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贺新郎》学案(无答案) 上海版_上海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 《贺新郎》学案(无答案) 上海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上海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贺新郎》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这首词的内涵,领会真挚情感,体会诗歌以情动人的特点。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好处。

2.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积极思考,踊跃展示,达到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人毛泽东的宽广胸怀,认识人生的价值。

一、导入

【借助多媒体播放毛泽东相关视频和歌颂毛泽东的歌曲。情景导入,激发动机】

二、写作背景 【幻灯片自主阅读】

本词作于1923年11-12月间,调寄《贺新郎》,无副标题,是写夫妻别情的。1920年冬,杨开慧与毛泽东在长沙结婚,翌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湘区委会建立,毛泽东亲任书记,杨开慧亦于是年入党,在湘区委协助工作,1922年生长子岸英。1923年4月毛泽东调中央工作,告别长沙,赴上海;是年夏杨开慧亦去上海。6月毛泽东去广州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局委员、中央局秘书。会后复回上海。9月经武汉返长沙。杨开慧亦返长沙,11月生次子岸青。刚刚生产不久,毛泽东奉中央通知,由长沙到上海,再转广州,准备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词即作于这次离开长沙的时候,是写给夫人杨开慧的,革命激情与儿女柔情有机结合,成就了一首真挚的革命爱情诗。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78年9月9日《人民日报》。

三、检查预习 【自制幻灯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蕴藉()重诉()氛围()豪气干云()眉梢()寰宇()龙翔凤翥()澎湃()阴霾()

2.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B)

A.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兹:此 堪:忍受

B.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恨:仇恨 零:下落

C.知误会前番书语。……人有病,天知否? 书:信 病:指内心隐痛

D.今朝霜重东门路,……凄清如许。今朝:今晨 如许:如此

播放范读录音,现在请大家诵读这首词,要求:在诵读时要投入身心,运用语调的轻重、用心

爱心

专心高低、疾徐来表情达意,也就是要做到抑扬顿挫。【配乐朗读,陶情适性】

四、问题设计【由表及里,设计问题梯度,理解词义,把握主旨】

1.如何理解上阕结尾“人有病,天知否?”? 一是诗人对社会的焦虑,“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意思。二是诗人表达对爱妻的愧疚。“人”和“天”承应上句的“吾”和“汝”,以求得到杨开慧的进一步理解。为天下人间谋幸福必须舍弃个人小家庭的儿女私情。2.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达感情?试举例分析.

(1)情景交融.如"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头顶半天残月,脚踏遍地清霜,穿过凄清的横塘,并肩踽踽行进在东门外大路上。没有言语,也没写内心活动,全用苍凉的景色衬托出凄苦的心境。

(2)比喻.如"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就好像被那“汽笛一声”惊醒一般:“凭割断愁思恨缕!”振作起来吧,坚决地。这不只是豪情壮语,而是山雨欲来的大革命形势的绘影绘声。“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似台风扫寰宇。”还会有什么排不去的愁与恨呢?于是,在依依惜别之时,便铮铮预言了:“重比翼,和云翥。”把热情和挚爱升华到如许这般宇宙人生境界,非只源于观念,而是凝练生命意识显像于自然造化的结晶。

3.阅读诗作,归纳上下两片的内容。

词的上阕把跟爱妻离别时那种难舍难分、无限依恋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凄切动人。毛泽东当年才三十岁,上有高堂老母,下有两个幼子,岸英仅一岁多,岸青尚不满月;因革命需要又远行,更何况当年那种环境,谁能预料“挥手从兹去”是生离还是死别呢?但是,杨开慧毕竟不是一个平常女子,而是一个在革命斗争中经受过锻炼和考验的坚强女性。她理解丈夫,支持丈夫,在革命事业与个人爱情、家庭幸福发生矛盾时,强忍住巨大的悲痛“热泪欲零还住”,而面对深明大义的妻子,毛泽东深感欣慰,从内心抒发了“算人间知己吾和汝”。词的下阕又回到离别的场景,东门外遍地白霜,头顶上半天残月,横塘四周呈现一派肃杀悲凉的景色。衬托出一对青年夫妻的离情别绪。到车站了,要分手了,一声汽笛可谓是催人断肠,从此之后两人将要“天涯孤旅”天各一方了。但是,也正是这一声汽笛让诗人惊醒:小我要服从大我,“凭割断愁丝恨缕”,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必须振作起来,“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表现了诗人准备勇猛奔向革命征程的高尚境界。从词的尾句“重比翼,和云翥”还可以看出诗人热切期望着不久将来夫妻重新团聚,比翼双飞,共为革命作贡献。短短六个字,融注着诗人无限的深情和美好的愿望。

4.怎样理解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把毛泽东同志放在一个普通人和一个革命者的角度理解该诗。)

《贺新郎》一词未标题目,一看内容和时间,便知道是作者赠给他的夫人杨开慧的。因此,词里有为祖国献身的决心,也有对爱侣依恋的衷肠,昂扬的革命激情和缠绵的儿女柔情融洽地聚合在一起,给人以浑然一体的深切感受。这首词好就好在这两者的结合,有了儿女柔情的缠绵,更显得革命激情的昂扬;反之,有了革命激情的昂扬,也更显得热女柔情的缠绵。

用心

爱心

专心而在这昂扬和缠绵里,形象地衬托出一对胸怀大志的青年男女之间真挚的感情。

五、小结【现代诗歌鉴赏方法规律指导】

①利用已知,调动储存。“已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书面提供的,如题干要求、标题、作者、写作题材范围、写作时间、注释等;二是考生个人的,如对作者这一作品和其它作品的阅读经验,对所写的题材、写作背景的了解,以及修辞知识、写作知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的理解,诗歌的传统、风格、流派、典故等已知的经验。

②把握意象,体味诗情。把握意象,必须在利用已知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诗人描写的图景是与其思想感情和谐统一的,美景当然流露喜爱之情,但情哀之时美景含泪,如“感时花溅泪”;心凉之时美景却又倍受诘问,如“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里的意象“花”“红药”所含的情感就是很清楚的了。体味诗情,首先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从想象中体味形象,对诗人的想象活动进行再经历和再体验。体味诗情,还要善于在诗歌的抒情中寄托情思。诗歌的抒情多是含蓄的,要深入诗情,就要把诗歌所提供的含蓄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杂的生活现象加以精炼概括的东西,还原到它原来的状态中去。要能从含蓄中咀嚼出真味。

六、当堂检测【自制幻灯片】

请从下列词语中任选四个,用借景抒情的写法,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柳 雁 船 蝉 明月 酒

长亭 枫叶 芳草 晚风 夕阳

【相关链接】【自制幻灯片】毛泽东诗词名句集锦

1、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岗山》)

2、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

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长征》)

6、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

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沁园春•雪》)

8、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9、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0、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1、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和柳亚子先生》)

1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岗山》)

1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送瘟神》)

14、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送瘟神•其二》)

用心

爱心

专心

15、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到韶山》)

16、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为女民兵题照》)

17、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登庐山》)

18、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题庐山仙人洞照》)

19、金猴奋起千斤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和郭沫若同志》)20、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2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22、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冬天》)

23、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24、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5、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26、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27、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毛泽东《念奴娇·昆仑》)

用心

爱心

专心 4

九年级语文阅读复习学案(无答案)

九年级语文阅读(一)人体的独特性①全球有70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5万年间,据估计共有1000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息过。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短文》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5《短文两篇》导学稿【学习目标】基本目标:了解培根、马南邨,背诵课文片断,积累优美词句。中层目标:理解作者关于读书的论述,学习课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学习举......

九年级语文上册《词》学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九年级语文上册《词》学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24.出师表第一课时一、温故互查1、标出下列字词的读音崩殂()侍()卫陟()罚臧否() ().....郭攸() 之费祎()以遗() 陛下...裨() 补阙() 漏性行淑均()行()阵和睦倾颓().....猥()夙()夜驽钝()....斟......

九年级语文 作文审题训练教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学九年级语文 作文审题训练教学案(无答案)班级 姓名________ 学习目标掌握审题的三种方法 作文训练 教学流程作文考试,最关键的当然就是审题,审题正确,一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 《贺新郎》学案(无答案) 上海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九年级语文上册 《贺新郎》学案(无答案) 上海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上海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上册 上海 九年级 上海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上册 上海 九年级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