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_学前教育学a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学前教育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前教育学a”。

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学前教育指对0——6岁儿童实施的教育,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零岁到入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其中,从初生到三岁这一阶段的教育称为“婴儿教育”,三岁到六岁这一阶段的教育称为“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学的发展第一阶段(孕育阶段)的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第二阶段(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卢梭(爱弥儿),佩斯泰洛齐,罗伯特欧文(重视人格教育)。第三阶段(初创阶段)的代表人物:福禄培尔 夸美纽斯在其所著的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中,提出家庭是一所母育学校,母亲便是主要的教师,对1~6岁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是从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开始创立的,他1837年在波兰根堡创办了幼儿学校,1840年改名幼儿园。诞生了第一所幼儿园。他设计的一套玩具材料叫“恩物”。他的主要学前教育思想有:①、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②、教育是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③、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的人)5 现代学前教育主要理论流派阶段的代表人物:杜威(儿童中心),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弗洛伊德(泛性论),格赛尔(成熟理论),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①陈鹤琴

1923年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作为推行中国化、科学化幼儿教育的一个实验基地。②陶行知 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学校和劳工幼稚园。③张雪门 “半日上课,半日实习”。④张宗麟 中国第一个男幼师。

第二章:(自己看书)第三章: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2 儿童发展应树立的基本观念:①儿童发展的规律性(个体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特殊,从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发展)②儿童发展的阶段性 ③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统一教育内容在不同幼儿身上会有不同反应;同一教育方法在不同的幼儿身上会有不同的效果)几种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⑴遗传决定论 代表: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弗洛伊德,格赛尔,高尔顿 ⑵环境决定论 代表:华生(给我12个„„),洛克(白板说),孔子(性相近,习相远)⑶苏联的教育主导发展论及其发展:Ⅰ主张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和主导作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狼孩)Ⅱ认为教师传授知识并不能直接导致儿童的发展,应当创造条件,使儿童积极地动手动脑,通过主动的活动而实现发展。⑷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的发展理论:在教育上重视儿童的内在需要和心理特点,重视通过儿童自己的动作或操作进行活动,获得实际经验。⑸叶澜提出的二层次三因素论:P65 4 各个发展因素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遗传、环境和教育、儿童的个体性实践活动 详见p66~p76 5 儿童观:儿童观是指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主要涉及到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教育观: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我国的现代教育观:①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②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③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④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⑤家园配合,协同发展。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教育提供了科学基础:①,教育必须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②,教育要合乎儿童的年龄特征;③,学前教育还必须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发展的特点。

第四章:学前儿童体育:① 幼儿体育是遵循幼儿生长发展的规律、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②体质:人体的质量。表现在体格、体能、适应能力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相对稳定的特征。③重要性:⑴.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⑵.儿童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⑶.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需要。④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⑴保护儿童的生命,促进儿童身心的正常发育。⑵关注儿童积极情绪的培养。⑶养成儿童基本的卫生习惯。⑷ 发展基本动作,增强体质,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⑸进行安全教育。⑤ 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要领:⑴提供安全的、适宜儿童做身体运动的良好环境和设施 ⑵坚持卫生保健的常规工作 ⑶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生活制度是按科学的依据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饮食、睡眠、游戏、上课、休息等)的顺序和时间,使儿童在园的生活有规律和有节奏,张弛有度,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需掌握以下原则:首先,符合儿童生理特点;其次,考虑季节的变化、地区特点和家长的需要;最后,考虑保教结合。⑥体育活动的内容:基本动作,基本体操;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早操、体育课、户外体育活动。学前儿童智育:①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前儿童掌握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学习习惯和兴趣的教育。②知识、技能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其次,智力的发展可以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③智育重要性:P108 ④智育的目标:p110 ⑤智育的实施要领:p111 ⑥ 如何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p115 3 学前儿童德育:①幼儿德育是年轻一代德育的最初阶段,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为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品德打下最初的基础。②目标:P119 ③实施的要领:P119 4 学前儿童美育:①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学校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②美感: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愉悦感。由具有审美特征的审美对象引起人的一种情感体验,精神上产生一种喜悦和欢乐,便是美感。③ 美的形态:自然美;社会美;日常生活的美;艺术美 ④学前儿童美感发展的特点:P132 ⑤美育目标:P133 ⑥美育实施要领:P133

第五章:婴儿教育是指从出生到三岁前儿童的教育,是学前教育中的开始阶段,又叫先学前期教育或学前早期教育。意义:促进婴儿身体和生理机能的正常发展、促进婴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促进婴儿的社会化进程。3 任务:P147 4 原则:P148 5 内容:P150 补充:母乳喂养的好处:

①母乳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有助于婴儿发育。②非常容易消化、吸收,可被婴儿机体有效利用。

③母乳中还有足够的氨基酸与乳糖等物质,对婴儿脑发育有促进作用。

④ 母乳不但提高婴儿的免疫能力,保护婴儿免于感染,预防腹泻、呼吸道感染,更能降低婴儿的过敏体质。

⑤哺喂母乳对于婴儿的人格发展与亲子关系的培养更有极密切的关系。

第六章:游戏的理论: ①什么是游戏:我国《教育大辞典》: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

刘焱指出:游戏的本质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这种活动现实直观地表现为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黄人颂: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主动地活动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游戏定义为一种追求快乐的行为,是儿童自愿参加的、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②游戏理论:P180 2 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

一、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

二、儿童重视的是游戏的过程,而非游戏的结果;

三、游戏是一种假想的活动;

四、游戏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

五、游戏是能给儿童带来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幼儿游戏的种类:P199

(一)按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

角色游戏

创造性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游戏

体育游戏

有规则的游戏

智力游戏

音乐游戏

(二)按社会化程度分类

①.无所用心的行为 : 这是一种无目的的活动,例如儿童在一旁发呆或乱跑、闲荡,只在房间里走动、张望而不参加游戏等。

②.旁观者行为:儿童长久地站在“游戏圈”外看别人活动,关注着他人的游戏,但自己不参加。虽然偶尔也发表些口头意见,但总是不加入到游戏中去。

③.独自游戏:儿童不与旁人发生关系,不参加别人的游戏,专心于自己的活动,独自一人玩。

④.平行游戏:儿童在一起玩,所用玩具和游戏方式大体上相同,但相互之间不交往,彼此互不联系,不设法影响或改变同伴的活动,各自的游戏内容间也没有什么联系,形成各种游戏同时并存的状态。有时儿童互相模仿,但无意支配别人的活动。

⑤.联合游戏:这是一种没有组织的共同游戏,游戏的儿童间发生交往,互相借用玩具,有说有笑,从事类似的活动,但游戏者之间没有为同一目标而分工合作,各自根据自己的愿望做游戏。

⑥.合作游戏:这是一种有组织、有规则,甚至有首领的共同活动。儿童在一个组织起来的小组里游戏,服从首领的指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分工合作,有共同计划的活动和达到目的的方法。幼儿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P204 ①.游戏与幼儿认知发展; ②.游戏与幼儿生理发展; ③.游戏与儿童社会化; ④.游戏与人格发展。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P207 第七章:幼儿园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①“儿童中心”的教育思想

②以经验哲学为基础的经验理论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与教学理论: ①关于教学与发展:“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②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③关于教学的最佳期 ④关于学科教学

高级心理机能的共同基础是领悟和掌握。

⑤关于学前教学与发展

学前期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三岁前儿童的教学,自发性教学。其特点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的。

第二个阶段是三岁后的学前儿童的教学,自发—反应型教学。三岁左右的儿童有能力根据某种大纲接受教学,同时要考虑到孩子的特性、兴趣和思维水平。

教学的“大纲”应当符合儿童的“大纲”。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①幼儿园教学的概念P241

②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特点P243

③幼儿园教学过程:P296(教师、幼儿、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3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和方法:(本书重点)P282~P293 4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环节和组织形式:P295 5 幼儿园的课程:

一、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

四种典型的定义:

①、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所的科目。

②、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计划或方案。

③、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所获得的一切经验。

④、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环境中进行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历程。它是一个具有多层面、多重含义的复杂概念。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这里所谓的各种活动,即《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说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二、幼儿园课程的组成要素:①幼儿园课程的目标; ②幼儿园课程的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③课程内容的组织; ④幼儿园课程的评价;

第八章:

• 1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基本原则:教育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p321

• 2 日常生活各项活动的内容:P326

• 3 幼儿园节日和娱乐活动的教育价值:P335

• 4 幼儿园节日和娱乐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基本理念: •

(一)幼儿园节日和娱乐活动应以儿童为主体 •

①、面向全体儿童;

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

③、让儿童有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二)在节日和娱乐活动中给儿童不同的文化熏陶 • ①.幼儿园节日和娱乐活动与中国本土文化教育 • ②幼儿园节日和娱乐活动与多元文化教育

(三)幼儿园的节日和娱乐活动应与幼儿园课程整合• 5 组织娱乐活动的要点:①.选择内容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娱乐活动 •

②.安排满足儿童兴趣的活动 •

③.儿童娱乐时间要适度

④合理计划和组织园外娱乐活动

• 第九章(自学)• 第十章:

•••••家庭教育的特点:

(一)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二)具有特殊的亲密性和权威性;

(三)具有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和家庭教化的连续性;

(四)具有日常生活随机性和特殊情境的震撼性;

(五)具有地域的广泛性和组织的普遍性; •••••••••••

(六)家庭教育具有显著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

1.家长素质

2.家庭结构

3.父母教养方式: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溺爱型、干涉型

4.父母期望和教育观念(期望效应)

5.家庭条件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原则:①尊重家长的原则

②区别对待的原则

③要求适度的原则

④双向反馈的原则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式方法:家庭访问;利用家庭联系本或电话、电子邮件、发短信等来交流;接待家长咨询与个别谈话;家长开放日;举办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和科学育儿报告会;专题座谈会或经验交流会;班级家长会和全员家长会;宣传栏、展览台、陈列室等;建立和健全家长工作制度;为家长提供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机会;

• 第十一章:

••••••••

学前教师劳动的特点:①劳动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

②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③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④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⑤劳动周期的长期性 2 学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p423 3 学前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P424 4 “以园为本”的教研:P440 • 第十二章:

• 1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儿童发展评价、教师工作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P460 • 2 当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评价目的的发展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标准的个体化P462 •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概论 参考资料; 1.李生兰.学前教育学.上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版 2.梁志.学前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 3.......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 ACDCD CBCAB 二、名词解释题 1.最近发展区:是指导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和帮......

学前教育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本科补修)模拟试题及答案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本科补修)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获得守恒性和可逆性概念是在哪......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李生兰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一、学前教育的概念: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学前教育包括胎儿教育......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课程提纲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一、课程目标《学前教育学》是研究0―6、7岁学前儿童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主要内容有: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与学前教育学研究的......

《学前教育学.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学前教育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学前教育学a 学前 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a 学前 教育学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