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_提高词汇教学有效性

2020-02-26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提高词汇教学有效性”。

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一)——学前调查与分析

每当翻开学生的作文本,欣赏着令人陶醉的美文的同时,更引发了我的深思:学生的作业中频繁出现一些天天见的常用字的错字。你看,学生就把“经常”就写成“经长”,“拨开”就写成“拔开”,“购物”又写成“构物”,真是很不可思议。我将这些错字一归类,很容易就发现,学生用错的无非是一些形近字、同音字。学生对于这些形近字或同音字为什么用错率会如此高呢?于是,我就设计了以下问卷调查样表,对学生生字词的学习习惯和汉字的一些基本部件的造字来源进行了了解。以下是小学四年级学生生字词学情问卷调查表:

一、选择题

1、你喜欢学习语文吗?

A、喜欢 B、不喜欢 C、有点喜欢

2、学习生字词的时候,你喜欢自己学还是老师讲? A、自己学 B、老师讲

3、你经常会用什么方法弄懂生字词的意思?

A、查字典 B、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 C、看生字结构来分析

4、你认为怎样才算学会生字词?

A、会认读 B、会读、会写 C、会读、会写、明白意思

5、当你学完了生字词或优美的句子后,有没有在作文、周记中运用上? A、有 B、没有 C、记起就用

二、填空。你知道下面这些偏旁的意思吗?它和什么有关呢? 礻———与()有关 忄———与()有关 艹———与()有关 灬———与()有关 宀———与()有关 纟———与()有关 巾———与()有关 彳———与()有关 阝(左耳旁)——————与()有关 阝(右耳旁)——————与()有关 学情分析:

从学生做的样卷来看,学生平时学习生字的习惯都喜欢自己学。而且全班有55.8%的学生仅通过查字词典等工具书来理解,有24.3%的学生能初步联系上下文理解,能够看字形猜测理解词义的全班仅有19.5%的学生。从这组数据看出,学生能根据字形来分析明白字义的是少之又少。正因为学生对于生字的认识是建立在机械反复识记的基础上,因而记忆不深。对于字义,仅仅明白它在工具书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模凌两可,更甭说运用了。因此,在对字词的运用上,全班仅有39.1%的学生有意识运用所学词语,但不一定准确(有时是乱套用的),有51.2%的学生抱着记起就用,不记起就不用的态度,可见平日里学生自主积累优美词句的习惯没养成。

对于了解汉字部件的构字原理——第二题的测试,答案更是五花八门,除了经常提到的“忄,艹,纟”全班95%的学生了解之外,其余的几乎都是乱填的。左耳旁,右耳旁表示什么,前两个星期刚讲过后,但因为刚给学生渗透这方面的知识,全班41人仅有5人回答完全正确。剩下的都是猜的:你看,礻与电视有关,灬与火相关,更有甚者,宀与宝贝有关。这与汉字的造字之初好无关联,让学生怎么会记得牢呢?

针对这一现状,我觉得我们老师不能忽视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要改变平时生字词教学只重字音、字形的单一教学方式。在生字词教学这一环节应有意识地渗透字理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对生字追根溯源,了解汉字的造字之初。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字画同源,故事识记,编顺口溜等形式多样的识记生字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机械反复的高耗时,低记忆的识记生字的方法,真正通过“析行索义,因义记形”的学习汉字的方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汉字王国中遨游,哪有记忆不深刻的理由呢?

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设计

根据中年级学生生字回升率高,经常误用形近字,套用同音字的现状,我设计了一节“火眼金睛,辨形近字”的字理教学活动课。现在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呈现如下:

火眼金睛,辨形近字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区别四组形近字:幕--暮--墓、经---径、副--幅,“青”的形近字。

2、学会根据字理识记生字的方法学习生字。教学重、难点:

1、学会根据字理识记四组形近字。

2、让学生掌握根据字理识记生字的方法学习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青”的生字转盘 教学过程:

一、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中孙悟空神通广大,特别厉害的是是它的那双火眼金睛,能识别善变狐媚的的妖魔鬼怪。老师也特别希望你们也能拥有这么一双火眼金睛,当然不是用来识别妖魔鬼怪,而是识别一些非常相像的形近字。(大屏幕出示课题:火眼金睛,辨形近字)

齐读课题

二、学习四组形近字。

过渡:前几个星期亚残运会在广州已经胜利闭幕,我国残疾人运动员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金牌榜,奖牌榜双双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实在可喜可贺啊。

(一)(一)字理学习“幕--暮--墓”。(大屏幕出示“幕--暮--墓”)同学们,请看,“闭幕”的mù要第几个mù?(要第一个)

1、学习 “幕”字。

(1)师:为什么“闭幕”要下面是“巾”字的幕?“巾”表示什么呢? “巾”(师简笔画划出一条毛巾)大家看,这是我们每天洗脸用的毛巾,它用什么做的?(布,尼龙)其实“巾”字是古人看到毛巾这样垂挂的样子就造了 “巾”字。后来它也指一些垂挂的幕布,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中看到大型晚会准备开始时,舞台上先将宽大的幕布向两边拉开,表示什么?(晚会将开始了)这叫开---(幕),后来由幕布的宽大又引申为宽的意思。

(2)学生“幕”给扩词。

2、学习 “暮”字。

(1)师:这个 “暮”下边是日,跟什么有关?(太阳)

师边分析字形,边简笔画画出:大家看上面的“莫”字最早是这样的我画了中间一个红太阳,上下两根绿草。你们看,下面的 “大”其实是草字头的变写,太阳已经落于草丛中,表示白天将完,黄昏已经到来了,后来引申为完的意思。

(2)给它组几个词?(暮色、暮春)

师生交流“暮色”、“暮春”。(3)重点指导“夜幕降临”

师:那夜幕降临是要这个“暮”吗?为什么?

“夜幕降临”是指夜色像巨大的幕布一样将天空遮住了,表示夜晚已经到来了。因而用下面是“巾”字的幕。

3、学习“墓”。

(1)这个“墓”下面是什么?它和什么有关?(土)(2)给“墓”扩词。

小结:同学们真厉害!马上学会看字的结构来弄懂它的意思,真会学习!相信下面的几组词,你们一定会学的更棒!

(二)(二)字理学习“经---径”。

1、学习“经”字。

(1)出示地球仪。这是什么?上面纵横交错的线知道叫什么吗?(不知道)其实,贯穿南北的线叫经线,看“经”字是什么偏旁?(绞丝旁)和什么有关?(丝线)(2)字理“经”

师:我们知道,古代的女人很少出门干外面的活,她们总是在家织布,而“经”字最早就是指织布机上的纵线,(师画出向下的线),所以,经跟丝线有关,就是绞丝旁。因为经线贯穿南北后来又引申为经过,经历等。

(3)巩固拓展——猜“纬”字的偏旁。

师:(指地球仪)贯穿南北的线叫经线,横穿东西的线就叫做wěi线,现在请同学们猜猜wěi字是什么偏旁(师板书“韦”)

小结:这纬线就是指地球仪上的东西走向的线,因此也是跟丝线有关,所以也是绞丝旁。以后我们记字就应该看它跟什么有关,是什么意思,这样就很容易记住了。

2、学习“径”字。

过渡:我们都知道,单人旁表示一个人,那双人旁表示什么呢?(两个人、很多人)自信一点,它表示什么?(两个人、两个人以上)

老师告诉你们,你们的回答完全------错误。(师画:

十字路口演变成双人旁)其实双人旁指路口,后来又有等待、徘徊之意。(2)

(三)(三)字理学习“副--幅”。

1、学习“副”字。(出示副--幅)师:大家看,老师戴的是一副眼镜,应选哪个字?为什么?(1)(1)讲故事识记“副”。

你们可别小看这个“副”字,它还有个故事呢?想听吗?

古代在没发明纸之前,人们借东西时不能没有借据啊,于是他们就把借据或者契约写在竹片上,然后用刀把竹片一分为二,双方各那一半,到还东西时,两半竹片合二为一,所借的数据在竹片上又显现出来,说明你已经还东西了,这样你也不能赖账了。你看,我们的祖先多聪明呀!(2)(2)“副”字的今义及引申义。

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副眼镜,还可以说一副——(手套),还有一副——(对联)。一副——(乒乓球拍)(3)(3)小结:你们看,跟一副搭配的这些东西,两部分一样,或对称这就跟有刀破竹片一分为二一样。所以 “一副”的“副”是立刀旁。

2、学习“幅”字。

(1)过渡:那“一幅”可以跟什么搭配?(一幅画,一幅图)

师:为什么画、图我们用一幅,而不用一副呢?大家看了这些之后一定会知道了。(出示绣花小手拍,刺绣的图片)(2)字理学习“幅”

古代的图、画通常是在布上一针针一线线绣出来的,所以一幅画要“巾”字旁的幅。

3、拓展:现在老师考考大家,“名()其实”该填这两个字中的哪一个?为什么?(生试说理由)

(四)、字理学习“青”字的形近字。

1、自由说出“青”的形近字。

(1)过渡:看我们大家学习的兴致那么高,“青”也把她的朋友请到我们教室来了。(出示“青”的生字转盘)看,她的第一个朋友出场了:师出示“清”字。

(2)同学们猜猜看,她还请来了哪些朋友?(情、请、晴、睛、精、倩、蜻、静)

2、“青”的朋友们都长得跟姐妹似的,怎么认清他们呢?(出示“青”的生字转盘)

(1)依次给学生说“青”的形近字:说说它的偏旁跟什么有关,扩词。(2)结合字形重点指导“精”:一个人只吃菜没有精神,应该饭(米)菜(青)一起吃,不挑食人才长得有“精”神。

3、出示顺口溜:

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不争就安静,有米人精神。(1)生自读,齐读,识记

(2)师引读:有水方说——(清)„„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四组形近字,相信大家一定记忆很深刻。因为我们学会了根据字形来理解字的意思,这种学习生字的方法叫做字理识字。今天我们掌握了这种生字的学习方法,老师相信你们以后学习生字词时一定会更方便,而且还会把生字记得更牢固呢!

三、课堂作业。

听写词语:

开幕

暮春

扫墓

路径

经过

一副对联

一幅图画

清澈

请求

眼睛

心情

倩丽

晴朗

蜻蜓

精神 安静

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后反思

今天,我执教的是一节字理教学活动课,我感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整节课学生学习兴致很高,兴趣浓厚。回顾这节课,我有几点较深的感受:

优点:首先我觉得这节课我做得较成功的一点是:这节课,我通过简笔画,讲故事,实物展示等形式多样教学方法让学生辨别“幕--暮--墓”、“经---径”、“副---幅”,“青”的形近字,并初步学会通过字形来理解字义的学习生字的方法。以简笔画绘出形象直观的图是我这节课用得较多的,你看,在学到“暮”字时,我分析上面的“莫”字,我就画出的它的古文字,学生一看便知太阳落进草丛中,我进一步引导,太阳落进草丛中,表示黄昏已经到来了,进而引出它的引申义。再扩词:暮色,暮春。学生对于暮春是什么时候已明了于心了。学生在了解字的本义及引申义之后,理解词语就已经水到渠成了。

《新课表》指出,语文的学习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整合新的教学资源。在学生学习“青”的形近字时,我考虑到学生对于青的形近字比较熟悉,但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含糊不清。于是我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拓展,放手让学生自由识记。在学生说出 “青”所构成的形近字之后,给学生自己说是什么偏旁,跟什么有关。这时学生对于这些形近字的认识已不再是简单的表象,而是建立在了解字义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最后我还通过一个顺口溜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学生愿学乐学的同时,加深了对字词的记忆。在字词教学中,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起了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同时,祖国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正一点点的浸润着学生的心田。

不足:在学到 “副”字时,学生通过老师讲故事了解了“副”字的由来之后,我在进行 “一副”的拓展练习时,一学生说出“一副袜子”,我想当时这个学生只想到“副”字是用刀讲一个整体分成两半,引申出只要是一整体,而且两半一样即可与“一副”搭配。虽然当时马上有学生反驳:袜子有左右之分,方向不同。这个理由当时我就觉得有点勉强,但我也一时不知怎样进一步引导,为什么不能说一副袜子,一副鞋子,不仅是学生心中的疑团,也是我的疑问。现在我也不知学生的反驳理由是否正确,我该怎样向学生解释“为什么不能说一副袜子,一副鞋子”。困惑啊,自己肚里的汉字文化太少了,正如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啊。

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四)——课后测评小结

课后测试

(一):

开幕 暮春 扫墓 路径 经过 一副对联 一幅图画

清澈 请求 眼睛 心情 倩丽 晴朗 蜻蜓 精神 安静

一上完课,我当堂听写了以下这些生字,错一个字扣一分:全班41人:100分:37人

99分: 3人

98分: 1人

课后测试

(二)一、组词:

幕()请()情()蜻()暮()清()倩()精()墓()睛()晴()静()经()副()径()幅()

二、选词填空。

墓 幕 暮

()布()春 扫()()色 开()()地

经 径

()过 路()()历 途()()理 副 幅

一()画 一()对联 名()其实()员 情 清 倩 睛 精 静 请 晴 蜻

()朗()澈 邀()眼()()求()蜓 心()()神 感()()细()影()悄悄()空万里()丽 安()

这是我在第二天测的,我仍然给试卷打上了分数,错一个字扣一分,我给学生的样卷进行了分数统计:全班共41人:

100分:6人

99分:16人

98分:8人

97——95分:10人

92分:1人

纵观学生课后的两次测试样卷,我感觉学生对于老师课堂上以直观的简笔画,或以生动的故事讲解的生字的本意识记得较牢固。如“径—经”,“幕—暮—墓”,几乎全对,错的也是所组词中的另外一个字错。而对于“幅—副”和“青”的形近字就不行了。通过两次后测,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次测试比第二次简单多了,听写的词仅仅于课堂中出现过的,而第二次测试中的第二题就较为复杂了。因为学生对于字的本意记忆较深刻,但引申义还含糊不清。因此,像“名副其实”和“幅员”这两个词错得较多,尤其是上课我提到的是由布的宽度引申为范围宽的意思,比如:幅员辽阔。但测试题中我只出现“幅员”,很多学生便把它与“副职”混淆起来了。还有“倩影”,学生也是写成“情影”或“晴影”等,源于学生对于这些字的字义不明确造成的。

因此,字词教学不仅是低年段教师教学的重点,它应该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中、高年级教师同样应该通过形式多样的,以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进行字词教学,重视字词教学。课后练习以多样的形式让其与学生多次复现,只有在加深记忆的情况下,方能让学生很好的区别形近字,同音字。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才能真正降低学生进入中年段后生字过高的回生率,改变他们误用形近字,套用同音字的现状。“授生以渔,不授生以鱼”。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提高他们自主识字的欲望,他们就一定会在字词的海洋中钓到各式各样的、色彩斑斓的“鱼”。

字词教学,有“理”可依

每每批阅学生的作文,其中的一些佳作总是让我欢喜,让我忧。欢喜的是这些佳作总能给人一种极高的享受,而让我忧的是这佳作中出现了不少很不协调的字符——错别字。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不是笔画复杂的非常难写的字,而是一些天天见的常用汉字。按理说,能写出如此美文的学生不应该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把很简单的常用字都弄错了。比如说:把“经常”写成“经长”,“购物”写成“构物”等等。太不可思议了,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国培如三月的春风轻轻拂过我的脸颊,如丝丝春雨慢慢浸润着我的心田。反复聆听了杨凤娥老师的《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及李院长在“互动对话”中提到的字词教学策略之后,有如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似的,着实令我茅塞顿开。我开始反思了自己平日的教学行为,结合杨老师的讲座,我明白平日的字词教学我忽视了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而只偏重生字字音、字形的单一教学。没有让学生通过字形进一步理解字义,字形的识记与字义活生生地剥离开了。这就导致了学生进入中年段后生字回生率过高,经常误用形近字,套用同音字的现状的出现。

找准了毛病,才能对“症”下药。除了自身的原因,我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学习生字都喜欢查阅工具书理解字义,但在具体的语境中对字词仅是一知半解而已,不能准确的理解他们的真正含义。这是源于学生不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而对其形意模凌两可,最终形也朦朦,意也朦朦。基于对学生目前学情了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节“火眼金睛,辨形近字”的字理教学活动课。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和用字规律的基础上,辨别本学期(四年级上册)最容易混淆的生字“幕--暮--墓”、“经---径”、“副--幅”和最常见“青”的形近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简笔画,讲故事,实物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致的驱动下,很好的掌握了这几组形近字,并初步学会通过字形来理解字义的学习生字词的方法。

中国的汉字自古就是字画同源。本节课,我用的最成功的是以简笔画演示字的古今文的变化过程。对于“幕--暮--墓”这组形近字,由于对汉字进行了追根溯源,不仅很好地辨别了字形,在字义上也进一步加深了印象,还能在具体的词语中正确地区别了汉字,大大降低了学生用错字的机率。如“夜幕降临”的“幕”为什么不用“暮色”的“暮”。你看,在字理学习“暮”字时,我是这样设计这个教学片段的: 师:同学们看这个“暮”字下面是什么字? 生:是“日”字。

师:说明这个“暮”字跟什么有关? 生:跟太阳有关。

师:好,请同学们看黑板(师边画简笔画边说:上面是草,中间一个太阳,下面也是草。)你们看这是什么意思? 生:太阳在草丛中。

师:没错,是太阳落进草丛中了。这就是“暮” 字上面“莫”的最早的字,下面的“大”字也是草字头的变写。太阳落进草丛了,说明什么? 生1:已经是傍晚了。

生2:天准备黑了。

师:所以“暮”就是什么意思? 生:傍晚、黄昏的意思。

师:傍晚也就说白天即将过去了,准备完了。因此,这个“暮”字后来又引申为完,尽的意思。

师:你可以给“暮”字组词吗?(暮色

暮春)师:“暮春”是什么时候? 生:是春天的傍晚。

师:是吗?老师告诉你们,“暮春”一般是在4月份左右。4月说明春天这个季节即将——(过去)春季准备完了,所以“暮春”中的“暮”是尽,完的意思。

师:那“夜mù降临”该用哪个mù?(下面是巾字的“幕”)

为什么不用日字在下面的“暮”呢?

生:下面是日字的 “暮”说明是太阳落山了,傍晚到了。而“夜幕降临”是说夜色像一块黑色的幕布一样把天空遮盖着,不见了亮光,说明夜晚已经到来了。生:“夜幕降临”主要是强调天空像有一块巨大的幕布挡住了太阳一样,所以它用的是下面是巾字的“幕”。„„

在这个环节之前,虽然学生对于像“夜幕降临”的“幕”字或者别的汉字已经记住,但那也是建立在反复机械的记忆当中,并非就能“因形索义”。而通过让学生对形近字的构字之初,尤其是最容易写错的那部分的了解,才能真正做到“因义记形”,不仅改变了以往靠反复记忆才能记住的“高耗时,低效率”的字词学习的方法,而且有些字可以让学生记住一辈子。通过课后的两次测评样卷看,这节课学生对于这几组形近字确实记忆很深。尤其是当堂测评的那些词语的听写,正确率非常高,除了接受能力较弱的四个学生错了一两个生字之外,其余学生全掌握了。而第二次为隔天测评,测试内容比第一次复杂多了,不仅是字的本意,引申义也派上了用场。虽然与第一次测评结果有所区别,但毕竟形式的多样、内容的深度都有所改变,能做出那样的水平。比起平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掌握这么多酷似孪生兄弟一样的形近字,已经是一个质的飞跃了。

经过这次国培的学习,尤其是在我们小学语文

(四)班确定“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作为班级主题研修以来,我在似重重雾气的字词教学疑团面前,不断寻求解决的办法,不断汲取字理教学的理论知识。暮然回首,那话却在灯火阑珊处——清代文学家王筠说过:“人之不识字,病在不能分。苟能将一字分为数字,则易记而难忘矣。”细细思量,这句话不正诠释了字理教学“分解——组合”是大法的真正内涵吗?字词教学有“理”可依,有“理”可据。丢了字理,你就丢了语文教学的根,也就丢了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字词教学有效性之

提高字词教学有效性之“五步曲”斜滩中心小学周春香词语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呢?在此,我浅谈我使用的一些......

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明确要求儿童“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字词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学习重点,掌握了大量的字词,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加开阔,......

浅谈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

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文档

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之我见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着重要位置,也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它贯穿了小学教学的全过程。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呢?这是值得我小学教师深思的一......

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字词教学的有效性字词教学一直是低段的教学重点。我们教师在教学时也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手段来指导学生识字。然而,我们老师如此重视的识......

《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提高词汇教学有效性 字词 有效性 提高词汇教学有效性 字词 有效性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