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的住宅产业化_万科住宅产业化
万科的住宅产业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万科住宅产业化”。
万科住宅产业化新高值
2010年,万科超计划实现住宅产业化开工面积106万平方米,达到了住宅产业化的新高值。同时,新开工面积中装修房比例高达93%。此外,万科开始将住宅产业化与保障房建设进行接合,2010年参与的深圳、南京、北京三个保障房项目都引入了住宅产业化技术。
通过多年探索,万科的住宅产业化实践早已成为业界旗帜,通过其研发、实践行为,带动并培育了一大批规划、设计、施工、产品、设备等相关技术力量和企业,产业链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为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与此同时,通过其实施项目及东莞建筑研究中心基地的展示交流,促进了全社会对住宅产业化的认知。
更重要的是,住宅产业化的探索不仅为中国住宅建筑生产方式的革命积累能量,随着2010年万科迈入千亿级序列,如何通过产业化突破规模化瓶颈将为业界深思。
亚洲最大集成产业化住宅生产基地威海奠基
本报讯 日前,卓达山东蓝岛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奠基仪式在威海文登南海新区举行。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600万平方米新型生态环保材料房屋建筑,成为亚洲最大的集成产业化住宅生产基地。该科技产业园是国家发改委重点支持的项目。产业园总占地规模2800余亩,总投资46亿元人民币,拥有当今国内最先进的智能生产线,以及各类管理人员、研发人员、生产人员、后勤保障人员3000余人。项目设生产线10条、1200吨压机30台,年产量可达600万建筑平方米。
在奠基仪式上,卓达蓝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济南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香港毅德寰宇有限公司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凭借各自产业优势,联合开发,将对住宅产业化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此前,卓达河北固安新型材料研发基地已经在住宅产业化领域深入研发了十余年,其开发的TID外墙保温隔热复合装饰板系统、FID防火型内墙养生装饰板系统和负离子恒久释放低碳环能轻钢快装整体房屋等产品,已经获得了22项国家专利技术。卓达新型建材的主打产品——新型生态材料和整体环保房屋系列产品已实现标准化设计、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这些特点使它实现了从建造房屋到制造房屋的转变,实现了低碳环保与住宅工厂化制作的有机结合。在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大力支持下,卓达集团正在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筹建一个新的生产基地,以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
合肥:建房就像组装汽车
不需要搅拌机、不需要脚手架、不用一砖一砖垒,建一座房子像拼装一辆汽车,由梁、柱、板等部件直接组装而成。这就是合肥经开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打造的叠合板式住宅工艺,引领了中国住宅产业新革命。
树立住宅产业化技术标准
2006年成立的经开区住宅产业化基地,2006年7月经国家建设部批准成为国内首家政府引导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经过5年多发展,该基地目前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建设模式。
在我国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最大难题就是没有技术标准,施工技术参差不齐,导致住宅质量无法保障。为推进住宅产业化健康发展,海恒集团积极与大专院校等机构合作,研究解决产业化住宅的设计、生产和施工标准化问题,先后编制发布了全国首部安徽省《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安徽省住宅装饰装修验收标准》……今年4月,海恒集团获得省科技厅颁发的安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证书,标志着该集团“叠合板式住宅项目”获得省科技厅肯定。
打造住宅产业化生产链
为构建住宅产业化生产链,海恒集团积极吸引国内外节能省地型住宅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前来投资建厂,打造住宅产业化生产园区。
截至目前,园区集中了西伟德固得美混凝土预制件、西伟德快可美干灰浆建材、鹏远住宅工业示范园、罗宝外墙节能装饰板材料、仁创新型建材、蒙达科博斯化学建材、东凯新型加气混凝土建材、安徽派雅新能源等企业,形成了以西伟德叠合板结构体系及康拜环保板内装体系为基础的住宅产业化核心产品体系,逐步形成从结构、围护、设备设施到内装部品的生产产业链条,已建成10.52亿元投资规模、设计年生产总值达34亿元的生产制造园区。
引导住宅产业化市场
为加快推进合肥市住宅产业化发展,引导住宅产业化市场,经开区努力推广运用节能省地型住宅相关技术和产品,发挥示范效应,西伟德叠合板式住宅推广试验楼就是典型代表。该项目通过对房屋预制件的精确计算,通过工厂,运到现场合理拼装,完成一整套合理有序的搭建程序,像拼装汽车零部件一样组装房子。2010年8月开工的西伟德叠合板式住宅推广试验楼项目,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于2011年3月落成,集中示范了目前国内先进的成套住宅工业化技术和产品。
经统计分析,每层主体结构工期仅需4~5天,与传统结构比较,节省工时30%左右,同时可有效减少建筑垃圾和粉尘、降低建筑噪声。该试验项目的建设,将叠合板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实际应用形成一套建设标准体系,对于在合肥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试验楼落成以来,已接待多批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和众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建筑、建材等领域专家前来观摩考察。
住宅产业化:环境时代的必要元素
“今后被称为环境的时代,住宅生产工业化的元素是不可缺少的。今后公寓住宅的建设,规划设计的关键词是环保节能、高质量、多功能、健康安全、适合老年人;在生产方面的关键词则是高性能材料、防震、抑制晃动等。”近日,在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主办,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承办,金嘉日本株式会社协办的中日住宅产业化技术交流会上,日本著名的大型综合建筑公司——三井住友建设株式会社的技术负责人、有着近12年住宅产业经验的管谷和人表达了上述观点。二战后,经过近60年的发展,日本的住宅产业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体系,成为住宅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与日本相比,我国的住宅产业化虽然刚刚起步,但也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然而进展却比较缓慢。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发展、成熟都是在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的合力下实现的。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有增无减的节能减排压力、供不应求的住房需求等一系列无法逃避的问题,成为我国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强大动力。但作为一个住宅产业化刚刚起步的国家,我们如何发展?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经验与教训是不可或缺的捷径。
住宅公团发挥大作用
回顾日本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历程,一个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就是由政府成立的住宅公团。
日本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与一场世界性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无关系。战后日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住房紧缺。管谷和人介绍,这个时期,以解决住宅不足与防火、防灾为目的,混凝土住宅在政府的指导下开始普及。随后,组装式的工业化住宅也开始迅速发展。
1955年,日本政府成立了在住宅生产方面起着重大领头作用的组织——住宅公团。其任务是在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住宅不足地区建造住宅和有计划地推进住宅基地的开发。
管谷和人说,住宅公团在之后的日本住宅政策上也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商品公寓住宅工业化的发展上起了重大作用。此外,住宅公团在设备开发方面起到了先导性的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使厨房水槽、抽水马桶、浴缸、洗面台、钢门等逐步在一般住宅内普及。
随着1964年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临近,日本进入了以经济高速增长为目标的时代,第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人口从农村快速涌入城市,导致住宅的明显不足和城市空间过密,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在政策上进行了修改,在增加住宅的供应量的同时,加强了改善住宅质量的力度。管谷和人说:“随着建筑费用的急剧上升、建筑技术工人的不足和人工费用的上涨,对于建筑公司,施工生产的高度现代化和合理化成为急切需要改善的问题。这个时期,大型综合建筑公司开始尝试4层左右预制构件住宅的建造。使用由专业工厂生产的混凝土和混凝土泵车,就在这个时期。”
1965年,住宅公团建造了第一个预制品工厂,开始正式供应预制构件装配式住宅。另外,住宅公团制作了预制混凝土组装施工方法的设计标准,同时也在普及此施工方法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66年,住宅公团在向社会公开预制构件装配式住宅技术开发成果的同时,也采取了保证民间预制装配式住宅工厂在一定时期有市场需求的措施,这也成为民间企业大量建造设立预制构件装配式住宅工厂的契机。
1968年,为了有效利用土地,住宅公团在住宅建设用地情况出现恶化时,开始开发高层住宅,并从1970
年开始了最高达14层楼的高层预制装配式住宅的供应。
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终结,超高层公寓住宅建筑盛行的时代来临。各种部品的研发工作不断进行,出现了预制地面等部品。施工中开始采用先在地面组装、然后用吊车吊装的方式,大大缩短了工期、提高了生产力。
1992年,日本发布了关于预制混凝土结构连接处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具有同现场浇注相同构造性的预制品设计方法。另外,超高强度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构造建筑物的设计方法规范也同时作为研究成果得到公布。基于这两项成果,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得到了飞速发展。
引入别国经验须慎重
综观住宅产业化较为成熟的日本、美国、瑞典等国家,住宅产业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国家的政策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借鉴他国发展经验时也必须结合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现状。
管谷和人说:“建筑业与制造业不同,受到土地、基础设施、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是受周围环境影响并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多的行业。某个国家在引入别国的关于建筑行业的方法论时必须十分慎重。”
他举例指出,壁式结构是一种适用于预制工艺的结构。日本由于地震多发,能够采用这种结构的建筑物高度有限制,因此在实践中较少采用。但是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少有地震,通过对壁式结构预制化的相关设计、生产方法进行改良,实现成本的降低、住宅品质的提高并非不可。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主任赵丰东认为,日本住宅产业化里的抗震、节能等技术以及设计标准、产业链的整合等都值得我们学习。目前,我们的技术还不成熟,标准体系还不完善。更重要的是观念没有彻底转变,包括房地产企业对住宅产业化的认知程度、施工单位对这种方式的认识,特别是设计单位能否在设计时应用相关技术标准。
之所以观念还未转变,主要是因为目前用工业化的方式建设住宅价格很高。赵丰东指出,但是如果住宅产业化形成社会规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品都很专业和高效,成本就会大大下降。到时,开发企业拿到项目后,交给施工单位施工,施工单位就像总包单位,采购各种材料和部品并进行组装。但是目前,施工单位采购的都是半成品,混凝土要经过现场浇注后才能成为一个建筑部品。
实现绿色建筑的有效途径
实际上,北京在上世纪70、80年代,曾出现过住宅产业化推广的辉煌时期。现在,在前门、劲松等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不少的大板楼,就是采用了预制板现场装配的方法建造的,这也是一种产业化的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工业化和产业化对技术的精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质量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几年,北京市的住宅产业化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导下有了一定的推广和发展,在政策和技术方面都有所提高。去年3月,北京市9个委办局联合发布了北京市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确定了近几年北京推广和推进住宅产业化的目标,包括2010年、2011年分别实现50万平方米、100万平方米的产业化的试点示范。此外,还成立了相关的组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成立了由9个委办局统一协调的北京市住宅产业化联席制度;制定了产业化的相关标准,并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在公租房等政策性住房方面,推行住宅产业化的技术,包括楼梯间、阳台板等预制部件;在商品房中,采取对开发商进行3%的面积奖励的方式,推广住宅产业化等。
北京的住宅产业化已经起步,以万科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也积极参与,成立了包括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施工等单位在内的住宅产业化联盟,在技术研发、信息共享等方面,对推进产业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赵丰东指出,住宅产业化是让建筑变成绿色建筑的有效途径。北京将通过部品的工业化生产、现场的装配化施工、装修和结构一体化设计、设计标准化的探索等几个方面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去年50万平方米的试点示范项目已经落地,今年100万平方米的项目也在进一步落实中。今年北京还准备采取一些更加有力的措施,包括全装修的应用、在土地招拍挂阶段提出相关要求、制定并完善相关技术标准等,进一步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 住宅产业化、万科、PC、王石、上海新里程 正文 本人有幸在2009年4月参观了东莞的万科住宅 产业化研究基地,第一次接触到准成品的工业化住宅, 了解到它的设计生产过程。......
超轻大板自保温住宅体系实施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泡沫混凝土被广泛地应用于屋面保温工程;外墙保温工程;楼面保温工程;地面垫层以及做各种建筑保温隔热构建或制品如外墙保温板、内......
住宅产业化.txt精神失常的疯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正常的疯子!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王芳洁今日,由建设部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下称“住博会......
万科为什么要走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提起万科这几年的产业化思路和实践的过程,我想介绍三部分内容:一是“为什么万科会选择走产业化的道路”,二是“万科对于住宅产业化的认识和......
上海万科新里程住宅产业化项目考察报告根据集团高管领导所的指示:“对万科的住宅产业化要予以跟进、关注”,2007年8月21日----24日,产品管理中心采购、研发等部门的相关人员,对......
