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入门期末复习_对外汉语教学入门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期末复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对外汉语教学入门”。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期末复习

一、小题目

1、①对外汉语教学指教师将汉语交际技能及相关汉语知识传授给海外非母语者的过程。②一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汉语国际教育最早出现在为培养海外汉语师资的硕士生培养方案中。

3、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①第一语言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周围其他人那里自然习得的语言。②第二语言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4、习得与学习:①习得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获得某种能力。②学习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具有人为动机。

5、国外有的语言教育学家认为,语言教学理论至少涉及6个问题:谁(who)、什么(what)、怎样(how)、何时(when)、哪里(where)、为什么(why)。

6、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主要包括汉语预备教学、进修教学、本科教学。

7、直接法是不用母语,不用翻译,而是直接用目标语教学。

8、心理学家华生的古典行为主义认为,刺激诱发反应,刺激达到足量的频率,反应就形成习惯了。

9、迁移和偏误:①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会对他们学习其他语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叫迁移。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有利于语言学习的迁移;负迁移,也叫干扰,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适合的目的语形式。②偏离目的语、不符合目标语规则的语言现象叫做偏误。

10、偏误分析的步骤:预料收集和选择、偏误识辨、偏误点的确定与纠偏、形式分类、偏误探源、偏误评估。

11、语际偏误就是由母语引起的偏误,又称“干扰性偏误”或“对比性偏误”,就是对比分析的重要内容。

二、大题目

1、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答案:①主体。第一语言习得的主体是幼儿,其神经系统、肌肉、发音器官处于发育期,可塑性强,能自然习得地道的发音;第二语言学习的主体主要是成年人,其大脑神经发育完成,归纳推理能力强,善于总结规律,但模仿能力下降,学习主动性也不如幼儿。②动机。幼儿习得母语,是出于生存本能;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目的不一,动机较儿童弱,积极性较弱。③环境。儿童是在自然环境中习得母语的;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大多是在课堂,每天接触目的语的时间有限。④方式。儿童习得母语,往往是在实现环境中看到实物、真实动作或真实事件,并听到表示这些实物、动作或事件的语言;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常常要通过母语来联合概念与声音的关系。⑤教育者及相关因素。儿童接受的母语,大多由亲属输入,语句清楚简单,语速慢,重复多,有感情,伴随表情和动作,是照顾性语言;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大多数由教师输入,感情、表情和身势语不那么丰富。⑥过程。幼儿习得第一语言分为前语言阶段、单词句阶段、双词句阶段、多词句阶段、复杂句和语篇阶段;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没有前语言和单词句阶段,语音学习和词汇学习同步进行,词语学习和句法学系几乎同步进行。⑦文化。儿童习得母语时,沉浸在母语息息相关的文化之中;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往往没有沉浸在相观的文化之中,缺乏相应的文化知识,这对学习一种语言会有不利影响。

2、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答案:(1)性质:①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在学校进行的正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有配套的教材,有课室和其他教学场所,有配套的教学设施,有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的教师,有经过某种帅选后而进行学习的学生,有正规的课堂教学和相应的课外教学辅助活动,有配套的学习测试等。②对外汉语教学跟一般的语言习得不同。一般语言习得主要是在目标与环境里接触目标语而自然地掌握,没有专门的教师和教材;而对外汉语教学不管在目标环境,都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有一套正规的教学程序和方法。③对外汉语教学跟一般学校的非外语教学不同。一般学校的非外语教学,主要是传授有关的知识系统;对外汉语教学注重的是学习者外汉语能力的掌握,包括具体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技巧。

(2)任务。对外汉语教学目标可以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培养出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人才。由于具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不同,“人才”的含义可能不同。如一般的端起速成教学,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能应付一般人场生活需要的人;长时间的专业教学,则要求培养具有听说读写多种交际能力的人才。

3、提问技能。

答案:①提问要有针对性和区分度。这里的针对性一是指针对教学目的,设计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二是指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表达水平,设计出难易不同、有区分度的问题。另外,问题的表述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准备。要预想你问的问题是否简单明了,句法是否易懂,被问的学生能否听懂。②多角度、多方式地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时会采取回避策略,回避完整句的输出。此时多个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促使学生通过垂直结构建立表义完整的水平结构句式。③变换提问方式,引出不同句式。从语篇角度看,回答问题的句式往往受提问句式的限制,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合理地设计问句形式,以自然引出答句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变换提问方式,以引出不同句式,让学习者在问答中自然体会汉语句式的用法,形成语感。④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问是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式之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会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学习状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把握学生的交际需求,精心设计问题。一般来说,提问要设计一个情景,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后能满足学生现实的交际需要。⑤叫答方式灵活多样。它可以分指定叫答和自由叫答,即教师提出问题后,指定一名学生回答和学生自由举手回答两种方式。⑥叫答要面向全部学生。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的,课堂教学能否成功,跟学生十分参与、多少学生参与、学生以怎样的方式参与有关。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都有参差,能力都有强弱,性格也有差异,因此教师要准备难度不同的问题向水平不同的学生提问,目的是引导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4、语内偏误发展性偏误相关的4个学习策略。

答案:①过度概括。当语言项目对学习者来说没有明显对照时产生的一种策略,如表过去时的-ed常跟类似yesterday的词汇共同出现,学习者以为过去时是由这类词汇表示,而不是由-ed表示。②忽视规则的局限性。有些英语二语习得者以为ask跟say的语法一样,结果类推出一下偏误:He said to me.→He asked to me.③规则不完全。有的英语二语习得者不知道特指问句当宾语时不用倒桩,类推出一下偏误:Where is he?→I don’t know where is he.④形成错误概念。该类原因引起的偏误如:I am too tired that I cannot work.我见面他。语内偏误不但第二语言习得者会出现,第一语言习得者也会出现。

5、操作题(P94)

偏误分为:错序、遗漏、误代、误加、杂糅。

6、如何运用趣味性原则编写教材:现实性(教材应选择学习者关注的话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以激发学习兴趣)、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内容上,多角度多方位反映中国和世界的方方面面;也体现在形式上,教材语言风格多样化,多种体裁的课文交叉,练习方式丰富多彩)、生动性(主要体现在内容和语言上,课文情节富有故事性、戏剧性,能吸引人;人物个性突出,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语言生动幽默,富于变化,能让人哑然失笑)、版式设计(应注重人性化,对学习者友好,让使用者赏心悦目,使用方便舒适)。

7、试举例说明汉语在东亚、东南亚的传播。

答案:①汉语在朝鲜半岛的传播。由于特殊的地理关系,中国文化早在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殷朝箕子东走朝鲜之时就已传入朝鲜半岛。中国的语言文字作为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也从那时开始渐渐传入朝鲜半岛,对后来朝鲜文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在当今社会,朝鲜文字中也仍然有汉语的影子。②汉语在日本的传播。几千年来,中国与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生了十分广泛的联系,特别是在文化方面,由于日本与中国大陆同属于东亚世界中的一员,因为当时中国在各方面均处于世界前列,所以,古代大量的中国文化元素传播到了日本,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多层次的持续的深刻影响。当今日语中也包含了不少汉字。③汉语在越南的传播。汉语汉字在越南的传播既是中国封建统治者出于统治和开发边境民族文化的需要,更是越南封建王朝加强自身统治的需要。由于经济、文化及地理上的原因,越南与中国在古代出现了文字的交流,汉语汉字通过多种途径在越南进行传播,对越南社会政治文化以及语言文字的社会功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④三地区汉语汉字传播小结。汉字在三个地区传播大致有3个阶段:用汉字记录本名族语言;为满足记录本名族语言的需要,改变一些汉字的作用,创造出特殊的汉字;依照汉语特点创造本名族文字。汉语传播也有3个大致阶段:引进汉文经典,社会上层和知识界在学习汉文经典时,逐渐用汉语写作,转写政府公文等;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活动进一步扩展到教育、考试、民间交往,大量汉语词汇进入其词汇系统;到了近现代,对外汉语有不同程度的排斥。

8、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简答)

答案:①自强不息。正是这种精神鼓舞着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岿然齐黎在世界民族之林。②正道直行。这是中华民族坚持真理、追求真理、崇尚气节的精神源泉。③贵和持中。“行中庸”,做事不走极端;“贵为和”,不尚争斗。但是这有抑制竞争的弊端。④民为邦本。虽然重民的实质是作为肯定君主专制主义的补充而存在的,但我们不能否认它提醒统治者要把民心向背当成政治统治的重要指标。⑤平均平等。虽然我们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平均、平等,但作为一种思想,它深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绝对平均主义在中国社会有深厚的思想基础。⑥求是务实。中国人立身行事讲究脚踏实地,鄙视华而不实的作风。⑦豁达乐观。“知足常乐”“安贫乐道”等观念造成中国人乐于守成;但有时会造成自我满足、不思进取的心态。⑧以道制欲。中国人的行为以“道“为准则,情不悖道,欲不逾道,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人生态度。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复习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1.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汉教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是交叉学科。2.汉教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汉语国际教育2008年列入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1.语言的生成性 2.迁移3.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4.教学原则 5.行为主义 6.中介语假说 7.“关键期”假说 8.跨文化交际 9.LAD 10.对比分析 11.学习策略12.分立式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 笔记 周小兵,李海鸥上编主要介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中编主要介绍语言要素以及文化教学,下编主要讲语言技能教学机测试。 第一编一 教学简论1.语言学习的基......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汉字课

上海美知对外汉语http://www.daodoc.com/mandarin/上海美知对外汉语:对外汉语教学入门-汉字课汉字属于众多语言符号中最难学习的符号之一,它以其独特且优美的形象激发人学习的......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媒介语

上海美知对外汉语http://www.daodoc.com/mandarin/上海美知对外汉语培训学校: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媒介语媒介语指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方便师生交流而采用的媒介语言,有时候......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期末复习.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期末复习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 期末 入门 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 期末 入门 汉语教学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