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导学案第三课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了解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现象。
2、解读各则语录,理解课文所蕴含的内容和深刻道理。
3、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基础部分】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找出并解释下面中出现的通假字。
不亦说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解释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君子乎()
可以为师矣()饭疏食()饮水()
3.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
温故而知新()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饭疏食饮水()
4.一词多义
为: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
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
其:人不堪其忧()其不善者而改之()
【要点部分】
(相信自己,我能行!)
1、解读各则语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试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将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分类。
1)学习方法:
2)学习态度:
3)修身做人:
【拓展部分】
(挑战自己,我最棒!)
1.请用原文填空。
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当别人不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文中孔子的话:
4)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5)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关于修身做人的格言,想想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3.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
【课堂小结】
政哥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2.积累文言词汇。3.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4.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过程与方法坚持在独立自主、合作交......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论语十二章》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名校讲坛1.走近作者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①学而时习之......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论语十二章》导学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