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全程文言翻译_文言文高效准确翻译
葫芦岛全程文言翻译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文言文高效准确翻译”。
一、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
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这一年(我)考中选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
二、驽骥杂处(19),其所以饮水、食刍(20),嘶鸣、蹄啮(21),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22),取夷路(23),不屡策(24),不烦御(25),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26)。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虽倾轮绝勒(27),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28),辽乎其不可以及也(29),夫然后骐骥騕褭与驽骀别矣(30)。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19)驽:劣马。骥:好马。(20)刍:喂牲畜的草。
(21)蹄:用蹄刨地,或用蹄踢蹶(同类)。啮:咬。(22)引:牵引,拉动。(23)夷路:平路。
(24)策:本指马鞭。这里指鞭打。(25)御:驾驭。
(26)顿:振,抖动。辔:控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27)倾轮:车轮倾斜。绝勒:缰绳拉断。勒:带嚼口的马络头。
(28)不舍昼夜:不分昼夜。《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9)辽乎:遥远的样子。
劣马与良马混杂相处,一样地喝水吃草,嘶叫踢咬,要寻找它们不同的地方,那是很少的。等到良马拉着沉重的车子,走平坦的道路,不用多次鞭打,不烦劳人驾驭,一拉缰绳,千里远的路程已经走到了。在这个时候,让劣马和它并驾齐驱,那么即使劣马 跑翻了车轮,扯断了马笼头,弄得筋断骨伤,日夜不停地追赶它,也远远地赶不上啊。在这之后良马和劣马才能区别开。古代的君主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不认为天下 没有无才的人,于是就想尽办法来寻找并且考查他们罢了。考查的方法就在于让他们担任适合自己的工作罢了
三、齐醒公项打鲁国,鲁国不敢轻易迎战,而在距离都城五十里的地方划定了边界,请求 比照附庸国来听从齐国,齐桓公答应了。曹刿对鲁庄公说:“您宁愿死了又死呢,还是宁愿活了又活呢?”庄公说:“此话怎讲?”曹刿说:“听从我的建议,国土必将扩大,您自身必将安定快乐,这就是活了又活。不听从我的建议,国家必定灭亡,您自身必将危险受辱,这就是死了又死。:庄公说: “请让我听从你。”于是第二天将要在神前盟誓缔约,庄公与曹刿都怀藏宝剑走到祭坛上。庄公左手抓住齐桓公,右手拔出剑来架在自己脖子上,说道:“鲁国国都原本距边境几百里,现在离边境只有五十里,没法活了。估量着大概要死,就让我在您面前自杀。”管仲、鲍叔要进前,曹刿按剑挡在两个台阶中间说:“再说两位要改变国界,谁也不要前进。”庄公说:“以汶水为界才行,不然请让我死吧。”管仲说:“用土地保护国君,而不是用国君保护土地,请君王答应他。”于是在汶水之南划定了疆界,与庄公盟誓缔约。
四、1.堂上三百户:形容厅堂很大,能容下三百个房间。2.具:备办。3.香居:齐国大夫。4.释:放弃,放下。
5.尚书:官名。汉以前是小官,负责掌管殿内文书。
6、为:盖。
7、好:喜爱。
8、以:凭借。
9、莫:没有。
10、谏:劝说。
11、今:今天。
12、遽:急忙。
13、趋:小步快走。
14、召:召见。
15、止:阻止。
16、不肖:品行不好,没有出息。
齐宣王为大室译文
齐宣王盖大宫殿,大得有百亩地。厅堂很大,能容下三百个房间。凭借齐国的大,备办了三年没有能够盖成,群臣中没有敢于进谏的人。香居问齐宣王说:“荆王放弃先王的礼乐,而去做淫乐,臣斗胆问荆国有君主吗?”齐宣王说:“没有君主。”“臣斗胆问荆国有臣子吗?”齐宣王说:“没有臣子。”香居问:“现在君王盖大宫殿,三年没能盖成,而群臣没有敢劝说的人。敢问大王有臣子吗?”齐宣王说:“没有臣子。”香居说:“臣请求退下。”快速出去。齐宣王说:“香居留步,为什么这么晚才向我劝谏?”于是召见尚书说:“记下,我品行不好,没有出息,喜爱盖大宫殿,香居阻止了我。”
五、南唐齐王李景达领兵二万从瓜步渡过长江,距离六合二十余里,设置栅栏不再前进。后周众将领想出击,宋太祖皇帝说:“他们设置栅栏固守,是怕我们啊。如今我们部众不满二千,倘若前往攻击,他们就看出我们人数的多少了;不如等待他们来而出击,必定可打败他们了。”过了几天,南唐出兵赶赴六合,宋太祖皇帝奋勇出击,大败敌军,杀死抓获近五千人,余下部众还有一万多,逃奔渡江,争船淹死的很多,于是南唐的精锐部队丧失殆尽。
六、译文
齐灵公喜好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全国女人全都效仿穿男人服装。齐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并且指出:“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虽然人们都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这种现象)。晏子进见时,齐灵公问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这是为什么啊?”晏子回答说:“大王仅仅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齐灵公说:“好啊。”令宫内妇女不能穿扮男人服饰,不超过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人穿扮男人服饰了。[2] 灵公禁妇人为丈夫饰者解释加点词
1.灵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公元前581年至前548年在位。2.丈夫饰:穿着男人的服饰。3.服:穿(名作动)。
4.相望:彼此看的见,指到处。5.寡人:寡德之人,君对自己的称呼。6.饰:服饰。7.对:回答。8.内:王宫内。9.内:肉店里面。10.好:喜好 11.禁:禁止
七、大将军王敦刚要进军京都的时候,杨朗极力劝阻他,他不听,杨朗终于为他尽力。在进攻时,杨朗坐着中鸣云露车一直到王敦面前,说:“听我的鼓音,一旦进攻就能获胜。”王敦握住他的手预先告诉他说:“战事胜利了,要用你来掌管荆州。”过后忘了这话,把他派到南郡做太守。王敦失败后,晋明帝下令逮捕了杨朗,想杀掉他;不久明帝死了,才得到赦免。后来兼任三公尚书,安排了几十人做属官。这些人在当时都没有什么名气,后来又都受到他的赏识重用。当时人们称赞他能识别人才。
八、1.郗超、谢玄:均为东晋大臣。
2.苻坚:十六国时前秦国主,在淝水之战中被晋打败。3.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4.履屐之间:距离很小,此处指小事。5.容:或许。6.善:和睦 7.匿:埋没
8.元功:首功,大功
9.狼噬梁、岐:像狼那样吞并了梁、岐一带
郗超与谢玄不和睦。当时苻坚正想夺取晋王朝政权,已经像恶狼一样吞并了梁州、岐山一带地区,又虎视眈眈地企图侵占淮河以南广大领土。这时朝廷中商议派谢玄北上讨伐,人们对此颇有不同看法。只有郗超说:“谢玄这个人一定能成功。我过去曾经与他一道在桓温府中共事,发现他用人能尽其才,即使是一些琐细的小事,也能处理得恰如其分,从这些事推断,想来是一定能建立功勋的。”谢玄大功告成后,当时的人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同时又推崇他不因为个人的好恶而埋没别人的才能
十、(1)虎丘:苏州名胜。(2)士女:士绅学子、妇孺歌姬。
(3)遂使丘壑化为酒场:于是(或因此)令丘壑变成了酒场(一般)(4)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5)钓月矶:位于虎丘山顶。(6)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7)林稍:树梢末端。(8)偕:一起(9)无际、仲和:作者的朋友。(10)趺坐:两脚盘腿打坐。(11)过:造访。
(12)真知言哉:说的真对啊!(13)盛:多。
游虎丘小记作品译文
我在初十便到了郡中,当晚就游览了虎丘。月色非常曼妙,游人也还不多,风吹过亭子月光洒落在树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使人厌恶。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前往要合我意。
我曾在秋天的夜里坐在虎丘山顶的钓月矶上,天色昏暗,无人来往,只有佛塔的风铃之声与佛灯在静夜之中若隐若现。
又在今年的春天,我曾和无际一起在这里拜访仲和。半夜之时,月亮出来了,不见人影,我们一起盘膝坐在石台之上,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便觉得悠然之间心与周围清净之情景同在了。
我一生中造访虎丘两次,(也就这一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我的朋友徐声远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说的真对啊![1-2]
《大同》: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求诚信,修习亲睦。所以人们不只是亲近他们的亲人,不只是疼爱他们的子女,使老人能够安享天年,青年人能够不吝惜......
文言翻译一、刘恕,字道原。刘恕做学问,从历数、地理、官职、族姓到前代官府的公文,都拿来仔细分析认真求证。刘恕为了得到书来读,即使跑几百里路也不怕远,亲自接近书,一边读一边摘......
文言 座右铭翻译((共9篇))由网友“腿总麻”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文言 座右铭翻译,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篇1:古代文言座右铭 古代文言座右铭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
3.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译......
文言翻译技巧“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B级)”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一个考点,每年高考均于此点设题。但长期以来都采用选择题的考查方式,2002年高考在这方面的考查将有很大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