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_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1
刀豆文库小编猜你可能喜欢“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1”。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精选6篇)由网友“青春痘玛丽”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总第二十九课时)
一 课标要求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简单化学方程式。
2 过程与方法:对化学方程式教学,教师通过互动性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讨论总结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培养科学态度。
二 课堂程序
1、知识回放与引入:⑴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遵守质量守恒的原因。、
⑵用文字描述碳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⑶我们知道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的组成不仅书写方便,而且从化学式还可以知道物质的内部构成。那么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否也可以用一种式子来表示呢?
2、引入化学方程式:
⑴定义:
⑵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点燃
以 c + o2 ==== co2 为例
宏观:
微观:
质量:
⑶化学方程式意义(与读法一致)
3、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⑴讨论: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加热 cuo + h2== cu +h2o
加热 mg + cuo ==== mg +cu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反应物、生成物粒子比
生成物、反应物质量比
质量守恒
⑵归纳: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三 课堂练习
1、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 +3b ==== 2c 中,c的化学式用a、b表示是( )
a、ab2 b、ab3 c、a2b3 d、a3b2
四 课外练习:点拨p137
五 反思与体会:通过这节课学习,我的收获和体会
篇2: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只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篇3:质量守恒定律
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学具: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白磷、锥形瓶、玻璃棒、单孔橡皮塞、烧杯、小试管一天平、酒精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复习提问: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化学反应?
投影:反应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 → 氯化钾 + 氧气
氢气 + 氧气 → 水
氢气 + 氧化铜 → 铜 + 水
引言:这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指投影),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物质状态、颜色等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没发生变化;对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原子数目是否发生变化存在争议。
引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有同学说改变,有同学说不变,意思不统一,那么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讨。
设计与实施实验:
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设计方案
评价设计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需要改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设计过程。
1.实施实验:
同学们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可以进行实验。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1.依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
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3.汇报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从实验内容,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汇报实验结果
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
汇报:
1.实验内容
2.实验结果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3.演示实验
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1.观察记录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
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总结:
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科学家曾做过大量实验,无数实验都证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这是化学反应遵循的规律。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板书课题)
提问:哪位同学试着回答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篇4:质量守恒定律
一、定律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g g
磷 + 氧气 → 五氧化二磷
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
探究活动
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1) 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2) 交流与评价。
(3) 实施实验。
(4) 汇报讨论。
篇5:质量守恒定律
讨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
问题讨论: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化学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投影: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板书: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投影:课堂练习
1.已知12g木炭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的质量是_______g。
A.44g B.32g C.22g D.12g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金属镁的质量大,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
3.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和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元素。
反思研究过程:
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对于今天的学习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会做的更好。
板书设计:
篇6: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1.在A + B ——C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求生成的C的质量。2.在A + B ——C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充分反应后,剩余1克B,求生成的C的质量。3.在A +......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安图县两江中学 钟丽娜本单元起,将从定量的角度来学习化学,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本课在整个教材上......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的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实验和生活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提......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任课教师:陈建青【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用分子、原子观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