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期末 测试题及答案_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生活与哲学期末 测试题及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

高二政治 哲学测试试题 2014.5.26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2月3日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中央强调学哲学、用哲学,是因为 A.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为人们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案 C.先进的哲学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论 D.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

2.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促进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3.2013年3月1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在大型强子对撞机里发现的新粒子确系希格斯玻色子;4月3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探测到多余的正电子;11月21日,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首次发现了源自太阳系外的超高能中微子。这些科学发现共同佐证了 A.人类可以穷尽对世界的认识

B.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C.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D.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2014年4月1日,智利发生8.2级强烈地震,加上之前的巴基斯坦、海地、中国汶川和日本大地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据此回答4-5题。

4.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 专家的观点表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针对地震是否能够预测,专家认为: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

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认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 ④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2013年6月4日,十个中央巡视组已全部进驻到位,主动出击寻找潜藏的“老虎”“苍蝇”。

1996年启动,至今17年过去了,巡视制度在工作内容的调整、制度化改进、组织规模、巡视对象的层次等方面均发生很大变化。巡视制度的变化说明 A.正确意识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固有属性

7.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要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这是因为

A.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C.对思维和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8.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游弋在太平洋5000多米深海海底,为中国在这片国际海底矿区的开采当探

路先锋,使深海科学能力从基础性研究向应用逐步拓展。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正确的认识都从科学实验中来的 ②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④认识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 近年来,IMB公司借助全球第二大超级计算机,成功模拟出基于人脑特征的5300亿个神经元,开发出高智能计算机芯片,并通过对芯片进行编程来模拟人脑的低功率、体积紧凑等特征,使将来的仿人脑计算机具备对空间、时间和环境的识记、感知,甚至做出行动的能力。该项技术的研究进一步佐证了

①高智能计算机运算过程将成为一种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表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的历史关头,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二者之间辩证统一关系,下列对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 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标和归宿 ③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④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1.多年来,国家不断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起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胎子女”,本世纪初又开始实行“双独二胎”,2014年再过渡到“单独二胎”。这表明 ①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调整政策的前提和基础 ④政策制定要坚持与社会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智慧城市”通过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对接融合,政府、企业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城市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从哲学上看,“智慧城市” A.打破常规,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B.表明发展的实质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C.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D.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13.“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一说法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事物的量变一定引起事物的质变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必须通过质变来实现 D.实践是联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14.珠算工具算盘(见图)结构科学,珠动数出,运

算自如。珠子的拨动,会引起运算结果的变化。可见

①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②局部总是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要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认识事物 ④要根据主观需要创造多种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 2014年 3月18日,世界上最具建设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川藏联网工程开工建设,川藏

联网工程是继青藏联网工程之后,又一项穿越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重大输变电工程,该工程对于解决藏东严重缺电和无电地区的通电问题,同时推动西藏和四川水电外和经济战略的发展,其意义不言而喻。该工程的建设说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④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携“玉兔

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落和月面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将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这表明 ①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③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认识利用规律 ④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7.《韩非子》中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宋国有人卖酒,质量很好,量也充足,而且待客殷勤,他将酒旗挂的老高,诚心诚意地希望有人来买酒。但由于有条恶狗在他店门口,致使酒都变酸了也无人光顾。故事表明

①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②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 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在今年的“3·15”晚会上,一种“网银神偷”被央视曝光。据报道,不法分子使用病毒二维

码发起攻击,截获受害者的支付验证短信进而盗用网银。一时间,人们对倍受青睐的二维码新技术似乎多了种种疑惑。这说明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

②新事物往往存在弱点和不足

③实践能够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推动认识深化

④认识能促进实践的深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金融和外贸既有利也有弊,但总体来讲是利大于弊。

这说明我们认识问题要正确把握

A.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主流与支流 B.主次矛盾,分清重点与非重点C.新旧事物的区别,准备走曲折道路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20.下列对俗语、谚语和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④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1.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的“亲、诚、惠、容”的理念,为进一步推进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政策注入新的动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理念提出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有 ①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

②权威比普通人更能准确的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和创新的 ④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2.医学研究表明,闹钟可以提醒人们时间,但长期让闹钟来叫醒处于深度睡眠的人,会导致人的记忆认知功能减退,还会增加高血压和心脏病患病的风险。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②事物的量变之中包含着质变 ③事物都存在利与弊的两个方面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3.右边的漫画《两驴吃草》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学会统筹考虑以实现最优目标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要善于在矛盾斗争性中把握矛盾同一性

④要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4.一位社会学家发现大楼的一块玻璃坏了,起初没太当回事,没过多久,他发现许多处窗户都破损了,经过调研后,他得出结论:一样东西如果有点破损,人们就会有意无意地加快它的破损速度,一样东西如果完好无损,或是及时维护,人们就会精心的护理。这就是著名的“破窗定律”。下列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与“破窗定律”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A.非知之难 行之惟难 非行之难 终之斯难 B.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5.习近平主席在谈到国家的发展道路时说:“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下列语句与之蕴

含的哲理相符合的是

①要真正体验生命,必须站在生命之上 ②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③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下 ④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材料一 当前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这要求

我们深刻把握经济发展运行规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好的经济形势,要着眼当前,谋划长远。”

(1)请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6分)

材料二

据测算,我国老年人口2025 年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老龄化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给老龄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并且老年人权益保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在法律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老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积累了丰畜的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对1996年制定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作了全面修改,2013年7月l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新老法)正式施行。

(2)根据材料二,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我国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过程所蕴含的哲学道理。(8分)

27.27.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完成生活和沟通、古色古香的方块字,出现了严重的懈怠和发展危机,不少青少年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受到了损害,“提笔忘字”的比例超过95%,形成了可怕的汉字发展“沙漠化”、粗糙化。久而久之,年轻一代的汉字优越感、文化自豪感就会降低,甚至消失,形成可怕的文化断层。

与此同时,怪癖的字词话语打着创意的旗号从网络袭来……给正规的汉字词汇成语带来了麻烦!在这种大背景下,央视举行的汉字听写大会,犹如在进行一场充满忠诚和危机感的“汉字保卫战”:面对各种信息化、商业化冲击,我们仅仅抱怨是不够的,更要通过听写大会之类的行动,将内在的文化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发出来,成为传统文化的传人。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相关知识,为“汉字保卫战”提供几点建议。(12分)

28.“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结合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我们怎样才能拥有一个无悔的青春。(9分)

29.材料一

目前,全国有万余个政务机构及公务员开通微博。“政务微博”是民主政治发展

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其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微博中的一些偏激的言论和虚假信息,也令一些官员望而却步,有的人对“政务微博”的可控性、实用性心存疑虑。

(1)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两点论”“重点论”的观点,简要分析说明应该如何正确看待 “政务微博”这一新生事物?(6分)

材料二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细”就是要细化,要直入头脑,要沉淀心中,只有发自内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觉行动;“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坚持不懈抓养成,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实”就是要行动,就是不能玩虚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体现的哲学道理。(9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权益保障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修改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则。(2分)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对老龄事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应用,是对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探索。(3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全国人大常委会总结实践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是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体现。(3分)

27.①发展是普遍的,要坚持用发展得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认清发展的实质,正确辨别新旧事物。在汉字发展过程中,要鼓励、支持和推动新事物发展。(4分)

②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因此,要对汉字的前途充满信心,但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4分)

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推动汉字书写规范的发展应坚持做好量的积累,走循序渐进的道路,要重视汉字的传承,增强年轻一代的文化自豪感;防微杜渐,警惕怪癖字词话语等对汉字发展产生的危害。(4分)

28、29.(1)①坚持“两点论”,就是要求我们,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次要方面。“政务微博”作为新生事物,有积极作用,同时其发展过程也会存在问题,需要不断完善。(2分)②坚持“重点论”,就是要求我们,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注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抓住主流。虽然“政务微博”存在一些问题,但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2分)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正确看待“政务微博”这一新生事物,要坚决反对形而上学一点论和均衡论的错误。(2分)

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50分) 1.今年11月14日是第12个“世界哲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2年开始把每年11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试题一、选择题:1.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主要体现了( )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

生活与哲学 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版)

明湖中学高二政治哲学测试试题2014.5班级:姓名: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生你养你的家乡是()。(第一课,第3页)2、采茶舞是(江西)的舞蹈。(第一课,第7页)3、越剧起源于......

生活与哲学三四单元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三、四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个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最佳答案,25×2分=50分) 1.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某地要求党员干部要自觉摒弃“油水关系”、“蛙水关......

《生活与哲学期末 测试题及答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生活与哲学期末 测试题及答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 期末 测试题 哲学 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 期末 测试题 哲学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