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_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2020-02-25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发言稿

西海岸九小 陈佳佳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安排了4篇课文、1个习作和1个练习,课文分别是《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大作家的小老师》。其中,《菩萨兵》反映了革命前辈的优秀品质,《李广射虎》赞美了我国古代名将的高超技艺,《少年王勃》赞扬了古代少年王勃非凡的才华,《大作家的小老师》则塑造了大作家萧伯纳的谦逊形象。这个单元的编排能让学生从名人的平凡小事中感受他们的不平凡,从中受到情感上的启迪。尽管这四篇文章的内容不同,但文章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所以在教学中也可以将这一写作顺序的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习作3的例文是《小草中的发现》,让学生通过自己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来观察周围的小细节,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又意思。练习3包括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五个板块。

二、课文重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菩萨兵》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的故事。在这篇课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朗读理解、感悟朱德总司令的三段话,从而体会朱总司令对藏胞的一片深情。在这三段话中,要抓住对重点词的品味,如第一段话 “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里的“这么”、“还在”、“怎么„„呢”,引导学生从这几个重点字眼中去体会朱总司令的着急和担心,教师在这里可以让学生观察标点符号的使用,借用一个

问号和一个感叹号来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的练习。朱总司令第二段话中,翻译回来报告说藏胞一见红军就跑,翻译的语气里是责怪和埋怨,但朱总司令却说“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表现出的却是深深的体谅。引导学生抓住朱总司令说的“节气不饶人,怕耽误了藏胞春耕,来年就要挨饿了!”从而体会总司令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关心藏胞疾苦的爱民情感。第三段话中抓住重点词句“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引导学生读出总司令对藏胞的关心、爱护之情。这样一篇精读课文,重在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人物在话语中所蕴涵的情感。在这片课文里,还有一个句子是需要重点提出的“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这里虽然最后是感叹号,但却是反问来加强肯定语气的一个句子,可以扩展延伸跟学生说一说关于肯定句、反问句、设问句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在复述故事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所发生的故事分段复述,例如用上“一天、第二天、几天以后”这些比较明显的时间段划分的词,这样条理就更加清晰,学生也可以初步体会到按时间发展顺序来讲述一个故事会更简单,也更有条理。

第二篇课文《李广射虎》是一篇“文包诗”形式的课文,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课文创设了故事所描绘的情景,描述了一个有关“飞将军”的传奇故事,为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古诗的意思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在这篇课文中,由介绍《塞下曲》开篇,引出“飞将军”李广,对于古诗的内容应避免一字一词的理解,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但对理解诗意及体会意境的关键字词,要让学生弄清楚。例如“平明”的意思是“早晨,天亮的时候”;“白羽”这里指的是“白羽箭”;“石棱”

是石块面与面的相交处。对这些关键字的把握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诗意。在精读过程中,主要通过朗读课文把学生带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之后又让学生把自己所体悟到的内容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这是一个相得益彰的过程。学习第三段的时候,要引导学生通过“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等词语体会李广将军的“机敏、神勇、果断”等特点。学习第四段的时候,引导学生体会“呀”、“不是老虎,二是一块巨石”这些人们的惊讶的语气、语句来对李广将军的赞叹和敬佩。其实在读懂了课文以后,学生要自学这首古诗就不难了,所以可以尝试让学生对照课文自学古诗,找一找古诗中的诗句和课文相应的故事情节来学,由诗到文,再由文到诗,诗文对照,学生会学习得很快。在国培学习的时候,我自己写了一篇下水文《千尺潭水不及汪伦送我情》,我觉得可以在这时候拿出来给学生阅读一下,让学生给我提建议,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包诗”写作的兴趣,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可以尝试写一写古诗里的故事。

第三篇课文《少年王勃》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显示了王勃文思敏捷与才气横溢。课文中一些重点的四字词语的把握是很重要的,如: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在学生掌握了这些词语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精读就更容易些。所以精读之前对生词的把握是关键。在精读的过程中,可以先以文中的名句导入,引出课题,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最能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的词语——奇才。从“奇才”这个词语展开教学,把其他人的表现和王勃的表现进行对比,如第二自然段里的“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等句子,来体会当场写庆贺文章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从而衬托王勃所表现出来的“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以激起学生对王勃的敬佩之情。课文的第三、四

段时重点,要注意学生对佳句的朗读断句是否正确,教师及时地给予纠正。例如“天水相连”一句,要读出一种连绵不断的气势,想象谁的宽阔,天的辽阔。其实在这里,教师不需要作过多的分析和指导,主要引导学生边吟诵边想象边体会课文所表现的壮美秋景,激发学生对美好景观的向往,在朗读、想象中去感悟。在这里可以借助多媒体图片的欣赏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这就需要老师做好多媒体课件了。

第四篇课文《大作家的小老师》,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记叙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成功地塑造了大作家萧伯纳谦逊的形象。按照事情发展的经过来进行叙述。故事以写人物间的对话为主,简短的对话传神地表现出小姑娘的天真可爱和萧伯纳的谦虚大度。教学时,应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从人物对话中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我认为这也是本课的难点。精读本课时,在第一段时,要把握好描写小姑娘外貌的词语,如“白白胖胖”、“大眼睛很有神”、“扎着大红蝴蝶结”,告诉学生抓住外貌特点来表现一个人的可爱,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手法,但也要引导学生在描写过程中,除了这些词语写出了小姑娘是可爱的,也可以利用他人对小姑娘的态度,例如萧伯纳“同她玩了好久”这些词句侧面写了萧伯纳是很喜欢这个小姑娘的。从侧面来表现小姑娘可爱,这又是一个值得学生去学习的习作方法。外貌描写加上侧面描写更加生动去刻画人物形象,这个可以作为课后的一个小练笔。引导学生去分析和讨论在他们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的那番话时的真正原因,心里并不是真的想要炫耀自己,而是想给孩子一个惊喜,要引导学生在读的时候,读出萧伯纳并不是炫耀而是想给孩子惊喜的口吻。而小姑娘“学着萧伯纳的口吻”以及模仿萧伯纳说话的句式,究竟是和这位大作家开玩笑?还是品出了大作家话中“炫耀”的意味?也许又只是小姑娘一句非常天真的话语呢?这里就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去领会。指导读第三段的时候,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领会萧伯纳说的“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抓住“不论„„都„„任何人„„平等相待,永远谦虚„„”等重点词句读好萧伯纳深有感触的这段话。这里可以引用古人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指导学生领悟无论是谁都要谦虚地向周围的一切事物学习这样一个道理。在这篇课文中,我自己也是存在疑惑的,小姑娘模仿萧伯纳的口吻和说话句式,她到底是玩笑还是悟出了大作家“炫耀”的意味?

习作3中的例文《小草中的发现》,小作者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发现了草丛中可爱的小生命——正在造新房的蚂蚁和摆动长须的甲虫,小作者通过自己细心的观察,简洁的描述,展现了一个表面静悄悄、实则活生生的昆虫世界。习作3的例文和要求都是鼓励学生要做一个有心人,只要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东西。借助学生在上科学课时培植绿豆、观察绿豆发芽的这个实验来进行习作3的教学案例,学生即亲身参与体验了,又有记录,可以将他们的整个体验过程写成一篇“发现”的观察作文。这只是作为一个案例,当然是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放开眼界,自然界的、生活中的、学习中的事物都可以成为观察记录的内容,所以这一次的习作,我会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提前一周就去观察、去发现,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自己的发现,一周后再回到课堂中去根据自己的记录完成习作。这个学期,我对学生的习作指导上,重点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对文章的结构进行一个大布局后才下手写,尽可能地让他们在我的引导下列一个提纲,根据这个提纲来打草稿,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完成课堂上的草稿并自行修改,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上个学期,我发现学生写的作文没有

任何的顺序和条理,这学期,从许多课文的编排上看,知道要对学生渗透几种写作顺序是教学重点,如事情发展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所以在习作练习上,我也希望学生能初步学会有顺序地去写作文。

本单元的最后是练习3,练习3安排了五个板块,内容包括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其中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口语交际是练习3的重点。处处留心这项练习有三个要求,要求学生读一段歌词《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热情洋溢地表达了边防战士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以及不怕一切艰难险阻驻守祖国边疆保卫家园的坚定决心。要让学生从歌词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激情洋溢地读好这段歌词。第二个要求是认识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荡漾”一词在歌词中的引申义是形容桃园里传来一阵阵孩子们的欢笑声。例如歌声荡漾,也是引申义。读读背背中8词语,都是表现少年王勃才气横溢、风华正茂、出类拔萃。通过回忆课文《少年王勃》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口语交际《学会商量》,其实我觉得挺好的,现在很多孩子在生活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比较任性、独断,虽然这是一个学会去如何与人商量、与人交换意见的主题,但如果学生能通过这个板块的学习,领悟到生活中处处有商量,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想法,学会与人商量,那我觉得就达到教学目的了。

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1、在前面的内容中我就提到过了,在教学《大作家的小老师》这篇课

文过程中,我自己也是存在疑惑的,小姑娘模仿萧伯纳的口吻

和说话句式,她到底是玩笑还是悟出了大作家“炫耀”的意味?

2、虽然我在习作要求中会希望学生能初步学会有顺序地去写作

文,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写着写着就天马行空了,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去促进学生对这一块的学习呢?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主备:秦海啸【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大自然的启示”专题,《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蝙......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第三单元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有三篇课文《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围绕人生和奋斗这个主题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段曲折的经历,塑造了一个个不......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孙泉联小谷少勇【单元教材简析】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课时备课和乐中心学校夏雨莲教材内容及建议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 本组课文追纪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我党创始人之一李......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下册 苏教版 单元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下册 苏教版 单元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