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评价、通航论证、抗震专题依据及内容_电力线塔防洪评价报告
防洪评价、通航论证、抗震专题依据及内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电力线塔防洪评价报告”。
防洪评价
一、防洪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有关法规如下:第二十七条 建设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洪标准、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不得危害堤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洪畅通;其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前,其中的工程建设方案应当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前述防洪要求审查同意。
前款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土地,跨越河道、湖泊空间或者穿越河床的,建设单位应当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该工程设施建设的位置和界限审查批准后,方可依法办理开工手续;安排施工时,应当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位置和界限进行。
第三十三条 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时,应当附具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洪水影响评价报告。
在蓄滞洪区内建设的油田、铁路、公路、矿山、电厂、电信设施和管道,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应当包括建设单位自行安排的防洪避洪方案。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时,其防洪工程设施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验收。
依据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
第四条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和其它技术要求,维护堤防安全,保持河势稳定和行洪、航运通畅。
蓄滞洪区、行洪区内建设项目还应符合《蓄滞洪区安全与建设指导纲要》的有关规定。
二、防洪综合评价内容:
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根据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所在河段的防洪任务与防洪要求、防洪工程与河道整治工程布局及其他国民经济设施的分布情况等,以及河道演变分析成果、防洪评价计算或试验研究结果,对建设项目的防洪影响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内容如下:
1、项目建设与有关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
2、项目建设是否符合防洪防凌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
3、项目建设对河道泄洪的影响分析;
4、项目建设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5、项目建设对堤防、护岸及其他水利工程和设施的影响分析;
6、项目建设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7、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得当;
8、项目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通航论证
一、通航论证报告编制依据:
《跨越国家航道的桥梁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的审批办法》:
第三条 确定和审批桥梁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通航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第六条 桥梁建设单位应根据拟建桥梁所在航道的自然及技术状况和满足《内河通航标准》的有关技术标准的各项要求的程度,分别报送有关文件、资料。
拟建桥梁及其所在航道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报送《桥梁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论证研究报告》:
1.拟建桥梁在通航3000吨级以上(含3000吨级)海轮的沿海、内河航道上;
2.拟建桥梁在分汊或不稳定的航道上的;
3.拟建桥梁在流速3M/S以上、滩礁多、水势汹乱的山区性河流上的; 4.拟建桥梁不能完全满足《内河通航标准》规定的各项要求的; 5.审批部门要求报送的。
根据《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有关技术问题的暂行规定》第三条: 规划航道上的跨河建筑物,在通航净宽范围内通航净高不应小于7m,其他要求和技术规定按《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执行。
二、通航论证报告内容:
《跨越国家航道的桥梁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的审批办法》:
第七条 《桥梁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论证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任务依据;桥梁工程的桥位方案及桥型比较方案;桥区航道、港口、航运现状及其发展规划;桥区水道建桥前后河床、海床的演变分析;桥位方案的通航要求论证;确定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的依据;通航净空标准和通航孔布置的论证;桥区通航条件、航线规划和安全保障措施;存在问题和有关建议等。
抗震设计
一、抗震专题设计依据:
《铁路抗震设计规范》中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A类工程的抗震设计应结合场地地震安全评价结果进行专题研究,其设防标准不得低于B类工程(石臼湖特大桥主桥属于B类)。
规范要求A类工程要做专题研究,按照个人理解,B类工程中技术难度高的还是需要做专题研究。
《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城镇桥梁工程篇)》
根据《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号),我部组织制订了《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城镇桥梁工程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确保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制度的落实。
第二条 本技术要点适用于抗震设防区位于城市快速路、主干道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下列城镇桥梁工程:
(一)主跨跨径150m及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重桥梁以及拱桥;
(二)立体交叉线路为3层及3层以上(不计地面道路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交桥梁;
(三)采用国内尚无工程应用实例的减震、隔震技术(以下简称特殊减震、隔震技术)或结构材料超越现行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新材料)的桥梁;
(四)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以上(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g为重力加速度)的下列桥梁:
1、建设在软弱土、液化土层等现行设计规范定义为对桥梁抗震不利的地段,且单跨跨度超过80m或总长超过500m的桥梁;
2、联长超过250m的连续桥梁;
3、单跨跨度超过50m或者联长超过150m,且曲率半径小于15b(b为桥宽)的曲线桥;
4、单跨跨度超过80m,且属于结构动力特性复杂的异型桥梁;
5、墩高超过30m,且在E2地震作用下允许结构进入塑性区的高墩桥梁;
6、上部结构重心位置位于悬臂盖梁,且重心位置的悬臂长度≥5m的桥梁。
本桥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按7度设防,且湖区淤泥层较厚,需要进行抗震专题设计。
二、抗震分析内容:
《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城镇桥梁工程篇)》
推荐方案的抗震性能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抗震设防标准;
2、地震动参数、地震影响和地震作用;
3、主要构件的损伤容许值和抗震安全性验算要求;
4、结构计算模型及主要的原始输入数据说明,支承及连接条件、结构耗能体系;
5、计算软件名称,并对计算结果作分析论证;
6、结构地震反应计算结果;
7、在E1和E2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抗震安全性验算结果;
8、结构构造措施(当桥址处于抗震不利地段时,应有相应的抵抗场地变形或地基失效的措施)。
对编制防洪影响评价论证报告的几点认识黄文新 周小芳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依据水利部、国家计委《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
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依据及程序内容一、实施招投标工作依据:1、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立项表(附件1);2、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工期进度计划表(附件2);3、经批准的建设项目招标工作计划表......
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城镇桥梁工程篇)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做好全国新建、改建、扩建城镇桥梁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抗震设防专项论证(以下简称专项论证)工作,根据......
前言: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加快我市施工企业的技术进步,推动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引导施工企业创优活动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
关于深化建筑施工模板工程等三个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发布时间:2013-06-08 文号:闽建建[2013]22号 来源: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各设区市建设局(建委)、公用局,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