两组,同时进行,因而每个人听到的课只有12节。以下是我通过这次学习学到的具体内容:
一、实验课展评(4月15日、16日)
1、探究卵壳上的气孔
淄博十五中
赵恒美老师
2、观察鸟卵的结构
德州平原三中
于洪娟
3、乳酸发酵
济南第20中学
邵在菊
4、叶片的结构
陵县一中附中
王立霞
5、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济南十五中
董全芬
6、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聊城市莊平县郝集中学 邓秋玲
7、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东营市胜利七中
李昱娟
8、探究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寿光市古城中学
袁美秀
9、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昌乐二中
秦国英
10、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 菏泽市单县天元中学
谢红艳
11、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区别 潍坊市高新区东明学校 连秋霞
12、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滨州市博兴县清河中学 张玉娥
二、美国教师课堂展示(4月16日)
水质浑浊度测量
伊丽莎白
三、报告交流(17日)
1、伊丽莎白老师报告
2、省教研室王运贵老师报告
3、山大附中生物学科特色介绍
杨青
4、董全芬老师、秦国英老师等说课,相关老师评课
大会所展示的12位老师的课各具特色,每节课里都会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由于课时太多,不能对每节课都仔细的分析,现在将我感触最深,并且在以后教学中要注意的几点总结一下:
1、要重视导入的作用
一个好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为这节课做好铺垫。因而导入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一节课的成败。比较理想的导入形式是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巧妙地导入课题。但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在这次听课过程中,有几位老师的导入就十分的成功。比如,赵恒美老师在讲《探究卵壳上的气孔》这一实验时,问学生:你吃过咸鸡蛋吗?盐溶液进入鸡蛋使鸡蛋变咸,那盐溶液是如何进入鸡蛋内部的呢?这不仅引起学生兴趣而且和容易使学生思考到卵壳的结构特点,设计的十分巧妙。王立霞老师在讲《叶片结构》时,用了一片菠菜叶片,放在温水中,然后用嘴向叶柄内吹气,观察现象。这种做法是课本上没有的,并且之前也没有老师进行尝试,王老师大胆创新,使学生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叶片在温水中为什么会冒气泡,这一设计着实让我眼前一亮。李煜娟老师在讲《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这一实验时,播放了卡通片《水果歌》,这样的歌曲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并且歌曲里涉及到了本节的知识,也可说是成功之笔。连秋霞老师在讲《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区别》时,问到:可乐里有二氧化碳,我们如何验证一下?经学生思考后,她用一只导气管,将可乐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随着石灰水变浑浊,学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可以说,以上的这些导入形式都十分的巧妙。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而回想自己以前的教学,导入形式单一,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我也曾经为此而苦恼,困惑。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想我真的需要好好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试着运用图片、音乐、视频、实验等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大胆设想,勇于创新
勇于创新是这次听课给我最大的感触。自小严厉的家教导致了我中规中矩的性格,这样的性格使我在生活中“听话乖巧”,但在教学工作中却成了一个很大的障碍,凡是相信课本,相信权威,以为前人探究的就已是最好的,无可挑剔的。这使我在去年“县实验创新大赛”中交了“空白卷”。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我也一直为教材上的实验是否还有可创新的空间而苦恼。这次的学习直接开阔了我的视野,我不得不感叹“创新无处不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材料的创新
董全芬老师在讲《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时,在让学生观察了教材上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之后,又为学生提供了番茄果肉和韭菜表皮两种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观察。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巩固了实验的操作步骤,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些细胞的形态,从而更加鉴定了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邓秋玲老师在讲《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将课本上的鲫鱼换为泥鳅,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资金投入,而且观察时泥鳅比鲫鱼清晰。在这一实验中还有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就是鲫鱼容易跳动,影响观察,邓老师大胆试验,用10%的酒精将泥鳅进行麻醉,这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实验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测定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中,几位老师都没有只按照课本上的设计,用桔子和梨,而是更换更为明显的实验材料,如西红柿,黄瓜等。袁美秀老师还对学生们爱喝的果汁进行了测定,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带着兴趣将知识应用到了生活中。
(2)实验过程的创新 王立霞老师讲《叶片结构》时,用向菠菜叶中吹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气孔的存在,可以看到大量的气泡从温水中冒出,实验效果很明显;在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时,研磨是很难完成的工作,李煜娟老师则采用用纱布挤压的方法,很轻松的取到了果蔬汁液。其实,在李老师的启发下,我发现,在做桔子研磨实验时,可以用刀片划开桔子的外皮,去掉桔子的外皮,直接研磨桔子的果粒会容易很多。而对于难以研磨的梨,我们可以用小刀把梨切碎,然后再研磨。总之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按部就班。连秋霞老师启发学生用塑料袋捕捉空气,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也可以说对实验的展开有很大帮助。
(3)实验深度的创新
我们一般在实验课上,往往因为各种状况而完不成实验,若一节课能顺利的达到预设的实验效果就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课堂了,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我发现很多老师不仅仅是完成预设的目标,他们往往还会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延伸,有的是拓展性延伸,有的是拔高性延伸。这样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实验,而且对所学知识会有更高层次的认识。
比如前面提到的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 的含量时,测一下果汁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观察细胞结构时,再观察一下番茄果肉细胞和韭菜表皮细胞,这些都是知识拓展性延伸。而有的老师对实验进行深层次挖掘,比如赵恒美老师在讲了鸟卵上的气孔时,又引导学生探究:气孔对受精鸡蛋孵化的影响。袁美秀老师讲维生素C的实验时,引导学生又探究了:提前压出的果汁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会不会有变化。董全芬老师在讲细胞结构时,最后用细胞的分裂过程配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初步了解细胞是运动变化的,从而使这一节死板的课变得活灵活现。向这样的拓展,就是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拔高。
总之,不管是知识面的拓展还是知识深度的加深,都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认为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3、要学有所用
在平时上课时,老师们都会设计一些比如:“走进生活”这样的环节,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样的,在我们的实验课上,对于自己探索到的实验结论也要及时恰当的运用。这一点在很多老师的课堂上都有所涉及。比如:鸡蛋与挥发性物质放在一起?鸡蛋如何保鲜?自己回家做酸奶等等。
4、引入先进的实验仪器
好的实验仪器对于教学是很重要的,通过这次听课,我看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仪器,通过这些仪器产生的实验效果让我真的大开眼界。在讲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时,我们最头疼的就是在显微镜下看不到血管,有的即使看到了血管,也很难分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这样的实验不只是学生,老师做起来也有很大困难。但是显微投影仪可以把显微镜中的像放大很多倍,投影到大屏幕上,这样很多问题不用教师讲解,学生从图中就能看的很清楚。
秦国英老师在讲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运用了数据采集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让学生观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的变化。从电脑屏幕上可以清晰的看到,二氧化碳的动态变化曲线,从而很清晰的明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而这一问题,我们在讲解时,由于仪器的缺乏,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课与秦老师的课相比,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实验仪器在教学中是十分关键的。
以上是我从此次观摩课中的所思所想,而美国伊丽莎白老师的到来,则给我本来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以很大的冲击,使我回来后沉思了很久。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一直都是很“勤奋、刻苦”,总是担心学生听不明白,理解不了,于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而煞费苦心,往往是苦口婆心的一遍又一遍的讲,总认为讲的形象生动学生就能学好,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为此我也曾久久无法释怀。
而现在,我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所谓“教学”,“教”只是方式,是手段,而“学”才是目的,之前我做了大量的工作,只是注重如何教,教了多找,教的好不好,却忽视了让学生学。由于我讲的太多,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讲的太细则让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时间和机会,也难怪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什么都明白,一但没有我的参与,便不知所措。
其实,这样的例子,最近在我身上发生过,只是我当时不明白其中的缘由,我还笑呵呵的把它定义为“怪现象”。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我教的是八年级,由于是生物毕业班,所以要复习七年级的知识。在复习七年级上册时,我的生活中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于是上课时什么也不想说,不想做。把所有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做题。而我只是帮有困难的学生单独讲。考试前我心里忐忑极了,我想这次肯定要难看了,毕竟这么长时间没讲课了。可没想到,学生的成绩反而出奇的好。到了复习七年级下册时,由于知识太难,我开始“辛勤的耕耘”,一遍又一遍的讲,上课的时间大多是我的,我自认为讲的很好,学生也听得很明白。可是考试时却一塌糊涂。这两件事就是曾经被我定义的“怪现象”。
从我所谓的“怪现象”中,从与伊丽莎白老师的交流中,我终于明白,不要在乎教了多少,要看学生学了多少。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专家一直都在呼吁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口号,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只是我们不曾领悟而已。现在领悟了其中的道理,我也就不会再觉得校长提出的“学生自己能学的不要教,教了不会的不要教”的理论是可笑的了。
通过静心思考,使我不仅明白了自己的困惑,明白了“教”为“学”的含义,而且更加知道,面对很多难以理解的教育理论,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嘲笑,而是揣摩。我们之所以不能认同,只是因为我们还不曾领悟。这些感悟是我此次学习最大的收获。他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以后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此外,省教研室的王贵云老师也对实验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课题必须符合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过程,提高效率,讲求高效课堂,实验要有创新;体现课标要求,自主,合作,探究;科学规范,经济节约等。
以上便是我这次参加省实验优质课的心得体会,简单记录下来,以指导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观摩省优质课心得(整理6篇)由网友“wannab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摩省优质课心得,供大家阅读参考。篇1:观摩省优质课心得 观摩省优质课心得以下是我在这次观摩学习中......
观摩2012年泰安市生物实验优质课评选活动有感泰安东岳中学 李金英2012年3月27日—30日,我有幸观摩了在我校举行的市首届生物实验优质课评选活动,并且聆听了各位评委的精彩点评......
我很荣幸的参加省优质课观摩活动,本次活动从28日早上开始到30日中午结束,共二天半的时间,观摩优质课18节。虽然优质课大赛已落下帷幕,但给我留下了太多的记忆与思考。授课教师......
参加河北省物理优质课评比与观摩的心得体会我很庆幸有机会参加了在石家庄市29中举办的物理优质课评比的观摩活动。这次赛课活动的课题是《内能》《比热容》《光的直线传播......
省优质课观摩学习心得体会今年的数学学科省优质课在济南市育英中学举行,我和李娟老师、臧传艳老师作为新营中学的代表参加此次优质课观摩学习,心情无比激动,心里有着无比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