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研究生考试现当代文学专业历年试题分析_北大中文研究生课程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北大中文系研究生考试现当代文学专业历年试题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北大中文研究生课程”。

大中文系研究生考试现当代文学专业历年试题分析(独立完成)

本试题分析以“北大中文论坛”昨夜斑竹和nafangzheng斑竹整理、傩送编辑印刷的《北大中文系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资料汇编》为参考,现当代文学专业考试试题参考的历年试题为1996年—2003年,分析时仅参考论述或简答题。名词解释和填空之类知识性的内容没在参考之列。一,各文学体裁在历年考试中的比例

综观这8年的18份试题,小说史部分的考察所占比重最大: 大的论述题里,先后了涉及如下主题: 现代部分

1,沈从文与赵树理的写乡村生活小说比较,谈他们文学观念、表现方法的差异 2,沈从文与与叶紫农村题材小说比较 3,老舍小说特色

4,“通俗文学”的类型(如鸳鸯蝴蝶派)的意义,及其与市民文学的关系分析。5,五四后的现代小说与与古典白话小说比较(叙事方式,语言表达及价值观比较)

6,就矛盾与穆时英的小说比较左翼和新感觉派的都市小说(同02年考“新感觉派”小说艺术特色和对都市文化的体现)

7,《边城》与《南行记》比较 8,吴荪甫性格的悲剧性分析

9,以新感觉派小说和现代诗派为例,论述30年代新文学创作中的“都市”。

10,以鲁迅的〈故事新编〉或冯至的〈伍子胥〉说明“历史资源”的如何被用做“现代表达” 这些题都具有很大的综合性,从中可以看出,复习重点应该放在小说流派,代表作家上。

流派之间的对比(如6),同一题材(农村题材考的次数很多)中不同作家的具体写作的比较,著名作家的作品(如3,7,8)分析,现代小说与古典白话小说的历史比较。第10个试题的出题方式十分具有代表性,考生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小说史”可以参考北大严家炎老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关键词:历史资源,现代表达,乡村(农村),通俗(都市),流派,对比。当代部分分如下几个小的专题: 1,农村题材小说:

50-60年代赵树理,马烽,西戎等山西作家群与柳青、王汶石等陕西作家群的创作整体性差异。结合〈三里湾〉和〈创业史〉分析50-60年代的农村题材小说的走向。论赵树理小说。2,革命、历史小说

97年考了该题材在50-60年代的发展脉络、表意特征、叙述方式。〈白鹿原〉与〈红旗谱〉的历史观比较

新时期历史文学的创作(结合莫言,刘震云,刘恒,李锐的创作)结合〈创业史〉和〈艳阳天〉谈60-7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变化 3,新时期长篇小说的形式变革 4,*后新时期小说

比较80年代刘索拉、徐星为代表的“现代派”小说与“70年代生作家”的写作。新写实主义小说在表现人的悲剧上与〈祝福〉〈伤逝〉等现代作品所持的不同悲剧观。莫言,苏童作品中的“通感”修辞。

简论一部当代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99年留学生做)

魔幻现实主义对新时期小说创作创作的影响(96年名词解释考了“魔幻现实主义”)就余华的〈活着〉谈当代小说悲剧观变化。就张承志的创作谈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和存在意义。

当代部分对小说的考察主要是全景式小说史分析,象50-6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的走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的发展脉络,60-7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变化,新时期(80年代至今)的长篇小说的形式变革和历史小说的创作(莫言,刘震云,刘恒,李锐的创作实际上主要还是长篇小说)。这些题综合起来就是考察“当代小说史”。可见,历年试题对考生的文学史观的考察是重点。

流派方面,17年文学和*文学主要考察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新时期侧重“现代派”,“新写实主义”和“先锋派”。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几个具有转折性的小说潮流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以及以后的“知青小说”,在大的综合题里都没出现过(属于知青作家的张承志,涉及的也只是他的小说的浪漫化倾向)。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题的出现都是以某个代表性的作家为切入点,探讨的都是规律性的变化(如走向,脉络,变革等),或者流派内部的差异(如陕西作家群陕西作家群的整体差异)。还有以某一文学概念为切入点,谈具体作家的创作(如在表现人的悲剧性上,“新写实主义”作品和鲁迅作品的不同悲剧观,莫言和苏童作品修辞的“通感”,“魔幻现实主义与小说创作)。

关键词:农村题材,悲剧观(考了2次),历史观,小说流派,差异,对比,变化

诗歌史部分在历年试题中的体现以现代诗歌居多,当代的仅在96年考察对海子〈亚洲铜〉的解读。现代诗歌涉及如下方面:

1,闻一多的诗歌创作和艺术追求。

2,五四以来新诗与外国诗歌的关系,并谈影响。(以20年代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或40年代“九叶诗派”诗人的创作为例。)(97年留学生做)

3,以郭沫若、卞之琳、穆旦的诗歌为例,分析当代诗歌抒情方式的历史演变。4,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抒情特色。

5,以新感觉派小说和现代诗派为例,论述30年代新文学创作中的“都市”。

6,以20年代新月派,30年代林庚的诗歌或者40年代冯至的诗歌为例,任选2家谈中国新诗格律化的得失。

7,卞之琳诗歌艺术探索的得与失。

8,试分析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

对诗歌的考察主要涉及了代表诗人的艺术特色(如卞之琳的探索和闻一多的追求),考察“新诗与外国诗歌的关系”,“格律化”和“抒情方式的演变”则是涉及了诗歌艺术的继承、发展,还是属于“诗歌史”的范畴。“都市”意象的考察,可以明确这样的信息:郭沫若的诗歌意象,艾青的“土地”“太阳”意象等,可能就是出题的方向。

北大的“诗歌”题真正体现了对“诗歌”艺术本质的追求,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对当代诗歌几乎没有考察,姑且不论艺术价值值得质疑的“17年文学”和“*文学”的诗歌创作,但真正开风气之先的“朦胧诗”在大的论述题里没“露脸”,此后的新诗潮的异变实际上已经涉及现在的诗歌创作现状,以前没有考察,今后估计会有些侧重。经典的题还是要参考“当代诗歌抒情方式的历史演变”这种类型。

对诗歌史的要求十分明显,既有纵向的历史的考察,又有横向的流派内和流派间的对比。考生复习要自己有个全局的历史的把握。北大的老师里谢冕是研究诗歌出身的,大家应该要参考他的相关论述。诗歌史的相关著作可以参考武汉大学龙泉明的〈中国诗歌流变史〉。关键词:流派,意象,抒情方式,现代主义,影响,继承,发展

散文部分考察不多,涉及的有:

1,将余秋雨的散文与梁实秋、周作人的散文比较。2,语丝派散文 3,言志派散文 可以看出,没有对散文史的要求,多为对作家作品和流派特点的考察,综合性不大,相对来说易于得分。

戏剧部分的要求也不高,论述题也只涉及3个:

1,解放区文艺的小说,诗歌,戏剧中各选一部代表作,简述其成就。(99年留学生做)2,以丁西林、陈白尘的戏剧创作为例,分析中国现代喜剧的2种类型。3,就〈北京人〉和〈茶馆〉谈老舍和曹禺的剧作艺术。

试题都比较简单,但是都避开了大家认为可能考的重要的东西,如中国现代戏剧产生、发展及其与外国的关系,文学史对曹禺剧作思想转变的分析。戏剧部分考的比较细致,切入点也独特,如现代戏剧的2种类型,不容忽视。

关键词:代表剧作,代表剧作家,戏剧的产生和发展

对文学批评及文学史的考察,因为综合性最强,可以考验考生的功力,所以难度系数比较大,容易失分也容易得分,如果说考生的基础知识都过硬的话,能够产生分数差距的就在这这部分了。

先看看历年试题都考了那些内容(有的综合性强,跨度大,已经在前面的小专题里重复了的不予考虑): 1,〈青春之歌〉1960年再版时做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并予以评价。

2,就钱钟书、沈从文、废名以及苏青等作家的文学成就与现代文学史给予他们的地位,谈对“重写文学史”的看法。

3.结合巴金、沈从文的具体作品分析新文学建设和传统文学的关系。

4,80年代文学中“现代”一直是一个理论与创作的关键词,结合具体作品谈这一概念在80年代文学中的作用。

5,对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理论方法的发展的理解,这一发展与20世纪西方批评理论有什么关系。6,谈对目前中国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史分期的看法,这一分期的主要依据,以及对这种若干不同见解进行分析。

7,鲁迅说;“在中国,民众总是戏剧的阵容”,结合鲁迅的作品谈看法。8,就“文学主体性”谈80年代文学观念的变迁。

9,结合文学环境的变化谈70年代文学创作的趋势和特征。

10,鲁迅〈文学偏执论〉一段话(原文省略),结合鲁迅思想进行分析。

11,对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做简要评论。(注意:同类题02年出现了一次。评说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12,试对沈从文〈边城〉节选的一个片段作艺术分析。13,〈红旗谱〉与〈白鹿原〉的历史观比较。

14,试分析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形象,并论述其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15,当代文学史中“人学是人学”的命题是何时何人提出的,分析其基本观点和影响。

16,简述胡风的文学主张,说明其主张是如何影响了当时作家的创作的。(注意:此题出现了2次。01年还以论述题的形式考察了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

这些题基本上都可以作出长篇大论来,所以,复习应考阶段,好好训练自己的小论文写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对文学时史的考察,97年考了学术界争鸣已久的“文学史”分期问题,可见,考生对学术界的灵敏度也是考察的方向。对第6个问题的解答,到现在都是应该要引起重视的。北大的题如此贴近学术界的现实,重在考察考生面对“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的独立思索能力,如果“一心只读圣贤书”,光抱着几本文学史,回答这样的问题是要吃亏的。作题要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里面,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老师当然喜欢了。自己的见解怎么来,还是多看看最新的相关文学评论,当代方向的尤其如此,特别是对那些还没来得及写进文学史、但已经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家、作品的评论。几个好的文学评论杂志(如〈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上海文学〉),都是应该经常看看的,对重要评论家的重要观点要作到心中有数。“就钱钟书、沈从文、废名以及苏青等作家的文学成就与现代文学史给予他们的地位,谈对“重写文学史”的看法”是96年的试题,现在看来当然好象已经过时,因为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里,基本上对这个问题给予了比较满意的回答。但要考虑到是“文学史”还没“重写”时的试题,这题出的就非常具有挑战性,简直就是博士生考试的要求了。“重写文学史”和“文学史”的分期,都曾经是争议比较大,学界影响颇广的问题,要考生谈自己的看法,的确是为难了些。这种出题的思路,不得不让我们的思路回到现实中来。

文学思想的争论,可以放在三个时间段上(〈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即是如此分的)。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旧文学的争论,二是30年代革命文学论争,三是解放区文学思潮和它在50-60年代的左翼内部的矛盾继续(其间还有6次大的批判运动)。文学思想的争论比较烦琐,理清头绪十分重要。一个争论一个争论的梳理,应该是能够弄清楚的。

重要的现代作家作品,这些试题涉及到的有鲁迅,沈从文,巴金。其中尤以沈从文较为特殊,基本上考察的是其乡村小说独特理念的比较(与叶紫,与赵树理)和文学史上的地位(这是个很大的概念!),北大试题中不常见的2次文学作品原文评论,就选择了他的〈边城〉片段(一个是海子的〈亚洲铜〉)。不过,这都是各个大学曾经很钟爱的考察对象。跟同样也是“重新出土”的张爱玲不同,北大好象还是偏爱这个“乡下人”出身的沈从文。鲁迅,巴金自不必讲。

北大的题也考经典作家作品,但出题角度总是不落俗套、极具内涵,对知识点的考察也是很有深度,这也正是北大的之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地方,体现了思想性,综合性和历史性。关键词:无

二, 现当代专业考试涉及的古代文学试题 桐城派

公安派(已考多次!)江西诗派 唐宋八大家

公安竟陵派散文艺术特色对后世影响 元白体

孟寒岛瘦(或“郊寒岛瘦”,已考多次!)〈虬髯客传〉 〈长生殿〉 〈文赋〉

《金瓶梅》到《红楼梦》的艺术演变 李白,杜甫诗歌艺术(留学生做)《艺概》(已考多次!)唐传奇与宋人笔记 《儒林外史》艺术特色 〈典论。论文〉 《入境庐诗草》 《诗辨》 论意境

建安文学的风格 同光体 兴观群怨 〈山海经〉 乐府诗发展特点

以李白,龚自珍,辛弃疾谈古典诗词的“豪放” 古代文论的“诗言志” 文以载道” 晚明小品

评点:这一古代文学批评形式(已考多次!)诗无达诂(已考多次!)晚清谴责小说(已考多次!)

北大中文2002研究生入学考试现当代文学专业试题 现代方向

简答题:(每题5分)

1、《青春之歌》

2、学衡派

3、《九叶集》

4、《摩罗诗力说》

5、《蚀》

6、《语丝》

7、“三突出”

8、《棋王》

论述题:(中国学生限做前三题,留学生任选三题)

1、论鲁迅小说与杂文的关系。

2、以新感觉源小说与现代派诗为例,论述三十年代新文学创作中的“都市”。

3、论赵树理小说。

4、老舍小说的艺术特色。当代方向(任选四题,每题25分)

1、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谈谈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色和对于都市文化的表现。

2、试分析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

3、结合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分析五六十年代的农村题材小说的走向。

4、试比较八十年代以刘索拉、徐星等为代表的“现代派”小说与最近出现的“七十年代出生”作家写作的异同。

5、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文学是人学”的命题是何时由何人提出?分析它的基本观点和影响。

北大中文2002研究生入学考试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试题 现代方向 简答题:

1、《艺概》

2、“东方主义”

3、《虬髯客传》

4、《追忆似水年华》

5、元白体

6、《荒原》

7、《长生殿》

8、神话批评

论述题:(中国学生限做前三题,留学生任选三题)

1、试论中国古代小说“评点”

2、论泰戈尔的诗或川端康成的小说

3、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试为评说:

吾每谓今日之文学,其足与世界“第一流”文学比较而无愧者,独有白话小说(我佛山人,南亭亭长、洪都百炼生三人而已)一项,此无他故,以此种小说皆不事摹仿古人(三人皆得力于《儒林外史》、《水浒传》、《石头记》。然非募仿之作也。)而惟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故能成真正文学。

4、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当代方向 简答题

1、同光体

2、《铁皮鼓》

3、兴、观、群、怨

4、表现主义

5、隐喻

6、《山海经》

7、诗无达诂

8、文化工业 论述题:

1、试分析近代“谴责小说”的特征。

2、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对于文学理论有何影响?

3、试分析“公安”、“竟陵”的艺术特色和对于后世的影响。民间方向

1、举例说明古希腊罗马神话对欧洲文学的影响

2、简述乐府诗的发展和特点

3、用接受美学的理论谈谈你对“六经中唯《诗》易读,亦唯《诗》难说,固因其无题无序,亦由于词旨隐约,每多处意”的理解。

4、简述延安时期的文学成就及其与民间文学的关系

北大中文2003研究生入学考试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试题 全卷150分。前面五十个填空,每题一分,属于中文各个方向必答的。后面100分,包括四个大题,每题25分:

一、以李白、辛弃疾、龚自珍为例,试论中国古典诗词的“豪放”。

二、论述中国古代文论的“诗言志”与“文以载道”

三、试以一部作品为例,谈谈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四、试论意识形态的概念在文学批评中的意义。

北大中文2003研究生入学考试现当代文学专业试题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每题5分)“中国新诗”派、《海瑞罢官》、纯诗、文明新戏、革命文学论争、激流三部曲、第一届文代会、语丝体 寻根派 《李自成》 第二部分 论述题

一、试以鲁迅的《故事新编》或冯至的《伍子胥》为例,说明“历史资源” 如何被用作“现代表达”。

二、以二十年代新月派、三十年代林庚的诗歌或四十年代冯至的诗歌为例,任选两家谈谈中国新诗格律化的得失。

三、以曹禺的《北京人》和老舍的《茶馆》为例,谈谈老舍和曹禺的剧作艺术。

四、简述胡风的文学主张并说明其主张是如何影响了当时作家的创作。三四题任选一个,一二题必作。一二题各35分,后一题30分 北大中文2001研究生入学考试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5’x8=40)1.蝇王 2.审美教育书简 3.汉堡剧评 4.孟寒岛瘦 5.复调小说 6.新批评

二、论述(4选3,每题20分)

1.朱光潜曾说过,先秦诸子的说理文风是与其思想同起同落的。对话体在那个时代大张异彩,而自西汉以后一蹶不振。结合先秦诸子的散文创作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试分析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形象”,并论述其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3.论晚清谴责小说的讽刺艺术。

4.论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演进。北大中文1998研究生入学考试现当代文学专业试题 一,填空(25分)

1,40年代以家庭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有(),(),()

2,历史题材的话剧20年代的有()的(),30年代有()的(),60年代的有()的()3,〈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总序〉作者是(),〈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的作者是(),〈诗之防御战〉作者是(),〈平民的文学〉作者是()

4,写出下列期刊,副刊的发行年代,编者和文学主张 〈北斗〉,〈晨报副刊〉,〈诗镌〉,〈论语〉 5,指出下列作者的代表作:俞平伯,李广田,陆蠡 二,论述

1,以矛盾和穆时英小说为例,比较左翼和新感觉派作家的都市小说。2,分析卞之琳诗歌艺术探索的得与失。

3,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二文作简要评论。三,试对沈从文《边城》中下面一个片段作艺术分析。(略)

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可是却无从把那东西挪开。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祖父夜来兴致很好,为翠翠把故事说下去,就提到了本城人二十年前唱歌的风气,如何驰名于川黔边地。翠翠的父亲,便是唱歌的第一手,能用各种比喻解释爱与憎的结子,这些事也说到了。翠翠母亲如何爱唱歌,且如何同父亲在未认识以前在白日里对歌,一个在半山上竹篁里砍竹子,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这些事也说到了。

翠翠问:“后来怎么样?”

祖父说:“后来的事长得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 十四

老船夫做事累了睡了,翠翠哭倦了也睡了。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白日里拉船时,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虎耳草已极熟习。崖壁三五丈高,平时攀折不到手,这时节却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

一切皆象是祖父说的故事,翠翠只迷迷胡胡的躺在粗麻布帐子里草荐上,以为这梦做得顶美顶甜。祖父却在床上醒着,张起个耳朵听对溪高崖上的人唱了半夜的歌。他知道那是谁唱的,他知道是河街上天保大老走马路的第一着,又忧愁又快乐的听下去。翠翠因为日里哭倦了,睡得正好,他就不去惊动她。第二天天一亮,翠翠就同祖父起身了,用溪水洗了脸,把早上说梦的忌讳去掉了,翠翠赶忙同祖父去说昨晚上所梦的事情。

“爷爷,你说唱歌,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的真有趣!”

祖父温和悲悯的笑着,并不告给翠翠昨晚上的事实。

祖父心里想:“做梦一辈子更好,还有人在梦里作宰相中状元咧。”

北大中文1999研究生入学考试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试题 一,解释题(5题,每题5分)

1,晚明小品、2,桐城派、3,《拉奥孔》、4,《麦田里的守望者》、5,《二,论述题(中国考生作前3题,留学生4题任选3题)1,论易卜生的戏剧。2,唐传奇与宋人笔记比较。3,“再现论”与“表现论”比较。4,论《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

艺概》

上海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考试真题

2016 先考作文:给了一篇《中国的日夜》(后来查了是张爱玲写的),写读后感或者评论,3500_5000字。 下午文学史:1.第一题:请以小说集《仿徨》为中心,结合新文化运动退潮的历史条件,通过......

北大中文系198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综合考试

北大中文系198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综合考试考试时间:招生专业:中文系各专业研究方向:各研究方向 一、填空(每格0.5分,共65分)1、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2、《......

现当代文学习题(北大、复旦版)

第一章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重点内容提要】1.分析“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2.简析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诗派、象征诗派、东北作家群、孤岛文学......

北大中文系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大中文系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综合考试考试时间:招生专业:中文系各专业研究方向:试题一、填空(每空0.5分,共65分)1、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

大学《现当代文学》考试重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战争思维侵入文学思维1、两极化思维集团对立性取消人与世界存在的复杂性;阶级性取代人性在文学中的存在;《第四十一》2、重结果 轻过程个体的牺牲被合......

《北大中文系研究生考试现当代文学专业历年试题分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北大中文系研究生考试现当代文学专业历年试题分析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北大中文研究生课程 中文系 北大 研究生考试 北大中文研究生课程 中文系 北大 研究生考试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