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防治的新进展_骨质疏松症治疗新进展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骨质疏松症防治的新进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骨质疏松症治疗新进展”。

骨质疏松症防治的新进展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强度减低、骨脆性增加而易骨折的全身性疾病。该症所致的骨痛、骨病及严重骨折降低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全世界患OP的总人数超过2亿,是位居第六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 OP的防治取得了瞩目的进步,新的疗法、药物不断问世。现就此作一简述。生活方式改变性防治

1.1 坚持户外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保持肌力和肌张力,不断的肌肉收缩引起的应力作用能刺激骨生长,抑制骨吸收,增加骨量和骨强度。

1.2 培养良好的习惯 过量饮用咖啡、酒、茶等可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和刺激破骨细胞的活性,导致骨丢失,因此,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妇女,应坚持晚育、少育,缩短哺乳期,以保存体内骨库的钙含量。

1.3 合理搭配膳食结构 膳食结构搭配合理是早期预防OP的关键,应从儿童时期做起。在骨生长发育阶段,合理的膳食结构可保证足够的钙及VitD的摄入,以利骨盐沉积,提高骨峰值。因此,饮食中应多食含钙量多的食物,如乳制品、贝壳和坚果等。

1.4 预防骨折 OP的最严重后果是骨折,而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髋关节、脊椎及桡骨远端[3]。因此,在生活细节上应加以注意,以减少骨折的发生。如上下楼梯要手扶栏杆、地面应 保持干燥等。药物治疗

2.1 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2.1.1 VitD及其活性代谢物 VitD是促进人体钙吸收的主要元素,分为VitD2和VitD3两种。临床常用的制剂有VitD、1, 25-(OH)2D3、骨化三醇及双氢速变固醇(DHT)等。这类药物对OP的作用有:增加钙在胃肠道的吸收,刺激骨骼中成骨、破骨细胞的活性;同时VitD作用于骨骼中胶原基质[4],大幅度降低OP病人的骨折发生率。

2.1.2 钙制剂 补充钙剂可改善骨吸收的平衡,促进骨形成。钙制剂按其结构分为无机钙、有机酸钙和有机钙。常用的为有机钙,如L-苏糖酸钙、乐力氨基酸螯合钙等,这种钙制剂呈中性,只在碱性肠液中溶解,故对胃肠无刺激,且吸收过程不需钙结合蛋白转运,故不必加用VitD3。

2.1.3 他汀类药物 近年发现他汀类药物有刺激骨形成、恢复骨骼细微结构、增加骨强度及减少骨折发生率的作用,其中洛伐他汀较有效,新产品西立伐他汀因其剂量仅为洛伐他汀的 1%,故更适宜OP的治疗。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老年妇女服用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胆固醇的同时,髋骨骨密度明显增加,且髋骨骨折的危险性降低。

2.1.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其为3个二硫键交联的单键多肽具有胰岛素样生物活性,能促进细胞分化和增殖。主要有IGF-Ⅰ和IGF-Ⅱ两种,都能促进骨细胞增殖、胶原合成和骨 矿化的速度,并能抑制内生胶原酶的产生而保护骨基质。

2.1.5 雄激素及同化激素 雄激素具有促进骨细胞增生、加速蛋白合成和骨矿化、增加骨小梁的体积和骨量的作用,适用于因衰老、卧床及激素导致的OP,目前常用的有睾酮、诺龙及 康力龙等。另外,癸酸诺龙还可用于绝经后OP。

2.1.6 甲状旁腺激素(PTH)PTH对骨骼有合成作用,通过与肾、骨PTH/PTH相关肽受体作用,增加成骨细胞数量,减少其程序性死亡,促进骨形成,并显著减少松质骨的丢失及骨小梁厚度。PTH可增加中轴骨、骨小梁骨量,但不增加皮质骨骨量。临床常用PTH(1-34)400IU/d,皮下注射。

2.1.7 氟化物 氟是人体骨生成和维持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可促进骨形成,氟离子直接剌激成骨细胞,增加松质骨骨量,是一种疗效明显的骨形成促进剂。临床常用的有氟化钠(NaF)、单氟磷酸盐(氟钙定)、肠衣片氟化钠(BC-NaF)、缓释氟化钠(SR-NaF)等。体内氟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者应严格限制氟的摄入。

2.2 抑制骨吸收的药物

2.2.1 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抑制剂 组织蛋白酶K、L是破骨细胞中高度表达的酶,能促进骨纤维胶质的分解代谢,对骨吸收起重要作用,与OP等骨质减少性疾病有关。体外实验证明, 合成的肽类、肽模拟物类等组织蛋白酶K、L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骨吸收,从而达到治疗OP的目的。

2.2.2 护骨素(OPG)OPG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及增加骨密度的生物学作用,为一种诱饵受体,其作用是结合或中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减少前体破骨细胞的分化及成熟破骨细胞 的活性,抑制骨吸收。此外,OPG还可拮抗各种促骨吸收因子引起的骨吸收。实验证明,OPG对骨质疏松既有预防作用,又有治疗作用。

2.2.3 双膦酸盐类 双膦酸盐类是重要的骨吸收抑制剂,能够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率,从而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特别适用于骨转换增加的绝经后OP。目前已有第三代产 品,包括阿伦膦酸钠(福善美)、英卡膦酸钠及伊班膦酸钠等,其抑制骨吸收的作用是第一代的1000~10000倍,且治疗量不引起骨矿化障碍,是目前最强的骨吸收抑制剂。该类药品为目 前开发的热点。

2.2.4 雌激素类 雌激素类是防治绝经后OP的首选药物,对减少绝经后的快速骨丢失、缓解OP造成的骨痛、降低骨折发生率有肯定疗效。但由于其对乳腺及子宫内膜等癌变的顾虑,所以使用量逐年减少。目前一类新的预防和治疗OP的药物———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他莫昔芬、屈洛昔芬等),因其具有类似雌激素提高骨密度的作用,且不会对乳腺和子宫内膜造成威胁,在OP的防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治疗绝经后OP的主体。

2.2.5 降钙素(CT)是人体内正常分泌的调节钙代谢的主要三大激素之一,是具有32个氨基酸的多肽,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现已能人工合成。CT能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受体,抑制破 骨细胞功能,促进成骨细胞增生,增加骨密度,具有抗炎、抗应激的功能,可发挥外周性止痛作用,且具有中枢性镇痛作用。目前国内市场应用的主要是合成的降钙素及其衍生物。常用的有瑞士生产的密钙息和日本生产的益钙宁,其副作用少,但长期应用可出现受体低调,表现为疗效降低甚至无效。

2.3 中药 根据中医理论,“肾主骨”,OP属“痹症”和肾虚所致腰背痛之范畴。近年来大量临床应用补肾壮骨中药治疗OP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能明显减轻病人的自觉病症。现有证据表明,一些中药制剂可明显减缓骨丢失,如骨疏康、先灵骨宝胶囊、强骨胶囊等。因此,利用我国丰富的中药资源,开发治疗OP的药物制剂,也是国内企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序贯疗法

根据骨重建的程序过程, Frost发明了序贯疗法,即骨活化(A)、骨吸收抑制(D)、停药(F)及重复上述过程(R)疗法,简称ADFR法。该疗法在激活期易增加骨小梁穿孔及显微骨折。为 克服上述缺点,徐氏[13]设计出了先抑制骨吸收(D),再行骨活化(A),后增加成骨阶段(S),停药(F)后再次发动骨吸收过程(R)及重复上述过程的DASFR程序疗法,该疗法4~5个月为1疗程, 2个疗程后骨密度均明显上升, 85%的骨痛可缓解。

骨质疏松症在社区的防治

骨质疏松症在社区的防治(上海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126)【摘 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特征的全身......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继而引起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期增高的系统性骨骼疾病。临床以腰背疼痛、身长缩短、驼背,甚则骨折为主要表现......

骨质疏松症

1. 骨质疏松症是怎么引起的?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取决于青年期建立的骨峰值,以及此......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每年的10月20日“国际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一点都不陌生。处于这个年纪,家里的老人和父母都会出现骨质疏松。还记得外公骑车摔了下就脚骨折了,都说伤筋动骨90天,外......

《骨质疏松症防治的新进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骨质疏松症防治的新进展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骨质疏松症治疗新进展 新进展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治疗新进展 新进展 骨质疏松症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