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主题情境图在教学中的综合化运用_小学低段数学情境教学
小学低年级数学主题情境图在教学中的综合化运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低段数学情境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主题情境图的应用
东泉中心小学全香云
【内容摘要】
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图无处不在,它们的图画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同时也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课程资源,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我就在教学中对主题情境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主题情境图主题图的应用编故事
一.利用主题情境图,将导入与新课融为一体.1.利用主题情境图,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由于主题情境图主要是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的,富有儿童情趣
和丰富的现实意义,在教一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学的开始,充分利用“小明和妈妈去买酸 ”的生活画面的主题情境图,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材内容同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建立联系,搭起了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出示图后,我问学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 ,“ 我知道小明手里有2瓶酸奶 ”,“ 我知道柜台上有30瓶酸奶 ”,“ 我知道货架的最上面一层有5瓶酸奶 ”,“ 我知道货架的中间层有6瓶酸奶 ”,听了学生的精彩回答后,我抓住时机,问:“ 你是怎么知道小明手里有2瓶酸奶的? ”学生接着回答,“小明左手拿一瓶酸奶,右手拿一瓶酸奶,这里是2个一,2个一是2,所以小明手里有2瓶酸奶”,我又问:“你是怎么知道柜台上有30瓶酸奶的? ” 学生接着答:“一排有10瓶酸奶,一共有3排,3排是3个十.3个十是30,所以柜台上有30瓶酸奶.”学生的回答如此热烈,我便顺势接着问:“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一说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吗? 3个十和5个一呢?”从而学生总结出了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35等的旧知识,逐步导入新课。这样,利用主题情境图,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同时也节省了教学时间。
2.充分利用主题情境图,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进入新课后,通过主题情境图中给出的条件,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教材
内容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起他们的联想与创意,根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列出算式“30+2=”和“2+30=”,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编应用题,把学习
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既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综合运用主题情境图,将导入与新课融为一体,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充分挖掘主题情境图的内涵,并进行综合运用.1.利用主题情境图,使学生建立数感.在教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时,由于学生有了1—9各数认识的基础,因此出示主题图后,我就问学生:“看到了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呀?”在相互启发中,他们说的很全面,几乎概括出了所有与10有关的知识,例“图中有10只鸽子”,“有9位小朋友和1位老师这两部分合并起来一共是10”,“有5个小朋友戴红领巾,有4个小朋友没戴红领巾,5比4多1,4比5少1”,“有4只鸽子飞在空中,有4只鸽子在地上吃食,4和4同样多。”“我知道10可以分成4和6,2和4和4合并起来是10”.“我会列10的算式,6+4=10.4+6=10.10-6=4.10-4=6”。
2.利用主题情境图,发散学生的思维,编应用题.当学生列出算式后,师接着说:“看来小朋友对10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那10到底由什么数组成呢?”学生在互相交流中,还出现了许多新奇的想法。通过学生的精彩回答,使我又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于是对学生说:“你能从这幅图中选一样编一道应用题吗?”生说:“我用鸽子编,有4只鸽子飞在空中,有4只鸽子在地上吃食,还有2只停在小朋友的手上,一共有几只鸽子?”又有生说:“我用小朋友编„„”在这两个学生的带动下,其他同学也纷纷举起了小手,学生的观察角度和其他学生不同,我及时给予表扬,这节课学生发挥的淋漓尽致。
通过10的主题图,再现了数数、数的组成、同样多、整体与部分、简单的求和、求剩余。应用这些旧知识,引出了与10有关的加减法等许多知识。看来,只要我们善于运用教材,就能拓展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所以教师只有对“主题情境图”作了认真分析,进行综合运用,再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真正有效的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根据主题情境图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形象性强,有趣的童话故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创设具体的数学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将故事与主题情境图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一年级上册“上、下”概念时,我将书上的情境图设计成多媒体画面并伴有简短的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学时先投影出示一棵拟人化的老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再给学生讲故事:“在大森林里住着一位大树爷爷,他善良慈祥,与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相处得很好。每天,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帮树爷爷干活,陪他聊天,树爷爷也经常给小动物讲故事。瞧,今天都有谁来了?”师边说边投影出示小动物(小鸟在树枝上,小松鼠小免在树下)。学生抢着回答,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抓住这一契机,教师提出问题:谁能说说这三只动物谁在谁上?谁在谁下?进一步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这样,综合运用主题情境图,不仅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有趣的现实问题,富有情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四.结合“主题情境图”渗透思想教育.“主题情境图”教学不但要给学生创设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还要结合图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所呈现的主题情境图是一幅“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校园画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人和物,使学生初步感知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另一方面,结合画面内容,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这就是“主题图”所反映的精神实质。上好这一课,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对教师的喜爱,更能激发起他们学好数学的愿望,为今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做好准备。
又如教学“第几”中的主题图是一幅常见的排队购票图,除了引导学生看图,说出谁排第二,小朋友后面的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并在方框中填上数,通过说图意和填数,使学生初次感知,自己填的数是表示“第几”,还要结合主题情境图适时向学生进行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使学生明白自觉排队购物是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在当前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这类素材十分有意义。这样,综合运用主题情境图,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教师又达到了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两者兼得,效果较好。总之,主题情境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不断以自己的亲身教学实践为载体,在主题情境图的综合运用过程中,用心领会,灵活运用,创造开发,使主题情境
图更好的服务于我的课堂教学,让新教材在我的创造性教和学的过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伴随新课程改革,新课程已走进了学校,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材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图无处不在,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同时也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课程资源,本文就在教学中对主题情境图在课堂教学中的综合化运用进行论述。
参考文献:《新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愉快教学》
情境教学在数学中的运用——浅谈如何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之策略 紫金县临江镇澄岭小学 江友群摘要 数学教学是具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所有教师共同追求的......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图进行课堂教学万荣县城关小学薛晓艳我们学校使用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也有7年的时间了,该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
精品源自政治科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1.课始,创设情......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摘 要: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对于新型教学模式适应当前发展形势尤为重要。随着教育产业的......
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够大大地提高学习效果,这已是不容置疑的结论。本文主要从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法来揭示小学语文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