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_乡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乡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

二〇一一年

*******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前言

“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特克斯县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十二五”规划是历次五年计划(规划)编制难度最大的一次,国内外及新疆跨越式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在这种背景下,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发展新形势的新变化,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着力编制好和实施好*******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乡“十二五”乃至今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协调、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指导意义。

第一章 *******乡区域地理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乡位于新疆天山西部南天山北麓特克斯县城西北乌孙山下,距县城17.24公里,峰岭绵亘,地理座标:北纬42°22′30″至42°25′30″,东经82°37′30″。东与巩留县相邻,西与昭苏、察布查尔县接壤.行政总面积700平方公里,其中农业耕地面积草场面积79万亩,全乡下辖阿克奇、库勒、巴哈勒克、喀默斯特布拉克、吾尔塔米斯、阿腾套、苏阿苏9个行政村,一个乡办企业,总人口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蒙古、萨克族占全乡总人口的80%以上,在业人口为中,农业劳动职工为1022人,非农业劳动职工为在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1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二、自然条件

*******乡海拔1300—2500米;气候特征:冬长夏短,夏季凉爽,冬季积雪较厚,平均气温月)31.4‴,最低气温(一月)-35以上,无霜期120天。*******乡辖区内山脉呈西南、东西走向,有大小山岭7座,群山耸翠,属温带亚干旱大陆性气候,春温回升快,夏季无干热,秋温

81°19′60″至4.2万亩,、阔布、托提18960人,由哈9个民族组成,哈2956人,其1934人,11.21‰。5.3‴,最高气温(七400毫米*******回族等‴,年平均雨量乡境位于欧亚大陆腹地,下降快,冬季较寒冷,地域宽阔,地形复杂,光、温、降水的地域差异明显,是牲畜安全越冬的天然“良港”,利用潜力巨大,是全县最大的畜牧业大乡。

三、历史由来及现状

*******,系哈萨克语,意为“芨芨草”,过去这里长满比人深的“芨芨草”故名。该乡原为二区,红旗第二人民公社,设局和特克斯县政府所在地。

四、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银、铅、煤等苏阿苏金矿矿点富,交通便利,阿腾套银铅矿含量品位高,极易开采,米斯煤矿含煤3层,总厚度埋藏浅,品位高,前景十分喜人。生物资源:121种,农副产品如黄花菜、松脂、羊肚蘑菇、名贵中药材如野生贝母、党参、甘草等资源丰富,动物资源有兽类、鸟类、爬行类、昆虫类、两栖类,其中属国家保护动物的天山马鹿、野山羊、黄羊、狼、雪鸡、石鸡等 旅游资源:原始松林—阿克奇神秘岩画—乌孙古墓群是具有很高的旅

1931年—

乡矿产资源丰富,矿藏包括:黄金、3处,黄金含量达16米,煤质1939年曾是民国时期特克斯 6—12 为长焰煤,储量丰富,1958年改建为1.5克/立方米,/立方米,储量丰37科、107属,7种。

*******,其中:阔布砂金矿黄金含量克生物种类繁多,主要植物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阿腾套辽阔草原—高山

游观光价值,8个民族和睦相处,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服饰特点多姿多彩,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乡的旅游业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天地交而万物通,*******乡锦山秀水,这里有绿草茵茵的辽阔草原,有肥沃富饶的绿洲,有一望无际的茫茫林海,有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有风景如画的泉潭河流。纯天然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壮大畜牧业良好区域,得天独厚的逆温带是发展种植业的天然条件,这一切都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第二章 “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五年来,*******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十一五”的奋斗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克服种种不良影响,团结和带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扎实工作,排难而进,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紧紧围绕农牧民增收“四个一”工程,结合本乡发展实际,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农牧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农村面貌不断完善,民生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社会稳定的局面不断加强,圆满完成了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促农增收的发展意识不动摇,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高效农业、特色林果业和劳务经济,全乡农牧业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4783万元,增加到2010年

底的17012万元,年均增长1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2109元增加到2010年底的5862元,年均增加750.6元。各项指标数均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

----以“四个一”增收工程为重点的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一是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新建牧民定居小区4处,完成牧民配套定居160户;全乡良种牛达17594头,良种率从2005年的51%增长到2010年的72%;畜牧业收入占农牧民人均收入的比重从2005年的15%提高到2010年的30 %。二是林果业发展初具规模。累计新增果树面积14940亩,全面实现了人均1亩园的目标,成立了1个专业合作社,全力打造阿波罗特品牌。三是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多元化。建成千元田9800亩,特色经济种植2000亩,经济作物收入占种植业收入的50%以上,种植业方面农牧民人均创收1187元。四是劳务经济扎实有效开展。五年累计劳务培训人数2410人次,经济人数达64人,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35676人(次),创收9250.98万元,人均劳务创收2730.2元,年均增收231.7元。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五年来,累计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725.2万元,完成31.5公里农网条田防渗渠系工程;完成28公里砂石化条田道路建设和27.5公里通村油路及巷道通油工程;完成乡政府驻地和2个村的主街道通油工程;完成200公里牧道维修和新建工程;完成阿克奇村低产田改造1万亩;完成乡政府办公

楼扩建装修和8个村级办公阵地建设工程;完成中心中学实验楼、中心小学教学办公综合楼建设工程;完成乡文化活动中心、小广场和乡财政所建设工程。

----以民生建设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检验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从2007年的80 %增长到2010年的95%;累计向359户少生快富家庭兑现奖励扶助资金和边远贫困山区县特殊奖励金129.716万元;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46场次,农牧民观看演出达2万余人次;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21场次开展,受教育群众达1万余人次;开展各类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30期,举办科技巴扎25次;累计增加有线电视用户375户,安装调频广播10个,发放地面接收器1010台;累计投入扶贫资金609万元,实现218户贫困户的稳定脱贫;累计落实五保供养金117.7万元,农村低保金329.68万元,城市低保金168.98万元,大病救助资金36.32万元,为18名残疾人进行免费康复手术,305人参加了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已全面启动。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兑现粮食直补金214.65万元、退耕还林补助241.44万元、退牧还草补助726.6万元、良种牛补贴79.5万元、特色林果业补贴55.1万元、农机补贴132万元、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32.2万元。这五年成为我乡农牧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团结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维护稳定的思想观念不动摇,强

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基层维稳力量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0多万元扎实开展了平安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了“十步工作法”,2009年被自治区评为平安乡镇,累计创建平安村9个,平安单位21个,平安宗教场所14个,平安家庭3427户。建立和完善治安防范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开展户户联防,有效地预防了刑事案件的发生,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普法工作深入人心,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落实,信访数量逐年下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先后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积极加快学习型、创新型政府建设。五年来,累计开办各类培训班60余期,培训乡村干部4200余人次,外派学习120余人次。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坚持说了就办、定了就干。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依法监督和人民代表的民主监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及时办理人大议案,加强整改意见落实,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工程”。五年累计解决了代表们提出的事关农牧民生产生活难题32件。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认真抓好政府及其窗口部门的管理,转变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不良作风,消除“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切实转变机关的作风。从严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规范政府工作程序。深入开展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扎实开展治理商业贿赂,政府廉政建设得到加强,反腐败工作取得实效。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经历了7·20地震、四十年不遇的特大雪灾、6·12洪灾等诸多困难和挑战,在这些困难的考验下,全乡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二)“十一五”规划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牧民长期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和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农牧民增收难度较大;经济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换步伐比较缓慢;

二、三产业比重偏小,新型工业化水平较低;乡财政仍然十分困难;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扶贫质量和社会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

--土地方面:土地利用率低,耕地保护与建设占用的矛盾日趋突出。

--农业方面: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加工转化能力低,农产品加工还处于传统加工和初始加工、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等都成为制约和影响我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畜牧业方面:畜牧业生产水平比较落后,畜牧业正处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牧民定居比较缓慢,饲草料基地建设比较慢。

--水利方面: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投入不足,渠系不配套,防渗率低,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调控能力不强,还有4500人需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工业方面:工业项目建设进度缓慢,资源优势向经济

优势转换的步伐还不够快。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矿产资源勘查程度低,矿产资源“家底”不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不平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薄弱。

--交通方面:农村公路等级较低,通行能力差;建设力度和质量控制力度较弱;部分村队牧道十分险峻,通达能力较差。

--环保方面:生态环境建设还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牲畜散放,和农牧民路边堆放农家肥情况严重。

--安全生产方面:安全生产意识不到位,生产装备落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投入不足,科技支撑力量不强。

--教育方面: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指标还比较脆弱,辍学现象还没有完全杜绝;教育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医疗方面:农牧民医疗保障水平较低,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薄弱,尚有7个行政村未建设或未达到标准化村卫生室,基层卫生队伍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第三章 *******乡“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面临的环境条件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面临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和社会

转型,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取向可能出现重大调整,经济发展环境、社会发展环境、政策体制环境等都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将前所未有。

(一)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气候资源优势。*******乡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别适合春小麦、油葵、亚麻、秋菜、中草药等农作物生长。全县大部分地区属逆温带控制区域,昼夜温差明显,发展园艺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年平均气温5.8‴,无霜期140天,春温回升快,光热资源丰富。年蒸发量1473㎜,年主导风向sw,平均风速2m/s。

--畜牧业优势。草场资源条件好,全乡有79万亩天然草场,其中:优良草场 万亩,占 %, 发展畜牧业条件极其优越。

--林果业发展优势,我乡现有林果业面积10440亩,其中示范园6020亩,老果园780亩。在十二五期间所有新植果园半达到丰产期。

(二)不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1、“三农”问题矛盾突出。农牧民人口比重偏大,占全乡总人口的98.5%,农牧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畜牧业生产仍为粗放型,农作物生长期较短,又地处冰雹带,效益水平较低。扶贫质量和社会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等问题依然严峻。

2、工业基础薄弱。工业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矿产资源种类多、开采开发、工业化水平较低。

3、资金约束十分突出。财政增收渠道狭窄,财政收支矛盾更趋突出,招商引资困难,筹资难度越来越大,建设资金严重短缺。

4、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大中专学生日益增多,可供开发的就业岗位有限,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5、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科技对畜牧业、工矿业、旅游业发展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科技转化能力不高。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劳动者素质特别是农村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科技投入不足,难以适应全社会对科技发展需求,科技导向能力不强。

第四章 *******乡“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思路、目标、工作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七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和自治州党委会议精神,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现代农牧业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环保优先,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道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特克县科学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总体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实施生态立乡、科教兴乡、畜牧强乡、产业富乡战略,围绕“四个一”增收工程,全力在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牧民增收和技能培训上实现重大突破,实现

三、主要奋斗目标是---元,年均增长三次产业所占比重调整为---到12000内。

---元,年均增长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享有率明显提高。---除,全乡绿化率达到力争创建自治区、---效,力争创建自治区文明乡镇、科技进步乡镇和民族团结进步乡镇;社会管理机制逐步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取得实效,社会治安良好,社会政治大局持续稳定;各族人民法制意识和文明程度明显增强。---

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28%。经济结构调整更加合理。到:40:21%;38%,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医

51%,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自治州生态乡镇,全乡生产总值达到35:2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固定资产投资达到脏、乱、差现象基本消生态村创建实现全覆盖。四个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得

60603万2015年,12‰以1亿100%,*******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农牧民收入实现新突破。元,年均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和谐社会建设实现新突破。政府自身建设实现新突破。

到显著提升,机关效能建设取得实效,政府工作效率明显提升,进一步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着力打造服务型、学习型、廉洁型政府,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和群众满意率,树立崭新的政府形象。

四、十二五期间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四个一”增收工程,实现促农增收大突破

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支撑,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着力发展和壮大以现代畜牧业为重点、特色林果业、高效农业、劳务经济齐头并进的“四个一工程”力实现农牧民人均收入1.51、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设施畜牧业和高效畜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上取得新突破。作。突出发展养牛业,加快黄牛改良步伐,加大良种牛引进力度,着重在改善品种、提高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五年计划引进良种奶牛1500头,完成冷配种率在十二五末达到80%牛,大力推行“万千百十”工程,实现万头良种奶牛乡的目标,新增吾尔塔米斯、阿腾套萨克羊提纯复壮,大力推广冬羔生产、毛色分群,五年内完成哈萨克羊组群125群,完善吾尔塔米斯、阿腾套克肉羊专业养殖村配套的设施建设,完善喀木斯特布拉克细毛羊专业养殖村配套设施建设、扩大养殖规模。殖小区建设步伐。在阿克奇村和阔布建集高标准养殖示范小

一是扎实抓好品种改良工120002个千头良种奶牛村。推进哈,努头良种2个哈萨加快养万元以上的目标。

头,力争牛的良以上,实现农牧民人均1.5二是

区,实现高标准集约化管理;继续完善各养殖小区挤奶厅、收奶站、防疫室、饲料加工间等配套设施建设;三是突出抓好育肥业。充分依托独特的地缘优势,以阔布村和托提库勒村为重点,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牛羊育肥,五年内新增百头育肥户100户,建成2个万头育肥村2个。四是全力做好定居兴牧工作。充分依托定居兴牧项目和援疆项目资金,完成定居兴牧新建和改造670户。五是全乡、村、户三级动物防疫网络,每个村新建村级防疫室座,确保防疫技术服务全覆盖,继续加大防疫室、防疫栏、消毒室建设投入,走精细化管理模式,动物防疫率达强化动物检疫监督,扎实做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是做好草原保护和管理。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偿机制,加快饲草料基地,建设草原监护站万亩,围栏草场24万亩,载畜量面积央、自治区加快牧区水利建设的有关政策,结合巴哈勒克水库建设,推动小型水库建设实现亩优质牧草种子基地的灌溉;推行农牧区饲草料互补机制,妥善解决农牧区饲草料不足问题;严格控制草场载畜量,有效遏制草场退化;加强草原防火和毒害草治理工作。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提高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新建5个优质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到十二五末,畜牧业占大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农牧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人均达到

2、强势推进特色林果业,实现产业布局新突破。

5个,完成禁牧42万亩。紧紧抓住中万亩饲草料基地和2个哈萨克羊养殖专业5000元。

1100%。六363千七是加45%,坚持

扎实推进动物防疫检疫。建2.8

把林果业作为“富民兴乡”的重点产业强势推进。一要规模发展,继续强化规模化建设标准,严把管理关,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大规模种植、规模化管理、实现林业进好地,并完成围栏、水利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成活率达90%以上。二要加大投入,坚持项目建设与特色林果业相结合,改善种植特色林果业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林果渠系改建,解决林果浇水问题。继续落实林果业补助政策,加大林果科技投入,大力推广重整形、强拉技、巧施肥等技术,加强林果病虫害防治,推动标准化生产。三要规范管理,资金、技术指导、强化管理、普及良种、增加效益相结合,每个示范园要培养5至10个精品示范户,把培养示范户作为特色林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来强化落实。四要品牌经营,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着力抓好阔布村“一村一品”基地建设,打造“阿波罗特”品牌,逐步实现对全乡阿波罗特产品的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引进项目和资金,在阔布村建成保鲜库1座。林果产业化进程。加快果品出口基地建设,做好绿色基地、有机果品基地认证,加强与口岸、出口检疫机构的信息互通,切实加快果品出口外销步伐。着力抓好林果专业合作组织和林果经纪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业的果品营销队伍。到十二五末,全乡林果业占大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来自林果业的收入人均达到4000元。

3、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在打造一村一品上取得新突破。一要发展高产出、高效益、低污染的“两高一低”高效生态

积极推进30%,农牧民坚持做到补助五是

农业,重点发展突出优势的玉米、马铃薯、甜菜和胡萝卜制种等高产作物,加大技术指导和政策信息支持力度,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效益。二要结合本地特点,突出一村一品,建成以托提库勒村为中心的甜菜种植基地,以阿克奇村为中心的饲料基地,以*******村为中心的粮油基地、以喀拉苏为中心的大田蔬菜基地,打造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实现人均一亩千元田的目标。菜套种模式,开展订单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管理及生产基地认定和产品标识管理等方面给予种植户更多的支持和服务。四要发展和壮大专业合作组织,认真开展培训、质量认证、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胡萝卜为主的3个中心合作社的作用,到乡建成全县精耕细作、高产优质示范乡。到十二五末,全乡高效农业占大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业的收入人均达到1500元。

4、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在劳务创收上取得新突破。要提高务工人员专业化程度。按照“一户一人学一技”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农牧民实用技术和双语培训力度,年均培训农牧民群众2000人(次)以上,力争用乡青壮年劳动力人均轮训2次,全面提升劳动力文化素质和从业能力。二要提高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劳务经纪人的组织协调作用,新增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7个,培育农牧民劳务输出经纪人障工作站设立务工人员免费咨询台。化程度。实现两个转变,每年保证外出务工人员总数达到8000人(次)以上,年创收4000

三要大力推广林甜菜、2015年力争将我,农牧民来自高效农一5年的时间,对全40名,在乡劳动保三要提高务工人员规模充分发挥以马铃薯、15%万元以上。到十二五末,全

乡劳务经济占大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5%,农牧民来自劳务输出的收入人均达到3500元。

5、着力推进旅游业,在新型服务业上取得新突破。依托马山、巴合勒克水库、吾尔塔米斯沟独特的自然风光,在马山新建观景台,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大力宣传*******乡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扶持农家乐、牧家乐具有民族特色的观光旅游,鼓励发展民族特色产品小作坊加工产业;扶持民族手工刺绣产业做大做强,做好商标注册和包装设计。到十二五末,全乡农牧民来自三产服务业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人均达到1000元。

(二)、坚定不移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是推进我乡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关键和基础,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中央对口支援新疆的政策机遇,切实做好项目规划,强化项目申报,落实项目资金,切实以项目工作带动经济发展,改善发展环境,促进农牧民增收。

一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改厕、改厨、改圈和通路、通沼气、通信息;积极争取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改造、牧区水利、牧区安全饮水、农村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依托整村推进,着力改善农(牧)民生活环境建设,充分发挥阔布村和巴合勒克村的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其农牧业村的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继续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充分利用项目资金年内完成斯木塔斯8000亩低产田改造工程,逐步用三年

时间完成托提库勒、*******村的条田道路砂石化和水渠防渗化建设。落实资金2300万元完成吾尔塔米斯18公里道路建设,三年内逐步完成巴喀勒克—-吾尔塔米斯、苏阿苏-乔拉克米斯、s220线-阿腾套山峰的道路工程。落实资金500万元,解决人畜饮水安全问题。积极落实项目资金完成林业管理站、派出所、司法所和法律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站、2个村办公阵地的建设和硬化、绿化、美化工作。积极争取项目,力争完成乡政府行政综合服务大楼的建设工程。

(三)、坚定不移地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牢固树立“群众第一、民生优先”的意识,结合实际,加大对群众住房、就业、低保、养老、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在改善民生上实现新突破,让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于民。一要优先发展教育,认真落实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和“手拉手”助学救济活动;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新建“双语”幼儿园6所。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办学能力;大力开展农牧民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二要进一步整合卫生资源,完善乡卫生院门诊楼及设施建设,改善村卫生室硬件条件,大力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继续巩固新农合成果,确保参合率达100%;实行每年为60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免费体检;继续做好传染疫病的防治和妇幼保健工作。三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改善各村农牧民群众文化娱乐设施条件,建立健全老年协会、妇女协会等社会群众组织;继续深入实施广播、电视、通讯、电子信息村村通工程,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宽带的覆盖率。四要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切实宣传好、实施好“少生快富”和计划生育家庭特殊奖励制度,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创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五要加大民政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利用民政救济资金、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引导和帮扶贫困人口实现持续增收,力争五年完成300户1650人的脱贫目标,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六要认真做好安居富民工作,2011年计划完成安居富民房建设539户,力争五年内实现安居富民房建设率达到95%以上,七要完善乡村科技服务网络,每个村建立1—2个有影响力、说服力、有带动性的科技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推广普及养殖、高效作物栽培、林果套种、大棚蔬菜种植等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牧民学科技、用科技、科学致富的本领。八要以“文明乡村”、“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力争五年创建自治区级文明村3个、州级文明村2个、州级以上文明单位6个。九要认真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全面完成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完善企业职工退休保险制度,普及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巩固就业援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农机补贴、粮食直补、家电下乡、小额贷款等惠农政策,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问题,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四)、坚定不移地落实维稳措施,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稳定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前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

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思想,认真落实各项维稳措施,真正形成维稳工作常抓不懈的格局,切实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要妥善处理和化解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种矛盾,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突出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维护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住房、养老、医疗、就学、就业等问题摆在突出位臵,从根本上化解群众矛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要狠抓维稳工作不放松,真正形成维稳工作常抓不懈的格局。狠抓值班备勤工作不放松,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加强应急分队防暴处突演练,组织协调政法、综治、统战、武装等部门深入开展“宣传、防范、打击、控制”等维稳活动,确保社会稳定;其次是狠抓信息化管理不放松,畅通信息渠道,多方收集各类情报信息,发挥巷道长、信息员的作用,做好社会稳控面,狠抓严打严防,继续发挥“五户联防”、“十户联保”的作用,建立健全维稳和群防群治工作长效机制。

三是要加强民族团结,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切实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载体,深入开展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三个离不开”思想,推进全乡八个民族的大融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携手并肩、团结奋进,共同走向繁荣富裕道路。

四是要加强宗教场所和宗教人士的管理,全面落实宗教工作“五项机制”,“两项制度”。通过举办宗教人士培训班、召开宗教例会等形式,提高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教民学技术、用技术,认真开展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工作。

五是要深入推进依法治村工作。充分发挥司法所调解职能作用,妥善处理和调处人民群众内部矛盾和纠纷,建立三级调解网络制度,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确保全乡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营造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环境。

(五)、坚定不移地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水平。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的五年,我们将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勤政为民、廉洁高效的政府。坚持依法执政,自觉接受人大的工作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的民主监督和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坚持依法行政,推进以“法治六进”为重点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坚持重大事务决策前的咨询、听证制度,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到市场主体服务,公共服务和解决民生问题上来。坚持廉洁从政,不断创新行政服务和管理方式,理顺

职能分工,优化工作流程,形成规范有序、公正透明、高效便捷的运行机制,确保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能。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依法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和制止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

张家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张家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是张家界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精品,向旅游经济......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0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根据党的十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社北京2011年3月16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目 录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 录第一章 开创“富民强桂”新局面第一节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进入跨越发......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乡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 规划 乡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 规划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