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成长心得_教师成长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成长心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师成长心得体会”。
教师成长心德
时光流逝,转眼间踏上工作岗位近三年了.。从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到带班近3年的“老”班主任,我收获很多,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要经历三个时期:“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适应期”的主要任务就是站稳讲台,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为了让我们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尽量缩短“适应期”,我们学校采用了结对子的方法。挑选合适的师傅带徒弟,要求他们制订计划,从备课、听课、评课、命题、改作业、教科研诸方面周密设计,分步落实。经过适应期的过渡,我逐步适应了学校的生活节奏,现在正逐步走向“成长期”。
适应期后,我要考虑怎样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主体,了解他们所想的,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方法进行教学。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不同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我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在社会交往和情感方面的不同需求,某些材料,某种教学方法不适合一部分学生,而另外的某些材料和教学方法则更适合他们,所以我要学着根据学生的不同进行调整,实施个性化的教学。
我带的一个班级两极分化很大,一开始上课时感觉不是很明显,现在时间久了,我很苦恼,怎样才能平衡地上课。练习讲得太难,基础差的根本就不懂,更加没有信心学。基础的讲多了,好的同学就没有兴趣。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我根据作业的情况,在作业课上抓住基础知识和书上的例题进行讲解,并留一两题较难的题目让有兴趣的学生做。因为,基础差的一定要先增强他的自信,让他觉得原来自己也可以做对。同时,利用课余的时间单独辅导这些同学,对他们降低要求,每天只解决一个问题,甚至一道题,一个知识点。让他们不畏惧数学。对于基础比较好的,更要强调基础,只有抓住了基础,才有能力的提高。这些都在摸索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成效。
在成长期内,我希望自己能在常规备课、教学的基础上,做一些学科业务的钻研,比如现在,在课堂教学上,我一般都是以课本为主,只要本堂课的教学能完成任务,就觉得可以了,这样不太好的地方在于学生提不起学习得兴趣,觉得学习就是一个痛苦的任务,不得不完成。这样的学习很被动,年级越高,存在的问题也会越多,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希望接下来的工作中在这方面能多下点苦功夫,多对每节课的内容做些研究,将其中的重要内容做个系统的整理,使得学生的学习能更轻松,但成效更明显,这样学生不必每天都埋在数学题堆里,老师的批改任务也能减轻。这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精讲精练”。要做好这项工作,老师就必须先跳题海,所以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的侧重点应该是在资料的整理,和练习的精选上。希望在这方面的工作中,能有较明显的成效。
另一方面,在学生的管理上,我也有需要不断努力的方面。针对我自身的特
点,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我的威信,使学生不但喜欢我,而且也要感受到我作为教师的威严,只有做到让学生又爱又敬,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学习无止境,虽已成为教师,但在教学生怎样去学的过程中,不能忘记自己仍需要学习。人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新教师,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就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也充实自己,在学习中弥补不足,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我要求自己在今后的三年内,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听课,多反思,多看专业书籍,以此作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催化剂。成功是明天的事,今天的我还在路上。三年,是我为自己制定的最大的成长期限,三年中,我将踏踏实实,不懈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我一直信奉一位哲人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我不能肯定努力了一定成功,但有一点我能肯定,那就是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前路漫漫,不管前面等着我的是无言的成功的喜悦还是无尽的失败的困苦,我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付出。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天我都认真地度过,我会永远地记住我的职责和使命,不辱为师的尊严,力争做一个桃李满天下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成长心得 两河小学王小雨大家好,我是两河小学的英语老师王莎,从2013年9月到现在,我已经在两河小学任教三年多了。老实说,我以前也没有想要当老师的念头,一直以来,老师给我的印象就......
青年教师成长心得在语文教学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四年了,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在这里把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心得写下来,对自己这四年的成长进行一个总结。一、语......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青年教师成长心得,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青年教师成长心得为促进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尽快掌握现代化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造就一支“有爱心、肯奉献、会讲课”的青年教师队伍,经济学院在......
我曾有幸在一些学校当过教书匠——专职和兼职的。十几年的从教经验,体会最深的是: 当你的学生刚学会了“1+2=3”的时候,你得教他“1+3=4”或“2+2=4”,这时候学生普遍认为你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