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高二理科期末考试卷_高二理科期末考试题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生活与哲学高二理科期末考试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二理科期末考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卷

政治(理科)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

审题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A.物质性

B.主观性

C.多样性

D.普遍性

2、人类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社会实践

B.劳动

C.世界的物质性

D.意识

3、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分别是()

A.客观实在性

客观存在性

B.客观存在性

联系 C.客观存在性

运动

D.客观实在性

运动

4、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A.B.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C.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5、德国农学家苏力贝克通过实验发现,凡是在黑夜间翻耕的土壤中,仅有百分之二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而在白天翻耕,野草种子的发芽率高达百分之八十。这表明()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③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6、日全食是指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挡住全部太阳光的天象。整个日全食的过程分成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五个阶段。对地球上的某一具体地点来说,平均大约370年才能出现一次日全食。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B.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D.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7、不少观众张口便是“本宫”,描述事物也喜用“极好”、“真真”等词,瞬间,“甄嬛体”红遍网络。从哲学的角度看,“甄嬛体”语言来自于()

A.人脑,因为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

B.人们的想象,因为谣言是不属实的错误意识 C.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物质世界,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之外的“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尊重知识,尊重权威

8、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表述是()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政治试卷 第1页,共5页

B.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9、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我们这一代的共产党人就是要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建设好我们的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我们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要把我们的民族发展好,要继续坚定不移的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样一个历史目标奋勇前进。这段话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意识具有目的性

D.科学的发展观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10、优秀的影视作品打动观众的不是靠高科技手段营造的场景,而是要能启迪观众“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美丽的”。这体现了()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客观存在与主观思维相互依赖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人的认识活动受主观因素制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

作为根本出发点()

A.自己的需要、喜好

B.上级的指示

C.领导的意图

D.当时当地的客观事实

12、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界定我国国际定位和角色,不做超出国情和力不能及的事,同时也不回避应尽的国际义务。理性务实扮演好中国的国际角色的主张,体现的哲学思维是()

①要尊重实际,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量力而行,注意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③要审时度势,正确把握事物存在的利弊两重性

④实践决定认识,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A.实践的历史性

B.实践的能动性 C.实践的客观性

D.实践的主观性

14、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效性

B.客观规律性 C.直接现实性

D.主观能动性

15、禅悟人生——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体现的哲理是()A.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

B.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 C.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D.认识因其循环上升而具有深刻性

16、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究“意境”。

政治试卷 第2页,共5页

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艺术家创作艺术讲究意境,体现了()

A.主观和客观总是能具体历史的统一

B.物质决定意识

C.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特点

17、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客观性

B.具体性

C.条件性

D.无限性

18、培根说:“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这说明真理()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要靠实践来检验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能够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变化说明认识具有()

A.客观性

B.反复性

C.具体性

D.上升性 20、“如果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如果你想了解砒霜是否有毒,也必须要亲口尝一尝才知道。”这一说法()A.否认亲身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

B.否认,人们可以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获取认识 C.否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否认人们可以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2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A.意识

B.运动

C.联系

D.矛盾

22、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孤立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

C.全面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观点

23、一个女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母亲、女儿、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普遍性

D.联系的主观性

24、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源。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②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④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25、管理学中经典的“木桶原理”,说的是木桶的蓄水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这蕴涵的哲理是()

A.量变引起质变

B.整体离不开局部 C.世界是变化发展的D.事物发展是不平衡26、2013年元旦以来,号称“史上最严的交规”在全国开始实施。某市及时对城区所有路口的信号灯进行优化调整,既很好地解决了堵车问题,又减少

政治试卷 第3页,共5页

了市民的被动违规现象。这一做法()

①把握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使部分的功能超越了整体功能 ③坚持了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注重了从部分出发优化组合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7、94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表明()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B.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C.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D.变化就是发展

28、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也能成就大事,这强调了()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质变是量变的基础 C.事物发展从量变开始

D.量变是质变的结果

2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①同一性

②斗争性

③普遍性

④特殊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商品生产者要使自己的商品能够卖出去,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生产者与购买者的这种关系体现了矛盾的()A.同一性

B.斗争性

C.普遍性

D.特殊性

二、综合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卡上回答问题。(本部分共3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在太空停留13天,于29日返回。“结果圆满、过程完美、成果丰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用了12个字总结此次任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反映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哪些道理?(12分)

政治试卷 第4页,共5页

32.材料一: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者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材料二:作为一个有着崇高追求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承担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责任。既要自觉地立于文化的潮头,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促进社会进步;又要用民族优秀文化滋养民族生命力,建设好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还要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着力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还需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说明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12分)33.33.对于治理雾霾,国外城市有不少可供借鉴的经验。如洛杉矶就成功地实现了消除烟雾,还公众蓝天。这座美国的“烟雾城”就花费了将近70年的时间才初见成效,共有十多个市职能部门参与其中,制定了五大步骤和二十二个环节。空气质量的改善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治理的阶段性成果很大程度上被发展带来的排放增量所抵消。洛杉矶的雾霾治理就多次受到来自利益集团和社会团体的重重阻力,在严格的立法、执法的推动和民众的广泛参与下,才最终取得了这场环保革命的胜利。

材料中洛杉矶治理雾霾的过程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16分)

政治试卷 第5页,共5页

政治试卷 第6页,共5页

高二哲学与生活期末测试卷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期中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1.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

高二政治哲学与生活

1、(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

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50分) 1.今年11月14日是第12个“世界哲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2年开始把每年11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期末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② 失败是成功之母......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

一、单选题1.抗日战争是以8年算还是以14年算,一直以来是历史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2011年,《人民日报》提出了“14年抗日战争”的概念;2017年,教育部要求将教材中8年抗战一律改为1......

《生活与哲学高二理科期末考试卷.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生活与哲学高二理科期末考试卷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高二理科期末考试题 高二 理科 试卷 高二理科期末考试题 高二 理科 试卷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