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_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仪征市农歌小学:李晓霞
摘要:对于计算题,学生普遍都有轻视的态度,主要表现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草率,不进行必要的检查等造成的。怎样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呢?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讲清计算的算理,明确计算的方法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即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习惯、方法、意志、毅力等。
关键词:激发兴趣、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良好习惯、坚强意志。
在与不少家长和老师的交谈中,都有这样的对话:“×××头脑很聪明,可就是太粗心,太急躁了。每次考试较难的题往往不容易出错,却总是在计算上丢分。”是啊,这样的学生还真不是少数。为什么明明会算的计算题总会出错呢?
我发现对于计算题,学生普遍都有轻视的态度,主要表现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草率,不进行必要的检查等造成的。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讲清计算的算理,明确计算的方法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即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习惯、方法、意志、毅力等。我在计算教学中,主要从这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仅仅出一些常规的计算题,则比较枯燥。因此,我在教学时采取以下一些形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
(1)创设意境。“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也曾说过:“按照一个人自己的兴趣组织起来的材料,就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就没有主动学习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了小数四则运算和整数、小数混合运算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今天你当家”的活动。给学生规定一定数目的钱,再给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物品(如吃的、玩的、用的)的单价,当然价钱是有小数的。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说:开学了,给你20元钱去买你需要的文具,一共要多少钱?如多了应找回多少元?如少了还需要多少元?再比如说:你最喜欢吃的东西是哪些?准备买多少?„„活动用模拟购物的形式展开,一部分
1学生当营业员,一部分学生当顾客,由顾客挑选物品,营业员算出金额,用模拟的钱币进行买卖。活动一定的时间后,营业员和顾客再交换角色,继续进行购物活动。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可调动平时的生活经验参与计算,而且在计算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购买,而且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小数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的知识,锻炼了计算能力;又可以学会购物,并从模拟购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同时也提高了计算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计算不是枯燥无用的,而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2)将游戏和比赛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没有哪个学生是不爱玩的。在进行小数加法练习中,我让同座两人各出一位小数两人争做,或让一位学生像老师一样出一道小数加小数的口算题,其余学生抢答。学生玩得很起劲,做得很有趣,练得很灵活,练习的正确率和速度明显提高。在玩中练,在练中玩既符合学生爱玩的心理特点,又巩固了学生的计算技能,从“要我练”转化为“我要练”,变苦练为乐练。另外,小学生都有好胜心,勇于竞争,期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计算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运算、计算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进行万以内加减法练习时,我运用了一个马拉松计算比赛。由教师或同学出一个三位数整数,要求全体同学在自己准备的白纸上将这个数连续加十次。再在另一张纸上,从加得的结果中连续减十次(必须写出详细的竖式计算过程),算得又对又快者获胜,获胜者可为其他同学出一个数。马拉松计算比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竞争的气氛浓,不少同学觉得意犹未尽,下课后还在练习。同时,计算过程中数字不断变化,训练的量大,能够有效地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变单算为群算。
(3)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在班上成立算二十四点小组、巧算小组等。比如我国明代珠算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里就有一道“和尚吃馒头”的著名算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如果大和尚1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1个,正好分完,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对本问题的解法甚多,同学们有的列出一个方程来求解,有的是用假设法,将100个和尚全看作是大和尚,或全看作是小和尚,然后求解。这些方法虽然都能求解,但都不够巧妙。我就在班上给同学们介绍了一种特殊的解法---“编组法”。由于大和尚一人分3个馒头,小和尚3人分1个馒头,因此我们将其合起来,即:4个和尚吃4个馒头,这样100个和尚正好编成25组,而每一组中恰好只有一个大和尚,所以我们
就可以立即算出大和尚有25人,从而可以得知小和尚有100—25=75人。成立兴趣小组不仅丰富了小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在“算二十四点”、“巧算”的比赛中,调动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计算,使学生算的准、算的活、算的巧,增强计算情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计算的积极性、主动性。
2、组织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合作”作为新时代人才必备的四个能力之一,因此可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交流沟通,有利于学生建立团结协作,互相尊重的关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让四人小帮轮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样做等,让同桌互相考考对方当一回小老师等等,营造了一种活泼、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改变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我在给学生布置计算练习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只留教材中的基本题;对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一些难度较大的题。这样分层留作业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自主学习这种形式还特别适用于口算题练习。口算是计算题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做好其他形式计算题的重要保证。低年级教学中可采取火车接龙,看谁一分钟口算的又对又快的形式。中、高年级可以采取小组对抗赛,让每个小组多找一些口算题,在课堂上互相指名向各自对抗组提问,采取记分形式,比一比哪一组同学的成绩最好。结果学生的热情高涨,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体验了练习的快乐,并乐于练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一个好的习惯能使人受益终身,而好的习惯的养成是需要长期培养的。我对学生在计算时要求做到:
(1)计算时要一看、二想、三算、四检查。一看是指要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想是想这题有没有什么特征可用简便方法,怎么用?如果没有简便方法,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三算就是运用有关计算法则正确计算;第四步也是学生往往会忽视的一步,一定要及时检查。特别是在混合运算里在实际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具备装订好的草稿本,作业中发现有错题的,马上要求他拿出草稿本,找出错误的地方和原因。
(2)每人准备一个错题订正本。对于做错的计算题,让学生订正在专门的本子上,可以让学生经常翻开看一看自己曾经在哪些地方犯过错,犯过什么样的错,为什么有这样的错,应该怎样修改,以便预防再次发生同样的错误。
4、培养坚强的意志。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计算习惯时,也要认识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五分钟热度”。对于一些活动、习惯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难以坚持下去,这就需要我们在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的同时,要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在计算题教学时要提出具体要求,比如说五分钟要做好多少题,正确率要达到多少(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扎扎实实地训练好基本功。在计算时能口算的就口算,做好题后,先估算,再检查。每天中午练习,四人一组,组长负责检查,并把练习结果及时向老师汇报,老师再把学生错的较多的题型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练习。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简单计算题很高兴做,对于稍复杂的计算、估算、简便计算往往不善于做甚至做错,特别是简便计算中应用到乘法分配律的题目是学生的一个很大弱点,往往会出现畏难情绪。于是我经常性地出一些稍变化的应用乘法分配律的题目,如13.8×7.6-(4.29+3.31)×8.8、(0.19×5.4+2.6×0.19)×12.5、202×99-198、1.8×2.58+1.8×1.42+0.5等,进行“趣题征解”、“看谁算的巧”等形式的练习,这些题目有的是计算过程中简算,有的是二次简算,有的是变形后简算,有的是局部简算。这些题目的练习,不仅让学生认真审题,提高简算意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知难而进、不畏困难的品质。
培养坚强的意志还要从培养小学生一丝不苟的品质入手。对于学生作业书写的要求绝不能含糊,题目出错往往和书写有关,作业也是养成学生态度认真、考虑全面的好品质的重要一步。对于作业书写达不到要求的,一定要求重写,绝不能姑息。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研究认为“90%的学生的能力倾向差异只不过是学习速度的差异,而不是智力差异”,而学习速度的差异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差异所致。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计算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但是,一直以来,计算教学却得不到师生的青睐:老师不喜欢上计算教学,在公......
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例谈● 袁敬丰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它却常常因单调、机械、容易出错,不为老师学生所青睐。新课程对计算教学有什么要求?如何提高计......
怎样提高一年级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张凤连一年级计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起点。学生的计算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关系到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
论文封面学科: 小学数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文标题:对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摘要】 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它贯穿于 整个小学教学教材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