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不良工作心理的自我调适_专业技术心理调适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专业技术人员不良工作心理的自我调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专业技术心理调适”。

第三章专业技术人员不良工作心理的自我调适

第一节不良心理的概述及表现 所谓不良心理,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出现的不正常的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是十分复杂的,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人格、智能等诸多方面。一般来讲,个体心理的各方面的活动与发展是比较均衡、全面的,但是由于社会及心理的原因,其中某些方面就可能出现异常。比如,有的中年人因更年期来临而出现烦躁不安、失眠、乏力、易怒等情绪障碍;有些青少年因为自己的愿望一时得不到满足而变得垂头丧气、忧心忡忡等。如果一个人的某些心理活动与正常人相比,出现一些反常的、特殊的,或过于亢奋,或过于低沉的行为反应,我们就称之为不良心理。不良心理形成后,如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认识到它的危害,并且运用正确的方法,是能够自我调节的。

如今市场竞争激烈,各个企业都想寻求更大的利益,这无形中增加了员工的压力。如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久而久之,员工心理健康可能会出现问题。而员工的心理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员工个人的健康,还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困扰,因此,对员工的心理健康应充分重视。人的身体就像一台十分精密复杂的机器,各个系统与内脏之间,互相依存,功能互补才能使人体的各种机能处于平衡状态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人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受到各种外界不良因素的侵害和干扰而不会生病,是因为人体本身存一种应激调节机制,能够把失去平衡的状态迅速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而当人体过度劳累(超体力劳动或超脑力劳动)时,人体的应激调节能力下降,因此便不能很好的调节机体的各种平衡,就容易让疾病趁虚而入。

易普斯研究发现,这部分人约占企业人员总数的2%-3%,他们已经处在了抑郁的边缘,有抑郁的倾向,心理困扰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员工成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职场人士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

1、抑郁倾向:这是职场中十分常见也最为严重的职业心理健康问题之一。出现抑郁倾向的职场人士,身体、情感、思维和行为都会受到影响。我们可以观察到,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比以前降低了,记忆、注意力都大不如前,并且经常请假或迟到,工作兴趣严重丧失。

2、职业枯竭:

职业枯竭又称职业“倦怠”,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厌倦工作的感

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如心理咨询师、教师、警察、客服等)是职业枯竭的高发人群。职业枯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压力过大导致的。首先,它体现在情绪的耗尽状态,这种情绪的耗尽让人会渐渐没有心情上班,还可能让人一上班就会感到身体不适。其次,它让人变得愤世嫉俗,开始对周围进行讥讽,批评、打击跟工作有关的一切事情。最后,它还让人对自我的评价降到极点,产生无能感。这部分职业枯竭状态的人员已经占到了群体的10%-15%,部分企业甚至达到了30%。

3、职场压力:

据研究机构美国职业压力协会估计,压力以及其所导致的疾病——缺勤、体力衰竭、神经健康等问题,每年要耗费美国企业界3000多亿美元。

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给职场人士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竞争的加剧,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使得他们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形成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情况下是在工作中产生的各种压力,即职场压力。包括工作任务过重、人际沟通、角色冲突、工作环境等等。而如果这种压力得不到释放或缓解,将会影响到员工的身心健康、情绪以至影响到工作。

以上的一些问题若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必将影响员工心理健康。而员工的身心健康受损又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因此应在注重生产效益的同时,关心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避免给员工个人及企业都带来严重的影响。

第二节职场新人常见的不良心理

说到职场新人,就想起当年我当初走向职场时一样,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带着各自的理想和抱负,走上工作岗位和纷繁的社会。但是,经过培训、试用,我发现很多应届毕业生常常被怀念学生生活、心理状态不佳、人际交往病态心理、不能适应新环境等问题困扰着。心理素质特别欠妥,并且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交朋结友和适应工作及社会。

通过分析发现,应届毕业生从校园到社会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在这一过程中,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角色、从未经历的工作,还有更激烈的竞争、更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他们中有许多人很难适应,因而出现一些不良心理。若职场新人在工作生活中能注重自身修养,努力克服以下种种不良心理,那就将为其职场高升而锦上添花:

(1)自卑心理

也许受家庭环境因素,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

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能自主地按照个人意愿去选择职业和单位。但社会职业偏见是客观存在的,当有些毕业生“不幸进入了遭受冷遇和歧视的职业和单位时,他们不论对是对自己的职业和单位还是对自己,都会产生一种误解和轻视,在与进入所谓的“热门职业和“好单位的同学比较时,便不由自主地背上了自卑的心理负担。

(2)怯懦心理

很多应届毕业生,刚刚走向社会,因为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导致内心胆怯、怕事、懦弱、拘谨,害怕困难,意志薄弱;害怕挫折,情感脆弱;害怕交际,性格软弱,平时寡言少语,行动拘束,容易逆来顺受和屈从他人,遇事退缩,极其胆小怕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与人多交往。从而阻碍自己计划与设想的实现。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断之,弃之。

(3)退缩心理

由于他们在走向社会前的自我评价较高,但社会评价却要低得多,这常常引起他们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假如在工作中遭到几次挫败,就会自愧无能,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对自己是否有能力表现或做某些事情表示怀疑,结果可能会由于心理紧张、拘谨使原来可以做好的事情弄糟了。认同外界对自己的低评价,甚至在以后的工作中胆怯畏惧,退缩不前,垂头丧气、耿耿于怀,以避免自己的自尊受到伤害。缺乏视困难挫折为成功之母的信念。

(3)猜疑心理

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整天疑心重重、无中生有。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成天提心吊胆地生活、内心总有解不开的疑惑,总有摆脱不了的矛盾、活的很累。因为这种人心有疑惑不愿公开,也少与人交心,整天郁郁寡欢。由于自我封闭,阻隔了外界信息的输入和正常的人际交流,便由怀疑他人到怀疑自己。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

(4)排他心理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一切均在变!自高自大的人使自己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接收不了别人的意见或做法。而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否则就会失去活力,产生副效应。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表现为抱残守缺,拒绝拓展思维,促使自己只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兜圈子,由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转化为自我怀疑、自我怨恨。

(5)逆反心理

初生牛犊不怕虎,很多应届毕业生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总爱与别人抬杠,说观点一定要和别人不一样,一定要与别人的意思相反,而不管谁的观点正确。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

第三节 心理健康之重要性 当我们广大企业的员工与全国人民一道,昂首阔步地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挺进的时候,一种盛世危象——心理疾病或精神疾患的恶魔,也在积聚、发酵、膨胀着,并正向我们这支奋进的队伍猛扑,撕咬着员工的身心健康,破坏着组织的战斗能力。世界卫生组织曾针对心理疾病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断言“没有任何一项灾难比心理障碍带来的痛苦更深重。”2000年,世界卫生大会在中国召开,预测在21世纪影响中国最严重的疾病是心理疾病,指出这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最大问题。显然,如果我们要想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那就不能不正视这一“最大问题”,防止其泛滥成灾,给人民造成深重的痛苦。事实上,我国职工的心理疾病或精神疾患已经比较突出。

深圳富士康5月26日晚发生一起员工坠楼死亡事件。深圳市公安局通报称:初 步认定系自杀。这是富士康科技集团今年以来发生的第12起员工自杀坠楼事件。---新华社报道。富士康跳楼自杀事件一次又一次的发生,员工们“前仆后继”的自杀,必有其较深的根源。尽管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口碑并不算好,2006年左右还曾与某财经媒体对簿公堂,但实事求是地讲,把矛头完全指向富士康是草率和无力的。有两个简单又残酷的事实,一是富士康的员工自杀率并不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自杀,每十万人中约有16人自杀,每40秒约有一人自杀,而1999年中国每十万人中约有13.9人自杀。据中央电视台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报告,2009年这一数字上升到20人左右。据报道,富士康目前在深圳的员工约有30多万人,其中普工约占一半左右,不必有些残酷地详细计算自杀率,但大致可以判断富士康的员工自杀率或普工自杀率至多是在全球或全国的平均水平线上。这应该是所有中国管理界应该关注的问题。【1】本文从员工心理健康的方面来探讨此问题,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让领导层重视员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尽力改变领导层对员工自杀无能为力的现状。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1.气质的四种类型:a 胆汁型 b 多血质 c 黏液型 d抑郁质2.美国心理学家(精神自我意识)3.情绪发生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激情) b 刻板印象 b......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87分

2015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1、(单选题)危机干预主要采用的技术为() A支持技术; B情绪宣泄技术; C说服技术; D行为矫正技术;2、(单选题)下列的哪一个属于常规思维() A辩证思......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题

2016年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题一、单选题(每个2分)1、情商一词语产生于( A ) A、20世纪;B、19世纪;C、18世纪;D、21世纪2、对自身特有负面评价,认为( D )是成就感低落的......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测试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测试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练习题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现代心身科学研究表明,( )的疾病与心理压力有关。 A、25% B、50% C、75% D、90% 答案:C 情绪的合理疏泄有益于身体健康。 正确 错误答案:正确专业技术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

《专业技术人员不良工作心理的自我调适.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专业技术人员不良工作心理的自我调适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专业技术心理调适 专业技术人员 不良 自我 专业技术心理调适 专业技术人员 不良 自我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