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习作评改策略_习作评改的有效策略
小学生自主习作评改策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习作评改的有效策略”。
小学生自主习作评改策略
作者:孙永明
自主评改习作,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对习作进行自我点评、修改、鉴赏活动,从而提高习作评改水平和学习语文的能力。
综观小学习作评改的现状,概言之:从教师角度看。(1)习作只重视指导,而忽视评批。(2)习作批改,作后评讲落得不实。批改时,或认真仔细地写了不少眉批、总批;或马虎草率,眉批、总批写得很少,但二者殊途同归,使用率不高。评讲时,随意性大,或无针对性,或简单评一评,或根本不评。从学生角度看。习作批语无作用,对眉批、总批的学习不实,对自己习作只重视分数、等第,而自己习作中,真正好在哪,差在哪一概不知,更不去进行修改,于是,教师辛苦的劳动等于付诸东流。
这些均阻碍着学生习作水平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长此以往,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正是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探讨并研究、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学生自主评改习作策略。
一、自主评改策略具体操作
1、展示目标。即展示本次评批所要解决什么,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定向,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效益观念,进取精神。
2、自主定标。即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制定评批标准,一般含“一般要求”(即任何一篇习作均须达到的常规性要求,多指标点、字、词、句方面的要求)和“特殊要求”(即本次习作训练的规定性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评批尺度与标准是什么,知道用什么来衡量习作;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懂得审题对于每一次习作的重要性,懂得昨天按什么要求写,今天就按什么尺度评和批。
3、自主评批。这是整个评批策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评批的成败。在这一环,集中地体现了本策略的四个特性,并为组内自主交流做准备。同时,这一环也是对学生自我阅读方面的点评、修改、鉴赏能力的检验和培养。一般应完成:点评——评语(眉批、总批等);修改——推敲(遣词造句、段落修正等);鉴赏——选赏(佳词佳句、优美段落篇章等)。一般可采用以下形式:①全班随意抽取式。习作置于讲台,全班同学不看作文本上的姓名,随意抽取一本作为评批对象。②组内推磨评批式。一组内四位同学,A评B,B评C,C评D,D评A。③组内一对一评批式。组内同学,A与B,C与D一对一互评。④全班推磨评批式。⑤班内一对一评批式。班内你任意选定一位同学,与之对调评批。⑥组内随意抽取评批式。组内四本作文本,每人随意抽取一本,作为评批对象。⑦小组对调评批式。以组为单位交换评批,即A组评B组,B组评A组。操作时要注意:①要认真的指导学生写好眉批和总批。②要认真指导学生规范习作批改。③要有明确的可供操作的量化细则,便于评批习作的等第。④留给时间要充足。⑤教师巡视点辅,增加信息的深度和宽度。⑥要注意写上评批者姓名。
4、自主交流。这是可开拓学生思路,将个人独立评批所得,转化成集体成员的共同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锻炼,表现机会,激发其表现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为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提供较充足的课堂参与机会的过程。更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沟通,培养他们听取别人意见,以及通过比较、归纳、分析、综合别人的评批来启发自己的评批的过程。一般采用的形式有:①宣读汇报式。各人将自己的评批结果在小组内宣读交流。②宣读补充式。在个人宣读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有不同观点的,及时补充自己的意见。③中心辩论式。围绕评批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在讨论交流时提出来,让大家各抒己见,不苛求统一,而注重这一过程中见解的合理性。操作时要注意:①教师要注意在交流时的巡视。②要重视小组长的训练和培养工作。③要把握好讨论的几个要素:目标指向、时间保证、师生反馈、讨论常规、师生情趣、优劣势互补。
5、师生点评。即教师点名宣读习作及评批结果,再进行点拨、评价。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理顺知识体系,尤其是评批知识体系,建立各自评批方法序列;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加强思维的深广度、准确度;有利于肯定评批成绩,纠正评批错误,指出不足,保证评批的科学性、准确性。一般采用的形式有:①串讲式;②茶话式;③探讨式;④质疑式。操作时要注意:①教师的点评语言要简介明确。②点评时要注意考虑到不同层面的学生习作及评批,以反映习作全貌及评批概况。③要紧紧地围绕习作的要求,特别是“特殊要求”或单元重点训练项目,要有意识地将重点、难点渗透在点评之中。④教师要深入钻研,精于调控,讲究留白。
6、自主修改。即学生自主评批后,根据评批结果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习作。这样,有利于发挥评批的作用,特别是对眉批、总批的功能发挥,能落到实处;有利于学生在吸收评批信息后进行第二次习作,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并逐步认识好习作是改出来的这一写作规律。操作时要注意:①要注意修改后的第二次评批。(一般对照评批进行第二次简批)。②要引导学生认真自觉地学习评批语,认识到习作中的优缺点,养成自觉,快速修改的习惯。③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好评批中的不足(含自己习作的不足及评批者不恰当的评价),养成他们如何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良好习惯。
7、评改总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评批情况,评批所得等一一总结,有利于学生及时提炼并形成知识结构,理明知识体系,建立自己的评批方法序列;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作文的评批热情;有利于学生知道不足,明确改进方法。操作时要注意:①要以生为主,教师作相机点辅引导。②要注意围绕目标及评批要求。③要顾及不同层面的学生。④要注意帮助学生理顺知识体系,学习序列,以帮助提高能力。⑤教师要注意对评批的评批,并签上自己对评批的意见。(此环节一般在课后)。
二、自主评改策略特点简析
本操作策略的流程,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自主性。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主体性集中体现是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这些,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就是一句空话。整个评批流程,它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充分地体现了在教师的主导下“以生为本”的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独立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习作评批。在实践中去点评、修改、鉴赏等,从而提高学生主体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在全程学习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2、训练性。在评改的过程中,从定标——评批——交流——点评——修改——总结,体现了全程式的训练。学生要综合地运用平时在阅读中的知识、能力,即自己在学习中形成的具有自我特性的种种有效的认知结构,认知策略,调动自己的知识、能力储备,来处理自己在评批过程中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学生在评批过程中,可以自主的选择方式:或阅读或思考,或质疑或讨论;可以自己调整学习速度:或快或慢;或停顿或重复,可以自己处理评批的方式:或记忆或理解,或分析或综合,或比较或联想„„
3、全面性。在进行自主评改习作的过程中,始终体现了这一特性。一方面班级学生全面参与评批过程,机会均等,都是习作的评批者,都在一定的要求、目标之下进行自主的评批活动。另一方面,学生个性也得到了全面发展。(1)通过这样的评批活动,在意识倾向方面,对他们对待习作的动机、兴趣,乃至理想均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调控作用。(2)通过这样的评批活动,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对一个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其中的习作能力、学习语文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发面的发展和形成,均有着良好的促进和养成作用。
4、创新性。本评改策略显示了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从“自主定标”中显示了创新意识,即创新性的评批意图,愿望、动机。二是从“自主评批、自主交流、师生互评、自主修改”中显示了创新性的思维,即不受固有模式的束缚而进行有创见性的学生个体内部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的反应。其中肯定不乏富有真知灼见的点评、修改、鉴赏。三是整个评批策略,显示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即在整个评批过程中,学生对多种创造方法和解疑策略的学习、掌握与运用得到了验证、巩固和深化。
习作自主评改阶段性总结自从2013年7月课题申报以来,我严格按课题实施方案有序推进,结合班级情况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课题实验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现将课题主......
浅谈小学生习作评改的有效策略湖北省襄阳市47中小学部张春妍一次习作课后,学生们如释重负地交来习作本,望着厚厚的小山似的一大摞习作本,我深深地叹息:自己的“移山”工作何时......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评改习作的策略研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立修改作文的能力,要求高年级“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 ,在“评价建议”部分,更是专......
很多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不高,提起作文就头痛。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的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关键。就此,我从小学生作文评改方面来谈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小学生作文是......
《小学生习作评改研究》 阶段性计划课题负责人:刘海珠新的学期已经开始,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也将进入实质性的阶段。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我们课题组的成员经过商议,特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